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的失意,国美的反扑

属于张近东的时代,或许一去不复返了。

近日,苏宁易购的董事长张近东宣布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这意味着他正式退居二线。

从南京街头一家空调专卖店,到跻身中国家电连锁巨头行列,苏宁用了十余年的时间蜕变,又用了十余年时间完成了对“老对手”国美的反超,逐鹿全国,一时间风光无限。

反观国美,一开始在“草莽英雄”黄光裕的带领下处处压制苏宁,但这一切在黄光裕入狱后戛然而止,甚至给了苏宁“后来居上”的机会。

但如今,经历了十多年牢狱之灾的黄光裕强势归来,国美“反扑”势头明显,而负债累累的苏宁,却已无力狂奔。

苏宁与国美,两个生死冤家一南一北,命运错愕,带来了龙虎争斗的传奇。

时间回溯到上个世纪,始于 1987 年的国美电器与成立于 1990 年的苏宁电器,由于业务模式相似竞争不断,上演了跨越世纪的“美苏争霸”。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下已步入中年的国美和苏宁,内忧外患。一方面是自身的经营困局难破,另一方还要面对阿里、京东等早已站上电商舞台中央的巨头,苏宁与国美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狼性派”黄光裕,“温和派”张近东

黄光裕出生在广州汕头的一个小渔村,初中学历的他曾经靠捡垃圾补贴家用,1986 年,黄光裕跟着哥哥黄俊钦一起来北京闯荡,他们在北京珠市口盘下一个门面,做起了家电生意,那一年,黄光裕才 17 岁。

这家名叫“国美”的家电门面,是黄光裕开启了一代商业枭雄传奇的起点。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黄光裕的国美迅速站稳了脚跟。

也是在 1986 年,23 岁的江苏南京人张近东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在一家国企单位上班已有两年,正职之外张近东会做一些空调安装的副业,后来他干脆辞职创业,“送货上门”让他的家电生意在以国营商场为主的时代,杀出了一条生路。

黄光裕与张近东两人一南一北,但命运让他们在家电行业相遇。

两人的成长环境也决定了其行事风格大不相同,黄光裕是典型的“狼性派”,张近东则属于“温和派”,这些从他们对待供应商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黄光裕一度被誉为“价格屠夫”,对待供应商非常强势,在国美,开店、促销都被叫做“打仗”。

而张近东则坚持“只有服务好他人,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2004 年国美上市,35 岁的黄光裕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首富,以 105 亿身家取代上一任首富丁磊,风光无限。那一年,苏宁也紧随其后,登陆资本市场。

龙虎争斗仍在继续,2005 年,国美旗舰店开在南京,就在距离苏宁总部 200 米的地方,直捣苏宁腹地,“美苏争霸”的战火愈演愈烈。在营业收入和门店数量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黄光裕曾对张近东提出要收购苏宁,张近东表示不卖,“苏宁做不过你,就送给你”。

当年的黄光裕有多风光?从 2004 年到 2008 年的 5 年时间里,他曾三度夺得胡润百富榜内地首富,在 2008 年奥运会上,还担任了火炬手。

2008 年,国美的销售额达到 1200 亿,而当年阿里的销售额才 30 亿,刘强东还在为 10 亿的销售额苦苦挣扎。

国美遭遇危机,苏宁反攻“上位”

但这一切,都在黄光裕入狱之后戛然而止,2008 年,黄光裕因涉嫌股票操纵被警方带走调查,2010 年,黄光裕案一审判决,被判有期徒刑 14 年,罚金 6 亿元。

失去黄光裕的国美,就像是失去将军的军队,开始走下坡路。黄光裕入狱后,被称为他”左膀右臂“的陈晓走向台前,大权在握,他随后引进贝恩资本,在公司内拉拢“去黄光裕化”的同盟。

时任国美总裁王俊洲、副总裁魏秋立集体被“策反”,国美内部持续动荡。在危急时刻,黄光裕的妻子杜鹃出来稳住了局面,杜鹃花了几个月时间游说贝恩资本放弃对陈晓的支持,又选定张大中担任国美董事会主席。

国美的股权之争轰动一时,但最终的结果是陈晓落败。这次股权之争让国美内部元气大伤。属于黄光裕的奔腾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国美迎来了失落的 10 年,苏宁则赢得了短暂喘息的机会,立即吹响反攻号角。通过“租、购、建、并”等多种形式快速扩张,2010 年,苏宁来到了自己的巅峰时刻,成为了家电连锁的霸主,营收是京东的 5 倍。到 2012 年前后,苏宁的 1700 家实体店已经遍布全国的一线到四线城市。

黄光裕缺席的这十年,正是中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十年。特别是在科技行业,互联网从 PC 进入移动,在 BAT 之外外,TMD 等新贵也已经悄然崛起。

2012 年,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京东向苏宁和国美宣战,刘强东表示京东要大型家电三年零毛利,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 10% 以上。

苏宁的对手也从国美变成了京东,张近东自然不会认输,他表示苏宁包括家电在内的所有产品价格必然低于京东。这场价格战没有最终的赢家,但确实让线上经验并不丰富的苏宁和国美,被电商这个不太熟悉的“新物种”,打得措手不及。

苏宁其实很早就开始探索“互联网 +”的转型。然而对于没有电商基因的苏宁来讲,线上体系只是线下体系的补充,苏宁推出的线上与线下同价的策略,只会让亏损的窟窿越来越大。苏宁不仅要负担线下门店的重资产压力,还要承担线上引流的巨大成本。

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苏宁开始布局多元化业务,进行大手笔的投资和收购完善其业态布局,涵盖电商、物流、地产、金融、足球、电竞等多个领域。

一系列的多元化扩张之后,苏宁最终形成苏宁易购、苏宁物流、苏宁金融、苏宁科技、苏宁置业、苏宁文创、苏宁体育、苏宁投资八大产业板块。在买买买的战略下,苏宁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剧。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苏宁易购短期借款高达 237.5 亿元,流动负债合计 1246 亿元

在门店拓展方面,2020 年苏宁易购全年新开门店就达到 3201 家,基本上与国美总共拥有的 3421 家零售实体店持平。

2020 年的财报数据显示,苏宁 2020 年营收达到 2584.59 亿元,全年净亏损 42.75 亿元。2020 年国美营收 441.19 亿元,全年净亏损 69.94 亿元。

国美苏宁,渐行渐远

如今,国美度过了最艰难时刻,蓄势反击。然而张近东却只能靠买资产、卖股权给苏宁“续命”。

在黄光裕出狱之后,国美开始走向复苏,由于自身没有线上流量入口,国美“联姻”拼多多分割社交电商的红利,欲扳回一城。

2020 年 4 月 19 日,拼多多方面宣布与国美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 2 亿美元可转债。国美零售全量商品将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电将接入拼多多“百亿补贴”计划。

自 2021 年以来,国美更是进行了一系列动作,进军家装市场、掀起价格战,表现出了极强的进攻态势。在 1 月份推出了“真快乐”App,布局娱乐零售战略,发力线上的意图明显。

财报显示 2021 年第一季度,国美实现销售收入同比预计提升超 170%,“真快乐”App 的 GMV 同比增长近 4 倍,月活跃用户稳定在 4000 万规模。

国美的线上平台成绩显著,不过 4000 万的月活用户与月活超过 7 亿的拼多多相比,差距显而易见。如何缩减与头部玩家之间的“鸿沟”,是摆在国美面前的现实难题,错失了黄金发展期的国美想要东山再起也并非易事。

今年 2 月 18 日晚,黄光裕在集团高管会上的讲话称,力争用未来 18 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黄光裕获释后首次公开亮相。

半年过去了,国美的市场地位回复的如何?股价给出了答案,截至 7 月 16 日下午收盘,国美的股价定格在了 0.94 港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 1.12 港元,稍稍显得有些回天乏力。

与积极布局新业态、讲述新故事的国美相比,苏宁的日子更艰难一些。

这些年来,张近东先后卖掉了 PPTV、抛售阿里巴巴股票、剥离苏宁金服,逐渐丢失了控股权。

受困于流动性危机问题,从去年下半年,苏宁就深陷大量债券到期、现金流紧张的困境,随后苏宁引入国资救急。

今年 7 月初,张近东和苏宁相关公司以 88.3 亿的价格出售苏宁易购 16.96% 的股份,接盘方为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深国资则主动弃权。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苏宁易购将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今年年初,苏宁创始人张近东在苏宁团拜会上表示:“不在零售主赛道的,就要该关的关,该砍的砍。”

显然,苏宁近些年来在足球领域的大手笔布局,就不在零售主赛道之内。今年 3 月底,江苏苏宁俱乐部发布公告:停止所有球队的运营。这也意味着江苏苏宁正式解散。从拿到冠军到解散仅仅用了 107 天的时间,让人唏嘘。

进入 6 月份以来,苏宁风波不断,张近东被列为被执行人,苏宁电器被强制执行超 30 亿。网传“苏宁卖身阿里”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后被证实为谣言,但仍然难以打消大众的疑虑。

张近东曾说过,创业像球赛一样变幻莫测,不到最后一刻,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创业不全是欢声笑语、鲜花掌声,还可能是荆棘遍地、九死一生。

中国零售业的几次重大变革,都可以在苏宁和国美的发展史中寻找找到答案。世上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曾经的“零售巨头”苏宁,落得了失意的下场;而苏宁的“老对手”国美,仍在积极求变,在零售市场格局巨变的当下,国美的胜算有几何?谁也说不准。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