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国内开花,纯电海外更香 ——10 月销量已预示全年结果

11 月 8 日,乘联会发布了《2023 年 10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汽车不论是国内销量,还是海外出口量,均创下历史新高。

2023 年 10 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 203.3 万辆,同比增长 10.2%,环比增长 0.7%,这也是国内汽车市场实现连续三个月增长;1-10 月份累计零售量为 1726.7 万辆,同比增长 3.2%。

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尤为迅猛,渗透率进一步提升。10 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销量为 76.7 万辆,同比增长 37.5%,环比增长 2.7%;1-10 月累计零售 595.4 万辆,同比增长 34.2%。从渗透率来看,10 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了 37.8%,较去年同期 30.2% 的渗透率提升 7.6 个百分点。

新能源领域的两大头部企业 —— 比亚迪和特斯拉的销售情况也出现了不同的走势。其中,比亚迪继续领跑,10 月份销量超 30 万辆,同比增加 38.4%;而特斯拉因为 10 月 Model 3 改款换代以及工厂升级等原因,同比仅增长 0.6%,环比下降 2.6%。

在接下来的 11 月,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汽车有望实现同比大幅增长。一大原因是 2022 年 11 月因特殊原因形成销量低谷期,同期基数较低,再加上楼市高位理性回落、存量利率下调、车市促销等利好因素,预计 11 月车市同比会暴增 20% 以上。

在中国车市整体持续增长的大趋势下,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却呈现出不同的格局:国内市场,插混领跑;出口方面,纯电独大。

同比增长 78.2%,插混车型成为“香饽饽”

过去几年,“插混是过渡,纯电是未来”的认识逐渐深入人心,但今年以来这个认识开始被改变,尤其是在国内市场纯电车型增长放缓的形势下,插混车型反而开始爆发式增长,增速上跑赢纯电。

数据显示,10 月纯电动车型的批发销量为 58.5 万辆,同比增长 14.4%,环比增长 3.7%;而插电混动车型的销量 29.8 万辆,同比增长 78.2%,环比增长 9.9%。插电混动车型在新能源车中占比已经达到 34%,较同期占比增加 9 个点。

从不受市场待见,到成为“香饽饽”,插混汽车背后有多重因素助力。

首先是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大幅改善。此前大家购买插混,主要是为了绿牌。按照国内政策的规定,只要车辆的 WLTC 纯电续航超过 43km,就能算作新能源车,进而享受到相应的福利政策。然而,早期许多插混车打擦边球,标称纯电续航都在 50km 左右,实际日常驾驶可能也就能跑 40km,非常鸡肋。

而现在插混的续航,无论是宋 PLUS 冠军版,还是银河 L7、枭龙 MAX,都可以做到 100km + 的标称纯电续航里程,而像是理想 L 系列、比亚迪汉 DM-i 等大电池插混车,甚至可以拥有 200km 以上的纯电续航能力,纯电续航足以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日常通勤需求,即便是出远门也没有续航焦虑。

其次,是源于新能源厂商推出了大量插混新车型。去年同期,市面上真正值得选插电混动车并没有太多,主要是搭载 DM-i 插电混动系统的比亚迪车型。而今年大量涌现了一大批有竞争力的插混车型,比如哈弗枭龙 MAX、吉利银河 L7、深蓝 S7 等,再加上比亚迪王朝、海洋的各款插混新车,目前国内销售的插混已经多达 80 款,价格区间更是覆盖了从 10 万-100 万元的价位。

续航的改良、丰富的车型选择,不仅吸引了很多新车主,也让很多油车车主有了更换插混汽车的意愿。对于广大汽油车主来说,比起直接换纯电车,插混车是一个不错的过渡选择。插混车拥有了堪比纯电动车的使用成本和驾驶体验,又没有纯电车的续航焦虑,而且随着比亚迪 DM-i 等混动系统等的出现,亏电油耗高的顾虑也消失了。

总之,插混技术的革新和市场车型的丰富,共同助推了插换汽车在国内的爆发式增长。但是在出口方面却是完全不同的格局,纯电车撑起了出口的一片天。

新能源车出口强势,纯电车型占比超 90%

在出口方面,中国汽车行业延续了去年年末强势增长特征。

乘联会统计口径下的 10 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 CKD)39.1 万辆,同比增长 49%,环比增长 9%。1-10 月乘用车出口 307 万辆,同比增长 66%。这也是中国汽车出口继 2021 年超越韩国、2022 超越德国之后,今年正式超越日本,实现三连跳,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大出口国。

伴随着中国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10 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 11.2 万辆,占出口总量的 28.6%,同比增长 8.2%,环比增长 22.9%。和国内市场不同,出口的新能源车中纯电动占比 90.3%。

中国汽车出口一个很大的市场是欧洲。欧洲是在“禁售传统燃油车”、追求“碳中和”最为积极的地区之一,大量欧洲国家对纯电车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是欧洲本土的电动化产业链转型慢,生产成本高昂,对比之下国产纯电动车成本优势明显,比如欧洲市场本土纯电车的平均售价是 5.6 万欧元,而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即使加上关税和运输等成本,平均价格也不到 3.2 万欧元。像上汽等自主品牌在欧洲表现较强,旗下的名爵(MG4 EV)上半年在欧洲销量排名第七。

中国汽车出口的另一大市场是东南亚。东南亚长期以来是日系车的后花园,日系车一度占了 80% 以上的份额,然而日系车在电动化转型落后,随着东南亚各国助推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车对日系车的替代效应越来越快。比如比亚迪在东南亚市场不论是销量还是口碑上都获得很高的认可,像 Atto3(元 Plus 的海外版)、海豚等纯电车在泰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分别斩获冠亚军。

除此之外,广汽、吉利、奇瑞等出口数据也非常不错,而且近期新势力出口也逐步启动,海外市场也有数据开始显现,可以说国产汽车正在海外遍地开花。

总结来说,中国汽车行业 10 月整体稳中向好,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普遍体走势较强。在这个大趋势下,新能源汽车插电混动车型在国内市场领跑、纯电加速出口海外的格局也越来越明显,像比亚迪这样插混和纯电动双轮驱动的策略,不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在海外出口,表现都非常不俗,夯实了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汽车通讯社 (ID:automobile-news),作者:夏壮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