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和头条曾经有过蜜月期

  文/潘乱

  来源:乱翻书(ID:wujicaijing)

  除了头条和一点资讯(当时的),所有的内容管理层都对“优质内容”有一种谜之自信。

  The information 今天爆出来字节跳动的股权结构表,腾讯,包括 QQ 音乐的海外版 joox 的母公司也在上面,投资时间是 2016 年末的D轮。腾讯正式持有字节跳动股份是在 2017 年,份额很少,也不是战略投资。

  这让我想起 2016 年 7 月初的一个传言,当时市场上有再传腾讯以 80 亿美金投资今天头条。(下面两张截图来自小互和开柒,码不是我打的)

  在一个名为《传闻腾讯会以 80 亿美金的估值投资今日头条,真的吗》的今日头条的问答帖中,张一鸣做了个表态:加入头条不是为了成为腾讯员工,想在“斗争”中 Go Big。

  这个传言恰逢字节跳动开双月会,CEO 面对面,张一鸣又对这个问题在内部做了回应:(这段是引自钛媒体当时报道)

  1、有位同事郑重地跟我说,他来加入头条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成为腾讯员工。

  张一鸣:我当然也不是。我创立公司,才不想成为腾讯高管,躺在 QQ 和微信大树下模仿别人,这样多没意思。The big become bigger,全球范围都是如此。在中国,所有 300 亿美金估值以上的公司都诞生于 2003 之前 (百度、京东),所有 1000 亿美金以上的公司都诞生于 1998 年之前(阿里、腾讯),美国也是如此。FAG 的流量和收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有机会打破这沉闷的格局,过程本身就很有意思。我认为,对我们来说,哪怕只有 10% 的机会,也值得为此全力以赴,何况我觉得不止。。。

  2、有人问这事是不是真的,难道是空穴来风?

  张一鸣:报道是传言,不属实。但也不算是空穴来风。随着我们的 DAU 和收入快速增长,过去两年一直有各种战略投资和头条接触,其中不乏提出收购的、合并的、以及想并给我们的 offer。不过最近几周并没有特别的情况。我也没查到这个报道是怎么冒出来的。头两年别人理解我们是新闻客户端,理解我们是一个单一应用,比较忽视我们,我们也有意保持低调(当时偷着乐)。

  去年以来,业界大公司 get 到我们 4 年前的想法,然后国内的门户们、浏览器们、甚至搜索引擎、微信、手机厂商开始集体效仿。虽然我也看不懂他们怎么这么没有新意,但是领跑的感觉也蛮刺激。从大环境上看,媒体娱乐越来越火、人工智能越来越热、用户的精神生活的比重越来越大,估计这个领域的热闹程度会超过之前的 O2O、打车、互联网金融。尽管如此,我觉得还不够,我们心里的愿景,还是比他们现在所认知的更大、比他们能感受到的更有意思。所以我们可以领先的领域还很多,并且我们已经开始行动。Let’s Go Big

  你看,这里张一鸣只是说加入头条不是为了成为腾讯员工,报道是不属实的传言,没有把话说死。但在后来的传播里面,就变成了张一鸣辟谣腾讯投资今日头条。

  实际上,在 2015 年和 2016 年,当字节跳动还在盈都大厦办公那阶段,腾讯跟头条还有过一段时间蜜月期。

离的非常近,走路只需几分钟
离的非常近,走路只需几分钟

  2015 年字节跳动在盈都大厦办公,跟腾讯 OMG 所在地希格玛大厦只隔了一条知春路。15 年张一鸣还受邀去 OMG 做分享,聊了他对于个性化分发的看法、头条创建的初衷以及他当初的思考。

  当时张一鸣谈的比较多的是他对业务的理解。比如算法分为几个阶段,最初级阶段是没有算法就是简单策略,今日头条的第一版推荐算法是他自己看书学习写的。就是正常的业务交流,现场亲切祥和正常。

  就在这段时间,张一鸣还去广州参加腾讯高管的内部分享,同样将他对业务和算法的理解也都给讲了一遍。还和张小龙聊过几次,一起吃了饭。

  这几次交流都没有提到竞争。当时腾讯的天天快报刚从快豹改名过来,从主打吐槽和神评论改到真正切入个性化资讯分发,对个性化阅读理解不深。

  跟当时现场参加交流活动的同学讲,在听了今日头条的经验并在之后的实践中发现,张一鸣的分享其实是有些片面的,如果照着做很容易掉进坑里。

  大的坑有两个:

  1 “内容的搬运工、技术驱动、没有编辑”

  头条一直宣称自己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没有编辑,这个蒙蔽了大量的人。实际上头条投入了无数的人在做 tag、运营策略优化、内容审核和打标签等,这部分就是头条的运营,但不用编辑的名义。

  所以各家在做个性化分发的投入都是很小的。实际上如果没有大量的编辑做基础的 tag 校验等工作,个性化分发也不可能准确。

  在各家都投入很小的情况下,头条还是保持着非常清醒地同步加大对技术、运营人员的投入,这样就使得它是一家独大。

  给别人的假象:

  除了头条和一点资讯(当时的),所有的内容管理层都对”优质内容“有一种”谜之自信“。引申起来,就是,”专业“败给了”用户“。张一鸣是做用户产品的,别人是做内容产品的。

  所以,各家在判断的时候,一直有两个理由认为自己有能力赢,第一个就是”优质内容的制作和判断能力“,第二个是”个性化容易形成信息茧房“,这两个束缚了各家的发展。但是这两个都是从专业的角度来判断,而非从”用户“的角度来判断。

  头条是第一个适应于移动端的新闻客户端,就和微信重新定义 IM 的标准一样。但是同时,张一鸣总是强调他们不是做新闻的,只是内容的搬运工,这个也蒙蔽了不少人,实际上他们就是新闻客户端。

  但因为总是强调今日头条不是新闻客户端,所以他们的发展也就没有了禁忌,可以横向发展。而且大量低端用户看到的内容也不认为自己是在看新闻,一看觉得内容和自己的贴近性很强,然后粘性就很高。

  腾讯这边有个反面案例,腾讯关闭腾讯微博的原因是因为上面有太多新闻垃圾食品,内容缺乏质量甄别和编辑编排。这恰好说明了腾讯跟头条之间的认知差。

  2 个性化推荐

  今日头条是第一家真正做了本地这个频道的,当你坐火车经过北京合肥广州时,你刷到的新闻是不一样的。

  今日头条最初利用微博(包括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的开放平台,获取用户的信息(包括转发、评论、关注等),形成了用户兴趣的原始积累。用户上去之后可以发现我的好多好友在头条看过什么内容、评论了什么内容、转发了什么内容,在头条都一清二楚。这就是最初的个性化,但已经和传统媒体大不一样了。后来还有通讯录上传,那就更能体现你的好友在看什么了。

  最初的今日头条应该是想做社交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并重的,后来才着重个性化阅读,或者说,将社交当做个性化的一个维度。

  个性化分发之后,今日头条找到了核心对外输出的点:时长。此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新闻 App 以时长作为核心指标,都是内容影响力什么的。

  头条早期时候推荐算法并不强,主要是靠产品创新来技术策略来解决问题,最初也没有很高的个性化,只是最简单的高热展现。直到后来百度凤巢工程师的加入,今日头条的算法才有一个质变。产品的核心指标开始变得明确:CTR × 时长,更精细化的 CTR 驱动。

  今日头条的核心一个是个性化,另外一个是总刷总有,真正第一个为移动端设计的新闻客户端。当时网易搜狐还是编辑排版频道位置那种门户平移过来的,在今日头条把时长作为一个点之后,各个新闻客户端+浏览器都开始慌张了,认为都认为今日头条这才是最正确的道路,所以也就都开始追求时长。

  当产品的核心指标变成 CTR 和时长后,推荐算法的使命就是忠实的反应和放大用户的需求,机器学习就是民主的暴力。而作为新闻看门人角色的编辑,以及编辑背后一整套基于门户时代构建的内容体系,像个工业时代的手艺人,不再重要了。

  因为内容排序,不再依赖人的审美判断,而是因式分解。F=ax+by+cz,以前 ABC 的系数是认定,你准备好这个素材,现在机器决定哪个参数,就基本上有时候不太好解释的。机器学习持续的流程优化能力,相较于人工是恐怖级别的碾压。

  或者说,头条最初胜出的核心不是靠个性化,而是靠使用门槛超低的体验:一上来啥都不用选,猛推高点击文章,在后续使用中人-算法持续互动,个性化逐步体现。

  一点资讯的早期核心员工跟我说,在理解用户上,当时所有头条的竞品都和头条差了一个身位。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