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可塑性新研究,盲人通过音频也能识别人脸

11 月 29 日消息,神经领域的科学家近日展开了一项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方面的研究,发现盲人和视力正常的人使用相同的大脑区域来识别基本面孔,这意味着即便脸型是以音频而不是通过视觉皮层传递的,理论上盲人也能识别。

DALL-E 生成

目前在学术界,关于识别人脸的共识是,在大脑下颞叶皮层下部有个斑点,称为梭形面部区域(FFA),在我们看到人脸的时候就会亮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天生失明患者的 FFA 也会对人脸信号产生反应。

麻省理工学院在 2020 年的研究将盲人置于 fMRI 扫描仪中,让他们感受各种 3D 打印形状,包括脸部、手、椅子和迷宫,并发现触摸这些小脸以类似的方式激活 FFA。

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学团队在最新研究中,招募了 6 名盲人和 10 名视力正常的受试者,并开始用“感官替代装置”训练他们。

这涉及一个头戴式摄像机、眼罩目镜、一套耳机和一台处理计算机,它将从摄像机获取输入并将其转换为音频,将视野分解成一个 64 像素的网格,并为每个像素提供自己的听觉音调。

受试者花了 10 个小时的训练来训练这些设备,学习用耳朵“看”,同时移动他们的头部。卡片将以简单的形状呈现; 水平和垂直的线条,不同形状的房子,几何形状,以及基本的表情符号风格的快乐和悲伤的面孔。

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训练过程,但到最后,所有受试者都能以超过 85% 的准确率识别简单的形状。

当在功能磁共振成像仪中进行形状识别测试时,视力正常和失明的受试者在呈现基本脸型时都表现出 FFA 的激活。一些盲人参与者还能够正确识别这张脸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脸。

附上论文参考地址: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86512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