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困”于增程式

这段时间,小米计划开发增程车再度引发热议。媒体报道称,目前,小米汽车有多代平台在研发推进,一代平台将于明年上市,二代平台计划于2025年推出。从时间进度看,增程车的推出节点可能在二代平台之后。

从去年开始,一向被造车圈鄙视的增程技术突然翻身,哪吒率先推出增程版的哪吒S车型,据悉,在当时的公开订单中,有62%的用户选择了增程版车型。到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市场基本靠着增程式撑起半壁江山。

6月份,增程车“大户”理想销量达3.25万辆,一举超过蔚来跟小鹏的总和。同时间段,零跑销量达到1.3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零跑C11车系交付超8900辆,增程式车型贡献意义非凡。

那时候,李想就在微博公开表示不少造车企业为了入局增程式,都在盯着理想的技术团队。一语成谶,过了三个月,雷军似乎也坐不住了。

2023年,续航焦虑还没解决

增程式之所以从造车技术链底层,终于一朝扬眉吐气,主要还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非但没随着电池进步而解决,反而在车主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下愈发严重。

今年十一长假,各大充电桩前上演一出“扯头花”大戏。有不少车主在排队等电的过程中对彼此大打出手,令吃瓜群众津津乐道。

不可否认,跟初代新能源汽车相比,目前的车企在续航方面绞尽脑汁,里程数字也节节攀升。常见的有500km,甚至现在还有续航数字能达到800km的车型。小鹏P7、续航706km;极狐阿尔法s,里程数708km;极氪001,里程数达到712km。此外,像长城机甲龙,蔚来ET7号里程数已超出800km,前者是802km,后者的顶配里程数超出1千km。

实际应用到路上,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也基本能达到标称续航的85%以上。而在之前,有分析称这个数据差不多只有50%。可层层拔高的续航能力似乎依旧满足不了车主,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整个造车圈疯狂钻研智能化、科技感,一辆新能源车的电力不仅用在跑路上,还要用在各种服务体验中。

例如空调、听歌、视频是基本操作,车载音箱的功率在100~500W之间,冬天暖气开启时,耗电量为1~5kwh。车主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渐渐多场景化,《2023年京东新能源车主消费观察报告》显示,随着近年露营、短途旅行的风靡,汽车充电装备、智能互联盒子等车载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正在被花式消耗。

今年1月份,长安深蓝SL03在初雪的重庆搞了两场挑战试验,一场是挑战-30°场景下煮沸火锅,一场是供一百多人吃一顿马拉松火锅。几何汽车在此前也曾经举办的“杭城麻辣英雄会”火锅文化节 ;比亚迪今年举办了王朝车友会,也用汽车发电聚会吃火锅。

露营热潮下,理想汽车登上新能源销量榜首,理想汽车官方也宣布,全面推出理想ONE OTA V3.1.91版本,这个版本最大的卖点就是“露营模式”,可以把汽车在野外变成一个大型充电宝,供应照明、做饭、电子设备充电。

有数据显示,今年1到5月,京东汽车为新能源车主提供的充电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高达17.6倍,虽然其中有新能源车增长的原因,但另一项数据表明,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购买要素中,续航能力的需求依旧牢牢占据前三。

这足以说明,在疯狂堆砌服务体验的趋势下,新能源车主增长的续航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车企电池的开发速度。

车主被养大的续航胃口也间接催动了增程式造车热潮。在国内,增程式的技术一直十分成熟,五环外奔跑着的老头乐不少就是采用的增程技术,因此也被贴上了“低端”的标签,有调查显示,增程式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往往可达到NEDC800公里甚至更高,有些车型甚至达到NEDC 1000公里。

诚然,车企一再推出技术花样,汽车圈刮起一阵阵“妖风”。据悉,吉利还研发出了“车载钓鱼系统”,这些看似炫酷的技术背后统统需要电,但车企的电池研发速度又跟不上未来的野心,于是,增程式只能重出江湖。

增程式能让小米不“怯场”?

造车圈一路忙到现在,在各大车企要么潦草退场,要么青黄不接的时候,还在劲头上兴奋着的小米显得最活络。今年9月份,有媒体报道小米汽车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每周生产大约50辆样车。

尽管小米在造车大业上一直态度积极,但不得不承认,此刻还没正式上市亮相的小米汽车已经是在费力赶场晚集。输人不输阵,即便姗姗来迟,小米的目标却很宏大,按照雷军的规划,小米汽车在明年推出量产后,要在三年内的累计销量达到90万。

三年内90万辆是什么概念?

根据公开财报,2022年,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的交付量分别为约12.3万辆、12.1万辆、13.3万辆和11.1万辆。小米的目标大概是这几家三年内加起来的成绩总和。

而在新能源造车领域中,初生牛犊的小米汽车又将面临什么?

首先,小米要从群强环伺的周围挣扎出来。2022年,中国新能源用车的产销同比增长连续第二年超过90%,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触达到30%,汽车的产销增速也因此有所放缓,回落到同比增长40%的水平。

从上半年的新能源销量结构来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在加速提升集中度,前十五名的汽车品牌累计销量高达249.18万辆,同比增长55.75%。也就是说,这些头部车企的自身增速甚至要远远大于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平均增速。

从市场占有量来看,前十五名的品牌在今年上半年联合瓜分了国内新能源超过80%的市场,相比去年同期的76.31%相比增加了8.34个百分点。格局似乎在渐渐趋于稳固,可能会有人从头部跌落,但后来者超越或者补位的可能性却非常小。

这十五家车企中比亚迪一直稳坐头把交椅。数据显示,比亚迪在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是103.61万辆,同比增长76.48%,市场份额提升到35.2%,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2个百分点,几乎赶上特斯拉、埃安、五菱、长安、理想和吉利的总和。

剩下的还有大众、蔚来、宝马、哪吒、小鹏、极氪和零跑……小米的未来,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就目前的形式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增长放缓,小米入局增程式缓解的恐怕不仅仅是用户的续航焦虑,更像是在缓解自己的造车焦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纯电车型今年前7月的累计销量为326万辆,同比增长率29.5%,插电混动类产品累计销售126万辆,同比增长近九成,混动车型的销量成绩在整体新能源车成绩中,占比逐渐达到33%以上。增程式已经成为诸多造车实力追逐的“新风口”。

一向善于捕捉风口的小米,必然不会错过增程式的翻红,毕竟,雷军也说过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此时入局,也符合其一贯风格。

但增程式也未必就是电动汽车的最优解,长久以来,作为被吐槽为”脱裤子放屁”的技术,很多人依旧会不理解,燃油明明就可以直接产生汽车动力,为何却多此一举先转化成电力,然后再变成动力?是为了满足车上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吗?

这难免会让人质疑,造车势力们不好好研究续航能力,却都想着靠堆砌各种功能来体现智能化、科技感,靠增程式掩盖续航的瓶颈,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增程式技术拥有最多的车企并不是我们本土车企,而是本田丰田、日产。从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也可以看到,全球混合动力技术申请人排名前列就是丰田、本田和日产三家,就连理想也略输一筹。至于小米能达到什么高度,目前一切都尚未可知。

增程式只是续航困境下的“权宜之计”

有媒体统计过,新能源汽车发展这几年,无非围着两大主题转:一个是续航,一个是智能化。
从2018年到2022年,全球纯电动汽车车型的平均续航里程从143英里(230公里)跃升至210英里(337公里)。

相较于稳妥且不费力的增程式,纯电想要打破现有的续航困境显然并不容易。

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2017年第1批推荐目录纯电动乘用车型平均续航里程仅211.6km,但2020年第7批的平均续航里程已经达到391.4km,平均续航里程提升约85%。但在续航飞速提升的背景下,锂离子电池的平均尺寸、重量也在逐年增加。

2023年,蔚来公开了150kWh电池包信息,这款能将续航里程提升到1000公里以上的电池重量为575kg,较100kWh电池的555kg重了3.6%。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赞颂的行业趋势。

去年,马斯克就公开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车企一味提高续航里程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在电池技术没有发生质变的同时,更长的续航只能通过堆砌电池来实现,而电池重量的提升,必然会导致整车的其他性能下降。

这番逻辑不无道理。

以埃安与极氪为例。此前,埃安的一款车为了提升续航,搭载了大容量弹匣电池,为此取消了前后双电机系统,还取消了不少辅助驾驶功能;无独有偶,极氪一款车型采用宁德时代CTP 3.0麒麟电池,同样在性能上作出让步,140kWh电池包和单电机的配置绑定,电机峰值功率200kW。极氪 001 WE 版 140kWh千里续航套装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3秒,慢于100kWh版本的6.9秒。

看起来,如果新能源市场想要继续续航大业,似乎只能从最直接的增程式入手。当然,也有车企不想放弃,从充电技术、电池新材料上接力新一轮的征程。今年8月份,宁德时代宣布推出超充电池。

据悉,这款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

而这种快充电池也已经掀起了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疯狂追逐。9月份,宁德时代在2023慕尼黑车展上宣布将在德国和匈牙利的工厂生产神行超充电池;紧接着,欣旺达也在车展上亮相新的闪充电池,其电池充从20%充至80%只需十分钟,续航能达到1000公里。

中创新航也研发了自己的超充电池,可在十分钟内充电80%。目前,中创新航旗下另外一款磷酸铁锂3C电池已经搭载在了小鹏G6上,配合其800V超高压快充架构,充电15分钟,续航300公里。此外,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也在快充局中。

车企的快充布局早在2019年,保时捷推出了第一台800V快充量产车型Taycan就拉开了序幕。据悉,当时保时捷这台车的最大充电功率可达350KW,5%-80%SOC充电时间约23分钟,此后,各大车企纷纷开始抢占快充领域的高地,仅2021年,就有极狐、比亚迪、岚图、小鹏等车企发布800V技术。

充电桩方面,2018年之后建设的所有公共充电场站都支持到了1000V,电压范围在200V-1000V,恒功率段是300V-1000V。民生证券根据搭载800V架构的已上市车型预测,2022年国内800V快充车型的销量约5万辆,渗透率达3%,2025年销量达99.9万辆,3年CAGR达270.9%,渗透率达到30%。

至于动力电池的材料创新领域,事实上,液态电池这几年一直在更新材料,三元锂电池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而随着传统材料逐渐不能满足电池降本、提升能量密度等需求,单晶三元、硅基负极等新材料加速被应用到市场中。

这些足以说明,增程式的翻身,只是新能源汽车续航大业走到瓶颈的一个缓冲。对于小米而言,也是仿徨中突然出现的慰藉。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