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作者:张靖超
3 月末,武汉市洪山区汤逊湖附近一处空地,各个型号、多种颜色的共享单车被密密麻麻、随意地堆叠在一起。这些共享单车数量庞大,最高处近两名成年人身高之和,围绕其步行一圈,需花费好几分钟。
但这里不是单车坟场,因为其中的许多单车仍可正常使用,附近的居民也证实了此处并非单车坟场。除此之外,《中国经营报》记者还在武汉市多处空地发现了被胡乱堆叠的仍可正常使用的共享单车,但究竟是何人将这些仍可正常使用的共享单车丢弃至此?附近的居民、共享单车企业的回复莫衷一是,或指向市政管理部门,或指向部分私自倒卖共享单车的黑产。
记者就此事于 3 月 26 日向武汉市市委宣传部、武汉市城市执法管理委员会核实询问,截至记者发稿时,均未作出回应。
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告诉记者,上述现象并非武汉独有,在全国各地,部分市政部门执法人员、用户在使用或者管理共享单车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丢弃、拆解乃至私自掩埋共享单车等行为,共享单车企业将这些行为统称为“暴力收车”。
“应该说,暴力收车在运维成本的开支中占比非常大,但仅凭公司管理无法杜绝这种现象。”某共享单车企业这样表达了无奈之情。
谁在使用暴力?
2018 年 8 月,名为《无处安放》的图文在网上热传,图片中的主角便是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从航拍的角度看,它们横七竖八的“横尸”荒郊,形成的“车山”“车海”极具视觉冲击力。
“过去数年这个行业过于膨胀,给城市管理、垃圾回收处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事实上,这种解读不完全对,这个行业确实有很多问题,但其实这些航拍作品当中的很多图片,其实不是单车坟场,更多地是管理部门或者一些个人的行为导致的。”一位共享单车从业者郝明(化名)说。
许多单车仍能使用,却消失在了城市之中。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这些消失的共享单车主要去向包括:堆积在城市郊外的空地上、被个人剪锁私自纳为己用、暴力拆解转卖,最严重的破坏行为则是被掩埋。
在武汉市白沙洲青菱高架桥下方的一处空地上,到处是刚刚铺盖于此的湿润新土,新土之上零星会有干枯的柴草、建筑垃圾,同时也能看到数辆大部分车体被掩埋的共享单车。
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某共享单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数天前,公司后台发现陆续有单车的信号集中于此,然后又集体消失。
据了解,武汉现存的共享单车主要包括摩拜、哈啰及 ofo,当地的多位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由于 ofo 于 2018 年出现资金问题,ofo 位于武汉的运营公司实质上已经无法进行单车的运维及管理,但摩拜和哈啰运转正常。
哈啰及摩拜方面告诉记者,这些消失的共享单车已经被私自埋于地下,由于长期接收不到阳光,单车的太阳能电池无法充电,待电量耗尽,单车发不出信号导致失联。两家企业均表示,在单车失联之前,我们没有收到任何来自用户和运维人员关于单车故障的反馈,也没有收到市政管理部门的收缴违停车辆后要求前来提车的通知。
但究竟是何人所为,记者采访了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的多位运维人员,受访对象给出了几种判断,或是市政管理部门及工地施工单位,因为有能力收缴大批车辆,同时动用推土机、挖掘机的,仅有这两个机构组织可以做到;或者是附近的居民或从事拆解倒卖单车的个人。
低成本的破坏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多位路人。有人认为,共享单车需要个人、企业及政府三方共同参与管理;也有人认为,共享单车的破坏成本较低,这也造成了暴力收车、私自拆解及掩埋现象时有发生。
在武汉市洪山区三环线附近的一处工地,某建筑工地的工人这样告诉记者:“一把液压剪就能开很多车,不需要付费,开了之后上了锁,今后一段时间就是我的,而且要是不好用了,随便扔外边就好,不占地方,也不用花钱维修。”
低成本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来自个人和黑产的破坏,一把几十元的液压剪便可破坏一辆整体造价近一千元的共享单车;第二则是搬运过程中,随意地丢弃,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成本,若是批量弃于荒地,还能免除存放单车的租金及看护成本。
而面对这种低成本的破坏行为,共享单车企业往往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来进行维护。“摩拜的智能锁质量好,一般的液压剪不容易破坏,但是造价成本高,前期研发投入多。而且车辆投放越多,需要的运维人员越多,租赁、维修的费用也越高,最严重的则是来自私自拆解和掩埋,车辆可能直接报废,回收成本极高。”上述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在共享单车企业的折旧、损耗中,这些现象造成的成本损失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暴力收车及私自掩埋的现象出现已久,但从我们企业的角度来看,首先不会是企业行为,因为这些单车没有故障,可以继续使用,还可以继续为公司带来流水,另外,这种暴力行为会抬高公司的运营成本。”郝明说,“无论是胡乱堆叠还是私自掩埋,我们想过很多方法,但截至目前,这仍是一个痛点。”
某共享单车企业向记者表示,若市政执法人员收缴违停等单车,在搬运过程中,有时操作简单粗暴,容易造成单车零部件的损毁,而且有的城市并无具体的搬运单车的操作指南规范;若是个人行为,更多依赖个人素质。若单车损毁严重,企业在调查时,调取监控时亦存在手续、流程及时间成本方面的问题。如果车辆在荒地被掩埋,那这些单车遭遇的破坏最严重,许多车辆将直接报废,若是无施工单位、无建筑单位、无乡镇街道负责的荒地,甚至难以找到责任人进行追究。
共享单车的痛疾
共享单车企业的运维成本被人为抬高,还体现在回收故障车辆时,常常遭遇一些阻碍。记者了解到,若是被政府收缴,还需要缴纳一定的罚金才能提车;若是被个人剪锁、拆解,甚至可能爆发冲突。
3 月 24 日下午,武汉市洪山区三环线附近的某处工地,记者看到某单车企业的运维人员在回收损坏的单车时,与附近的工人险些产生冲突。
“共享单车不就是公共的嘛,谁都可以骑撒,你凭什么收走。”上述工地附近的一些工人一手紧紧攥着车把,另一只手则伸进了装有锤子、钢索的工具袋,而他骑行的车辆上的智能锁则已被剪掉。他们这样认为,共享单车是公共财产,而企业只负责生产投放。
“从法律角度而言,共享单车作为共享单车企业出资购买的动产,属于共享单车企业的财产,共享单车企业是共享单车的所有权人,对共享单车享有物权法上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就共享单车企业与使用共享单车的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而言,是企业将其单车财产租赁给消费者使用,消费者支付费用,两者之间形成合同法上的租赁合同法律关系。”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律师段松如是说。
但共享单车却常被当做公共财产看待,主要是共享单车进入社会公共领域后,一般消费者付费后均可使用,且付费标准不因竞价而不同。但即使如此,法律上对共享单车的定性仍为共享单车企业的财产。
“这其间就产生了这样的一些问题,部分用户认为共享单车的管理是政府的问题,自己只需使用,而企业则认为需要政府、大众和企业三方通力合作,而许多城市的相关部门则认为需要城市管理部门与企业共同治理,尤其企业应该在划定区域运营单车,制定信用黑名单等。所以在实际的运维当中,因为缺乏共识,一些环节往往被忽视。”上述工作人员说道。
同时,共享单车因管理不善造成的企业财产损失乃至公共财产损失的新闻却屡见报端。2018 年 11 月,《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近千辆正常状态运营的共享单车被当做废铁运至佛山报废;今年 1 月,安徽合肥一处共享单车停放点着火;今年 3 月 15 日,北京市朝阳区曹各庄公交站北侧的共享单车停放场地因消防隐患燃起大火。
“共享单车的问题更多地是一个城市管理的问题,各个城市应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相关地方性规范文件。”段松说。
实际上,共享单车的管理更多地是依据各个城市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这就意味着,在管理过程中,作为一线参与机构的地方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自共享单车诞生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的损毁问题也反映了部分用户的个人素质亟待提升。于是,三大问题显现,一是要大众提高相关素质,二是要维护城市街道的干净整洁,此外还要企业健康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更加明晰、专业化的规范性流程,提高恶意破坏的成本,降低不必要的企业运维支出,然而在经历过共享单车围城、行业洗牌、资本催化的一地鸡毛之后,新的市场环境下,是否能有新的共识、适用性的规定达成呢?这俨然成为整个共享单车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