财联社9月3日电,据港交所披露文件:8月31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卖出逾3亿股小米股票;在小米的多头仓位从10.63%降至9.12%。
相关阅读:
雷军的烦恼:史上最好的小米,投资人偏偏不买账
小米似乎总难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哪怕是在业绩最好的时候。
小米2021年上半年的表现,原本颇为亮眼。8月25日晚发布的财报中,小米评价业绩时,“创历史新高”用了7次。
这是小米成立以来难得的高光时刻。财报显示,其在2021年第二季度收入877.9亿元,同比增加64%,经调整净利润63亿元,同比提高87.4%。
业绩公布后,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很快发了一条微博,图片上写着收入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加粗提醒。
▲ 小米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首个交易日股价一度下跌5.33%。
但投资人却并不买账。业绩大涨,小米的股价反而跌了,次日开盘半小时后,小米股票即由红变绿,最终收跌3.55%。讨论区都是疑惑的股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为什么会跌?”
雷军也问过同样的问题。站在小米手机十周年的发布会上,他说,为什么资本市场就是不认可小米呢?
历史上最好的小米?
大多数时候,股价赌的是对未来的预期。虽然成绩亮眼,但小米拿出的这份财报却并不让市场意外。
关于手机业务的快速增长,小米已经高调地对外宣布过许多次。从7月16日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公布“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升至全球第二”的消息开始,一个多月里,雷军为此发了全员信和14条微博,在发布会上语气激动,“这是一个天大的、激动人心的好消息”。有人攻击小米时,他公开回应:“不可思议的是,网上居然出现一些冷嘲热讽的声音,不可理喻!”
迅速拉高的手机出货量撑起了小米的营收。财报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590.9亿元,同比增长86.8%,是小米三大业务中增幅最大的板块,远高于IoT与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5290万部,同比增长86.8%。
▲ 2021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是小米收入最多的业务板块。
小米在财报中评价,“智能手机业务增长强劲,收入及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有股民为此感到振奋,“史上最完美的Q2”。
这块新市场,是小米用速度和投入换回来的。人们已经熟悉华为手机芯片受限、大幅缩减供货量的窘况,这也已经是近段时间全球各家手机厂商竞争的前提。
市场被迫让出来了,关键是怎么抢。比起OPPO、vivo等厂商,小米的打法相对激进。以线上起家的小米,开始在线下渠道发力,节奏不断加快。据财报,截至2021年6月30日,小米之家在国内大陆的门店数超过7600家,而其2020年12月的门店数尚在1000家。
据此计算,速度差距明显。其手机业务成立十年开设的1000家门店,近半年时间内,一个月就可完成。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线下门店,会继续扩大线下覆盖率。”
在产品端,小米提高了发新机频率以刺激市场。在“小米+Redmi”双品牌战略下,小米品牌主打高端机型,Redmi负责中低端市场,新机发布更加频繁,两条线不断扩容。一个例证是,2021年上半年,为提高品牌认知度,其销售及推广开支由152.6亿增至293.1亿元,同比增长92.1%。
2021年上半年,小米销售及推广开支同比增长92.1%。
策略奏效了,华为在手机市场缺位后,小米成为获益最大的赢家。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卖出了超过5290万部手机,Canalys数据显示,其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五名中增长最快的品牌。
但这不足以打消资本市场的担心。等着小米手机的下一个问题是,未来的增长空间在哪儿?
雷军给出了一个答案,“未来三年时间,拿下全球第一”。他信心很足,讲出目标前回忆了过去被苹果高级副总裁当众调侃的经历。当时小米手机发布三年,他提出“五到十年,做到全球第一”。苹果高级副总裁回应,“It’s easy to say, it’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o.(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多了)”然后,雷军接着说,小米如今已经超越苹果,首次成为全球第二。
但华为手机萎缩留下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小米面对的是更艰难的竞争。老对手之一荣耀的份额正快速增长,已回到国内市场前五的位置。荣耀CEO赵明表示,供应链恢复后,截至7月底,荣耀的周销份额回升至14.6%,基本回到正轨。
投行麦格理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荣耀手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急升,预期小米的增长将有所放缓。
财报电话会上,一名分析师提问,小米下半年的竞争策略是什么?王翔表示,“更加关注产品和中国大陆市场的线下渠道”。但开更多店并不必然意味着更高的销量。分析师很快追问,“去年开的老店,业绩比新店更好,新开店铺的收益如何改善?”他回答“利用软件工具改善经营效率”的同时表示,“新店培训是我们的挑战之一,需要时间”。
手机利润率低,限制了想象空间
开更多门店、卖更多手机的生意,也很难打动资本市场了。
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日趋饱和,在新一代强有力的换机动力出现前,这个模式提供的市场想象力正越来越小。
人们已经不再那么爱换新手机了。中国移动终端实验室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手机用户的换机周期持续变长,2020年第二期数据显示,用户的换机周期平均为25.3个月,较2019年第一期数据增加了1个月。
智能手机市场几乎已走过了飞速增长的阶段,逐渐成熟,需求正在回落。“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消费端的疲软对各个手机厂商来说,都不算是好消息。
综合中国信通院近年手机市场运行年度分析报告,国内手机市场的容量不断缩小,自2017年至2020年,总体出货量已连续四年下滑。2020年,总体出货量累计3.08亿部,同比下降20.8%。
国内市场增长见顶,小米的选择是从海外市场寻找空间。财报显示,小米在境外市场增长迅速,2021年第二季度收入436亿元,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81.6%,占总收入49.7%。在回复分析师提问时,王翔表示,基于“三年时间,全球第一”的目标,小米在欧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地方仍拥有非常大的增长机会。
但手机业务的低利润率仍然限制了市场对小米的估值。手机业务是小米集团的核心,提供了超过半数的收入,但曾主打中低端市场的定位,让卖手机并不那么赚钱。
雷军曾公开表态,自2018年起,小米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IoT和生活消费用品)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5%,其在公开信中表示2019年这一项业务的净利率小于1%。
手机市场蛋糕有限,如何获得更高的利润率?探索高端手机提供了一种思路。小米对高端市场的渴望几乎不用多说,仅在2021年上半年,从“安卓机皇”、折叠屏到屏下摄像头,其已接连发布4款高端机型。
8月10日,小米发布新一代旗舰机MIX4。
其在财报中公布了一组数据,2021年上半年,国内大陆手机市场上,小米定价人民币3000元及境外定价300欧元及以上的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超过1200万台,超过2020年全年的表现。小米在财报中表示,未来会“不断夯实高端手机产品,提升用户体验”。
不过,相对手机业务整体,高端机型带来的改善仍然有限。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ASP(平均售价)为每部1116.7元,相较去年同期提高0.4元。目前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榜首的三星,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ASP为262美元(人民币约1699元)。
小米现公布的业务中,包括广告、游戏等增值业务互联网服务是毛利率最高的板块。且财报显示,该项业务2021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增长明显,由60.3%增至74.1%,智能手机业务同期的毛利率为11.8%。
但这项业务仍处早期,现阶段对小米整体营收和毛利率的影响有限。在小米集团,互联网服务的营收占比为8%,较去年增长19.1%,是增速最慢的板块。
对小米而言,互联网服务板块的表现,还很难改变资本市场对小米的估值模型。小米集团副总裁兼CFO林志伟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互联网业务中的广告业务受益于多个因素,包括不断增加的安装基数和提高的高端手机市占率。
想在现有板块内突破“天花板”,问题的关键又绕回到了高端手机身上。
小米造车,图什么?
对投资人更有吸引力的故事,显然在手机市场之外。
2021年上半年,小米股价出现了几次大涨,都指向同一个消息:小米进入智能汽车行业。
哪怕是不关注小米公司的人,也大多听说过雷军的“飞猪”理论,“风口站对了,猪也能飞起来”。重要的是前半句,选中风口。
造车是雷军为小米和自己选中的下一个风口。那场宣布造车的发布会上,他语气悲壮,“这是小米历史上最重大的决定,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积累的所有战绩和声誉”。
2021年3月30日的发布会上,雷军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正式宣布造车五个月后,小米公布了造车业务的最新进展。其宣布收购一家自动驾驶公司深动科技的全部股份,交易对价为77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03亿元)。这也是小米第一笔围绕自动驾驶的收购。
王翔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希望借助收购,加速小米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研发。
对股价表现长期不力的小米来说,智能电动汽车的风口充满吸引力。造车新势力们颇受资本市场青睐,蔚来股价曾跌至每股1.19美元,不到两年时间实现逆转,曾最高拉升至每股66.99美元,暴涨超过60倍,市值一度超过宝马、戴姆勒等众多老牌车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如果汽车年销售总量是2500万辆,20%的比例是500万辆。相较新能源汽车在2020年136.7万辆的销量,市场机会明显。
况且,智能汽车几乎被视为下一代智能硬件,科技行业流行的说法是“智能汽车是加了轮子的手机”。百度、滴滴、华为等公司均以不同形式参与造车行业。近年来常被视为“掉队”的百度也从中看到了新的增长故事,李彦宏在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预计2025年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可能成为新的增长曲线,实现盈利。
小米正加速推进造车业务,招人是近阶段的工作重心。财报电话会上,王翔表示,目前的工作主要包括,第一是招聘人才、组建团队,第二是大量评估项目落地城市,第三着手定义第一款电动车产品。他表态,“我认为我们已经赶超了计划进度”。雷军此前在微博上直接发出招聘启事,宣布小米汽车自动驾驶部门招聘500名技术人员。
小米已多次展现对造车业务的决心。雷军曾表示,对智能电动汽车行业,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十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但在这条风口赛道上,已经挤满了竞争对手。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们已站稳脚跟,百度、华为、阿里也先行出发。雷军在宣布造车时坦言,有许多人并不看好小米造车,“你们是外行,估计搞不定”,他也清楚,汽车工业非常复杂,投入巨大,周期长,弄不好就容易翻船。
但对小米而言,造车或是不得不做的选择。讲述是否要造车的抉择时,雷军提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今踩上风口后,小米的挑战是能否讲好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