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晚上8点55分,背着小提琴的同学们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一教学楼105音乐教室鱼贯而出,公共体育与艺术部周聪老师的《小提琴艺术》刚刚下课。逆人流往里走,可见教室内灯光明亮,钢琴、五线谱黑板、合唱阶梯、音响设备有序摆放,如同一台小型演奏会正巧结束。讲台上,周聪正在折叠乐谱架,身旁的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此次《欢乐颂》的作业,时有乐声入耳,氤氲着融融暖意。
西1-105音乐教室
距离105教室不到200米的107教室此时正被浙江大学红十字会的学生们借用于毕业晚会的彩排。这间以高端报告厅标准搭建的教室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几乎“档期全无”,上课时间外还被各大学生组织与社团借用。回字型的教室布局,配套台阶式的座位分布,保留了宽敞的空间,尤其适用于演讲、答辩、辩论、模拟法庭等模式的授课与学生活动,使之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公共空间。
西1-107教室
黑板白粉笔、讲台课桌椅、外加投影PPT,人们印象中普遍的教室模样正在浙江大学悄悄发生改变。除了西1-105和西1-107之外,还有一批“智慧教室”正带着“远程交互”“无线投屏”“物联网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多种科技配置,走近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教学平台与资源、教学方式和教学体验的升级转型。
远程互动教室
固定式分组研讨型教室
精品录播教室
“远程交互”“无线屏投”“触控一体”……教室也可以智慧与美貌并存
前不久,数学科学学院蔡天新教授经同事介绍后,在微博中提到了这样一间教室——“没有尘土(有利健康)、文字清晰(保护视力)、迅速擦除(节省时间)、可以换页(保存手稿,这一点最重要)”。
这是浙江大学西1-203教室,其设计属于增强型课堂互动讨论室的一种。讲台上,传统的黑板变成了两块86寸的液晶屏,这是可触控的交互式一体机,设备自带电脑,类似一台大型的iPAD,教师在讲课时可以直接用手在屏幕上书写板书,也可以根据习惯使用电容笔书写板书,板书清晰,换页方便,能够迅速擦除且没有粉尘产生。这些板书还能被一体机实时保存下来,成为学生课后进一步巩固理解的资源。
听讲的同学们也不再“排排坐”,取而代之的是自由讨论式的课桌,每张课桌被六七张可移动的椅子环绕形成小组,靠墙一侧则是50寸液晶显示屏,通过无线投屏系统,学生既可在显示屏上看到老师的教学内容,又可在课堂讨论时将本组的展示内容实时投放在小组屏幕上。
西1-203增强型课堂互动讨论室
与203教室面对面的204教室,是配置更高端的远程互动教室。它配备价值近百万的多媒体教室设备,包括自动录播设备、直播转播设备和视频会议终端等。通过教室录像和系统传输,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其他课堂进行视音频和电脑信号的实时交互。教室内同样配备了可移动的课桌椅,老师和同学们可以根据授课的需求排列组合成不同的形状。
此外,这间远程互动教室还采用了特殊的墙体材料和墙面构造,配置了均匀分布的吸顶音箱,既美观又达到良好的扩音效果。老师在讲课时即使不使用话筒也能让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听得一清二楚。
讨论教室的桌椅排列示意
与203、204教室同一楼层的还有一间通用型大讨论教室,这里没有课桌,只有可移动的椅子,大约可容纳50名左右的学生上课。老师通过中央控制器调节教室内的电子设备,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演示课件,话筒、音响与功放配置齐全,短距投影设备装在黑板上方,避免了常见的摇晃和易被前景遮挡的问题,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活泼。
通用型大讨论教室
在玉泉校区,配备有视音频录制设备、专业灯光、录像轨道、吊臂等设施的精品录播教室已正式投入使用。在之江校区曾宪梓教学楼内,带有远程交互、语音追踪、人脸识别、精品录播、高清液晶拼接屏显示等功能的教室也已投入教学近2年。增强型课堂互动讨论室、远程互动教室、通用型大讨论教室、精品录播教室以及音乐教室、高端报告厅等一起,成为目前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内建设完成的“智慧教室”样板间。不久之后,融合物联网技术、VR,MR,AR技术、语音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室等“智慧教室”也将陆续与浙大师生见面。
之江校区的“智慧教室”
在教务处处长胡吉明看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教育新时代已经到来,从硬件上满足师生新的教学需求和教学体验是必要且迫切的,“智慧教室”作为“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努力实现包含温度、湿度等环境调节在内的“物-物智慧”,包含异地同步教学功能在内的“人-物智慧”和包含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教学管理等功能在内的“人-人智慧”,进而建设与学校声誉相匹配的一流的教学环境。
教务处课程中心杨卫介绍:“根据建设规划,建成后的浙江大学紫金港西区公共教学楼内将有81间讨论教室,88间多媒体教室和8间多媒体阶梯教室,‘智慧教室’数量将占到所有教室的三分之二以上,另配备有2000平方米的敞开式讨论空间。”
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室设计图
小型远程互动研讨室设计图
“升降讲台”“暗格吸音”“自动对时”……“智慧教室”让浙大生活再多一点甜
人们常说,学生时代的教室藏着很多美好的回忆。在浙江大学,技术的运用没有让教室失去应有的亲切温暖,一些“小心机”的设计令教室更多了一份“关心的甜味”。
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陈文智认为,新一代智慧校园的特点是“以人为本,技术驱动”,教学空间是智慧校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要深度融合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供高效率、高品质的支持,充分考虑到整体系统最优性能的发挥和未来系统的升级扩充,但最关键的是要充分考虑师生在各种类型教学空间“教与学”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讲台高度调节杆
一方讲台,多处窍门。考虑到讨论课的性质,西1-201教室的讲台“脚踩风火轮”,被设计成可移动的形式,适用于不同形状的课堂布局;为了照顾不同身高老师的讲课需求,西1-203教室的讲台则增加了高度可调节的功能;在以远程互动为特征的西1-204教室,讲台固定且有高低之分,高位区安装着一台可升降的电脑,不使用时隐藏于桌面之中,使用时自动升起,低位区则是幻灯投影。
西1-204教室高低讲台
一块屏幕,全天服务。许多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在教学楼的不少教室门口多了一块显示屏。信息技术中心教学支持部张宇燕介绍:“这块信息屏主要用于显示当日的课程信息、课程介绍、教师介绍,教室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等,还能显示教室内的实景视频。”未来,这块屏幕还将实现更多的功能,譬如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将支持教室预约,更有效地提高教室的利用率,还可以帮助师生对该教室出现的故障实现故障报修等。
教室门口的信息屏
音乐教室,暗藏玄机。有钢琴和音响不算稀奇,但西1-105的隔音墙设计在国内高校并不多见。当内墙体被缓缓打开,“暗格”吸音板便呈现出来。周聪介绍,当内墙体合上的时候,延音多,声音混响效果强;而当内墙体打开的时候,在吸音板的作用下延音减少,声音会显得更干净、更清晰。如此“随机应变”的墙体设计可适应各种声音的环境。此外,教室外墙体经过加厚处理,加上嵌在其中的双层玻璃保证了即使站在窗外也无法听见教室内的声音。而被周聪称为“声闸”的两重门,是即使逃出第一扇门的声音也会被第二扇更厚的门拦在教室内,保证了附近教室内上课的同学不会被这里的乐声所打扰。
关上的内墙
打开的内墙及隔音板
两重“声闸”
同时,还有教室后可任意粘贴课表、想法、通知、海报等宣传品的软包墙;考虑人体结构设计的桌椅;每晚零点自动校准的时钟……在这些样板教室上课的同学,常常会跟身边的小伙伴说起,随时可以调整的桌椅让课堂氛围更加自由舒适,而讨论教室的教学环境使小班化、小组化教学变得容易。
后墙的宣传栏设计
讨论教室内带桌板式移动椅
文字:周伊晨 潜霁暄
图片:潜霁暄 马宇丹,部分由本科生院和信息技术中心提供
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施维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