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怎么定义 “ 硬核 ” 这个词。

老饕客吃到一道很下功夫的菜,会赞美它是 “ 硬菜 ”;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程序员碰到了一条完美的代码,会感叹写出这条代码是一个 “ 硬核大佬 ”;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有人通关了宫崎英高的所有游戏,并全都拿到了白金奖杯,那他毫无疑问是一个 “ 硬核玩家 ”。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不可否认,那些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持续发光发热的人,都有资格被称为 “ 硬核 ”。

但是更进一步来说,“ 硬核 ” 在狭义上,指的还是纯技术流里的高端骚操作。

就比如差评君之前采访过的刑部尚书手工耿老师,他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最质朴的原材料,做出具有强烈感官冲击力的各种发明。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又比如之前介绍过的前 NASA 工程师,他设计的硬核整蛊机关,让快递小偷们个个闷声吃瘪,怀疑人生。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每次看完他们的视频,除了图一乐,托尼还会长一大截见识,惊叹于为什么还能整的出这样的活?

以至于托尼觉得,这种 “ 本格硬核 ” 的选手到底还是少数,自己平平无奇的朋友圈里,应该不存在这样的人。

结果托尼的这个想法在一个月前被打脸了。

有这么一位差友,不知道从哪儿加到了托尼的微信,都还没打招呼呢,上来就向我展现了他最近的硬核杰作。

他将 M1 款的 Mac Mini 塞进了 09 年款 27 寸 iMac,并把详细过程一股脑发给了我。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尽管托尼不清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但确实是做的很硬核,手法也相当专业,简单来说,他愣是把一台新电脑,塞进了一台老电脑。。。

托尼整理了一下他发过来的内容,大致弄清了这事儿的前因后果。

把 M1 款的 Mac mini,塞进了 09 年 iMac 的想法,是他在看到了油管上有一位叫 Luke Miani 的博主这样做了之后,也想自己试试。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也是巧,这位老兄上班的隔壁公司,正在清理淘汰掉的硬件,其中就包括了两台 09 款 27 寸 iMac。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在以废品价收来这两台电子垃圾,并买了一台全新的 M1 款 Mac Mini 之后,他开启了这个脑洞项目。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得益于 M1 芯片强大性能和小巧的体积,首先 iMac 电脑在空间的预留上肯定是没啥问题的。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这波工程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把 Mac Mini 里的零件,全部合理的塞到 iMac 机身里。

零件的走线和安装、预留出的空间和转接口的安排,都是不小的考验。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在折腾了几天之后,这台 09 年的 iMac 翻新成功,电脑上的各个 I/O 接口、卡槽、摄像头、光驱也都完美移植,可以正常使用。

虽说托尼能把它大致的改装步骤复述下来,但要让我来动手做,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顺带一提,这位老哥还是赶在苹果发布会前三天完成的这个壮举,没别的,就是玩儿。

没想到差友中竟然还有这等奇人?托尼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这个硬核粉丝,和他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

聊了几句之后,我发现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硬核 “ 垃圾佬 ” 。。。

所谓垃圾佬,就是关注、推荐、购买、拾取二手或者垃圾配件的用户,这帮人比正常数码爱好者有着更多的精力和热情,常驻地是图拉丁吧。 ▼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老兄名叫李天泽,目前在新加坡工作生活,是当地一间机器人公司的机械工程师,日常喜欢鼓捣电子产品,算是爱好工作不分家的那种类型。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而他成为垃圾佬的心路历程,在托尼的威逼利诱下, 很乐意说出来和差友们分享分享。

同样是搞硬件,托尼听完他的经历之后,真切的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

以下是托尼摘出来的采访内容,大家可以来围观一下,一位真正的垃圾大佬是怎么整活的。??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企图心是早就有了,而我开始动手瞎搞的契机,主要是疫情期间憋得手痒。

实际上我自己做这些事情是有一定的 “ 经验 ” 了,据考证,我从小就有拆各种电器的 “ 爱好 ”,光是电风扇就让我用螺丝刀肢解了好几台。

我家里还是比较开明的,在 2000 年的时候,爸妈就让我参与了家里攒电脑的项目,装出来了下面这台东西,后来又在 03 年的时候升级了显卡。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我第一次捡垃圾硬件还是上大学之前的社区回收活动,当时回收了个三星 SyncMaster 显示器。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本来也就是想随便用用,没想到这坨本来会被扔进垃圾填埋场的电子垃圾,竟然伴随我度过了整个大学。

我渐渐开始发现了捡垃圾的香。

我在进入现在任职的公司之后,发现楼下的垃圾桶是个很神奇的存在,里边时不时会出现一些看似很完好的电子产品。( 后来才了解到这栋楼里实际上还有几家科技公司和电子产品维修点 )。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有一天发现垃圾堆里出现了一台 40 多寸的东芝电视,外观基本完好,遥控器都扔在旁边,搬上楼插电试了一下,不出所料无法开机。

大卸八块之后用万用表左戳右捅一番,发现是供电板上的一个 MOSFET ( 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短路了,于是就去当地电子市场买了个兼容的管子焊了上去,结果它就被我修好了。

后来我还在这个宝藏垃圾堆里捡到了各种牛逼货。

比如像索尼 Xperia Z2、QNAP TS-859U NAS、戴尔 Poweredge 1950 甚至还有 2011 年的 13 寸 Macbook Pro,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把这么贵重的东西丢在这里。

甚至还有全新的 3.5 寸软盘驱动器,

时代的眼泪了。▼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垃圾回收站具体情况都不同,可能我的经验对于其他读者没什么代表性,但我还是很乐意分享一下。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我认为垃圾佬需要掌握的所有能力里,电子产品识别与维修知识是相对简单的。

作为垃圾佬更需要去了解本地电子垃圾的来源,例如什么公司会经在什么时候常往什么地方扔电子垃圾。

对我来说电子垃圾的最佳来源永远是垃圾箱或者拍卖,而不是网上的电子垃圾贩子。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首先我认为爱好是爱好,工作是工作,两者间除了硬技能外最好不要相互影响。

我下面要说的意见很个人,也欢迎大家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的看法是,除去做用户群是其他垃圾佬或者讲究所谓 “ 品味,情怀和信仰 ” 的产品的案例,垃圾佬思维并不能培养出很优秀的产品经理。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应该对市场策略了然于胸,对公司和竞争对手研发的产品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能严格控制产品开发的时间线以及产品迭代,而产品本身定位也应该把服务市场放在第一位。

相反假如以垃圾佬的思维来任职,虽然能够注意到一些很多人忽略的细分市场,提出针对这些客户群体痛点的高效营销策略,但从一开始近乎偏执的产品初始定位就注定会偏离主流市场太远。

产品发布之后很有可能只属于一个小众群体的消费对象。而垃圾佬性格里的某些执念,也可能会使正常的产品迭代周期被拉长,最终将公司拖垮。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我心中理想的笔记本电脑,是把最新的高性能低功耗硬件和电池技术装回到00 年代常见的那些注重多媒体和可扩展性的底盘上。

同时基本维持机身尺寸和重量不变( 基本就像51nb 的大神们给经典ThinkPad 做的主板达成的效果一样 )。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我认为现在笔记本电脑对轻薄的追求已经变成了一个没有问题的答案,如今的笔记本为了所谓便携性做了太多妥协,无论是在性能还是体验上都有不少得不偿失的案例。

最近几年,市售机型散热不良导致降频甚至死机,键盘手感极差,接口少到 Hub 不离身,甚至机身刚性让人怀疑是不是柔性屏幕的机器,在此就不点名了。如果让我设计一款电脑,大致的方向可能是这样的。。。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我认为除了消费电子以外,现在很多的产品都存在很大的浪费。

由于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演化,很多产品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越来越困难,甚至越来越多的产品已经被设计所谓的 “ 终生免维护 ”。

这种产品在质保期结束之后,通过官方途径解决任何的故障,都会给用户带来相当可观的费用,甚至官方还不肯修。

在这种情况下,别无选择,只能将故障硬件扔进回收站,即使只是机器里有一个几分钱的零件坏了。

前文中提到的 “ 工作和爱好不能互相影响 ” 在本文中就是指这个设计生产厂商的盈利和消费者手中产品的有效寿命的矛盾。

油管播主 Louis Rossman 一直在自己的频道上狂喷某公司从硬件和软件上对第三方维修的诸多限制,每次都用修复故障的案例证明自己的断论。

这届硬核网友 用一台Mac Mini翻新了12年前的电脑

生产厂家从软硬件两方面人为限制产品寿命并进行 “ 计划报废 ” 的做法只能靠众多 “ 垃圾佬 ” 力挽狂澜。

真正的减少浪费是永远无法通过不在包装中包括充电器实现的,大多数时间厂商似乎在做的努力都是降低成本的借口。

所以无论是消费电子还是其他领域,这个世界都需要更多的垃圾佬。

托尼の感想

其实在这场谈话之前,托尼对于垃圾佬并没有太多的共鸣。

因为数码产品的更新迭代,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体现,过多去追求已经淘汰的产品,除了省钱和怀旧,没有别的现实意义。

而在和李同学推心置腹聊了许久之后发现,其实垃圾佬们,才是最热爱硬件产品的那群老法师。

他们不介意电子产品的新旧、性能强弱或者是淘汰的周期,只要合适,就先拿过来用了再说,别人不要的也好、坏掉的也好,只要能跑起来,就还没用到它的设计寿命。

就像我们现在换手机,因为手机坏了或者卡到不能而换的情况,是越来越少了。

多数情况下,还是被新手机的新功能、新设计吸引,激起购买欲望而下单。

旧手机未必不能用,新手机未必用的爽,多数时候,图的就是那个刚买的那个 “ 新鲜劲 ”。

要是碰到垃圾佬,他们就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用最低的成本打造出这股 “ 新鲜劲 ” 来。

说到底,垃圾佬的哲学,是一种脱离了消费主义的延迟满足。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