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5月5日),虎门大桥桥面出现如波浪翻滚的起伏,引发广泛的关注:
次日,广东交通集团通报,虎门大桥震动是涡振现象,悬索桥结构安全。
专家初步判断此次涡振和桥上设置水马有关。但直到6日早上11时,在撤掉水马后大桥涡振依旧持续。
如此心惊的画面让人不禁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波浪?虎门大桥还安全吗?
其实,桥梁呈波浪起伏状并不只出现在虎门大桥,在国内外记录中,大桥晃动的实例屡见不鲜,甚至有一条桥梁被“浪”垮了。
伏尔加格勒过河大桥
2010年5月19日的一个晚上,数十辆车正在伏尔加格勒过河大桥行驶。突然,大桥路面突然呈蛇形蠕动,连桥上的车辆都在翻滚。
警方和专家们迅速赶至现场,所幸无人员伤亡。
振动停止后,专家检查了桥梁各处道路和围栏等,奇怪的是,他们发现桥梁无裂纹,无损伤。
对于这种现象,俄罗斯著名的桥梁专家阿纳托利表示,大桥之所以晃动,可能是由于风的波动和负载所共振而产生的。
但从监控来看,当时的风力并不是很大,迄今为止,这也是伏尔加格勒过河大桥波浪事件的疑点之一。
晃动后的伏尔加格勒过河大桥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损伤,而在美国的塔科马海峡大桥却没有那么幸运:
桥面出现夸张的波浪式抖动,被区区8级的台风轻易吹垮,成为桥梁建造史上的笑柄。
被风吹垮的桥
半个世纪前,塔科马海峡大桥作为当时美国第三大悬索桥,一度被称为“工程界的珍珠港”。
这座桥的设计师是业界精英莱昂·莫伊塞,曾先后参与各著名大桥的建造。建筑工人也兢兢业业,绝不存在偷工减料违规造假。
但在大桥吊装合拢完成后,即使相对温和的小风吹来,大桥主跨也会有轻微的上下起伏。
远远看过去,甚至能看到汽车随着桥面起伏,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又出现。
然而这些轻微的起伏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于是仅仅通车了4个月,塔科马海峡大桥就在人们的惊慌中,被海边常见的大风轻易吹垮。
从此以后,塔科马海峡大桥成为所有工程学科教学中都绕不开的经典失败案例。
但与伏尔加格勒过河大桥变形的原因不一样,塔科马海峡大桥的起伏因为气体发生颤振。
简而言之,就是风使物体发生形变,这个形变会引发更大的形变,而这足以冲破物体的刚性临界点,毁坏物体。后经专家组探究发现,原来这座桥在设计上就存在缺陷。
那起伏的虎门大桥,会有和伏尔加格勒过河大桥一样的命运吗?
不必过分担心
在讨论虎门大桥是否还安全之前,我们来先弄清楚两个概念“涡振”和“颤振””。
涡振是桥梁结构在较低风速下就很容易发生的风致振动现象,主要是影响到舒适性,另外一种就是会影响到桥梁安全的振动,叫颤振。
而虎门大桥这次发生的是影响舒适性的涡振。倒塌的塔科马海峡大桥发生的是颤振,因结构设计原因造成的破坏。
对于这次虎门大桥的涡振,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教授方正表示,悬索桥在设计时会有一个抖动的安全范围,“肉眼可见的上下起伏,也是正常的,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就不会影响行车安全”。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教授级高工、业务总监、著名桥梁专家吴明远也称:“因为虎门大桥的‘波浪’是涡振产生的,个人感觉安全性的没有问题。”
那为什么在撤掉水马后大桥还在振动呢?专家则表示,虎门大桥作为一个主跨888米大型的悬索桥,它的桥梁重量达到15000吨以上。
如此大型的结构在涡激振动的情况下震荡,它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平息下来,所以现在大桥还有持续振动。
大桥抖动是在5月5日,那么实际上到了6日下午12:30以后,基本上抖动就恢复了正常。
虎门大桥
虎门大桥建于1992年,1997年通车,线路全长15.76千米,它是中国广东省境内一座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的跨海大桥。
多年来,它一直承担着广东省东、西翼的交通枢纽的重要角色。在建造虎门大桥的过程中,国内首次开发出一套完成的现代悬索桥结构分析程序。
虎门大桥的建造是经过非常专业的设计,严谨的测量和施工的,所以即使大桥出现“抖动”也不必过分担忧。
*以上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探秘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