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拍苍蝇》

小班教案《拍苍蝇》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班教案《拍苍蝇》

1、小班教案《拍苍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2、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增强幼儿手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幼儿的跳跃能力。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画好的苍蝇若干(吊起来幼儿可跳起来拍、幼儿可用线拖拽)。

  2、苍蝇拍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

  1、教师拿苍蝇拍,小声跟幼儿说:嘘!那边有只苍蝇,我要去打苍蝇了。

  2、教师启发幼儿一起寻找苍蝇。

  3、找到苍蝇,教师示意幼儿安静别把苍蝇吵跑了,接着教师打苍蝇,

  并把打死的苍蝇用纸包起扔到垃圾桶里。

  二、谈话交流

  1、教师:我们为什么要把苍蝇打死?

  (苍蝇不讲卫生。)

  2、教师为幼儿补充(苍蝇会给我们带来病菌和传染病)

  三、游戏体验

  1、教师把苍蝇挂在高处

  教师:孩子们,现在有好多又大又可恶的苍蝇在咱们的头顶上飞来飞去,咱们应该怎么做啊?

  (我们要打死他们,把他们消灭掉。)

  2、幼儿每人拿一个苍蝇拍,对准悬挂的苍蝇,进行拍苍蝇游戏。

  (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看准了再打,不能乱打,那样就会把苍蝇吓跑。)

2、小班教案《拍苍蝇》

活动目标:

  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知道苍蝇是害虫。

  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长棒一根,未端系上一只用厚纸板剪成的苍蝇。

  2、学念儿歌活动过程:幼儿排成圆圈,教师站在圆圈中心,幼儿跟教师一起念儿歌:”小苍蝇,干坏事,传染疾病太可恨,快快把它消灭掉。”同时踏步调整每个幼儿之间的距离,以两臂侧平举不是碰撞为宜。接着教师将系有苍蝇的长棒在每个幼儿上空停留一下然后移动。幼儿依次跳起来拍苍蝇,手碰到苍蝇就算被消灭掉了。鼓励幼儿多消灭苍蝇。

指导要求:

  1、跳的时候双腿要并拢,尽量向上跳起。

  2、没轮到拍苍蝇的幼儿要念儿歌。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3、小班教案《拍苍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并掌握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并学说句型“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我的××上”。

  2、在游戏中学习仿编句子,对仿编活动感兴趣,并体验听说游戏的快乐。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PPT课件、各种动物的手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点鼻子》

  教师说出身体的各个部位,请幼儿用手指指出相应的各个部位。(熟悉身体各个部位,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师:点鼻子点鼻子点××。幼:这是我的××。

  二、了解故事情节,幼儿学说句型“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我的××上”。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里有小猪和苍蝇,小朋友听听看,小猪和苍蝇发生了什么事?

  1、师: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快乐的小猪宝宝,它们是小黄猪、小红猪、小灰猪、小花猪、小黑猪。有一天,它们看到天气非常好,就决定一起去森林里玩,它们一会儿唱唱歌,一会儿跳跳舞……玩累了,它们就在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想休息一会儿。这时,传来“嗡嗡嗡”的声音,咦,是谁的声音呢?哦,原来飞来了一只苍蝇!苍蝇在小猪宝宝的身边飞来飞去,先飞到了小黄猪的耳朵上,小黄猪说:“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我的耳朵上。”

  提问:呀!苍蝇飞到了哪里?小黄猪是怎么说的呢?

  请幼儿一边学说小黄猪的话一边做动作。(引导幼儿用讨厌的表情和厌恶的语气来表达)

  2、师:苍蝇被小黄猪给吓跑了,又开始飞啊飞,这下飞到了小红猪的脚尖上,小红猪说:“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我的脚尖上。”

  提问:苍蝇飞到了哪里?猜猜小红猪会怎么说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再集体说一说)

  3、师:苍蝇也被小红猪吓跑了,它飞呀飞,飞到的××的哪里呀?(找个幼儿飞到她胳膊上)请你用句话来把它赶走吧?(如果幼儿说不出就请别的幼儿帮助。)

  4、师:“苍蝇飞啊飞,小朋友猜猜看,苍蝇会飞到小花猪的哪里去呀?小花猪会怎么说?”

  请个别幼儿一边说一边做动作。

  5、师:苍蝇飞啊飞,飞到了小黑猪的鼻子上,小黑猪会怎么说呢?

  请幼儿扮演小黑猪,说一说这句话,或者可以分角色表演。

  PPT 从头到尾复习一遍

  三、完整欣赏、仿进行编。

  师:刚刚苍蝇落在了小黑猪的鼻子上,小黑猪狠狠地打了一个喷嚏,阿—嚏—苍蝇被小黑猪喷的好远好远,这时候又飞来了一只蜜蜂,你们看,它正围着小朋友飞来飞去呢,看它飞到了哪里呢?如果蜜蜂落在了我的肩膀上,谁来帮我赶走她?

  师:蜜蜂看到有这么多的小猪宝宝,它要飞到你们身上来了,请你用句话来把它赶走吧?

  师:刚刚蜜蜂又被我们小朋友给吓跑了,可是又有三只蚊子飞过来了,请三个小朋友做蚊子、三个做猪宝宝?蚊子飞呀飞,你们要飞到猪宝宝的哪里去呀?猪宝宝们蚊子飞到你们的××上了,快说一句话把它赶走吧?

  小结:李老师要考考你们,为什么故事里苍蝇喜欢落在猪宝宝身上?我们宝宝要勤换衣服勤洗澡做个香喷喷的宝宝。

4、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会唱歌的车》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

  2.认识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等特种车,知道其用。

  3.记住119 120 110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的叫声等;特种车的号码牌胸饰每人一个 ;三个特种车队标志(在椅子上贴好号码);电话一部。

  活动过程:

  一、《开车歌》导入。

  1.师:宝宝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好玩的地方去好吗?小司机准备:开车。(放音乐,老师带小朋友随音乐做开车的动作上场)

  2.师:好玩的地方到了,请宝宝们找一个小椅子坐好了。宝宝们,我听说这里可神奇了,到了这里的人可以看很多的图片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认识特种车的基本特征、用途,鸣叫声。

  1.救护车

  师:哇!宝宝们,看,这是什么车:(救护车),你怎么知道是救护车?

  教师小结:原来,救护车和医生一样穿着白衣服,身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红十字标志,车顶上还有警报器,有了这些重要标志,就一定是救护车。

  师:宝宝们救护车是用来干什么的?(救危急病人),它去救人是怎样唱歌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们再听一听救护车是怎样叫的,(点击救护车的小喇叭播放录音),它的叫声好像在说什么?(快让开,快让开,我要去救病人),让我们来看一看救护车里面有什么?(床)简易床是用什么来做的呢?(用来躺病人的),宝宝们,你们知道医生叔叔、阿姨是从护救护车的前面还是后面抬病人抬上车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原来他们是从护车后面抬病人上车的,这样比较方便。如果我们遇到危急病人,应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120)(点击下一页)让我们一起看一看,120是什么车的急救号码?。

  2.警车

  请宝宝们闭上小眼睛,变变变,哇!你们看变出什么车了?(警车)

  看警车上面也有什么?(警报器)警车是什么颜色?(白色的)警车是用来干什么的?(抓坏蛋的)它在抓坏蛋的时候是怎样唱歌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再让我们来听一听它是怎样唱歌的(点击警车的小喇叭播放录音)它喂喂的唱歌好像在说什么?(快让开,快让开,我要去抓坏蛋),

  瞧!警察叔叔抓坏蛋时那么神气。宝宝们,你遇到坏蛋时,你知道拨打哪个电话号码找警察叔叔吗?(110)(点击下一页)让我们一起看一看,110是什么车的报警号码?

  3.消防车

  请宝宝们闭上小眼睛,来,我们一起变,变变变,看,变出什么车了?(消防车)

  消防车是什么颜色的?(红颜色)它的上面也有什么?(警报器)看,车上面有什么?

  (高压水枪)消防车是用来干什么的?(救火的)它执行任务是怎样唱歌的?我们一起学一学,再让我们听一听它是怎样唱歌的(点击消防车的小喇叭播放录音)消防车发出的叫声好像在说什么?(快让开,快让开,我要去救火),宝宝如果发生了火灾,你知道拨打哪个电话号码找消防车吗?(119)(点击下一页)对,消防车的电话号码是119。119是什么电话号码?

  教师小结:宝宝们救护车是专门干什么的?警车呢?消防车呢?这些车都是专门做一件事情的,因而他们是特种车,这三种车执行的任务都很紧急,听到这三种车在唱歌,所有车辆和行人都要给他们让路,在执行紧急任务时,在安全情况下他们可以闯红灯,而其他车辆都不行,他们还有专门的电话号码?救护车的电话号码是什么?(120)警车的呢?(110)消防车的呢?(119),宝宝们一定要注意,这三个电话号码不能随便打着玩,只有在紧急时刻才能打。

  三、仔细辨别,感知各种车不同的声音(播放车的音乐,播一段停一下)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几种会唱歌的车,那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吗?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是不是都记住了这些特殊的声音?

  教师再次播放各种车的声音,让幼儿进行辨别,比较。

  四、游戏巩固,幼儿自选某种特种车的电话号码胸饰,分成三组。

  师:你们想不想扮演特种车去执行任务?(想)看!这是一个胸饰,这是什么车的电话号码?宝宝们喜欢什么车就选一个什么车的电话号码挂在胸前,你就是什么特种车了。听明白了吗?请宝宝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胸饰。紧急集合:119队 120队 110队

  提问:你们是什么车?电话号码多小?请待命

  1.开消防车。

  师:(接电话)喜羊羊打电话过来说羊村着火了,叫我们去救火,我们应该开什么车去?

  幼:消防车。

  师:请消防车的司机朋友把车开出来了,我们要出发啦!

  2.开救护车。

  师:(接电话)喜羊羊打电话过来说懒羊羊受伤了,要我们开车去把懒羊羊送去医院。我们该开什么车去?

  师:救护车的司机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车咯。救护车会唱歌,滴嘟滴嘟,我们要送病人去医院。

  3.开警车。

  师:原来是灰太狼干的坏事,把懒羊羊家的房子推倒了,们去把它抓起来好不好?这次该什么车去抓灰太狼?

  幼:警车。

  请开警车的司机把车开出来了,警察同志,我们要去干吗呢?(抓坏人)警车会唱歌,呜啊呜啊,我们要去抓坏人,活动自然结束。

5、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区别前后》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学习说:请XXX坐到我的前(后)面。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准备活动:

  1.安排好座位:全体幼儿坐成一个大圆圈。

  2.火车的图片、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游戏《找位置》

  幼儿一一对应坐成内外两个圆圈,脸朝圆心,内圈留一把椅子。

  老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找找找、找位置。”然后坐在空位置前(后)面的幼儿拍拍椅子说:“我的前(后)面有位置,请XXX小朋友快快来。”XX幼儿听到邀请后,马上离开自己的位置找到新座位坐下。

  游戏重新开始,可以重复玩多次,尽量让每一个小朋友都玩一次。

  二、 游戏《开火车》

  1. 出示火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哪个位置空着,空位置在XX小动物的前面还是后面。

  2. 出示小狗的图片,师:小狗没有座位,请他坐到哪里?

  引导幼儿说出:坐到XXX的前(后)面。

  3. 游戏《开火车》

  师:小动物们都坐上了火车,我们小朋友也要坐火车出发去旅游了。

  老师当火车头,念:“嗨嗨,我的火车就要开,小弟弟,小妹妹,大家排队快上来,XXX拍在最前面。”火车出发,到一位小朋友面前停下,老师邀请他:“请你排在XXX的前(后)面。”依次类推。当邀请了7——8个小朋友后,教师说:“呜,到站了。”火车停下,第一遍游戏结束,游戏重新开始。

  4.游戏若干遍之后,小朋友开着火车出去,活动结束。

6、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宝宝生病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是小班幼儿,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初入幼儿园,他们自我为中心,自私霸道、缺乏责任感,不愿与人交流,不肯帮助他人;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等,所以我设计了这节社会活动课,希望从中培养他们自理能力,让他们懂得去关爱、帮助他人。

  活动目标

  1、感受关爱他人的过程,萌发关爱他人的情感。

  2、体验照顾他人的乐趣。

  3、感受被爱的幸福。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照顾生病的宝宝。

  2、引导孩子关心、帮助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创设环境:把教室设计成两个区域“温馨的家”“医院”。

  2、玩具:宝宝餐具、宝宝床铺和床上用品、毛巾若干、体温针。

  3、每个幼儿塑料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在家里,当你生病了是谁照顾你的?他们是怎样照顾你的?他们着急吗?

  2、组织幼儿观看“宝宝生病了”的视频,帮助幼儿了解宝宝发烧后,爸爸、妈妈是如何的照顾宝宝的。

  3、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爸爸、妈妈怎样照顾自己的。

  4、游戏

  (1) 玩法: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爸爸或妈妈,或者两个幼儿分别当爸爸、妈妈与宝宝(玩具)组成一个家庭开展活动。

  (2) 游戏环节:

  ① 发现宝宝生病了,先给宝宝量体温。

  ② 送宝宝去医院,打针、取药。

  ③ 带宝宝回家,给宝宝喂药。

  ④ 哄宝宝睡觉,帮宝宝擦汗、喂开水;用手探宝宝的体温是否退烧等。

  5、延伸活动:如果爸爸、妈妈或身边的亲戚、小朋友生病了,我们就应该像现在这样照顾他们。

  教学反思

  1、在环境创设方面:我利用一些材料把教室布置成两个区域:温馨的家和医院。

  2、小班的幼儿对医院产生恐惧心理,通过这次活动让他们了解发烧对小朋友身体发育的危害,体验宝宝生病后父母担心、着急的心理。

  3、注重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主动关心、帮助身边的人。

  4、不足之处:因为小班幼儿还是处在“自我”阶段,合作意识还未形成,还有待提高。也可能我设计的环节过多,小班幼儿可能无法很好的完成。

7、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树真好》教案(附教学反思)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

  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树真好,我家屋子清清爽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往屋里飘。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树真好,天好了,树下铺着阴凉儿,我和我的小猫咪,躺在树下睡午觉。

  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爬上大树躲起来,气得大狗“汪汪”乱叫。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啊摇。

  树真好,树叶在秋风里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滚来滚去,跑跑跳跳。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愿意讲述树的好处,发展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树木及小鸟、小猫小狗、小朋友、房子等图片,布置成美丽的树林。

  2、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电脑课件1-8,连续的配乐朗诵录音若干段。

  3、树杆、树冠,胶水、大副铅画纸每桌一份。各种可供选择的人与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4、电脑,下栽优美的音乐2段。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树林”参观。

  (1)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树林玩好吗?

  (2) 幼儿随优美的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树林。

  2、探索树林的秘密。

  (1) 师:美丽的树林到了,小朋友看到树林里都有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 讨论: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树林里玩?

  3、欣赏、理解散文诗。

  (1) 老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师:树林可真美,人们都喜欢在这里尽情的玩耍,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树真好》的散文诗。(老师边连续播放课件)

  (2) (逐段放课件)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

  A、树真好,小鸟在树上干什么?

  B、树真好,他能挡住什么?

  C、树真好,……

  4、制作树林,体验树的多样性及好处。

  (1) 树真好,小朋友喜欢树吗?我们一起来做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很多的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来玩好吗?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干和树冠粘贴成大树,然后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粘贴在树林中。

  (2) 放配乐散文诗《树真好》的录音,幼儿自主操作。

  5、听音乐在美丽的树林里自由舞蹈。

  师:树真好,树林里可真美,让我们在树林里一起跳个快乐的舞蹈吧!

  活动延伸:

  1、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活动室的周围,让孩子们参观讲述。

  2、在自主活动中创编《树真好》。

  活动反思:

  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树的用途,并能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尝试进行仿编,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根据目标,活动分为欣赏、朗诵、仿编几个环节,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抓住了语言活动的重点,节奏较为紧凑。

  在课前我精心设计问题,对四个画面的提问都是都是不同的,如:“小鸟为什么喜欢树?还有谁喜欢树?为什么?小猫友为什么喜欢树呢?”等等。在幼儿用散文中的语言回答后让幼儿一起来学一学,自然流畅的让幼儿学说散文。

  在活动中,我对幼儿的回答及时作出回应。在提问“你喜欢树吗?为什么?”时,一个幼儿说:“树可以做桌子。”其他幼儿就跟着说“树可以做椅子” 等等,回答都局限在“树可以做什么”上,我马上回应:“都是树可以做成什么东西,那在树上、树下能做什么呢?”帮助幼儿回到活动的目标上。有幼儿说到:“ 树可以做碗。”我马上进行追问:“做什么样的碗?”帮助幼儿将话讲清楚。在幼儿说“树可以做鸟巢。”时,我马上问到:“鸟巢是什么做的?”让幼儿得到了正确的经验。在幼儿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我请其他幼儿帮助他,让幼儿在同伴互助中学会倾听他人、评价他人。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做一个细心的倾听者、敏锐的观察者、积极的促进者,适时地对幼儿的提问回以有效回应,引发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之间的多向互动。

  从活动效果来说,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兴犹未尽,观察、欣赏、记忆、想像、创编等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基本达到了活动目标。但是活动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

  作为散文欣赏活动,活动目标中要求幼儿欣赏散文,但按照活动设计,只是让幼儿完整的欣赏散文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幼儿的整体感受太少。因此可在第一次欣赏时配上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很快的投入情境,欣赏后提问“你在散文里听到了什么?”让幼儿说说,不要求标准答案,然后“再来听听到底讲了什么?”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让幼儿来为树做点事,是为了让幼儿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目标,但在活动的组织上有些拖沓,而且整个活动的容量显得较大,所以可将最后一个环节放到延伸活动中,并将活动落实到实处,认课班级树,给它浇水、照顾它等,而第三个目标可渗透在前面的环节中。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充分挖掘活动中蕴含的价值,在理解的过程中渗透情感的引导。

8、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花狗》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与练习四拍的节奏。

  2、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3、通过音乐游戏与表演加强拍子之间的连贯性及体验 音乐带来的快乐。

  4、在感受歌曲《小花狗》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1、骨头卡片、小猫、小鸭图片、手铃

  2、歌曲《小花狗》、《小狗圆舞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以说唱打节奏的形式进行

  师:小朋友们好,老师好。(变换不同的形式进行问好,让幼儿熟悉节奏的形式)

  二、基本部分

  1、已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卡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眼睛看老师,仔细看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看看老师变出什么来了?(骨头)

  师:谁最喜欢吃骨头?(小狗)对啦,小朋友们真聪明!

  师:小狗看见骨头会怎么样呢?(把它吃掉、会叫)那小狗怎样叫?(汪汪汪)

  教师小结:继续出示卡片,小狗看见骨头就叫“汪”,两个骨头就叫“汪汪”,如果没有骨头就不出声。

  2、出示四张骨头卡片组成一个节拍,进行交换练习节奏(此环节重复进行)

  3、以小狗唱歌为由引出歌曲

  师:小狗玩累了听到有人在唱歌,(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唱的好不好听?(好听)

  师:小狗也想唱歌,可是小狗怎样唱?(引导幼儿学习在结尾处唱汪汪)

  师:教师领唱,幼儿在最后一个拍子处唱

  师:小朋友唱的真好听,除了小狗会唱歌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唱歌?(小鸭子、小兔)那我们请他们出来唱唱吧!(出示小猫、小鸭子图片)

  4、运用身体动作代替“汪”的节拍

  师:小朋友唱了这么长时间,我们听音乐跟着音乐休息休息好不好?(好)(放音乐带领幼儿做动作)

  5、听音乐用乐器演唱

  师:小朋友表现的真棒,看老师请谁来和小朋友做游戏!(出示手铃)

  师:每个小朋友两个小手铃,拿到的小朋友使劲摇一摇你手里的小手铃,看老师的手一收,看谁的小手铃收的最快没有声音。(幼儿玩手铃)

  三、结束部分

  1、音乐欣赏《小狗圆舞曲》

  师:小朋友的小手铃真听话,现在把小手铃放好,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里也有只小狗,看看这只小狗在干什么,好不好?(好)(教师讲故事,带领幼儿放音乐跟随音乐玩游戏)

  2、以说唱的形式结束整节课

  师:小朋友玩的开不开心(开心)我们下节课再一起玩好不好?(好)

  小朋友再见,老师再见。(以打节奏的形式结束)

  活动反思:

  1、教师指导:音乐戏课程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在上课之前让幼儿对打击乐器有所了解,带领幼儿玩手铃,以多种形式了解打击乐器。活动过程以小花狗唱歌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曲,整节课以幼儿为主,教师引导,让幼儿多唱、多听、多玩。在熟悉歌曲后让幼儿创编歌词,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及兴趣。

  2、幼儿反应:以骨头卡片的形式体现乐句,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个别幼儿精神不集中,拿到手铃后秩序有些混乱,精力集中到手铃乱敲乱玩的现象。欣赏《小狗圆舞曲》时随音乐不太熟悉但是都可以跟随老师做动作。

  3、反思:整节课比较顺利,幼儿挺感兴趣也很配合,但是时间过长,中间衔接不是很好,最后音乐欣赏可以作为另一节课单独进行,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这节课重点难点不突出,没有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幼儿对歌曲本身已经熟悉,所以在学唱部分很轻松。在玩手铃的部分有些混乱,需要课后让幼儿多接触多练习。

  小百科:狗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裂脚亚目、犬科动物。中文亦称“犬”,狗分布于世界各地。狗与马、牛、羊、猪、鸡并称“六畜”。

9、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不怕看医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

  2、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 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

  2、 PPT课件(关于小朋友看病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观看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刘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看的动画片,小朋友们想不想来看一下呀?那是什么动画片呢,我们赶紧来看看吧!

  2、教师播放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看完后请幼儿来说一说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3、幼儿简单描述视频中的内容,教师继而引导幼儿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针。

  二、观察图片,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1、教师:好了,刚刚我们都看过小猫不怕看医生的故事了,那小朋友们你们去看过医生吗?医院里又有哪些人呢?

  2、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病经历,并依次播放小朋友们看病的图片,让幼儿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医院的表现,并引导幼儿知道就医的安全事项。

  3、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

  4、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

  5、不乱动诊疗室的物品。

  6、注意清洁卫生,不到处乱摸。

  7、耐心等待就医。

  活动反思:

  这次心理健康活动——《不怕看医生》,是想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一些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春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幼儿由于年龄小,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而他们又非常怕打针,只要家长说带他们去医院看病他们就很反抗,因而这次活动对幼儿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活动中幼儿观看了动画故事《不怕看医生》,并观看了很多小朋友们看病的图片,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就医的安全事项,从图片和动画故事中幼儿体会到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也都说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看医生。

  但活动中不足的是没有准备看病的用具,若能给幼儿看一些医用材料,如,棉签,纱布,口罩,听诊器等,幼儿会更感兴趣,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尽量提供一些实物给幼儿,让幼儿能更清楚直接地接触到,幼儿掌握起来也会更快更好。

10、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初步体验家人间的亲情。

  2.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萌发爱父母的情感。

  3.学会爱家人、家乡、祖国的美好情感。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每人带一张全家福、《我爱我家》音乐、教师、解放军的图片、风光照片。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的家及家人

  1.师:家里有几口人,他们分别是谁?(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2.欣赏歌曲《我爱我的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3.能帮爸爸妈妈做什么?

  4.表达对父母的爱。(可以说一句话,也可以送礼物)

  二、家人以外的爱

  1.除了爱父母还会爱哪些人?(老师、解放军、等等)

  2.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并简单介绍一下各行业的情况。

  三、对大家庭的热爱

  1.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面,这个家的名字叫《中国》,小朋友们爱不爱我们的大家庭呢?(爱)

  2.看照片《各地的风光》

  3.感受我们的祖国真伟大。

  活动延伸:

  1.教师画好的房子轮廓,小朋友人手一份。

  2.油画棒人手一份。

  3.打扮我们的家,给自己的家涂上颜色。

  活动反思:

  家是我们小朋友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安全、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体验的人。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体会到成人的辛劳。并由此活动萌发了幼儿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产生了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11、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幸福拍手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学习弱拍起唱的方法。

  2.能根据歌曲的节奏用替换歌词的方法创编歌词。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着音乐做“蝴蝶飞”的律动,鼓励幼儿根据音乐想象,将动作做的优美、舒展。

  师:“小朋友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蝴蝶飞的动作吧!看看谁的动作最好看!”

  二、跟随教师学唱歌曲《幸福拍手歌》

  1.倾听教师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性质。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这首歌曲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再次演唱歌曲,用敲击小铃的方法引导幼儿在每句句末拍手两次。

  师:“小朋友自己试一试跟着老师唱一唱,看看老师是怎么唱的。”

  3.幼儿跟随老师学唱歌曲,重点掌握弱拍起唱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可以拿起手里的铃鼓、响板进行拍一拍,有节奏、好听地拍哦。”

  三、创编歌曲《幸福拍手歌》。

  1.师:“我们高兴的时候还可以做什么?用歌来唱一唱好不好?”

  2.师:“我们试试看一起换一换歌词,看看怎么唱。”

  3.师:“我们一起为新的歌词做点别的动作吧!看看谁的动作最漂亮!”

  四、表演歌曲《幸福拍手歌》。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气氛非常好,因为孩子们充满了快乐。音乐活动的教学,常常能为孩子带来莫大的快乐,在快乐的气氛中,孩子们能够学习到新的歌曲,也能进行表演,整个活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进行学唱的时候,没有我的提醒,孩子已经知道在句末要进行拍手,因此在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能很好的配合我。虽然在进行器乐的演奏时孩子会忍不住多摇几下铃鼓,对敲几下响板,但是在整个活动中他们的纪律还是非常不错的,能够非常准确地唱准弱起的重点,也能对句末的拍手进行一个较好的节奏掐点。创编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展开了翅膀。整个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

12、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大型玩具真好玩》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型玩具的种类及玩法。

  2.在玩大型玩具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各种大型玩具的图片

  活动过程:

  玩滑滑梯

  1.与哥哥姐姐一起玩滑滑梯,消除恐惧心理,了解游戏规则

  2.上楼梯及下滑时,要保持距离,不推撞。向上登梯时要抓紧扶手,向下滑时身体坐正,两手轻扶滑梯两侧

  熟练后可换花样滑,如滑落时骤停(双手放松)

  荡秋千

  1.教师请胆小的幼儿坐在秋千上,轻轻地荡,使幼儿逐渐消除恐惧感

  2.尝试用坐、蹲等姿势荡秋千

  3.将绳转成麻花状,然后松开,随之转圈。

  4.提醒荡秋千的幼儿应两手抓紧绳索,观看的幼儿要与秋千保持一定距离。

  跷跷板

  幼儿自由结伴玩跷跷板

  双方有节奏的改变速度、高度,互相跷着玩。

  双方配合,设法使跷跷板保持水平。

  提醒幼儿注意双脚落地的位置,以防压伤。

13、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合拢放开》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心情愉快地进行游戏。

  2.运用动物玩具让幼儿有兴趣地跟老师唱唱跳跳。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布绒玩具若干、音乐带

  活动过程:

  一.运用游戏引起兴趣。

  游戏一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了一个小客人,它是从大森林里来的,它说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让我们来看看是谁?

  (黑板翻过来,出示挂在黑板上的猩猩)

  幼:大猩猩!

  猩(教师模仿动物口气):小朋友你们好啊!(大猩猩好!)

  猩:我来和小朋友做一个游戏好吗?(好啊!)

  猩:我们来做个藏五官的游戏,现在,你们跟着我一起来做: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眼睛藏起来!

  师:小朋友们好聪明啊!我们再来藏什么呢?

  (根据幼儿提议进行游戏,藏五官)

  猩:这回啊,我来看看小朋友们聪明不聪明,我请小朋友来指出我的五官。

  (请个别幼儿来指猩猩的五官)

  游戏二

  师:我们再来做个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跟老师一起做:合拢!放开!

  (反复几次,速度根据幼儿反应能力加快)

  游戏三

  猩:森林里有好多山,让我们一起来爬山吧!

  示范:爬呀爬呀爬到头顶上!

  (用五官代替头顶)

  二.歌表演:《合拢放开》

  第一遍

  师:嘘!听!有人在敲门!谁啊?

  (慢慢从黑板后拿出玩具猪)

  师:小朋友看看这是谁来了?(小猪!)

  猪:小朋友们好!我路过这里看见这

  里很热闹,于是想来看看。你们在干吗啊?(做游戏!)

  猪: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能!)

  师:小猪和大猩猩都来做客了,我们唱一首好听的歌给他们听好吗?(好的!)

  猪:好啊好啊!那我们先跟老师一起唱一遍吧!

  (放音乐,教师示范)

  第二遍

  猪:你们唱得真好听,我能请我的好朋友一起来听吗?

  (出示玩具熊)

  熊:听我的好朋友小猪说你们唱歌很好听的,能唱给我听吗?(能!)

  熊:可是我的耳朵不大好,你们能唱得声音稍微响一点吗?(能!)

  猪:对了,XX小朋友小手没有跟老师一起动起来,这次跟老师一起唱一起动好吗?(好!)

  (放音乐唱第二遍)

  第三遍

  熊:哦,天哪,你们的声音太响了,一点都不好听。你们能不能给我听好听一点的声音啊?(能!)

  猪:你们有好听的声音吗?(有)

  熊:今天又没有把好听的声音带来啊?(带来了)

  师:我们小朋友的声音很好听的,不信你们再听听。

  (放音乐第三遍)

  三.音乐游戏《找小猫》

  (咚咚咚)

  师:咦,又是谁来了啊?

  (出示玩具猫妈妈)

  师:哦,是猫妈妈啊。

  猫:小朋友们好!(猫妈妈好!)

  猫:我的小宝宝可调皮了,今天她跟我玩捉迷藏,可是她藏得很好,我这会儿都找不到她了,急死我了,你们能帮我一起找吗?(好!)

  师:猫妈妈别着急,我们一起帮你找小猫!

  (放音乐做游戏)

  四.律动《开汽车》出教室

  猩:今天我们玩得真高兴啊,我也请你们去我家玩好吗?(好)

  猩:不过我家很远,要开汽车去的,你们会开汽车吗?(会)

  猩:那让我们一起开上小汽车去森林玩吧!

  (放音乐《开汽车》)

  幼儿做开汽车的动作,跟着音乐一起坐在椅子上做一遍。

  起立后在教室里自由走动做一遍。

  师:让我们一起开到大森林里去吧!

  边“开小汽车”遍出教室。

  活动反思:

  《合拢放开》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所以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手的动作变化与身体接触,进一步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听欢快的音乐产生愉悦的情绪。歌曲的旋律是在儿童最舒适的音域内进行,速度是中速,节奏平稳。节奏是音乐要素之一,这首歌曲正是运用了这样的节奏来表现游戏时的欢快的情绪,适合小班幼儿学会歌唱。

  幼儿都很喜欢学习音乐,而且也很喜欢游戏。游戏在幼儿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幼儿可以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才不会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中的乐趣。所以如果在《合拢放开》的活动中加入游戏,他们就跟能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学习歌曲也就更快,也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4、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橙子和橘子》教案

  活动目标

  1、能主动观察、了解橙子和橘子的外形特征,比较出它们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培养孩子探索的欲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橙子和橘子若干。

  2、集体记录观察表两张(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活动过程

  1、我知道的水果。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许多水果,你都知道现在冬季有哪些水果吗?

  鼓励幼儿畅所欲言,介绍自己知道的冬季盛产的水果。

  2、观察橙子和橘子并进行记录。

  (1)橙子和橘子,实体出现。

  师:我带来了两种好吃的水果,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好吗?

  师:这是什么呢?(橙子、橘子)

  (2)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找出它们相似的地方。

  师:我们来找一找它们相似的地方,都有哪些?你可以用手去摸一摸。

  教师请幼儿下位置观察,分成3组。

  (3)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将幼儿所讲的内容在大表格中进行记录。

  小结:两种水果的颜色都是橘黄色的,里面的蒗也都是一粒粒的,尝起来都是甜甜酸酸的。

  3、引导幼儿观察橙子和橘子,观察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并记录。

  (1)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他们许多相似的地方,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它们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并且把它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2)幼儿观察并记录。

  (3)师请个别小朋友上前介绍记录表,并将幼儿的发现记录在大表格中。

  小结:虽然它们都是水果,可是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地方。橘子的皮只软软的,是可以用手剥的,而橙子的皮是硬硬的,是需要用刀切的。

15、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落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儿歌感受儿歌的音韵美节奏美。

  2、了解秋天来了树叶都落下来,有的变红了,有的变黄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红、黄、绿颜色的树叶若干,树叶飘落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手拍拍》

  二、出示红、黄 、绿树叶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今天贡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这是什么?(树叶)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红颜色的,红树叶),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绿颜色的,绿树叶),这是什么颜色的?一片一片黄树叶。秋天到了,树叶有的变红了,有的变黄了。秋风婆婆一吹,他们就飘下来。

  三、观察幻灯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树叶是怎么飘落下来的。

  四、学习儿歌《落叶》

  小落叶啊,还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玩的儿歌,让我们来学习好不好?

  1、 教师朗读儿歌,请幼儿欣赏。

  2、 教师有感情有动作朗读儿歌,请幼儿跟读。

  3、 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读儿歌。

  五、 游戏

  1、现在请小朋友扮小树叶,我来扮风婆婆好不好?教师说:“大风来了,小朋友就大声说儿歌,边说儿歌边做树叶飞舞的样子。”教师说:“刮小风了,幼儿就慢慢的走,小声说儿歌。”教师说:“风停了,幼儿就蹲下来,不说儿歌。

  2、小朋友看地上有那么多的落叶,我们把它捡起来送它回家吧!每人捡一片树叶放在袋子里,小树叶都找到了新家,我们宝宝也回家休息吧!

  活动延伸

  爸爸妈妈一起去捡落叶。

  活动反思

  由于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我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创设情境,如扮演小树叶,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但在讲解儿歌内容时,没有更好的向儿童演示什么叫做飘。此外在课堂上更应该注重小班儿童语言的培养。

16、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起床啦》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

  我们班小朋友特爱睡懒觉,早上都来得比较晚,爸爸妈妈叫他起床还生气。而童话故事一直以来很受我班孩子的喜欢,我就选择了童话故事《起床啦》这一内容。故事中5只乌鸦住在树梢上的鸟窝里,5只小猪在树下睡觉,乌鸦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叫小猪起床,创设了一个内容丰富、有趣的童话故事情节,能很好的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像小猪一样,愉快的的接受别人早上来叫醒他。整个活动将5以内的数量和故事情节有机结合,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演一演的不同途径,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演示图片,感知5的数量,正确讲述象声词。

  2、理解故事,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乐意表达自己喜欢的情节和画面。

  3、体验小动物间美好和谐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大树背景、操作图片(5个鸟窝、5只乌鸦、5只小猪)。

  2、体操圈5个、5张小椅子。

  3、轻音乐:雨的印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宝宝们每天早上是谁喊你起床的?对你说了些什么?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叫《起床啦》。

  二、观看演示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阅读画面内容。

  师:小朋友看一看,这张图片上你看到了谁?(小猪)有几只小猪?(5只,引导幼儿手口一致数一数)

  师:你还看见谁了?(乌鸦)有几只乌鸦?(5只,引导幼儿手口一致数一数)乌鸦住在哪里?(鸟窝里)树梢上有几只鸟窝?(5只,引导幼儿手口一致数一数)

  师:老师把小朋友看见的图片连成了一段好听的话。教师讲述故事的前两节。

  师:5只小猪还在睡觉,我们请乌鸦把它叫醒吧。(操作图片:乌鸦从树上飞下来落在小猪的屁股上,笃笃笃)

  师:乌鸦是怎么叫小猪起床的?乌鸦用嘴啄小猪的屁股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说出象声词“笃”)

  师:我们一起来学乌鸦啄小猪的屁股吧。小猪有没有被乌鸦叫醒

  师:小猪还没有醒过来,乌鸦会对着它的大耳朵说一句什么好听的话?(幼儿想象后回答)

  师:我们一起和乌鸦把小猪叫醒吧。(引导幼儿学说:起床啦,起床啦,太阳晒到屁股啦。)

  师:骨碌、骨碌、骨碌、骨碌、骨碌,5只小猪翻个身,醒来了。(操作图片)

  师:小猪翻身起床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骨碌”,并与小猪的个数相匹配)

  师:小猪醒过来了,会对乌鸦说什么?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

  师:这真是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看着图片再来听一遍吧。

  四、故事表演《起床啦》。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故事里5只有趣的乌鸦和小猪呢?

  1、个别表演。

  教师出示5个体操圈当鸟窝,请5名幼儿扮演乌鸦、5名幼儿扮演小猪,教师和其余的幼儿讲述故事。

  2、集体表演。

  教师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分成乌鸦组和小猪组,再次表演故事,并鼓励乌鸦和小猪大声地讲述故事中的语言。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比较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也比较符合我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好多孩子都懒床,早上爬不起,被爸爸妈妈叫醒了还要和大人闹脾气,因此我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像小猪一样,愉快的接受别人早上来叫醒你。

  活动的第一环节:我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提问引入活动,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激情。第二环节,充分挖掘教具的可操作性,通过清晰形象地演示教具,帮助幼儿正确感知5的数量。讲述相关的象声词,双面小猪的设计,很形象生动的理解和学习“骨碌”,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的情节,解决了活动的重点。第三环节老师完整的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了故事的全部情节,为下一环节的故事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根据小班幼儿爱游戏的特点,采用分组扮演角色的方法,将幼儿分成乌鸦组和小猪组,幼儿通过边讲述边表演,既提高了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充分满足了幼儿的自我表现欲望,使活动静中有动,使幼儿在动中有发展,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教育理念。

  但是,整个活动下来发现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目标的制定上光学习象声词,语言方面的要求太低了些,把学习对话也作为一个要求放入目标,会显得很合理丰富。在象声词的练习方面还不够,应让孩子多练一练,动一动,学一学,为有趣的表演做准备。

17、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可爱的小脚丫》教案

  活动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幼儿对颜色非常有兴趣,总是在寻找机会来涂一涂,画一画。而小班的幼儿更是对色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活动的时候弄的满手都是颜料也乐此不疲。由此,我设计了这节用手来印画的《可爱的小脚丫》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用不同的方法(握、点的技能)充分来印画,满足幼儿的好奇和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其次,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印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握、点的方法来印画小脚,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2、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印画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各种颜料、小毛巾人手一条、衣服若干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幼互相问好。

  教师说一说孩子穿的衣服上有些什么图案。

  二、出示范画,了解脚的特点和用途。

  教师出示印有小脚的衣服,提问:这是什么呀?

  1、那小脚印上有什么呢?(5个脚趾和脚掌)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脚的特点。

  2、我们的小脚会干些什么事呀?(走路、跑步)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脚的用途。

  你知道这件衣服上的小脚印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教师总结:用小手蘸上颜料印出来的画就叫手印画。

  三、讲解作画步骤及要求。

  学印小脚印:

  ①伸出一只手,握拳;

  ②用拳头底部蘸上颜料;

  ③印在衣服上,擦掉手上的颜料;

  ④用一个手指头蘸上颜料画上5个脚指头。

  请一名幼儿上来尝试印画可爱的小脚印。

  要求:

  1、蘸颜料时要轻轻地蘸,不要甩,会弄脏衣服。

  2、印画时,一只手按住纸,另一只手印画。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

  教师把打扮的漂亮衣服送个孩子们,离开活动室。

18、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找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的同学们,还没有完全适应离开父母的生活,并不能很快的适应幼儿园这个集体的生活,很多小朋友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交朋友,为了锻炼他们的集体性,所以设计了找朋友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小朋友的集体性。

  2、让他们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能够有效的交朋友,适应集体的生活。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需要每一位小朋友都参与,训练他们的集体感。

  难点:激发他们找朋友的兴趣,个别小朋友的协调性不够。

  活动准备

  CD机,CD的准备,让小朋友们站成4个圆,10个人一组,教会同学们跳舞

  活动过程

  1、首先给同学们讲好游戏的规则。

  2、让同学们站成4个圆,手拉手

  3、音乐想起来,同学们跳着舞,去找朋友,

  4、唱道你是我的好朋友的时候,那一位就是你所要找到的朋友。

  5、重复的来几遍,让小朋友们多找到一些朋友

  6、最后问自己找到几位好朋友了,把他们的名字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1、《找朋友》这首歌曲大家很熟悉,因此,将《找朋友》这首歌曲的歌词进行改编。

  2、这次活动提高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但是,重复唱几遍后,我发现个别幼儿的注意力开始下降,表现出异常的情绪。

  3、孩子们的通过这个活动,小眼睛、小嘴巴、小手都开始动起来,边说、边找、边一起动,学的非常的认真、开心

  4、这次的教学活动,让我明白了在小班的课程时不能完全原搬旧照,需要随机、灵活掌握教学模式,以符合、吸引幼儿的兴趣为前题进行开展!这样才会使孩子们学的愉快、开心、有所收获!

19、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球》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有许多会滚动、跳动的物体,它给孩子们带来了兴趣。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球就是孩子们的最爱,因此我设计了《好玩的球》这一活动教案,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会拍球,体验拍球的乐趣,提高他们的活动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创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幼儿了解球的多种玩法。

  2、培养幼儿对球产生浓厚兴趣和体验一起玩球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教学重点、难点

  主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幼儿知道球有多种玩法。(重点)

  主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幼儿能体验到一起玩球的乐趣。(难点)

  活动准备

  1、《快乐转转转》、《健康歌》磁带、塑料球(每人一个)

  2、筐子4个、小棍子2个、绳子1个、呼啦圈4个、手巾、

  报纸、塑料袋、纸杯、易拉罐、(若干份)

  3.一盆水、不同种类的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老师放《快乐转转转》歌曲,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做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们很累了吧!请你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礼物,小朋友看一看是什么?(出示塑料球)

  3、小朋友想玩吗?(想)在玩球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小朋友要说一说你是怎样来玩球的,才能玩塑料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是最棒的!

  4、请小朋友把球的玩法告诉你边上的小朋友们。

  5、小朋友说的真是太棒了,想不想自己拿着球亲自体验一下球有多种玩法和乐趣。看老师这里给小朋友准备了这么多好东西。请小朋友拿着球轻轻走到老师这里。今天,你们就用这些材料来跟球玩一玩。看一看谁能把这些材料都用上,看看谁的玩法最多。

  6、老师边放音乐《健康歌》,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来玩球。(一定注意安全,玩过的要放回原处)

  7、在玩球的过程中老师问一问小朋友球的多种玩法。音乐停止,现在呢?请小朋友赶快把你手中的材料放回原处,看哪个小朋友放得最快。

  8、老师总结(小朋友真棒,有的用乒乓球拍打球的、有的把球放在水里的、有的用绳子绑球的、有的用易拉罐打球的、有的用报纸、手巾包球的等)。

  9、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材料还在静静地躺着。哪个小朋友能大胆的给小朋友去试一试,看看球还能怎样玩。(请个别小朋友试一试,并鼓励他要大胆想象球该怎样玩)。

  三、结束部分:

  你们是不是累了,为了鼓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神秘的礼物。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跑到老师这里。老师出示不同种类的球。请小朋友说一说里面有什么内容,并说一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球。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喜欢的小球,到户外和小朋友一起玩一玩、说一说小球的多种玩法。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活动《好玩的球》,幼儿们都能体验到一起玩球的乐趣。。在开始部分幼儿们做运动的过程中,幼儿们兴趣都很高。尤其:李薇、黄柯儿、黄京桦、姚潇潇个别年龄较小的幼儿,都能兴趣非常高。

  在选择喜欢的材料来玩球时,幼儿们积极性非常高。但各别幼儿如:廖栩世、何扬铭小朋友,由于性格内向、接受能力差,所以不能自己去选择材料,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需要加强练习这方面的知识,争取面向全体,要使每个幼儿都能全面发展。

20、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滚一滚》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的身边取材,小班幼儿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及事物一直都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总喜欢摸摸这,看看那,我们应该在平时多给他们一些自由探索的机会,引发幼儿对生活中熟悉的东西进行再观察,再探究。于是我就选择了这节科学活动《滚一滚》。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对不同物体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2、在探索、观察各种物体滚动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发现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3、能体验探索滚动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初步感知发现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

  在探索、观察的过程中对不同物体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会滚动的东西,如皮球,薯片筒,圆柱、圆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积木,瓶子,圆柱形干电池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导入课题。

  1、师:前几天,魏老师请小朋友收集了很多材料宝宝,现在请小朋友把材料宝宝拿出来,玩一玩,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各自经验,引导幼儿说出刚才是怎么玩的。

  (二)幼儿再次操作,引导幼儿探索滚动的物体。

  师:你的材料宝宝能滚动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解释物体滚动的原因:知道圆形的东西都能滚动起来。

  师小结:圆形的东西都能滚动起来,方形、三角形的东西不能滚动。(评析: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比较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是否能滚动)

  (三)出示图表记录,引导幼儿发现滚动的物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滚动现象的理解。

  师: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新的本领,现在请小朋友帮魏老师找一找,哪些物品会滚动?

  (四)拓展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能够滚动的物体。

  师:今天我们玩了滚一滚的游戏,知道了圆形的东西能够滚动,在生活中你发现有什么东西也是滚动的呢?

  (五)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来源于孩子的生活,是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以幼儿的操作探索为主,且紧密围绕着“滚动” 这个有趣的现象而展开,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机会和条件,淡化了“教和学” 的界限,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玩滚动游戏的乐趣,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玩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2、活动内容有趣,操作性强,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在探索活动中,层层递进加深了探究难度,但是在教师的适时指点和引导下使得难点迎刃而解,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气氛中进行,让幼儿始终保持浓烈的兴趣,使教育极富感染力,效果甚为理想,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活动环节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活动中以球为切入点,在二次操作的过程当中,逐层递进、层层加深,教师有层次、有步骤的抛出探索要求,幼儿带着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每个环节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有助于推进幼儿较深入探究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和它们的不同现象,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体验发现的乐趣。

  4、实效性强,面向全体幼儿,共同参与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使每位幼儿都有参与探索和发现的机会,所有的科学现象都是让幼儿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的。真正让每个幼儿做到在“玩中学”“做中学”促使幼儿自主地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活动中不足的是:本次活动有些单一,活动过程中只探索了哪些物体能够滚动,哪些物体不能够滚动,其实不同的滚动物体他们的滚动面也的不一样的,这点应该在活动中也有所体现,让幼儿有所了解,这样有助于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21、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颜色》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课间活动时,我在听个别幼儿在讲述某某小朋友今天穿着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时,他们分不清红、黄、蓝三种颜色。因此,为了能让幼儿更好的认识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我便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红色、黄色、蓝色。

  2、学习按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按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兔子各1只,三种颜色的房子各1座。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篮子各1个,三种颜色的雪花片若干。

  3.箱子1个;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客人,小朋友猜猜看都有谁呢?

  2.出示红色小兔子,提问:它是谁?

  师:这只小兔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红红。

  3.依次出示黄色、蓝色小兔子,方法同上。

  二.送小兔子回家。

  1.师:小兔子告诉我说它们今天要搬新家了,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的新家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三间房子,请幼儿说一说,哪一间房子是红红的家?哪一间是黄黄的家?哪一间是蓝蓝的家?

  3.送小兔子送回家。

  要求:将红红、黄黄、蓝蓝分别送回与它相同颜色的家。

  4.大家一起检查。

  三.游戏:魔术箱变变变。

  玩法:将箱子摇晃几下,从里面取出一样礼物,并告诉大家,你拿到的是什么颜色的什么礼物,然后送给相应的小兔子。

  即教师先示范,将箱子上下摇几下,再从中取出一样礼物,告诉幼儿:这是红色的苹果。老师将它送给红红。

  请一部分幼儿上前操作。

  四.集体游戏:玩雪花片。

  1.师:今天小朋友们帮了小兔子们一个大忙,它们很感谢你们。瞧,它们还给小朋友们带来好玩的玩具呢。

  2.出示雪花片,提问:这是什么?都有什么颜色?(红、黄、蓝)

  3.幼儿自由玩玩具,老师巡视,并提问个别幼儿:“你拿到了什么颜色的雪花片?”

  4.将玩具送回家。

  (1)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篮子各一个,并让幼儿按颜色将玩具送回家。即:红色雪花片送回红色篮子,黄色雪花片送回黄色篮子,蓝色雪花片送回蓝色篮子。

  (2)大家一起检查,看看小朋友是否将玩具送对家。

  五.延伸活动

  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有哪些物品是红色的,哪些是黄色的,哪些是蓝色的,并试着将它们分类放好。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课,是根据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接受新知识情况来设计的。由于我们班孩子没有操作过书本练习,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是以实物操作的方式,让幼儿能更好地进行操作,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他们都乐于参与其中。

  (2)本次活动,我以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造轻松自由的活动学习氛围,孩子没有约束,学习更主动。

  (3)从孩子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清楚的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能按要求将物品分类放好。

  (4)不足的是:集体游戏环节,在请幼儿将雪花片送回家时,我是让幼儿以自由的形式将雪花片送回家的,没有特别地强调纪律,因此,课堂纪律显得有点乱了。我应该让幼儿分批排好队,再将玩具送回家,课堂纪律才不会乱。

22、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口渴的植物》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这节课开展的主题是《口渴的植物》,让孩子了解植物怎样喝水和植物需要水分才能生长的道理,由于孩子的年龄段比较特殊,本堂课的开展需要老师更多的引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小容器浇水。

  2、激发幼儿对小花小草的关爱,体验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使用洒水壶给小花小草浇水。

  活动准备

  1、若干只大、小可乐瓶做的洒水壶(在瓶盖上戳几个小洞)

  2、太阳公公图片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老师念儿歌,引起宝宝的兴趣;太阳公公真调皮,晒在身上热乎乎,我们宝宝做好操,喝口开水解解渴。

  1、师:天气热了,除了我们还有谁会口渴啊?

  幼:小狗、小猫、小兔、老师…..

  师:我们宝宝真聪明,知道小狗小猫小兔会口渴。还想到了老师也会口渴的。真是有爱心的好宝宝。

  2、师:我们幼儿园的小草呀,漂亮的小花呀,也晒得干干的,渴了,小草小花对老师说:“太阳公公真调皮,晒在身上热呼呼,小花小草要喝水,哪个宝宝会帮忙?”今天我们宝宝和老师一起去给小草小花喝水了。

  二、浇水尝试

  1、讨论:我们要去给小草小花浇水,要有什么东西呀?

  师:现在老师来变变变、变出了什么呀?(洒水壶)这洒水壶是什么颜色的呀?(幼:红色的)。

  师:什么形状的呀?(圆圆的)

  师:老师再来变,变变变又变出了一只什么颜色的洒水壶呀?幼:蓝色的

  师:老师再来变,又变出了一只什么颜色的洒水壶呀?幼:黄色的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只洒水壶?

  幼:1、2、3,3只洒水壶

  师:对了,是3只洒水壶

  师:哎呀,这3只洒水壶还不够呢,老师再来变,变变变,变出了许多的洒水壶了。宝宝,我们每人拿一只洒水壶吧。

  2、教师拿起一个大的洒水壶,然后去给小花小草喝水了“小花一口一口喝,别着急。”“小草你也一口一口喝,别着急。”

  3、师:宝宝也要给小花小草喝水了。(鼓励每位宝宝参与活动)

  活动结束:

  用儿歌引导宝宝喝水。

  教学反思

  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想调动孩子的想象能力,在提出活动目标的时候也是围绕设计思路来的。在经过教学实践以后发现孩子离目标还是有一点距离,孩子可以说出自己想象的哪些植物要喝水,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动手能力差。针对这种情况想到应该为孩子做示范要先有实在的东西呈现给孩子,再让幼儿动手做。孩子先有了模仿再有自己的东西就容易多了,所以要注重课堂上对孩子的引导。

23、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小手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每个小朋友都知道自己有着一双小手,小手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都知道。根据幼儿兴趣以幼儿的小手为切入点,设计了此次活动《小手歌》。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以及能够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内容,用手表现各种不同物体。并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学习创编。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规律,用迁移法续编歌词并唱进歌曲中。

  2、体验合作创编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会玩手指游戏。

  2、手指动作图谱、各种物品的图片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会歌曲,尝试续编歌词。

  活动难点:

  能将自己续编的歌词唱进歌曲中。

  活动过程:

  (一)语言节奏游戏

  1、游戏《两只 小手 做什 么》,幼儿根据教师用两手做的手指动作想象成物体用相应的语言节奏说出。

  XX XX XX X

  (师)两只 小手 做什 么

  (幼)两只 小手 做小 鸭(小鸡、手枪、雨伞)

  2、游戏《你用 小手 做什 么》

  用你们的两只小手做一做动作相互给朋友看看像什么?

  XX XX XX X XX XX XX X 后大家重复最后三个字XX X

  (师)你用 小手 做什 么?(幼)我用 小手 做小 花。 做小 花

  (二)发声游戏:《它像什么》

  幼儿根据两只小手的手指动作的图片想象出相应的物体并用歌声唱出。

  1 2 3 4 5 — | 5 4 3 2 1 — |

  师:它像 什 么, 幼:他像小 花(爱心;手枪;老鹰;……)

  (三)复习歌曲:《小手歌》看图唱一遍。

  “先唱什么?”(两只小手做雨伞),“接着唱什么?”(雨伞使你不淋雨)就是唱雨伞的用处。“第三句又唱什么?”(和第二句一样)最后唱什么?(啦啦啦)心里很高兴。

  (四)新授

  1 、启发幼儿根据歌词的规律编出两只小手想象做出的动作,用迁移的方法唱进歌曲中。

  用两只小手还能编出什么动作。 说一说。

  2 、假如幼儿编出小动物后要引导幼儿编动物吃什么和叫声。

  如:两只小手做小鸭;“小鸭吃什么?”(吃鱼虾)老师唱出“小鸭小鸭吃鱼虾,第三句要和第几句一样?(第二句)“小鸭怎么叫?”(呷呷呷呷呷呷呷。)老师完整唱出小鸭后小结规律。

  两只小手做动物——重复动物的名称唱吃什么——重复第二句,最后唱小动物的叫声。

  3、探索创编自然界的风景(如小花、小草、小树等的规律)先启发幼儿编两只小手编出的物体像什么?(如花、树)——形态赞美(如小花小花真漂亮)——重复第二句的歌词——高兴的啦啦啦啦啦啦。

  4、假如幼儿用两只小手编出武器类的(如手枪、大炮、飞机等),先启发幼儿编出两只小手编出的物体像什么(两只小手做飞机)——飞机怎么飞(飞机飞机飞的高)——重复第二句的歌词——飞机发出什么声音(隆隆隆隆隆隆)。

  5、教师出示图片,和幼儿将创编的歌词完整的演唱。(只演唱新创编的歌曲)

  活动延伸:

  小手还能做出什么?想一想。

  活动反思:

  《小手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节奏的同时,用手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物体。并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在表演歌曲时我尽量引导幼儿用更多动作去表演,关注每位幼儿,使他们能更加大胆的参与。在创编表演中幼儿们都比较放开了也活跃了许多。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由于采取边唱边表演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和动作。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学习。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做到真正的有效互动。

  不足之处:

  在抛出问题你的小手还能做什么时,幼儿们还是讲歌词内容。

24、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洗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让幼儿知道饭前便后洗手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节约用水的意识,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让孩子们都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洗手》,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了解不洗手的危害,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洗手》;

  (2)一条脏毛巾。

  活动过程:

  一、帮助脏脏的小毛巾

  1.出示脏脏的小毛巾,教师配音哭声。

  小毛巾怎么啦?

  幼儿自由猜测。

  2.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把我擦脏了。

  提问:

  (1)毛巾为什么哭?

  (2)怎样让小毛巾不哭呢?

  (3)小手洗不干净,会怎么样?(让幼儿知道不洗手或手没洗干净的危害,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二、正确洗手方法

  1.讨论洗手的方法。

  怎样把小手洗干净?

  2.配合教学挂图念儿歌《洗手》,幼儿欣赏。

  3.幼儿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三、什么时候要洗手

  1.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呢?(饭前、便后、手弄得很脏的时候都需要洗手)

  2.怎么能知道小手洗干净了没?(看、闻、摸等多种感官方式)

  活动延伸:

  督促幼儿吃东西前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附:洗手歌

  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一搓。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也搓搓。

  清清水里洗呀洗,再把水滴甩干净。

  拿条小毛巾,小手擦干净。

  活动反思:

  活动对幼儿进行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始以一条脏毛巾的话题讨论方式进入活动主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鼓励幼儿自己来介绍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具体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语言,再加上有徒手练习的铺垫,先前进行个别的纠正和辅导,使得实际练习有条不紊的开展。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的真实过程,都学会了用正确方法洗手。

25、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数一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而取得今天的进步,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儿歌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儿歌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节奏感,帮助幼儿掌握发展语言的方法。小班年龄段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以多种言语活动为手段,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能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数一数》。

  2、感知韵角“u”,读准“虎、鹿、猪、兔、鼠”的音。

  3、准确发音,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

  4、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家园共育:

  家长协助幼儿收集有关虎、鹿、猪、兔、鼠的资料,以及有关发“u”音的字,如鼓、叔、薯、书…….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完整朗读儿歌。

  活动难点:准确发音虎、鹿、猪、兔、鼠的字音。

  活动准备:

  教具:动物图卡10张、背景图10张、多媒体课件、音乐。

  学具:幼儿操作图卡若干套。

  活动过程:

  1、情景游戏

  爬过小山、穿树林、走草地、经过马路边、来到鼠洞旁。

  2、分析儿歌内容

  刚才走了哪些地方?

  出示动物卡,给动物找相应的地方。

  播放动画,幼儿观察。

  小动物在哪里?

  3、丰富方位名词、量词及使用

  根据儿歌内容提问。

  用语言描述画面?

  用一个字表示这个动物?(虎)

  虎在哪里?(山上)

  完整说一说。 (山上一只虎)

  同种方法说出其他几幅图。

  4、学习儿歌

  观看儿歌动画片。

  说儿歌,注意最后一句吐字和发音。

  教师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5、游戏:找朋友

  玩法:5名扮小动物,5名扮地点,音乐响起开始游戏、舞蹈,音乐停止后,动物和地点按儿歌内容找朋友。

  规则:没找对的请大家帮助。找对的,要说出本句儿歌。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投放多种小动物的图片,幼儿在操作卡上进行互换,尝试简单的儿歌创编。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数一数》 是一首传统的儿歌。整个活动过程采用先易后难,逐层深入的方法,通过提问、思考、回答的方法使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能力得到促进和提高,非常自然。幼儿的兴趣点很高,幼儿本身对于动物是很感兴趣的,很愿意跟念以及创编,童谣的琅琅上口的节奏感给幼儿带来了快乐的情绪。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朗读儿歌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朗读儿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儿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

26、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蜜蜂做工》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

  《蜜蜂做工》是中班的一首音乐歌曲,在中班的教材里这并不是一首打击乐,但我觉得作为打击乐来讲也可用于我们小班。这首歌曲调欢快,用词简洁,幼儿们都很喜欢。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初步会唱,会跟着图谱用打击乐器打节奏,还能培养他们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设计理念:

  春天到了,百花开了,万物复苏,吸引了很多的蝴蝶、蜜蜂等,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就认识了春天,对这些东西都很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带幼儿外出散步、参观,我们小朋友对外面春天的景物、春天的现象及变化都很感兴趣,像蝴蝶啊,蜜蜂采蜜啊等兴趣都很浓厚,结合这些我就联想到了这首歌曲,于是就有了这次的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用开火车去旅行,吸引幼儿看公园里的花(flash)作为导入,引导幼儿思考把谁吸引过来了呢?在看到flash里是蜜蜂被吸引过来后幼儿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接着我就导入正题,先让幼儿练习拍节奏。为了让幼儿不感觉到枯燥,并能把节奏从XX X|XX X|变换到X X|X X,我特地设计了幼儿喜欢的花朵节奏图谱,并用过玩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欢乐气氛中掌握这首歌的节奏。最后在使用打击乐器时整个活动达到了高潮。这个活动我主要是让幼儿初步学会看图谱进行节奏练习,乐意与同伴进行打击乐活动,并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2、认识打击乐器,并练习用打击乐器进行打击乐的活动。

  3、乐意与同伴进行打击乐活动。

  4、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从XX X|XX X|节奏变换到X X|X X。

  活动准备:

  1、花和蝴蝶的FLASH

  2、花朵节奏图谱一张

  3、蜜蜂指挥棒一根

  4、下载音乐《蜜蜂做工》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师:“小朋友们,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坐着火车去旅行吧!”“公园到了,现在是春天,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打开flash)看,这些花多漂亮啊,你们猜猜看,这么多花,把谁吸引过来了呀?”

  教师:(继续放蜜蜂飞来的flash片段)“哦,是小蜜蜂来了,它来干什么呀?”(采蜜)

  二、完整练习拍节奏

  1、教师:“你们看这些花多美啊,我们快坐坐好来欣赏一下。”(出示节奏图谱)

  2、教师:“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看到了很多的花朵,有的是一朵一朵的,有的是两朵连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教棒)“看到公园里这么多好看的鲜花,小蜜蜂要来教我们采蜜啦!看好。(教师进行节奏示范,边唱“嗡嗡嗡”边用教棒指花)提问:“刚才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呢?”(引导幼儿说一朵就采一下,两朵就采两下)“谁愿意用你的小手来学一学?”(老师用儿歌帮助幼儿打节奏)

  4.教师:“小朋友学的真好!小蜜蜂告诉我们每一朵花都要采到,两朵连在一起时要采快些(模仿嗡嗡),一朵花时可以采慢些(模仿嗡)“我们一起来试试”试两遍左右。

  5、玩游戏(1)全部幼儿当花朵,教师当蜜蜂,教师边跟着音乐唱边跟着节奏在每朵花上采蜜。注意提醒小花朵们在蜜蜂采蜜时也要跟着音乐节奏晃动身体。第二遍时教师当蜜蜂,选一名刚刚表演好的幼儿当花朵。

  (2)一半幼儿当蜜蜂,一半幼儿当花朵,跟着节奏蜜蜂在花朵上采蜜。第二遍时交换。(花朵注意要跟着节奏晃动身体)

  三、使用打击乐器演奏

  1、 教师:“小朋友们玩的开不开心?”“有一个好朋友看到我们玩的这么开心,它也想来和我们一起玩的,我们一起玩好不好?”

  师先从板凳底下拿出响板,进行介绍。然后让幼儿们伸出手,先空手和教师一起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打节奏。

  2、让幼儿拿出各自板凳下的乐器,一起演奏3遍。

  教师:这只响板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和我们一起玩,他们就藏在你们的椅子下面,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把响板拿出来,放在小手上,响板的大嘴巴朝外面,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来一遍。

  3、分组演奏。

  四、结束部分 教师:现在小蜜蜂要到别的地方去采蜜了,我们和它一起去吧!

  活动反思:

  每当音乐响起,我总能看到孩子们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手舞足蹈。虽然小班的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还显得格外稚嫩,但通过系统的训练,相信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会不断增强。《蜜蜂做工》的乐曲节奏明快,并富有一定的情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节奏图谱的引领以及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能够比较快的理解《蜜蜂做工》的乐曲所蕴含的情节,并在音乐的渲染下有节奏的做出动作,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意识。

  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节奏意识”后,再以《蜜蜂做工》的乐曲为背景,尝试用打击乐器进引导他们进一步感受并表现音乐的节奏,从而实现了从“节奏意识”到“节奏感知”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升。

  整个活动,从选材到活动目标的界定,再到活动的实施,都充分体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充分展示出本班幼儿较强的综合的素质。在活动的实施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应进一步突出重难点,指导幼儿怎样从:XX X|XX X|节奏变换到X X|X X等。

27、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找相同的——配对》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能根据物品的颜色、花纹相同进行配对,并能摆放到一起。

  2、能根据要求进行操作,并有兴趣参与活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小熊图片一个,各类袜子若干双;

  2、小题板若干块,各类实物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经验开启,实物配对

  1、引导幼儿根据颜色进行配对。

  教师(出示只穿一只袜子的小熊):“熊妈妈要带熊宝宝去幼儿园,但是小熊的一只袜子怎么也找不到,哪个宝宝愿意帮助小熊找一找另一只袜子呢?”

  请一个孩子上来进行操作,引导孩子根据袜子的颜色进行配对。

  教师小结:这两只袜子的颜色是一样的,所以把他们放到了一起,两只一样的袜子我们还可以叫它是一双袜子。

  2、引导幼儿根据颜色、花纹进行配对。

  教师:小熊的柜子里还有很多袜子,但是这些袜子放得乱七八糟的,你们谁愿意来帮它整理一下,为这些袜子配配对。

  请几个孩子进行操作并且交流,引导孩子根据袜子的颜色和花纹进行配对。

  教师:宝宝们真能干,帮助小熊把袜子整理得整整齐齐,把颜色和花纹一样的袜子放到了一起。

  (二)经验递进,卡片配对

  1、教师:“今天,宝宝们真能干,帮助小熊整理好了它的袜子,现在小熊还想请宝宝们帮个忙,它家里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整理,但是它不会整理,你们愿不愿意一起来帮助它呢?这儿很许多小熊家的小抽屉,请宝宝们找到一样的东西把它们放到小抽屉里。”

  2、全体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引导根据物品的颜色、花纹、种类进行配对。

  3、幼儿进行分享交流。

  (三)拓展经验,延伸小结

  教师:“今天,宝宝们真能干,帮助小熊整理了衣柜,小熊非常高兴,下面我们到教室里去找一找一样的东西吧!”

28、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小熊醒来吧》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意图:

  《小熊醒来吧》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十分有趣,故事中小鸟、小猫、小象的动物形象是小班幼儿比较熟悉和喜爱的动物,因此,打破幼儿单一、静态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多样、生动的活动形式下主动地感受故事的情境。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的事情和人物形象,学习作品的语言。

  2、感受作品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体会母子之间的爱和默契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睡觉图,引导幼儿观察:这幅图上有谁呀?它在干什么?你们喜欢小熊吗?想不想跟它做游戏?我们来叫醒它吧!它没有醒究竟谁能把它叫醒呢?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小熊醒来吧》!

  2、讲述故事的前半段并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学习作品中的语言。

  (讲述故事的上半段):哪些小动物要叫醒小熊?它们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幼儿回答时出示相应动物图片,并引导幼儿学习小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森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吵醒小熊?

  师:这么多小动物都没能叫醒小熊,那你们猜谁能叫醒它呢?我们继续往下听故事。

  (讲述下半段故事):是谁把小熊叫醒了呀?(熊妈妈)

  师:真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小动物都没能把小熊叫醒,而熊妈妈只轻轻说了一句话,小熊就醒了?这是为什么呢?(熊妈妈用好吃的香肠把小熊叫醒的)

  3、小熊醒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一起快乐的玩游戏。

  附故事:

  《小熊醒来吧》

  熊妈妈很早就起来干活了。小熊还在睡觉。

  鸟儿唱:“嘀哩哩!嘀哩哩!”

  公鸡叫:“喔喔喔,喔喔喔!”

  小狗喊:“汪汪汪,汪汪汪!”小熊睡得很香,什么也听不见。

  “砰砰!砰砰!”是大象来了,地都震动了,小熊还在睡觉。

  “的笃!的笃!”是小羊来了,小熊还在睡觉。什么也听不见。

  熊妈妈回来了,轻轻地对他说:“小熊醒来吧!”小熊听得很清楚,回答说:“噢,妈妈!我睡得多香呀!”小熊醒来了。

  教学反思:

  语言活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讲述故事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注意语言、语气、神情的变化之外,手势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作为教师,在讲述多遍故事时都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提高幼儿的倾听积极性。故事《小熊醒来吧》,内容浅显易懂,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故事中的小动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形象生动的图片教具吸引着每个幼儿,我有趣儿的模仿声也吸引着孩子的神经。他们始终跟着我的思路和节奏认真地聆听着,积极地和我互动着,学着小动物的叫声,兴奋的跟着我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孩子们的兴奋感染着我,我的用心感染着孩子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是那样的尽兴,这让我很开心,没想到这些小家伙还真的挺乖巧的。从活动中可以感受到有好的常规是重要的,有了规矩才有活动的效果。所以,什么样的行为只要我们去认真的执行,那么孩子们就一定能坚持做到。

  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只是受到只字片语的促动,但是相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活动的不断体验,慢慢地孩子们会对这样的爱产生更深的理解,获得更真切的感受。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语言;感受故事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让孩子从中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内涵及寓意。整个活动都在积极的氛围中结束。

29、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动物大聚餐》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我园组织到南宁动物园开展秋游活动。活动过程中,发现幼儿对动物非常好奇和喜欢,为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设计此课程。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形象。

  3、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动物的名称和特征,难点是认识动物的习性。

  活动准备

  1、动物头饰若干,动物图片若干,玩具动物若干。

  2、食物盘4个,塑料的水果、树叶、肉类、小鱼若干。

  3、进餐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与幼儿交流谈话,谈谈在动物园里看到了什么动物,最喜欢什么动物。

  2、活动环节:

  (1)出示大象、老虎、袋鼠、海豚等图片和玩具,提问幼儿说出相应的名称。

  (2)老师以《动物大聚餐》的故事形式体现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3)根据动物的特征,让幼儿表演相应的声音和形象,老师给予指导。如:用手臂代表大象鼻子,学习老虎“嗷呜”的声音,袋鼠蹦蹦跳,海豚水里游等。

  3、游戏环节:动物餐厅

  (1)分别给幼儿戴上各种动物头饰。

  (2)在餐厅里放上不同食物的食物盘。

  (3)进餐音乐响起,幼儿根据自己的头饰扮演相应的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走到餐厅,寻找相应的食物进餐,老师巡场指导。

  4、小结:老师与幼儿共同小结,动物们形态可爱,动作有趣,他们在一起是多么的快乐,我们都要关心它们,爱护它们。

  教学反思

  1、根据去年幼儿园组织去动物园秋游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幼儿对动物非常感兴趣与好奇,由于游览的时间有限,幼儿不能深入的了解动物的特征与习性,只留下简单的形态印象,为此,我设计此课程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和认识,在设计教案前,先让幼儿自由交谈在动物园里的所见所闻,了解他们对动物知识的需求,

  之后我选了几种孩子比较喜欢且有代表性的动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在活动过程中,与幼儿交谈在动物园里的所见所闻。并出示几种动物图片,提问幼儿说出动物名称,通过故事《动物大聚会》贯穿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让孩子感兴趣的认识到动物们的不同习性。并让幼儿根据动物不同特征创编动物模仿动作,创编过程中我给个别能力差的孩子给予指导。

  3、游戏活动环节,根据故事《动物大聚会》的内容,设计动物餐厅游戏,幼儿根据自己的头饰扮演相应的动物,根据我的提示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走到餐厅,寻找相应的食物愉快进餐,通过开展游戏让幼儿生动的认识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师生互动方面,孩子能与我轻松愉快的交谈以及扮演动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的创编模仿动作。最后通过我的情感教育,让孩子更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动物。

  4、如果下次再上此类课程,我会考虑只以一种动物为主题,因为小班年龄小,一次讲几种动物,印象不够深刻,只讲一种动物更加有助于幼儿关注和接受。

30、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洗手绢》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因本班部分小朋友不太讲卫生,为了使他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而设置本课。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内容,能用普通话跟随教师念儿歌。

  2. 丰富词汇:干干净净。

  3. 教育小朋友**清洁的好孩子。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小朋友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

  难点:读准字音。

  活动准备

  (一条干净,一条脏),儿歌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两条小手绢,让小朋友议论这两条手绢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脏手绢变干净?

  2. 教师念儿歌《洗手绢》,小朋友欣赏。

  3.请小朋友看书,看图说出儿歌内容。

  4.小朋友听教师念儿歌,然后回答:

  (1)是谁在洗手绢?洗手绢的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小朋友用什么来洗手绢?为什么盆里有那么多花朵朵?

  5.小朋友欣赏儿歌《洗手绢》录音,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6.小朋友跟教师读儿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小朋友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小朋友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出示两条小手绢,一条干净,一条脏,让小朋友议论,这样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问小朋友你喜欢干净的手绢,还是喜欢脏的手绢,

  小朋友一定是喜欢干净的手绢,从而就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爱清洁。放录音《洗

  手绢》让小朋友欣赏,使小朋友感受儿歌中的连环韵律美。本节课的效果好。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也许我还会准备好一盆水和洗衣粉,让小朋友亲自洗脏的手绢,让他们感到劳动最光荣。

31、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躲雨》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喜欢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观察班级中的动物朋友时,孩子们的兴趣十分浓厚,喜欢围在身边给它们喂食,摸摸硬壳等。还不时的讨论一番:小蝌蚪怎么变成青蛙的,小乌龟是怎么爬行的……许多的小问号在孩子心中萌芽,抓住幼儿的热点,开展了“我喜欢的动物”的主题活动, 为孩子们创设了交流的平台,鼓励他们去认识更多的动物,和它们交朋友。在活动“躲雨”中,让幼儿模仿动物的同时,了解动物的习性,亲近动物,在游戏的情景中尝试归类,愿意用较完整的短句回答,从而喜欢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尝试遵守游戏规则。

  2、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用短句回答问题。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房子、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音乐进场)我们一起去草地上玩喽,你们高兴吗?我是谁?(青蛙妈妈)青蛙妈妈是怎么来的?(跳来的)你们这么多的动物朋友,还有哪些朋友和我一样也是跳来的呢?(幼儿讲述)

  2、你们其他动物朋友是怎么来的?(走来的)你是谁?小鸡怎么走来的,表演一下

  二、游戏:躲雨

  1.哗啦啦!怎么了?不好,天要下雨了,小动物们要淋湿了,怎么办呢?(幼儿自由讲述)让我们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吧。(走走朋友要走得又稳有快,跳跳朋友跳得又轻又快哦)

  2.自由躲雨:天晴了,刚才你们是怎么躲的,躲在了哪里?

  3.按要求躲雨1:刚才有很多动物躲到了一起,都被雨淋到了,等会儿再躲雨的时候,走走朋友躲到走走朋友家去,跳跳朋友躲到跳跳朋友家去。刚才你们躲在了哪里?

  4.按要求躲雨2:找个自己的走走(跳跳)朋友去躲雨。刚才你和谁躲在了哪里?

  三、延伸活动

  这里的房子怎么没人躲呢?除了走走、跳跳朋友,这里还有哪些朋友呢? 我们下次和他们一起玩。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躲雨”是从孩子们近期的兴趣点延伸出来的,为了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的兴趣,我创设了情境,如小动物的家、音乐等,并以他们熟悉的动物引出活动,孩子们很喜欢,也十分的投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有意识的用语言激发孩子说的欲望,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照顾到一些平时不爱开口的孩子,让他们也有说的机会,整个活动在热闹的氛围中结束。

  当然,活动中也有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提问环节,还可以清晰些,让孩子知道要求后再进行游戏;除了活动中了解的走走朋友和跳跳朋友外,还可以丰富一下孩子的知识面。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留给自己很多的启示,需要不断地积累、尝试后,获得更多!

32、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毛茸茸的毛豆》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对周围世界都充满着好奇。毛豆是长在哪里的?毛豆的衣服为什么会是毛茸茸的?脱掉毛茸茸的衣服里面是什么?豆荚内住了几个豆宝宝?面对幼儿如此多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并让他们永远保持一颗充满想像的童心?因此我设计了本次的活动《毛茸茸的毛豆》,让孩子既能仔细认真的观察和认识毛豆,又能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认真的观察毛豆,认识毛豆的主要特征。

  2.尝试大胆讲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仔细认真的观察毛豆,认识毛豆的主要特征。

  难点:用语言表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毛豆碟、子若干。

  经验准备:有吃过毛豆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毛豆外部特征:

  1.请小朋友用手摸一摸,猜一猜老师装在盒子里的”神秘礼物”:

  ”你摸上去什么感觉?猜猜是什么呀?”

  ”毛豆娃娃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呀?”(绿色或黄色)

  2.教师总结:”毛豆娃娃,身穿绿毛衣,弯弯像月亮,它的身上,还有许多有趣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找找好吗?”

  二、仔细观察毛豆,认识其特征:

  1.摸一摸:”毛豆的衣服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毛茸茸”)

  2.剥开毛豆荚后观察脱掉衣服的感觉:幼儿剥毛豆,注意剥下的豆荚不乱仍,放在碟子里,若有幼儿剥碎,请大家说说剥毛豆的好方法。)

  1)观察壳:先来看看毛豆壳里是怎么样的?有什么?(观察后放入碟子)

  2)观察毛豆:一个毛豆夹里边有多少?像什么?

  一个夹子里边住了三个毛豆娃娃,你那里有几个呀?”(请幼儿边数边说)

  毛豆荚是弯弯的,像月亮,像小船,毛豆娃娃是什么样子的呢

  ”捏一捏,毛豆娃娃的身子是什么样的?”(鼓鼓的,胖乎乎的,光滑)

  看一看,毛豆娃娃身上有什么?(这是毛豆娃娃的肚脐眼,就和你的肚脐眼一样)

  3.知道毛豆有营养,但不宜多吃:

  ”看到它们胖乎乎的样子,我好想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你吃过毛豆吗?是怎么烧的?什么味道的?”(幼儿自由说自己的看法)”中午的饭菜有毛豆,大家吃的时候要注意下,毛豆是什么味道奥?

  医生说:毛豆尽管不好看,但是很有营养的,含丰富的钙和蛋白质,但是毛豆不能多吃,吃多了会消化不良,会肚子疼,拉肚子。

  活动反思:

  生态是我园的特色课程,主题”香香的蔬菜”即幼儿园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原创的主题活动,创设以体验与感受为主的主题环境,对具体事物的操作感知是儿童形成自己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对毛豆的观察及认识是生活中一件小事,教育的意义却非常大。

  今天我让幼儿收集毛豆,幼儿兴致特别高,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很浓。在活动开始部分,幼儿拿着毛豆荚感知毛豆的特性,知道了毛豆荚的表面长着小绒毛,豆荚硬硬的,凉凉的。第一次为孩子准备每人一份的碟子,孩子们显得很新鲜,变的常规较乱,整个活动之中幼儿虽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但是教师的应变能力还不够,没能很好的控制孩子的情绪。

33、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好吃的萝卜》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小兔子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动物。因此幼儿了解到了小兔的外形、特征以及它的生活习性,和小兔建立起了感情,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创设了美术课《好吃的萝卜》,让幼儿画封闭的圆来帮小兔装萝卜,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用棉签画出红萝卜的简单特征。

  2、体验给小兔送萝卜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画出红萝卜的简单特征,体验绘画的快乐。

  活动难点:

  能用棉签较好地控制画封闭的圆。

  活动准备:

  棉签、红色、绿色两种颜料、纸制盘子每人一个、湿毛巾、盘子若干、红萝卜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播放生日歌。

  出示背景图。今天会是谁的生日?

  2、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她做很多好吃招待朋友。

  3、小兔会买什么菜?(出示红萝卜)

  4、红萝卜长的什么样?

  二、感知圆的特征,幼儿尝试画圆。

  1、出示棉签示范画萝卜。

  (1)装红萝卜。(圆圆的、红红的)

  小棉签,手中拿,喝点水,点点头,站站好。

  示范画封闭的圆形,讲解画圆的方法。

  运用儿歌式的语言:小棉签,手中拿,喝点水,点点头,站站好,绕一圈,接起来。

  (2)圆圆的萝卜缺什么?(叶子),萝卜叶子长出来咯,短短的、直直的,要跟萝卜连起来!(画上萝卜叶子)

  2、练习画圆。

  三、尝试用圆来表现红萝卜,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

  1、找一个空盘子一起帮小兔来装萝卜。

  2、幼儿作画。

  要求:

  (1)棉签轻轻的蘸颜料。

  (2)红萝卜红颜色,萝卜叶子是绿颜色。

  (3)画出封闭的圆。

  3、帮助较弱幼儿,大胆画圆。

  (1)鼓励幼儿将“菜篮”装满,可以画大大小小的红萝卜。

  (2)提醒幼儿最后用绿色的颜料添画上绿色的萝卜叶子。

  四、作品展示

  1、大大小小的萝卜送给小兔。一起祝小兔生日快乐!

  2、共同唱生日快乐歌。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可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创作,让幼儿在创作中感受不同美术工具带来的乐趣。选材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时发现幼儿所需,并及时引导、帮助解决。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给了幼儿无限的发展空间。

34、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圆形变变变》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如何在绘画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绘画变成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快乐的活动,我根据小班幼儿这一时期绘画的特点—主要用圆来描绘物体,以及针对班级幼儿在绘画中的表现:动笔后构思;事先构思和随意图画穿插;绘画内容转移;一形多义;易受他人影响等特点,设计了美术教育活动《圆形变变变》。通过充分让幼儿感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形的物品,如:西瓜、太阳、苹果、饼干、球等,启发幼儿想象,大胆的创作和大胆的表现。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在圆形里外添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3、乐意参与“圆形变变变”活动,感知在圆形上添画变出新事物的快乐。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大胆地在圆形里、外进行添画,体验创造性地绘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能自主、创造性地联想和添画。

  活动准备:

  经验积累:观察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丰富感知经验。

  小熊吹泡泡大图片、小熊吹泡泡作业单、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吹泡泡玩具、水彩笔、小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小熊吹泡泡卡片。

  师:今天张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出示卡片)小熊在干什么?它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小熊是一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它会把圆形变成许多有趣的东西。小朋友睁大眼睛看一看小熊把圆形变成了什么?

  二、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小熊变圆的魔术,说说小熊在圆形里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西瓜)圆形外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太阳)圆形里外同时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小猫)

  师:我们一起数1、2、3,再吹一口气,(教师用简笔画形式画出西瓜)提问:小熊在圆形里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西瓜)小熊还会变什么呢?第二次变:小熊在圆形外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太阳)小熊可真棒,它还会变什么呢?小熊在圆形里外同时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小猫)

  小结:小熊的本领真大,它能把圆泡泡变成这么多可爱的东西。

  三、启发想象

  师:小熊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小朋友你想变圆的魔术吗?你见过哪些圆形的东西?

  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鼓励幼儿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引导幼儿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都说出来。(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教师可启发幼儿说一说吃的、玩的、教室里、马路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

  四、创造、操作

  (1)出示小熊吹泡泡的形象。

  师:刚才,小熊又吹了许多圆泡泡,小朋友也来做一个小魔术师,把你想变的圆圆的东西都变出来吧。

  (2)教师指导幼儿在圆形里边、外边添画。对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可用范例加以启发引

  (3)对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更多的圆泡泡鼓励其创造。师:小熊又吹出了更多的泡泡,你再给它变一变吧。

  五、交流讲评

  (1)幼儿围坐在作品前,向同伴,向老师介绍自己把圆形变成了什么?谁变的东西和大家的不一样?

  (2)老师讲评: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圆圆的可爱的东西,小熊夸我们真能干!看,小熊奖励给我们许多吹泡泡玩具,我们一起到外面玩吹泡泡游戏吧。

  延伸活动建议:

  1、观赏活动:引导幼儿观赏生活中各种圆、方、三角形的物品,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2、活动区活动:教师将画有三角形、方形的作业纸放在美工角,让幼儿自由添画,并把作品陈列在作品角。引导幼儿互相观赏添画好的作品。

  活动反思:

  优点: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我较好的把握了三个结合:

  1、预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结合

  幼儿的认知经验已今非昔比,他们更喜欢接受新奇、从现实生活中随机生成出来的事物,因此我从既定的教材中走出来,寻找到易为幼儿接受的题材,开拓了新的教材教法。从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教案的设计环节,尤其是幼儿的作业单再现了教师的创新亮点。此作业单最突出的特点是美观、游戏性强、具有反复利用性。作业单是用封塑膜过塑的,画错了可以擦去重新再画,并且反正面都有数量不同的泡泡,满足不同需要的幼儿,使幼儿能更为愉悦、成功地作画。

  2、示范法与观察法、谈话法结合相结合

  示范法的运用,使幼儿较好的掌握了在圆形里外添画的规律。但如果示范法过前、过全,则容易束缚幼儿小手和大脑,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只示范了三个范例,(西瓜、太阳、小猫头)但其展现的内容却是三个类别的内容(水果类、动物类、宇宙类)。(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从三个范例中可以引发幼儿进行相似联想,拓展幼儿的的想象力。

  观察法是我把绘画内容变成了幼儿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感受深的东西,让幼儿“有物可画”。因此前展性感知经验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活动前我就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圆形的物品,以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孩子们之所以能说出这么多圆形的物品是因为他们有了前期的观察经验。

  谈话法是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开放的谈话环境,让幼儿把绘画构思都表达出来,提高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谈话中教师及时捕捉幼儿闪光点,发现并纠正谈话中的不足,让幼儿“有物想画”。

  三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的新型师生关系。如在活动中,晨晨小朋友只画了一个太阳,就不知该画什么了,于是我说了句“一粒芝麻掉下来”,幼儿思维马上被激活了,他在圆形里面点了无数个小点点,还告诉我这是芝麻饼。我想这就是因人、因情施教,它既帮助了弱者,又不限制强者,保证不同水平的幼儿“有胆敢画”。

  3、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

  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让幼儿在自我表达中展现有个性的创意.(如:我们成人看孩子的作品,线条不流畅,结合比例不合常规(添画人头时眼睛太往上);有的色彩深浅也不合实际(绿太阳)),幼儿自我创意是:这个西瓜切成了两半、绿太阳会觉得凉快……幼儿的奇思妙想让我很吃惊。因此也让我把更多赞赏和鼓励的语言“普洒”给每个孩子。我觉得每一幅画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幼儿表现水平之别。因此,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只有和幼儿评价相结合,才能防止片面和偏颇,起到尊重幼儿创作成果,全面教育幼儿的作用。

  不足之处:因为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随时会出现教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与行为,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需加强,解决的方法一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二是要对每一个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35、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区分里外》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区分里外”是小班幼儿在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须掌握的内容之一,《指南》中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我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做到所问有所指、有所据、有所依,教学展开运用了ppt、创设情境、各种教具等方式,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运用。

  活动目标

  1、能辨别里外空间方位,用“××在××的里面(外面)”进行表述。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创设抓迷藏的情景

  物质准备:ppt课件、玩具、篮子

  活动过程

  一、通过“小手藏哪里”让幼儿初步了解里、外空间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洞里,我就把手藏洞里,请你小手放洞外,我就把手放洞外;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请你把手藏袖里,我就把手藏袖里,请你把手放袖外,我就把手放袖外。

  提问:小手藏(放)在哪里?

  二、通过“送礼物”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区分里外空间方位

  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

  引导语:今天有一位客人要来我们班级做客(喜洋洋)想邀请你们去我的羊村玩游戏,你们愿意吗?去羊村前老师为小羊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雪花片、汽车、玩具熊、球)

  提问:玩具熊(汽车)在盒子什么地方?球(雪花片)落在盒子什么地方?

  三、通过设置关卡巩固对里、外空间方位的认识

  引导语:我们跟着喜洋洋出发吧,糟糕!灰太狼出现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喜洋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为你们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篮子,看看谁能根据指令放的又对又快,成功的小朋友就可以逃离灰太狼安全到达羊村玩捉迷藏游戏哦!

  要求: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将玩具放进篮子里面或放在篮子外面游戏“捉迷藏”,引导幼儿用××在××里面(外面)进行表述

  1、教师藏,幼儿说

  引导语:恭喜你们闯关成功,到达羊村,可以玩捉迷藏游戏了,赶快坐下来休息会儿,准备开始了!

  (1)教师藏,幼儿说

  提问:老师躲在哪里?

  (2)幼儿藏,幼儿说

  要求:当老师数123时所有小朋友必须找到一个位置站好哦!我摸到头要告诉我你躲在哪里哦!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描述教室里、外的物体

  引导语:你们玩的开心吗?我们今天学会了“区分里外”的本领,喜洋洋要交给你们一个小任务,请你们当小小观察员看看我们教室里面有什么?(小朋友、桌子、黑板等)教室外面有教室外面有什么?(滑滑梯、花等)找到小朋友可以告诉你们好朋友也可以告诉客人老师哦!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对动态的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我结合幼儿特点,借助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整节课我围绕着该故事展开,让幼儿在情境中、游戏中不断层层递进的学习、区分、表述分里外;活动内容我始终贯穿着目标“能辨别里外空间方位,用‘××在××的里面(外面)’进行表述”展开。

36、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身体骨碌碌》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感兴趣;由于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在生活中身体有容易受到伤害。因此,选择设计了《身体骨碌碌》这一活动,既认识了身体,发展了能力,有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垫上自由滚动身体,体验运动的乐趣。

  2.运动时学会躲避,不与他人碰撞。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大垫子若干块,拼成方形。

  活动重难点

  翻滚、躲避

  活动过程

  一、儿歌激趣。

  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儿歌:“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小脚小脚、踏、踏,我的小脚踏踏踏。”)

  二、玩一玩,找一找。

  带领幼儿玩游戏,寻找身体上能转动的部位。

  1.玩游戏“动一动”。

  师幼一起:左三圈来,右三圈;扭扭屁股,扭扭腰……

  2.玩游戏:“小手小脚”。

  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儿歌:“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小脚小脚、踏、踏,我的小脚踏踏踏。”)

  幼儿模仿动作。

  3.寻找身体能转动的部位,尝试转一转。

  4.边说儿歌边转动身体相应部位:“我的头骨碌碌,我的小手骨碌碌,我的小脚骨碌碌。”

  三、鼓励幼儿自由转动身体,体验“身体骨碌碌”的快乐。

  1.当说到“我的身体骨碌碌”时小朋友自己躺在垫子上,让身体骨碌碌自由转动。

  2.重复游戏数次,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碰撞。

  四、变化游戏。

  教师和幼儿共同移动垫子,拼成长条,幼儿尝试从两头滚向中间,体验一起运动的乐趣。

  活动延伸

  做模仿动作:小鸟轻轻飞、小猫轻轻走、乌龟慢慢爬。

  活动反思

  在游戏中,增添了幼儿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兴趣,锻炼了翻滚的基本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随即生成新的活动,如小手爬等。

37、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漂亮的小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结合我园开展的课题内容,我选择了符合我们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且具有色彩的的小动物—–小鸡作为本次活动内容:拓印画《漂亮的小鸡》。通过这节活动不仅使幼儿能运用老师提供的不同形状的橡皮印章大胆表现小鸡身上的花纹和色彩,同时激发幼儿对拓印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确的拓印方法装扮小鸡。

  2、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操作材料进行印画。

  3、提高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不同动态的小鸡、老师的范例(鸡妈妈)一幅。

  2、自制的不同形状的橡皮印章,印泥、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鸡妈妈”做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位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鸡妈妈)”,”小朋友们看鸡妈妈好看吗?””哪里好看?”(身上有好看的小花、三角形—-)

  2、”鸡妈妈有好多小鸡,它们也想和妈妈变得一样好看,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吗?”

  二、幼儿学习拓印画——小鸡

  1、老师介绍操作材料:橡皮印章、彩色印泥。

  2、老师示范拓印的方法:先选一个你喜欢的印章,有图形的朝下,然后在你喜欢的颜色印泥里沾一沾,颜色沾满印章后,印在小鸡身上(用力的按一按),最后把印泥提上来。

  3、提出活动要求:

  (1)选一个你喜欢的小鸡

  (2)盖完一个图形后,我们可以换一个印章。

  (3)如果换颜色,一定要用抹布把印章擦干净,再去沾另外一种颜色。

  (4)图形不要印在一起,分开一点。

  4、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1)鼓励幼儿大胆使用不同的图形和颜色。

  (2)老师巡视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幼儿在活动时间内完成作品。

  三、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交流评价。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是选了班级不同水平的幼儿来开展的,而且都是第一次用橡皮印章印画。其次,为了调动班级幼儿的活动兴趣,使活动效果更具趣味性,我准备了不同动态的小鸡模板,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喜欢的小鸡作画。本节课的开始部分,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以”请客”的方式出示鸡妈妈让幼儿欣赏,并让幼儿说一说鸡妈妈身上的图案及颜色,帮助幼儿了解鸡妈妈身上好看的原因,为幼儿在后面的操作活动起到一个引领作用。第二环节的老师示范讲解,备课时我是让幼儿用印章在印泥上沾一沾(当时考虑到班级幼儿水平的差异),但为了操作活动的规范要求,在上这节课上我改变了沾色要求—–拿在手上拍印章,但在今天的活动中,只有个别幼儿能协调的沾印泥,并有意识的沾满颜色,能力较弱的幼儿只有在老师的提示下才能完成,老师不予帮助时,他们大多下意识的用印章沾印泥(和他们平时在美的术活动中使用颜色的习惯有关)。虽然我们提供的印章有多种图案,但孩子们更换意识不强,色彩也是较单一的使用,部分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才会更换,个别幼儿更换颜色时也没有意识用抹布把印章擦一擦,也许这和班上孩子刚接触这样的活动有关;还有就是发现孩子喜欢蘸一次印泥他们会接着按好几次,等图案不清楚了他们才想到蘸印泥,等蘸满印泥后他们又会在不清楚的图案上再印一次,造成有重叠的地方。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最后的欣赏交流中,我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小结,帮助幼儿梳理了活动要点,我相信下一次的活动,班上的孩子一定会有不同的进步。

38、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做客》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带圆点的蘑菇形房顶用1—5的点卡表示;贴有小动物的房间,分别为五种不同的动物;大子两颗。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学具“糖”、糖纸、数字卡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

  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看看我们先到谁家啊?”(小猪)“有几只小猪在家?”(3只)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结:大家都数一数,知道每个房间住着几只 小动物。

  (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小动物的房子盖好了,可是它们都忘记挂门牌号了,我们大家来帮它们挂一下吧!”请幼儿分别用数字卡表示门牌号。并提问:“你怎么知道这个门牌号是ХХ家的呢?”

  小结:小狗的房间里住着一只小狗,门牌号应该是1。(类推)

  (三) 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 1.教师掷有点卡的 子,幼儿根据点卡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边拿边说:一个点我拿一张糖纸。(重复游戏)

  2. 教师掷有数字的 子,幼儿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并边拿边说。

  3.幼儿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给自己想送的小动物。

  小结:有几只小动物就包几颗糖果。

  活动反思:

  3岁半到4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目标设定为: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为了使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连,我在教学具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围绕目标,我将活动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 。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三)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 。三个环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在教学中,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多幼儿达到了目标的学习。但也有个别幼儿产生了困难,我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仔细的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由于此节活动以复习游戏为主,再加上与生活密切相连,很投幼儿的胃口,上起来较轻松。另外,我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留出更多的机会给孩子,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9、小班健康教案:拍苍蝇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拍苍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2、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增强幼儿手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幼儿的跳跃能力。

  活动准备

  1、画好的苍蝇若干(吊起来幼儿可跳起来拍、幼儿可用线拖拽)。

  2、苍蝇拍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

  1、教师拿苍蝇拍,小声跟幼儿说:嘘!那边有只苍蝇,我要去打苍蝇了。

  2、教师启发幼儿一起寻找苍蝇。

  3、找到苍蝇,教师示意幼儿安静别把苍蝇吵跑了,接着教师打苍蝇,

  并把打死的苍蝇用纸包起扔到垃圾桶里。

  二、谈话交流

  1、教师:我们为什么要把苍蝇打死?

  (苍蝇不讲卫生。)

  2、教师为幼儿补充(苍蝇会给我们带来病菌和传染病)

  三、游戏体验

  1、教师把苍蝇挂在高处

  教师:孩子们,现在有好多又大又可恶的苍蝇在咱们的头顶上飞来飞去,咱们应该怎么做啊?

  (我们要打死他们,把他们消灭掉。)

  2、幼儿每人拿一个苍蝇拍,对准悬挂的苍蝇,进行拍苍蝇游戏。

  (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看准了再打,不能乱打,那样就会把苍蝇吓跑。)

40、小班游戏拍苍蝇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知道苍蝇是害虫。

  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活动准备:1、长棒一根,未端系上一只用厚纸板剪成的苍蝇。

  2、学念儿歌活动过程:幼儿排成圆圈,教师站在圆圈中心,幼儿跟教师一起念儿歌:”小苍蝇,干坏事,传染疾病太可恨,快快把它消灭掉。”同时踏步调整每个幼儿之间的距离,以两臂侧平举不是碰撞为宜。接着教师将系有苍蝇的长棒在每个幼儿上空停留一下然后移动。幼儿依次跳起来拍苍蝇,手碰到苍蝇就算被消灭掉了。鼓励幼儿多消灭苍蝇。

  指导要求:1、跳的时候双腿要并拢,尽量向上跳起。

  2、没轮到拍苍蝇的幼儿要念儿歌。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