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微信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联合发布《2020微信县域乡村数字经济报告》,报告显示,微信支付作为首选支付方式在县乡用户中的使用比例已高于城市用户,数字化支付方式进一步下沉;同时,基于微信生态能力,数字化扶贫展现了成效,特别是助力“三区三州”国家深度贫困区加速繁荣。
根据报告数据,在乡镇及农村,首选微信作为支付方式的用户占比达78%,在县城占比高达83%,均高于城市用户的76%。与此同时,根据报告对拥有微信的用户调研,全国县域及乡村用户用于微信支付的月平均金额达到2650元。其中,湖南、西藏、广东、云南、贵州的县域及乡村用户最爱用微信进行生活缴费;县域及乡村用户使用微信进行医疗服务主要用于预约挂号、医疗费用结算、医疗卡绑定等。
在生活方式方面,县域及乡村用户习惯用小程序进行交通出行、获取新闻信息、网络购物等,通过小程序“智慧出行”已成为常用的操作。在信息获取方面,县域及乡村用户最关注政府服务类、新闻资讯类、兴趣爱好类等类型的公众号,有超过半数的26岁~60岁的用户都关注了政府服务类公众号。
微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0年微信政务小程序总量已超过6万个;政务小程序累计服务人次近360亿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5倍。根据报告数据,浙江、海南等省份的县域及乡村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做政务缴费的比例最高,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已经不完全与经济发达水平挂钩,内陆省份也能实现弯道超车。此外,基层用户使用微信办理政务主要集中在社保查询、公积金查询、证件办理预约、税务服务、公证申办等高频服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