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大灰狼来了》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小班教案《大灰狼来了》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体验到相互合作的快乐,感受到齐心协力的力量大于一切。
2. 让幼儿能了解到布袋的多种用法;巩固合跳、跨跳、四散跑的能力。
3. 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4.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 每人布袋各一个,老狼头饰一个,小兔头饰与幼儿人数一致;
2. 完整情节的录音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小兔子们跟兔妈妈做起床操。(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情境游戏)
1、”寻找食物”: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套着布袋蹦脚前进跳;
2、”吃完东西回家”:在草地上吃东西,吃后扛着袋子回家。
(1) 教师带领幼儿一个接一个并脚跳,不套布袋;
(2) 听到了河流声,小兔们过独木桥:幼儿把袋子扑成一条木桥,然后小兔过桥;
(教师引导作用)a. 一个跟着一个并拢双脚跳一次
b. 一个跟着一个跨跳一次
(3) 收拾布袋,套着布袋跳回家
3、 “大灰狼捉小白兔”:
a.大灰狼来了,幼儿躲避大灰狼四散跑(恐怖的音乐响起,另一老师扮演大灰狼进场);
b.小白兔藏进布袋里,大灰狼在周围巡视;
c.发现一小兔被抓,所有小兔拿起布袋当棍子打狼,最后胜利了,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活动结束:
小白兔们高高兴兴随着胜利的音乐走出场。
2、小班教案《大灰狼来了》
一、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体验到相互合作的快乐,感受到齐心协力的力量大于一切;
2. 让幼儿能了解到布袋的多种用法;巩固合跳、跨跳、四散跑的能力;
二、 活动准备:
1. 每人布袋各一个,老狼头饰一个,小兔头饰与幼儿人数一致;
2. 完整情节的录音音乐磁带一盘;
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小兔子们跟兔妈妈做起床操。(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情境游戏)
1、”寻找食物”: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套着布袋蹦脚前进跳;
2、”吃完东西回家”:在草地上吃东西,吃后扛着袋子回家。
(1) 教师带领幼儿一个接一个并脚跳,不套布袋;
(2) 听到了河流声,”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小兔们过独木桥:幼儿把袋子扑成一条木桥,然后小兔过桥;(教师引导作用)
a. 一个跟着一个并拢双脚跳一次
b. 一个跟着一个跨跳一次
(3) 收拾布袋,套着布袋跳回家
3、 “大灰狼捉小白兔”:
a.大灰狼来了,幼儿躲避大灰狼四散跑(恐怖的音乐响起,另一老师扮演大灰狼进场);
b.小白兔藏进布袋里,大灰狼在周围巡视;
c.发现一小兔被抓,所有小兔拿起布袋当棍子打狼,最后胜利了,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活动结束:
小白兔们高高兴兴随着胜利的音乐走出场.
3、小班教案《大灰狼来了》
一、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体验到相互合作的快乐,感受到齐心协力的力量大于一切;
2. 让幼儿能了解到布袋的多种用法;巩固合跳、跨跳、四散跑的能力;
3. 幼儿能够听懂音乐,发挥想象感受到不同的情节性音乐,并通过游戏充分的表现音乐。
4. 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二、 活动准备:
1. 每人布袋各一个,老狼头饰一个,小兔头饰与幼儿人数一致;
2. 完整情节的录音音乐磁带一盘;
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小兔子们跟兔妈妈做起床操。(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情境游戏)
1、”寻找食物”: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套着布袋蹦脚前进跳;
2、”吃完东西回家”:在草地上吃东西,吃后扛着袋子回家。
(1) 教师带领幼儿一个接一个并脚跳,不套布袋;
(2) 听到了河流声,小兔们过独木桥:幼儿把袋子扑成一条木桥,然后小兔过桥;
(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教师引导作用)a. 一个跟着一个并拢双脚跳一次
b. 一个跟着一个跨跳一次
(3) 收拾布袋,套着布袋跳回家
3、 “大灰狼捉小白兔”:
a.大灰狼来了,幼儿躲避大灰狼四散跑(恐怖的音乐响起,另一老师扮演大灰狼进场);
b.小白兔藏进布袋里,大灰狼在周围巡视;
c.发现一小兔被抓,所有小兔拿起布袋当棍子打狼,最后胜利了,高高兴兴地 回家了。
活动结束:
小白兔们高高兴兴随着胜利的音乐走出场.
活动反思: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从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出发,给幼儿提供了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其活动的趣味性和自由度,不仅有利于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因人施教。
4、小班主题活动教案:《会唱歌的车》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
2.认识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等特种车,知道其用。
3.记住119 120 110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的叫声等;特种车的号码牌胸饰每人一个 ;三个特种车队标志(在椅子上贴好号码);电话一部。
活动过程:
一、《开车歌》导入。
1.师:宝宝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好玩的地方去好吗?小司机准备:开车。(放音乐,老师带小朋友随音乐做开车的动作上场)
2.师:好玩的地方到了,请宝宝们找一个小椅子坐好了。宝宝们,我听说这里可神奇了,到了这里的人可以看很多的图片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认识特种车的基本特征、用途,鸣叫声。
1.救护车
师:哇!宝宝们,看,这是什么车:(救护车),你怎么知道是救护车?
教师小结:原来,救护车和医生一样穿着白衣服,身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红十字标志,车顶上还有警报器,有了这些重要标志,就一定是救护车。
师:宝宝们救护车是用来干什么的?(救危急病人),它去救人是怎样唱歌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们再听一听救护车是怎样叫的,(点击救护车的小喇叭播放录音),它的叫声好像在说什么?(快让开,快让开,我要去救病人),让我们来看一看救护车里面有什么?(床)简易床是用什么来做的呢?(用来躺病人的),宝宝们,你们知道医生叔叔、阿姨是从护救护车的前面还是后面抬病人抬上车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原来他们是从护车后面抬病人上车的,这样比较方便。如果我们遇到危急病人,应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120)(点击下一页)让我们一起看一看,120是什么车的急救号码?。
2.警车
请宝宝们闭上小眼睛,变变变,哇!你们看变出什么车了?(警车)
看警车上面也有什么?(警报器)警车是什么颜色?(白色的)警车是用来干什么的?(抓坏蛋的)它在抓坏蛋的时候是怎样唱歌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再让我们来听一听它是怎样唱歌的(点击警车的小喇叭播放录音)它喂喂的唱歌好像在说什么?(快让开,快让开,我要去抓坏蛋),
瞧!警察叔叔抓坏蛋时那么神气。宝宝们,你遇到坏蛋时,你知道拨打哪个电话号码找警察叔叔吗?(110)(点击下一页)让我们一起看一看,110是什么车的报警号码?
3.消防车
请宝宝们闭上小眼睛,来,我们一起变,变变变,看,变出什么车了?(消防车)
消防车是什么颜色的?(红颜色)它的上面也有什么?(警报器)看,车上面有什么?
(高压水枪)消防车是用来干什么的?(救火的)它执行任务是怎样唱歌的?我们一起学一学,再让我们听一听它是怎样唱歌的(点击消防车的小喇叭播放录音)消防车发出的叫声好像在说什么?(快让开,快让开,我要去救火),宝宝如果发生了火灾,你知道拨打哪个电话号码找消防车吗?(119)(点击下一页)对,消防车的电话号码是119。119是什么电话号码?
教师小结:宝宝们救护车是专门干什么的?警车呢?消防车呢?这些车都是专门做一件事情的,因而他们是特种车,这三种车执行的任务都很紧急,听到这三种车在唱歌,所有车辆和行人都要给他们让路,在执行紧急任务时,在安全情况下他们可以闯红灯,而其他车辆都不行,他们还有专门的电话号码?救护车的电话号码是什么?(120)警车的呢?(110)消防车的呢?(119),宝宝们一定要注意,这三个电话号码不能随便打着玩,只有在紧急时刻才能打。
三、仔细辨别,感知各种车不同的声音(播放车的音乐,播一段停一下)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几种会唱歌的车,那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吗?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是不是都记住了这些特殊的声音?
教师再次播放各种车的声音,让幼儿进行辨别,比较。
四、游戏巩固,幼儿自选某种特种车的电话号码胸饰,分成三组。
师:你们想不想扮演特种车去执行任务?(想)看!这是一个胸饰,这是什么车的电话号码?宝宝们喜欢什么车就选一个什么车的电话号码挂在胸前,你就是什么特种车了。听明白了吗?请宝宝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胸饰。紧急集合:119队 120队 110队
提问:你们是什么车?电话号码多小?请待命
1.开消防车。
师:(接电话)喜羊羊打电话过来说羊村着火了,叫我们去救火,我们应该开什么车去?
幼:消防车。
师:请消防车的司机朋友把车开出来了,我们要出发啦!
2.开救护车。
师:(接电话)喜羊羊打电话过来说懒羊羊受伤了,要我们开车去把懒羊羊送去医院。我们该开什么车去?
师:救护车的司机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车咯。救护车会唱歌,滴嘟滴嘟,我们要送病人去医院。
3.开警车。
师:原来是灰太狼干的坏事,把懒羊羊家的房子推倒了,们去把它抓起来好不好?这次该什么车去抓灰太狼?
幼:警车。
请开警车的司机把车开出来了,警察同志,我们要去干吗呢?(抓坏人)警车会唱歌,呜啊呜啊,我们要去抓坏人,活动自然结束。
5、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区别前后》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学习说:请XXX坐到我的前(后)面。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准备活动:
1.安排好座位:全体幼儿坐成一个大圆圈。
2.火车的图片、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游戏《找位置》
幼儿一一对应坐成内外两个圆圈,脸朝圆心,内圈留一把椅子。
老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找找找、找位置。”然后坐在空位置前(后)面的幼儿拍拍椅子说:“我的前(后)面有位置,请XXX小朋友快快来。”XX幼儿听到邀请后,马上离开自己的位置找到新座位坐下。
游戏重新开始,可以重复玩多次,尽量让每一个小朋友都玩一次。
二、 游戏《开火车》
1. 出示火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哪个位置空着,空位置在XX小动物的前面还是后面。
2. 出示小狗的图片,师:小狗没有座位,请他坐到哪里?
引导幼儿说出:坐到XXX的前(后)面。
3. 游戏《开火车》
师:小动物们都坐上了火车,我们小朋友也要坐火车出发去旅游了。
老师当火车头,念:“嗨嗨,我的火车就要开,小弟弟,小妹妹,大家排队快上来,XXX拍在最前面。”火车出发,到一位小朋友面前停下,老师邀请他:“请你排在XXX的前(后)面。”依次类推。当邀请了7——8个小朋友后,教师说:“呜,到站了。”火车停下,第一遍游戏结束,游戏重新开始。
4.游戏若干遍之后,小朋友开着火车出去,活动结束。
6、小班语言活动《大苹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习仿编儿歌。
2、懂得吃水果前要洗干净手。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活动难点:尝试改编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教师出示神秘口袋(内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
2、出示大苹果(今天大苹果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
二、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念儿歌一遍
问:你们刚才听到大苹果跟我们说了些什么呀?
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及时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图片,以方便幼儿记忆
问:为什么大苹果要说“要是手脏别碰我?”
三、幼儿学念儿歌
1、看着黑板上的图文来跟着念一念
2、请幼儿表演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1、出示香蕉(可是这里香蕉很伤心,为什么会伤心?)(因为小朋友刚才念的儿歌里都爱苹果,所以很伤心,小朋友你们喜欢香蕉吗?那我们也为香蕉编好听的儿歌)
2、苹果的歌和香蕉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仿编儿歌)
3、你除了喜欢苹果、香蕉还喜欢那些好吃的东西呢?
4、通过请幼儿为“大苹果”的朋友编儿歌尝试改编这首儿歌
5、请幼儿自己选择一张图片编儿歌
五、知识迁移
1、请幼儿吃苹果:“谁想吃?”
2、引导幼儿吃东西前要洗手
3、幼儿品尝苹果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这节教学活动中,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儿歌,朗朗上口,喜欢角色扮演。心里特点:活泼、好动,对吃的东西感兴趣,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学念儿歌,并有兴趣的尝试仿编儿歌,在迁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白吃东西前要洗手。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发散思维,让幼儿不但喜欢吃苹果,而且也喜欢吃其他的水果。
不足之处:
1、在教具的制作上,我运用了图文,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幼儿更容易记住儿歌的内容。但是在教具的准备上,有些不够充分,在幼儿进行仿编的过程中,我为幼儿准备的就只有各种水果,没有准备别的食物,比如:蔬菜、蛋糕。这就会让幼儿产生一种误导,认为只有吃水果之前要洗手,吃别的食物就不用洗了。所以这里可以准备的丰富一些。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能力。
2、教师的引导不够,没有让幼儿掌握好的办法,将儿歌进行创编,导致在儿歌创编的过程中,幼儿比较困难。
3、活动的每个环节时间的浪费比较严重,导致一个小班活动的时间超标了。
4、幼儿学念儿歌的次数不够多,幼儿还没清楚记住儿歌的内容就开始创编了,不能为幼儿创编奠定基础。
7、小班健康活动兔子和大灰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2、练习双脚向前跳,尝试在奔跑中避让同伴,不与同伴发生碰撞。
3、能与同伴一起边念儿歌边愉快地进行游戏活动。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一人一个兔子头饰,大灰狼头饰一个。
2、布置森林场景、磁带等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小朋友散步。
教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小朋友我们一起到树林里去散步吧 !
教师带领幼儿手拉着手,随着音乐边唱歌边表演:小朋友散步。
2、游戏活动——兔子和狼。
(1)学习游戏儿歌《兔子和狼》。
教师:“森林里有许多小兔子,他们在干什么呢?你们听——小兔子,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吃吃吃,吃吃吃。小朋友,你们说说:小兔子在干什么?”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
(2)介绍游戏规则,游戏开始时,大家边念儿歌边表演相应的动作,当听到“大灰狼来啦”赶紧往家里跑。
(3)给每一位小朋友戴上小兔子的头饰,老师戴上大灰狼的头饰。引导幼儿开展游戏3——4遍,待幼儿基本掌握游戏的玩法后,可请幼儿表演大灰狼开展游戏活动。
3、放松活动—— 教师:小兔子回家了,大灰狼回山洞了。我们小朋友也该回家了,让我们学一学小动物,快快乐乐的回家吧!
教师引导幼儿学一学,做一做:小鸟飞、小鱼游、小猫走等动作返回活动室。
活动反思: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从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出发,给幼儿提供了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其活动的趣味性和自由度,不仅有利于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因人施教。
8、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初步体验家人间的亲情。
2.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萌发爱父母的情感。
3.学会爱家人、家乡、祖国的美好情感。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每人带一张全家福、《我爱我家》音乐、教师、解放军的图片、风光照片。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的家及家人
1.师:家里有几口人,他们分别是谁?(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2.欣赏歌曲《我爱我的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3.能帮爸爸妈妈做什么?
4.表达对父母的爱。(可以说一句话,也可以送礼物)
二、家人以外的爱
1.除了爱父母还会爱哪些人?(老师、解放军、等等)
2.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并简单介绍一下各行业的情况。
三、对大家庭的热爱
1.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面,这个家的名字叫《中国》,小朋友们爱不爱我们的大家庭呢?(爱)
2.看照片《各地的风光》
3.感受我们的祖国真伟大。
活动延伸:
1.教师画好的房子轮廓,小朋友人手一份。
2.油画棒人手一份。
3.打扮我们的家,给自己的家涂上颜色。
活动反思:
家是我们小朋友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安全、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体验的人。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体会到成人的辛劳。并由此活动萌发了幼儿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产生了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9、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大型玩具真好玩》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型玩具的种类及玩法。
2.在玩大型玩具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各种大型玩具的图片
活动过程:
玩滑滑梯
1.与哥哥姐姐一起玩滑滑梯,消除恐惧心理,了解游戏规则
2.上楼梯及下滑时,要保持距离,不推撞。向上登梯时要抓紧扶手,向下滑时身体坐正,两手轻扶滑梯两侧
熟练后可换花样滑,如滑落时骤停(双手放松)
荡秋千
1.教师请胆小的幼儿坐在秋千上,轻轻地荡,使幼儿逐渐消除恐惧感
2.尝试用坐、蹲等姿势荡秋千
3.将绳转成麻花状,然后松开,随之转圈。
4.提醒荡秋千的幼儿应两手抓紧绳索,观看的幼儿要与秋千保持一定距离。
跷跷板
幼儿自由结伴玩跷跷板
双方有节奏的改变速度、高度,互相跷着玩。
双方配合,设法使跷跷板保持水平。
提醒幼儿注意双脚落地的位置,以防压伤。
10、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合拢放开》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心情愉快地进行游戏。
2.运用动物玩具让幼儿有兴趣地跟老师唱唱跳跳。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布绒玩具若干、音乐带
活动过程:
一.运用游戏引起兴趣。
游戏一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了一个小客人,它是从大森林里来的,它说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让我们来看看是谁?
(黑板翻过来,出示挂在黑板上的猩猩)
幼:大猩猩!
猩(教师模仿动物口气):小朋友你们好啊!(大猩猩好!)
猩:我来和小朋友做一个游戏好吗?(好啊!)
猩:我们来做个藏五官的游戏,现在,你们跟着我一起来做: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眼睛藏起来!
师:小朋友们好聪明啊!我们再来藏什么呢?
(根据幼儿提议进行游戏,藏五官)
猩:这回啊,我来看看小朋友们聪明不聪明,我请小朋友来指出我的五官。
(请个别幼儿来指猩猩的五官)
游戏二
师:我们再来做个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跟老师一起做:合拢!放开!
(反复几次,速度根据幼儿反应能力加快)
游戏三
猩:森林里有好多山,让我们一起来爬山吧!
示范:爬呀爬呀爬到头顶上!
(用五官代替头顶)
二.歌表演:《合拢放开》
第一遍
师:嘘!听!有人在敲门!谁啊?
(慢慢从黑板后拿出玩具猪)
师:小朋友看看这是谁来了?(小猪!)
猪:小朋友们好!我路过这里看见这
里很热闹,于是想来看看。你们在干吗啊?(做游戏!)
猪: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能!)
师:小猪和大猩猩都来做客了,我们唱一首好听的歌给他们听好吗?(好的!)
猪:好啊好啊!那我们先跟老师一起唱一遍吧!
(放音乐,教师示范)
第二遍
猪:你们唱得真好听,我能请我的好朋友一起来听吗?
(出示玩具熊)
熊:听我的好朋友小猪说你们唱歌很好听的,能唱给我听吗?(能!)
熊:可是我的耳朵不大好,你们能唱得声音稍微响一点吗?(能!)
猪:对了,XX小朋友小手没有跟老师一起动起来,这次跟老师一起唱一起动好吗?(好!)
(放音乐唱第二遍)
第三遍
熊:哦,天哪,你们的声音太响了,一点都不好听。你们能不能给我听好听一点的声音啊?(能!)
猪:你们有好听的声音吗?(有)
熊:今天又没有把好听的声音带来啊?(带来了)
师:我们小朋友的声音很好听的,不信你们再听听。
(放音乐第三遍)
三.音乐游戏《找小猫》
(咚咚咚)
师:咦,又是谁来了啊?
(出示玩具猫妈妈)
师:哦,是猫妈妈啊。
猫:小朋友们好!(猫妈妈好!)
猫:我的小宝宝可调皮了,今天她跟我玩捉迷藏,可是她藏得很好,我这会儿都找不到她了,急死我了,你们能帮我一起找吗?(好!)
师:猫妈妈别着急,我们一起帮你找小猫!
(放音乐做游戏)
四.律动《开汽车》出教室
猩:今天我们玩得真高兴啊,我也请你们去我家玩好吗?(好)
猩:不过我家很远,要开汽车去的,你们会开汽车吗?(会)
猩:那让我们一起开上小汽车去森林玩吧!
(放音乐《开汽车》)
幼儿做开汽车的动作,跟着音乐一起坐在椅子上做一遍。
起立后在教室里自由走动做一遍。
师:让我们一起开到大森林里去吧!
边“开小汽车”遍出教室。
活动反思:
《合拢放开》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所以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手的动作变化与身体接触,进一步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听欢快的音乐产生愉悦的情绪。歌曲的旋律是在儿童最舒适的音域内进行,速度是中速,节奏平稳。节奏是音乐要素之一,这首歌曲正是运用了这样的节奏来表现游戏时的欢快的情绪,适合小班幼儿学会歌唱。
幼儿都很喜欢学习音乐,而且也很喜欢游戏。游戏在幼儿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幼儿可以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才不会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中的乐趣。所以如果在《合拢放开》的活动中加入游戏,他们就跟能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学习歌曲也就更快,也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1、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橙子和橘子》教案
活动目标
1、能主动观察、了解橙子和橘子的外形特征,比较出它们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培养孩子探索的欲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橙子和橘子若干。
2、集体记录观察表两张(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活动过程
1、我知道的水果。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许多水果,你都知道现在冬季有哪些水果吗?
鼓励幼儿畅所欲言,介绍自己知道的冬季盛产的水果。
2、观察橙子和橘子并进行记录。
(1)橙子和橘子,实体出现。
师:我带来了两种好吃的水果,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好吗?
师:这是什么呢?(橙子、橘子)
(2)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找出它们相似的地方。
师:我们来找一找它们相似的地方,都有哪些?你可以用手去摸一摸。
教师请幼儿下位置观察,分成3组。
(3)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将幼儿所讲的内容在大表格中进行记录。
小结:两种水果的颜色都是橘黄色的,里面的蒗也都是一粒粒的,尝起来都是甜甜酸酸的。
3、引导幼儿观察橙子和橘子,观察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并记录。
(1)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他们许多相似的地方,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它们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并且把它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2)幼儿观察并记录。
(3)师请个别小朋友上前介绍记录表,并将幼儿的发现记录在大表格中。
小结:虽然它们都是水果,可是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地方。橘子的皮只软软的,是可以用手剥的,而橙子的皮是硬硬的,是需要用刀切的。
12、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落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儿歌感受儿歌的音韵美节奏美。
2、了解秋天来了树叶都落下来,有的变红了,有的变黄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红、黄、绿颜色的树叶若干,树叶飘落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手拍拍》
二、出示红、黄 、绿树叶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今天贡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这是什么?(树叶)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红颜色的,红树叶),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绿颜色的,绿树叶),这是什么颜色的?一片一片黄树叶。秋天到了,树叶有的变红了,有的变黄了。秋风婆婆一吹,他们就飘下来。
三、观察幻灯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树叶是怎么飘落下来的。
四、学习儿歌《落叶》
小落叶啊,还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玩的儿歌,让我们来学习好不好?
1、 教师朗读儿歌,请幼儿欣赏。
2、 教师有感情有动作朗读儿歌,请幼儿跟读。
3、 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读儿歌。
五、 游戏
1、现在请小朋友扮小树叶,我来扮风婆婆好不好?教师说:“大风来了,小朋友就大声说儿歌,边说儿歌边做树叶飞舞的样子。”教师说:“刮小风了,幼儿就慢慢的走,小声说儿歌。”教师说:“风停了,幼儿就蹲下来,不说儿歌。
2、小朋友看地上有那么多的落叶,我们把它捡起来送它回家吧!每人捡一片树叶放在袋子里,小树叶都找到了新家,我们宝宝也回家休息吧!
活动延伸
爸爸妈妈一起去捡落叶。
活动反思
由于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我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创设情境,如扮演小树叶,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但在讲解儿歌内容时,没有更好的向儿童演示什么叫做飘。此外在课堂上更应该注重小班儿童语言的培养。
13、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起床啦》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
我们班小朋友特爱睡懒觉,早上都来得比较晚,爸爸妈妈叫他起床还生气。而童话故事一直以来很受我班孩子的喜欢,我就选择了童话故事《起床啦》这一内容。故事中5只乌鸦住在树梢上的鸟窝里,5只小猪在树下睡觉,乌鸦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叫小猪起床,创设了一个内容丰富、有趣的童话故事情节,能很好的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像小猪一样,愉快的的接受别人早上来叫醒他。整个活动将5以内的数量和故事情节有机结合,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演一演的不同途径,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演示图片,感知5的数量,正确讲述象声词。
2、理解故事,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乐意表达自己喜欢的情节和画面。
3、体验小动物间美好和谐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大树背景、操作图片(5个鸟窝、5只乌鸦、5只小猪)。
2、体操圈5个、5张小椅子。
3、轻音乐:雨的印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宝宝们每天早上是谁喊你起床的?对你说了些什么?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叫《起床啦》。
二、观看演示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阅读画面内容。
师:小朋友看一看,这张图片上你看到了谁?(小猪)有几只小猪?(5只,引导幼儿手口一致数一数)
师:你还看见谁了?(乌鸦)有几只乌鸦?(5只,引导幼儿手口一致数一数)乌鸦住在哪里?(鸟窝里)树梢上有几只鸟窝?(5只,引导幼儿手口一致数一数)
师:老师把小朋友看见的图片连成了一段好听的话。教师讲述故事的前两节。
师:5只小猪还在睡觉,我们请乌鸦把它叫醒吧。(操作图片:乌鸦从树上飞下来落在小猪的屁股上,笃笃笃)
师:乌鸦是怎么叫小猪起床的?乌鸦用嘴啄小猪的屁股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说出象声词“笃”)
师:我们一起来学乌鸦啄小猪的屁股吧。小猪有没有被乌鸦叫醒
师:小猪还没有醒过来,乌鸦会对着它的大耳朵说一句什么好听的话?(幼儿想象后回答)
师:我们一起和乌鸦把小猪叫醒吧。(引导幼儿学说:起床啦,起床啦,太阳晒到屁股啦。)
师:骨碌、骨碌、骨碌、骨碌、骨碌,5只小猪翻个身,醒来了。(操作图片)
师:小猪翻身起床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骨碌”,并与小猪的个数相匹配)
师:小猪醒过来了,会对乌鸦说什么?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
师:这真是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看着图片再来听一遍吧。
四、故事表演《起床啦》。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故事里5只有趣的乌鸦和小猪呢?
1、个别表演。
教师出示5个体操圈当鸟窝,请5名幼儿扮演乌鸦、5名幼儿扮演小猪,教师和其余的幼儿讲述故事。
2、集体表演。
教师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分成乌鸦组和小猪组,再次表演故事,并鼓励乌鸦和小猪大声地讲述故事中的语言。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比较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也比较符合我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好多孩子都懒床,早上爬不起,被爸爸妈妈叫醒了还要和大人闹脾气,因此我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像小猪一样,愉快的接受别人早上来叫醒你。
活动的第一环节:我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提问引入活动,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激情。第二环节,充分挖掘教具的可操作性,通过清晰形象地演示教具,帮助幼儿正确感知5的数量。讲述相关的象声词,双面小猪的设计,很形象生动的理解和学习“骨碌”,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的情节,解决了活动的重点。第三环节老师完整的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了故事的全部情节,为下一环节的故事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根据小班幼儿爱游戏的特点,采用分组扮演角色的方法,将幼儿分成乌鸦组和小猪组,幼儿通过边讲述边表演,既提高了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充分满足了幼儿的自我表现欲望,使活动静中有动,使幼儿在动中有发展,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教育理念。
但是,整个活动下来发现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目标的制定上光学习象声词,语言方面的要求太低了些,把学习对话也作为一个要求放入目标,会显得很合理丰富。在象声词的练习方面还不够,应让孩子多练一练,动一动,学一学,为有趣的表演做准备。
14、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可爱的小脚丫》教案
活动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幼儿对颜色非常有兴趣,总是在寻找机会来涂一涂,画一画。而小班的幼儿更是对色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活动的时候弄的满手都是颜料也乐此不疲。由此,我设计了这节用手来印画的《可爱的小脚丫》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用不同的方法(握、点的技能)充分来印画,满足幼儿的好奇和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其次,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印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握、点的方法来印画小脚,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2、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印画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各种颜料、小毛巾人手一条、衣服若干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幼互相问好。
教师说一说孩子穿的衣服上有些什么图案。
二、出示范画,了解脚的特点和用途。
教师出示印有小脚的衣服,提问:这是什么呀?
1、那小脚印上有什么呢?(5个脚趾和脚掌)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脚的特点。
2、我们的小脚会干些什么事呀?(走路、跑步)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脚的用途。
你知道这件衣服上的小脚印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教师总结:用小手蘸上颜料印出来的画就叫手印画。
三、讲解作画步骤及要求。
学印小脚印:
①伸出一只手,握拳;
②用拳头底部蘸上颜料;
③印在衣服上,擦掉手上的颜料;
④用一个手指头蘸上颜料画上5个脚指头。
请一名幼儿上来尝试印画可爱的小脚印。
要求:
1、蘸颜料时要轻轻地蘸,不要甩,会弄脏衣服。
2、印画时,一只手按住纸,另一只手印画。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
教师把打扮的漂亮衣服送个孩子们,离开活动室。
15、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找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的同学们,还没有完全适应离开父母的生活,并不能很快的适应幼儿园这个集体的生活,很多小朋友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交朋友,为了锻炼他们的集体性,所以设计了找朋友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小朋友的集体性。
2、让他们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能够有效的交朋友,适应集体的生活。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需要每一位小朋友都参与,训练他们的集体感。
难点:激发他们找朋友的兴趣,个别小朋友的协调性不够。
活动准备
CD机,CD的准备,让小朋友们站成4个圆,10个人一组,教会同学们跳舞
活动过程
1、首先给同学们讲好游戏的规则。
2、让同学们站成4个圆,手拉手
3、音乐想起来,同学们跳着舞,去找朋友,
4、唱道你是我的好朋友的时候,那一位就是你所要找到的朋友。
5、重复的来几遍,让小朋友们多找到一些朋友
6、最后问自己找到几位好朋友了,把他们的名字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1、《找朋友》这首歌曲大家很熟悉,因此,将《找朋友》这首歌曲的歌词进行改编。
2、这次活动提高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但是,重复唱几遍后,我发现个别幼儿的注意力开始下降,表现出异常的情绪。
3、孩子们的通过这个活动,小眼睛、小嘴巴、小手都开始动起来,边说、边找、边一起动,学的非常的认真、开心
4、这次的教学活动,让我明白了在小班的课程时不能完全原搬旧照,需要随机、灵活掌握教学模式,以符合、吸引幼儿的兴趣为前题进行开展!这样才会使孩子们学的愉快、开心、有所收获!
16、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球》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有许多会滚动、跳动的物体,它给孩子们带来了兴趣。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球就是孩子们的最爱,因此我设计了《好玩的球》这一活动教案,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会拍球,体验拍球的乐趣,提高他们的活动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创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幼儿了解球的多种玩法。
2、培养幼儿对球产生浓厚兴趣和体验一起玩球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教学重点、难点
主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幼儿知道球有多种玩法。(重点)
主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幼儿能体验到一起玩球的乐趣。(难点)
活动准备
1、《快乐转转转》、《健康歌》磁带、塑料球(每人一个)
2、筐子4个、小棍子2个、绳子1个、呼啦圈4个、手巾、
报纸、塑料袋、纸杯、易拉罐、(若干份)
3.一盆水、不同种类的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老师放《快乐转转转》歌曲,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做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们很累了吧!请你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礼物,小朋友看一看是什么?(出示塑料球)
3、小朋友想玩吗?(想)在玩球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小朋友要说一说你是怎样来玩球的,才能玩塑料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是最棒的!
4、请小朋友把球的玩法告诉你边上的小朋友们。
5、小朋友说的真是太棒了,想不想自己拿着球亲自体验一下球有多种玩法和乐趣。看老师这里给小朋友准备了这么多好东西。请小朋友拿着球轻轻走到老师这里。今天,你们就用这些材料来跟球玩一玩。看一看谁能把这些材料都用上,看看谁的玩法最多。
6、老师边放音乐《健康歌》,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来玩球。(一定注意安全,玩过的要放回原处)
7、在玩球的过程中老师问一问小朋友球的多种玩法。音乐停止,现在呢?请小朋友赶快把你手中的材料放回原处,看哪个小朋友放得最快。
8、老师总结(小朋友真棒,有的用乒乓球拍打球的、有的把球放在水里的、有的用绳子绑球的、有的用易拉罐打球的、有的用报纸、手巾包球的等)。
9、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材料还在静静地躺着。哪个小朋友能大胆的给小朋友去试一试,看看球还能怎样玩。(请个别小朋友试一试,并鼓励他要大胆想象球该怎样玩)。
三、结束部分:
你们是不是累了,为了鼓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神秘的礼物。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跑到老师这里。老师出示不同种类的球。请小朋友说一说里面有什么内容,并说一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球。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喜欢的小球,到户外和小朋友一起玩一玩、说一说小球的多种玩法。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活动《好玩的球》,幼儿们都能体验到一起玩球的乐趣。。在开始部分幼儿们做运动的过程中,幼儿们兴趣都很高。尤其:李薇、黄柯儿、黄京桦、姚潇潇个别年龄较小的幼儿,都能兴趣非常高。
在选择喜欢的材料来玩球时,幼儿们积极性非常高。但各别幼儿如:廖栩世、何扬铭小朋友,由于性格内向、接受能力差,所以不能自己去选择材料,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需要加强练习这方面的知识,争取面向全体,要使每个幼儿都能全面发展。
17、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连一连》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年龄段幼儿具有活泼好奇、模范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弱。为了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特设计本节课。让幼儿自己动手,边玩边学,掌握“配对”的游戏。
活动目标
1、 初步掌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 通过自己动手,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 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准备
简易拼图 活动卡片 废旧笔(拆分开的)
活动过程
一、对话导入:
请小朋友来拼一拼
二、感知部分与整体:
1、引导幼儿完成自己的拼图。
2、让小朋友交换一下,在拼一拼。
3、完成活动卡片。
三、巩固延伸:
1、请小朋友玩配对的游戏。
2、说一说生活中的整体与部分的例子。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
优点: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之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缺点:配对游戏没有很好的展开,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还欠缺。在下一节课的巩固练习中,让幼儿多玩一会游戏,多说一些有关生活中的整体与部分的例子。
18、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颜色》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课间活动时,我在听个别幼儿在讲述某某小朋友今天穿着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时,他们分不清红、黄、蓝三种颜色。因此,为了能让幼儿更好的认识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我便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红色、黄色、蓝色。
2、学习按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按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兔子各1只,三种颜色的房子各1座。
2.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篮子各1个,三种颜色的雪花片若干。
3.箱子1个;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客人,小朋友猜猜看都有谁呢?
2.出示红色小兔子,提问:它是谁?
师:这只小兔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红红。
3.依次出示黄色、蓝色小兔子,方法同上。
二.送小兔子回家。
1.师:小兔子告诉我说它们今天要搬新家了,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的新家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三间房子,请幼儿说一说,哪一间房子是红红的家?哪一间是黄黄的家?哪一间是蓝蓝的家?
3.送小兔子送回家。
要求:将红红、黄黄、蓝蓝分别送回与它相同颜色的家。
4.大家一起检查。
三.游戏:魔术箱变变变。
玩法:将箱子摇晃几下,从里面取出一样礼物,并告诉大家,你拿到的是什么颜色的什么礼物,然后送给相应的小兔子。
即教师先示范,将箱子上下摇几下,再从中取出一样礼物,告诉幼儿:这是红色的苹果。老师将它送给红红。
请一部分幼儿上前操作。
四.集体游戏:玩雪花片。
1.师:今天小朋友们帮了小兔子们一个大忙,它们很感谢你们。瞧,它们还给小朋友们带来好玩的玩具呢。
2.出示雪花片,提问:这是什么?都有什么颜色?(红、黄、蓝)
3.幼儿自由玩玩具,老师巡视,并提问个别幼儿:“你拿到了什么颜色的雪花片?”
4.将玩具送回家。
(1)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篮子各一个,并让幼儿按颜色将玩具送回家。即:红色雪花片送回红色篮子,黄色雪花片送回黄色篮子,蓝色雪花片送回蓝色篮子。
(2)大家一起检查,看看小朋友是否将玩具送对家。
五.延伸活动
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有哪些物品是红色的,哪些是黄色的,哪些是蓝色的,并试着将它们分类放好。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课,是根据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接受新知识情况来设计的。由于我们班孩子没有操作过书本练习,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是以实物操作的方式,让幼儿能更好地进行操作,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他们都乐于参与其中。
(2)本次活动,我以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造轻松自由的活动学习氛围,孩子没有约束,学习更主动。
(3)从孩子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清楚的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能按要求将物品分类放好。
(4)不足的是:集体游戏环节,在请幼儿将雪花片送回家时,我是让幼儿以自由的形式将雪花片送回家的,没有特别地强调纪律,因此,课堂纪律显得有点乱了。我应该让幼儿分批排好队,再将玩具送回家,课堂纪律才不会乱。
19、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小手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每个小朋友都知道自己有着一双小手,小手对小班幼儿来说他们都知道。根据幼儿兴趣以幼儿的小手为切入点,设计了此次活动《小手歌》。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以及能够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内容,用手表现各种不同物体。并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学习创编。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规律,用迁移法续编歌词并唱进歌曲中。
2、体验合作创编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会玩手指游戏。
2、手指动作图谱、各种物品的图片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会歌曲,尝试续编歌词。
活动难点:
能将自己续编的歌词唱进歌曲中。
活动过程:
(一)语言节奏游戏
1、游戏《两只 小手 做什 么》,幼儿根据教师用两手做的手指动作想象成物体用相应的语言节奏说出。
XX XX XX X
(师)两只 小手 做什 么
(幼)两只 小手 做小 鸭(小鸡、手枪、雨伞)
2、游戏《你用 小手 做什 么》
用你们的两只小手做一做动作相互给朋友看看像什么?
XX XX XX X XX XX XX X 后大家重复最后三个字XX X
(师)你用 小手 做什 么?(幼)我用 小手 做小 花。 做小 花
(二)发声游戏:《它像什么》
幼儿根据两只小手的手指动作的图片想象出相应的物体并用歌声唱出。
1 2 3 4 5 — | 5 4 3 2 1 — |
师:它像 什 么, 幼:他像小 花(爱心;手枪;老鹰;……)
(三)复习歌曲:《小手歌》看图唱一遍。
“先唱什么?”(两只小手做雨伞),“接着唱什么?”(雨伞使你不淋雨)就是唱雨伞的用处。“第三句又唱什么?”(和第二句一样)最后唱什么?(啦啦啦)心里很高兴。
(四)新授
1 、启发幼儿根据歌词的规律编出两只小手想象做出的动作,用迁移的方法唱进歌曲中。
用两只小手还能编出什么动作。 说一说。
2 、假如幼儿编出小动物后要引导幼儿编动物吃什么和叫声。
如:两只小手做小鸭;“小鸭吃什么?”(吃鱼虾)老师唱出“小鸭小鸭吃鱼虾,第三句要和第几句一样?(第二句)“小鸭怎么叫?”(呷呷呷呷呷呷呷。)老师完整唱出小鸭后小结规律。
两只小手做动物——重复动物的名称唱吃什么——重复第二句,最后唱小动物的叫声。
3、探索创编自然界的风景(如小花、小草、小树等的规律)先启发幼儿编两只小手编出的物体像什么?(如花、树)——形态赞美(如小花小花真漂亮)——重复第二句的歌词——高兴的啦啦啦啦啦啦。
4、假如幼儿用两只小手编出武器类的(如手枪、大炮、飞机等),先启发幼儿编出两只小手编出的物体像什么(两只小手做飞机)——飞机怎么飞(飞机飞机飞的高)——重复第二句的歌词——飞机发出什么声音(隆隆隆隆隆隆)。
5、教师出示图片,和幼儿将创编的歌词完整的演唱。(只演唱新创编的歌曲)
活动延伸:
小手还能做出什么?想一想。
活动反思:
《小手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欢快节奏的同时,用手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物体。并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在表演歌曲时我尽量引导幼儿用更多动作去表演,关注每位幼儿,使他们能更加大胆的参与。在创编表演中幼儿们都比较放开了也活跃了许多。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由于采取边唱边表演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和动作。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学习。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做到真正的有效互动。
不足之处:
在抛出问题你的小手还能做什么时,幼儿们还是讲歌词内容。
20、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洗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让幼儿知道饭前便后洗手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节约用水的意识,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让孩子们都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洗手》,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了解不洗手的危害,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洗手》;
(2)一条脏毛巾。
活动过程:
一、帮助脏脏的小毛巾
1.出示脏脏的小毛巾,教师配音哭声。
小毛巾怎么啦?
幼儿自由猜测。
2.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把我擦脏了。
提问:
(1)毛巾为什么哭?
(2)怎样让小毛巾不哭呢?
(3)小手洗不干净,会怎么样?(让幼儿知道不洗手或手没洗干净的危害,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二、正确洗手方法
1.讨论洗手的方法。
怎样把小手洗干净?
2.配合教学挂图念儿歌《洗手》,幼儿欣赏。
3.幼儿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三、什么时候要洗手
1.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呢?(饭前、便后、手弄得很脏的时候都需要洗手)
2.怎么能知道小手洗干净了没?(看、闻、摸等多种感官方式)
活动延伸:
督促幼儿吃东西前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附:洗手歌
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一搓。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也搓搓。
清清水里洗呀洗,再把水滴甩干净。
拿条小毛巾,小手擦干净。
活动反思:
活动对幼儿进行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始以一条脏毛巾的话题讨论方式进入活动主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鼓励幼儿自己来介绍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具体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语言,再加上有徒手练习的铺垫,先前进行个别的纠正和辅导,使得实际练习有条不紊的开展。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的真实过程,都学会了用正确方法洗手。
21、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蜜蜂做工》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
《蜜蜂做工》是中班的一首音乐歌曲,在中班的教材里这并不是一首打击乐,但我觉得作为打击乐来讲也可用于我们小班。这首歌曲调欢快,用词简洁,幼儿们都很喜欢。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初步会唱,会跟着图谱用打击乐器打节奏,还能培养他们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设计理念:
春天到了,百花开了,万物复苏,吸引了很多的蝴蝶、蜜蜂等,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就认识了春天,对这些东西都很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带幼儿外出散步、参观,我们小朋友对外面春天的景物、春天的现象及变化都很感兴趣,像蝴蝶啊,蜜蜂采蜜啊等兴趣都很浓厚,结合这些我就联想到了这首歌曲,于是就有了这次的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用开火车去旅行,吸引幼儿看公园里的花(flash)作为导入,引导幼儿思考把谁吸引过来了呢?在看到flash里是蜜蜂被吸引过来后幼儿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接着我就导入正题,先让幼儿练习拍节奏。为了让幼儿不感觉到枯燥,并能把节奏从XX X|XX X|变换到X X|X X,我特地设计了幼儿喜欢的花朵节奏图谱,并用过玩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欢乐气氛中掌握这首歌的节奏。最后在使用打击乐器时整个活动达到了高潮。这个活动我主要是让幼儿初步学会看图谱进行节奏练习,乐意与同伴进行打击乐活动,并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2、认识打击乐器,并练习用打击乐器进行打击乐的活动。
3、乐意与同伴进行打击乐活动。
4、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从XX X|XX X|节奏变换到X X|X X。
活动准备:
1、花和蝴蝶的FLASH
2、花朵节奏图谱一张
3、蜜蜂指挥棒一根
4、下载音乐《蜜蜂做工》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师:“小朋友们,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坐着火车去旅行吧!”“公园到了,现在是春天,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打开flash)看,这些花多漂亮啊,你们猜猜看,这么多花,把谁吸引过来了呀?”
教师:(继续放蜜蜂飞来的flash片段)“哦,是小蜜蜂来了,它来干什么呀?”(采蜜)
二、完整练习拍节奏
1、教师:“你们看这些花多美啊,我们快坐坐好来欣赏一下。”(出示节奏图谱)
2、教师:“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看到了很多的花朵,有的是一朵一朵的,有的是两朵连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教棒)“看到公园里这么多好看的鲜花,小蜜蜂要来教我们采蜜啦!看好。(教师进行节奏示范,边唱“嗡嗡嗡”边用教棒指花)提问:“刚才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呢?”(引导幼儿说一朵就采一下,两朵就采两下)“谁愿意用你的小手来学一学?”(老师用儿歌帮助幼儿打节奏)
4.教师:“小朋友学的真好!小蜜蜂告诉我们每一朵花都要采到,两朵连在一起时要采快些(模仿嗡嗡),一朵花时可以采慢些(模仿嗡)“我们一起来试试”试两遍左右。
5、玩游戏(1)全部幼儿当花朵,教师当蜜蜂,教师边跟着音乐唱边跟着节奏在每朵花上采蜜。注意提醒小花朵们在蜜蜂采蜜时也要跟着音乐节奏晃动身体。第二遍时教师当蜜蜂,选一名刚刚表演好的幼儿当花朵。
(2)一半幼儿当蜜蜂,一半幼儿当花朵,跟着节奏蜜蜂在花朵上采蜜。第二遍时交换。(花朵注意要跟着节奏晃动身体)
三、使用打击乐器演奏
1、 教师:“小朋友们玩的开不开心?”“有一个好朋友看到我们玩的这么开心,它也想来和我们一起玩的,我们一起玩好不好?”
师先从板凳底下拿出响板,进行介绍。然后让幼儿们伸出手,先空手和教师一起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打节奏。
2、让幼儿拿出各自板凳下的乐器,一起演奏3遍。
教师:这只响板请来了许多好朋友和我们一起玩,他们就藏在你们的椅子下面,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把响板拿出来,放在小手上,响板的大嘴巴朝外面,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来一遍。
3、分组演奏。
四、结束部分 教师:现在小蜜蜂要到别的地方去采蜜了,我们和它一起去吧!
活动反思:
每当音乐响起,我总能看到孩子们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手舞足蹈。虽然小班的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还显得格外稚嫩,但通过系统的训练,相信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会不断增强。《蜜蜂做工》的乐曲节奏明快,并富有一定的情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节奏图谱的引领以及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能够比较快的理解《蜜蜂做工》的乐曲所蕴含的情节,并在音乐的渲染下有节奏的做出动作,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意识。
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节奏意识”后,再以《蜜蜂做工》的乐曲为背景,尝试用打击乐器进引导他们进一步感受并表现音乐的节奏,从而实现了从“节奏意识”到“节奏感知”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升。
整个活动,从选材到活动目标的界定,再到活动的实施,都充分体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充分展示出本班幼儿较强的综合的素质。在活动的实施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应进一步突出重难点,指导幼儿怎样从:XX X|XX X|节奏变换到X X|X X等。
22、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了解风与树叶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风与树叶之间的关系。
2、感受风吹树叶飘动及风停了树叶静止的动静结合之美。
3、学念儿歌《树叶》。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念儿歌《树叶》。
活动准备
1、“风”头饰一个。
2、树叶31张。
活动过程
一、听讲儿歌《树叶》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树叶》,请幼儿仔细倾听。
二、说一说
1、教师:风来的时候,树叶怎么样?
风走的时候,树叶又怎么样?
你们喜欢这些树叶吗?为什么?
2、教师朗诵儿歌(加动作),请幼儿小声跟读。
3、教师朗诵儿歌(加动作),请幼儿大声跟读。
三、游戏
1、飘起来,停下来。
教师戴头饰幼儿拿树叶,教师一边跑一边念“风来了”,幼儿把树叶举到头顶左右摇晃,脚在原地碎步跑,一边说“树叶飘飘”,教师念“风走了”并往回跑,幼儿把树叶放下站着不动,一边念“树叶悄悄” 。
2、跑跑停停。
请几名幼儿上台围成圆圈,教师是风,幼儿是树叶,教师边跑边念“风走来了,树叶飘飘”,幼儿也跟着跑起来,教师念“风走了,树叶悄悄”时停下来站着不动,幼儿也停下来站着不动,其余台下幼儿配风声“呼呼呼……”
四、回顾儿歌
幼儿和教师一起读一遍儿歌。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活动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教具准备充分,能用直观教具(“风”头饰、实物树叶)和游戏教学,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教师语言甜美、教学表情丰富、教学语言抑扬顿挫、注意组织课堂。但对于调动幼儿跟读方面做得不到位,幼儿读儿歌的参与率偏低;活动的结尾部分“回顾儿歌”设计得不好,由动到静,对幼儿来说不适合,因为其动“动起来了”就很难收得住,再去回顾儿歌参与率必然低,幼儿活动的特点是由静到动,孩子情绪高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在游戏中结束活动,那样会更好。
23、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动物大聚餐》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我园组织到南宁动物园开展秋游活动。活动过程中,发现幼儿对动物非常好奇和喜欢,为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设计此课程。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2、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形象。
3、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动物的名称和特征,难点是认识动物的习性。
活动准备
1、动物头饰若干,动物图片若干,玩具动物若干。
2、食物盘4个,塑料的水果、树叶、肉类、小鱼若干。
3、进餐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与幼儿交流谈话,谈谈在动物园里看到了什么动物,最喜欢什么动物。
2、活动环节:
(1)出示大象、老虎、袋鼠、海豚等图片和玩具,提问幼儿说出相应的名称。
(2)老师以《动物大聚餐》的故事形式体现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3)根据动物的特征,让幼儿表演相应的声音和形象,老师给予指导。如:用手臂代表大象鼻子,学习老虎“嗷呜”的声音,袋鼠蹦蹦跳,海豚水里游等。
3、游戏环节:动物餐厅
(1)分别给幼儿戴上各种动物头饰。
(2)在餐厅里放上不同食物的食物盘。
(3)进餐音乐响起,幼儿根据自己的头饰扮演相应的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走到餐厅,寻找相应的食物进餐,老师巡场指导。
4、小结:老师与幼儿共同小结,动物们形态可爱,动作有趣,他们在一起是多么的快乐,我们都要关心它们,爱护它们。
教学反思
1、根据去年幼儿园组织去动物园秋游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幼儿对动物非常感兴趣与好奇,由于游览的时间有限,幼儿不能深入的了解动物的特征与习性,只留下简单的形态印象,为此,我设计此课程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和认识,在设计教案前,先让幼儿自由交谈在动物园里的所见所闻,了解他们对动物知识的需求,
之后我选了几种孩子比较喜欢且有代表性的动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在活动过程中,与幼儿交谈在动物园里的所见所闻。并出示几种动物图片,提问幼儿说出动物名称,通过故事《动物大聚会》贯穿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让孩子感兴趣的认识到动物们的不同习性。并让幼儿根据动物不同特征创编动物模仿动作,创编过程中我给个别能力差的孩子给予指导。
3、游戏活动环节,根据故事《动物大聚会》的内容,设计动物餐厅游戏,幼儿根据自己的头饰扮演相应的动物,根据我的提示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走到餐厅,寻找相应的食物愉快进餐,通过开展游戏让幼儿生动的认识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师生互动方面,孩子能与我轻松愉快的交谈以及扮演动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的创编模仿动作。最后通过我的情感教育,让孩子更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动物。
4、如果下次再上此类课程,我会考虑只以一种动物为主题,因为小班年龄小,一次讲几种动物,印象不够深刻,只讲一种动物更加有助于幼儿关注和接受。
24、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洗手绢》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因本班部分小朋友不太讲卫生,为了使他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而设置本课。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内容,能用普通话跟随教师念儿歌。
2. 丰富词汇:干干净净。
3. 教育小朋友**清洁的好孩子。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小朋友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
难点:读准字音。
活动准备
(一条干净,一条脏),儿歌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两条小手绢,让小朋友议论这两条手绢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脏手绢变干净?
2. 教师念儿歌《洗手绢》,小朋友欣赏。
3.请小朋友看书,看图说出儿歌内容。
4.小朋友听教师念儿歌,然后回答:
(1)是谁在洗手绢?洗手绢的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小朋友用什么来洗手绢?为什么盆里有那么多花朵朵?
5.小朋友欣赏儿歌《洗手绢》录音,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6.小朋友跟教师读儿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小朋友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小朋友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出示两条小手绢,一条干净,一条脏,让小朋友议论,这样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问小朋友你喜欢干净的手绢,还是喜欢脏的手绢,
小朋友一定是喜欢干净的手绢,从而就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爱清洁。放录音《洗
手绢》让小朋友欣赏,使小朋友感受儿歌中的连环韵律美。本节课的效果好。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也许我还会准备好一盆水和洗衣粉,让小朋友亲自洗脏的手绢,让他们感到劳动最光荣。
25、小班安全《地震来了,我不怕》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地震——群灾之首!1976•7•28唐山大地震、2008•5•12汶川大地震等都是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在你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无情地降临,致使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地震小知识、避震小诀窍、如何保护自己等基本的防护措施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一些,掌握一些,防患于未然。让孩子们提高防震意识,在灾难到来的时候,能更好的保护自己,更好的掌握逃生技巧。在大灾大难面前不惊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地震现场》影像资料、《小蟾童》防震减灾科普动画片、《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图片6张。
2、一些小道具:枕头、书包、脸盆、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小朋友们,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一件很可怕、很悲惨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是什么事情这么严重。”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录象,采用触目惊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课题。
三、围绕录像与幼儿展开讨论: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告诉幼儿这个就是地震。)
2、师小结: 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四、播放课件《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师:“小朋友,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引导幼儿逐一观察课件,并向幼儿说明地震来了,该如何应变才是安全的。
1.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5.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五、让幼儿观看地震专题动画《小蟾童》,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地震,巩固防震、避震的方法。
六、地震演练。
七、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震前动物有预兆》,利用简单、清楚的动物形象让幼儿知道一些震前的预兆。
活动反思:
孩子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非常新奇、有趣,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烈。他们对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毫无经验可言,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生,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掌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个别幼儿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机智性不高,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锻炼。
26、小班主题活动教案:《躲雨》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喜欢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观察班级中的动物朋友时,孩子们的兴趣十分浓厚,喜欢围在身边给它们喂食,摸摸硬壳等。还不时的讨论一番:小蝌蚪怎么变成青蛙的,小乌龟是怎么爬行的……许多的小问号在孩子心中萌芽,抓住幼儿的热点,开展了“我喜欢的动物”的主题活动, 为孩子们创设了交流的平台,鼓励他们去认识更多的动物,和它们交朋友。在活动“躲雨”中,让幼儿模仿动物的同时,了解动物的习性,亲近动物,在游戏的情景中尝试归类,愿意用较完整的短句回答,从而喜欢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尝试遵守游戏规则。
2、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用短句回答问题。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房子、音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音乐进场)我们一起去草地上玩喽,你们高兴吗?我是谁?(青蛙妈妈)青蛙妈妈是怎么来的?(跳来的)你们这么多的动物朋友,还有哪些朋友和我一样也是跳来的呢?(幼儿讲述)
2、你们其他动物朋友是怎么来的?(走来的)你是谁?小鸡怎么走来的,表演一下
二、游戏:躲雨
1.哗啦啦!怎么了?不好,天要下雨了,小动物们要淋湿了,怎么办呢?(幼儿自由讲述)让我们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吧。(走走朋友要走得又稳有快,跳跳朋友跳得又轻又快哦)
2.自由躲雨:天晴了,刚才你们是怎么躲的,躲在了哪里?
3.按要求躲雨1:刚才有很多动物躲到了一起,都被雨淋到了,等会儿再躲雨的时候,走走朋友躲到走走朋友家去,跳跳朋友躲到跳跳朋友家去。刚才你们躲在了哪里?
4.按要求躲雨2:找个自己的走走(跳跳)朋友去躲雨。刚才你和谁躲在了哪里?
三、延伸活动
这里的房子怎么没人躲呢?除了走走、跳跳朋友,这里还有哪些朋友呢? 我们下次和他们一起玩。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躲雨”是从孩子们近期的兴趣点延伸出来的,为了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的兴趣,我创设了情境,如小动物的家、音乐等,并以他们熟悉的动物引出活动,孩子们很喜欢,也十分的投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有意识的用语言激发孩子说的欲望,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照顾到一些平时不爱开口的孩子,让他们也有说的机会,整个活动在热闹的氛围中结束。
当然,活动中也有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提问环节,还可以清晰些,让孩子知道要求后再进行游戏;除了活动中了解的走走朋友和跳跳朋友外,还可以丰富一下孩子的知识面。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留给自己很多的启示,需要不断地积累、尝试后,获得更多!
27、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一起玩,真快乐》教案
设计思路: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对幼儿园的一切感到陌生,个别幼儿出现不合群现象,这样会影响幼儿个性的发展。根据这一现象,我设计了小班活动《一起玩,真快乐》,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我制作了幼儿喜爱的动画形式的课件,并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玩具,让幼儿在玩中体验大家一起玩快乐,并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3、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教学准备
课件、磁带、录音机、大型积木、各种玩具若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给幼儿提供大家一起玩的机会。
教学难点
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进程
1、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走路好吗?(小兔、小鸭、乌龟、小猫)我们刚才学了那么多小动物走路,你们高兴吗?小朋友你们喜欢来幼儿园吗?你们每天在幼儿园里玩的高兴吗?小朋友,有个叫妞妞的小朋友她也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看妞妞在幼儿园玩的快乐吗?
2、展开:放课件,幼儿观看。
图一、妞妞独自一个人在玩,小朋友这个小姑娘叫妞妞,你们看她在干什么?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
图二、我们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妞妞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商量一下,怎么做才能让妞妞不生气,快乐起来呢?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我们看妞妞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来许多小朋友哄她(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了)妞妞看到小朋友态度那么友好,就原谅了他们,也不生气了。
图四、小朋友们拉起妞妞的手说:“妞妞,和我们一起玩去吧”
图五、妞妞和大家一起玩,真快乐呀!
提问:
小朋友你们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乐?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刚搭好积木时,怎么办呢?要向别人说:对不起,这样别人才原谅你,喜欢你,才能成为好朋友。
小结:
刚才看了妞妞一个人玩不快乐,也没意思和大家一起才是最快乐的,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玩具,小朋友要和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乐。
幼儿玩玩具,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如发现一个人玩玩具,教师引导幼儿和大家一起玩。
小结:
请小朋友说:你刚才是怎样玩玩具的(如我和 XX XX 小朋友一起搭积木了)(我和 XX 小朋友玩汽车了)小朋友和大家一起玩快乐吗?大家一起玩玩具很高兴,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结束:幼儿听音乐做《找朋友》游戏,结束。
28、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战胜大灰狼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蕴藏着丰富的发展需要和教育契机。《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富有情境性的游戏能用情节、角色、情景设置等方法贯穿与活动整个过程,可以充分满足幼儿游戏的欲望,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有效的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废旧报纸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为幼儿所熟悉。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预设下,它能成为孩子不可多得的宝贝。它的可玩、可创造、可变形、将在活动中带给孩子极大的乐趣。
学习活动“战胜大灰狼”是主题活动《有用的纸》中的一个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角色扮演,纸的一物多用,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和对小动物的同情之情,通过讨论怎样战胜大灰狼,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动脑动口,体验到战胜大灰狼的快乐,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站在报子上用两张报子传递移动向前上走。
2、初步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及关爱小动物的情感,体验一起打败大灰狼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若干废报纸。
2、小兔胸饰若干,小鸭毛绒玩具一只。
3、大灰狼头饰一只。
4、用蓝色皱纸布置一条小河。
5、录音机及磁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我是兔妈妈,你们是我的兔宝宝。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大森林里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来,我们先来活动一下身体。(歌表演《小白兔》)
2、来,大家坐在报纸上休息一会。刚才呀,妈妈接到一个电话:我们的好朋友小鸭子在找食物的时候,被大灰狼抓走了。
3、激发小朋友一起去救小鸭。“小鸭子被大灰狼抓走了,它会怎么样?”“你们心里怎么样?我们一起去救它,好不好?那赶快拿好地上的纸站起来,我们一起到大灰狼家里去把小鸭子救出来。”
二、营救小鸭子
1、我们要出发了。我们怎样走路才能不让大灰狼发现?(引导幼儿轻轻地走。)
2、忽然,出现打雷声音。糟糕,打雷了,快要下雨了。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躲雨?(启发小朋友用报纸来挡雨,随着音乐一起踮起脚尖轻轻地走。)
3、出现一条小河,怎么办呢?呀,这里有一片水塘,我们怎么才能过去呢?想想我们手里有什么?有谁想到了吗?老师适当提醒,引导小朋友用两张报纸传递着向前走。
三、一起想办法
1、组织小朋友一起坐下来休息。
2、马上就到大灰狼家了,你们有什么办法能打败大灰狼?
3、启发小朋友将报纸揉成纸球,引导幼儿将纸揉成纸球打到大灰狼。
4、发现大灰狼,一起用纸球打败大灰狼,救出小鸭子。
四、一起来跳舞。
我们战胜大灰狼啦,那我们真开心,一起来跳舞吧。(舞蹈《我们来跳舞》)
活动反思:
活动富有情景性、游戏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游戏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成分。根据幼儿这一年龄特点,我在整个活动中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使孩子自然的投入角色,融入游戏之中,使幼儿学得轻松,玩得开心。幼儿从活动的开始就步入故事情节,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并且以情节的自然递进为转换环节的契机,使幼儿怀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跃跃欲试,激情高涨,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游戏环节的递进化,巩固幼儿的知识。研究表明幼儿的知识与经验的获得往往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掌握的。
在活动中,教师将幼儿定位于小兔,要去救好朋友小鸭子,这些角色对于幼儿来说十分的熟悉、喜爱,因此,幼儿乐于表现。大灰狼抓走了小鸭子,使他们产生要救出小鸭子,战胜大灰狼的情感,小兔与大灰狼相比,虽然是强弱悬殊的个体,但是由于这种情感的激励,幼儿愿意去抗争。最后,小兔子战胜了大灰狼幼儿由于前期的情节铺垫,都忍不住欢呼起来,此时活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幼儿真正产生了获得的成功的喜悦之情。
29、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好吃的萝卜》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小兔子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动物。因此幼儿了解到了小兔的外形、特征以及它的生活习性,和小兔建立起了感情,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创设了美术课《好吃的萝卜》,让幼儿画封闭的圆来帮小兔装萝卜,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用棉签画出红萝卜的简单特征。
2、体验给小兔送萝卜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画出红萝卜的简单特征,体验绘画的快乐。
活动难点:
能用棉签较好地控制画封闭的圆。
活动准备:
棉签、红色、绿色两种颜料、纸制盘子每人一个、湿毛巾、盘子若干、红萝卜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播放生日歌。
出示背景图。今天会是谁的生日?
2、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她做很多好吃招待朋友。
3、小兔会买什么菜?(出示红萝卜)
4、红萝卜长的什么样?
二、感知圆的特征,幼儿尝试画圆。
1、出示棉签示范画萝卜。
(1)装红萝卜。(圆圆的、红红的)
小棉签,手中拿,喝点水,点点头,站站好。
示范画封闭的圆形,讲解画圆的方法。
运用儿歌式的语言:小棉签,手中拿,喝点水,点点头,站站好,绕一圈,接起来。
(2)圆圆的萝卜缺什么?(叶子),萝卜叶子长出来咯,短短的、直直的,要跟萝卜连起来!(画上萝卜叶子)
2、练习画圆。
三、尝试用圆来表现红萝卜,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
1、找一个空盘子一起帮小兔来装萝卜。
2、幼儿作画。
要求:
(1)棉签轻轻的蘸颜料。
(2)红萝卜红颜色,萝卜叶子是绿颜色。
(3)画出封闭的圆。
3、帮助较弱幼儿,大胆画圆。
(1)鼓励幼儿将“菜篮”装满,可以画大大小小的红萝卜。
(2)提醒幼儿最后用绿色的颜料添画上绿色的萝卜叶子。
四、作品展示
1、大大小小的萝卜送给小兔。一起祝小兔生日快乐!
2、共同唱生日快乐歌。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可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创作,让幼儿在创作中感受不同美术工具带来的乐趣。选材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时发现幼儿所需,并及时引导、帮助解决。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给了幼儿无限的发展空间。
30、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圆形变变变》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如何在绘画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绘画变成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快乐的活动,我根据小班幼儿这一时期绘画的特点—主要用圆来描绘物体,以及针对班级幼儿在绘画中的表现:动笔后构思;事先构思和随意图画穿插;绘画内容转移;一形多义;易受他人影响等特点,设计了美术教育活动《圆形变变变》。通过充分让幼儿感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形的物品,如:西瓜、太阳、苹果、饼干、球等,启发幼儿想象,大胆的创作和大胆的表现。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在圆形里外添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3、乐意参与“圆形变变变”活动,感知在圆形上添画变出新事物的快乐。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大胆地在圆形里、外进行添画,体验创造性地绘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能自主、创造性地联想和添画。
活动准备:
经验积累:观察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丰富感知经验。
小熊吹泡泡大图片、小熊吹泡泡作业单、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吹泡泡玩具、水彩笔、小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小熊吹泡泡卡片。
师:今天张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出示卡片)小熊在干什么?它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小熊是一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它会把圆形变成许多有趣的东西。小朋友睁大眼睛看一看小熊把圆形变成了什么?
二、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小熊变圆的魔术,说说小熊在圆形里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西瓜)圆形外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太阳)圆形里外同时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小猫)
师:我们一起数1、2、3,再吹一口气,(教师用简笔画形式画出西瓜)提问:小熊在圆形里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西瓜)小熊还会变什么呢?第二次变:小熊在圆形外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太阳)小熊可真棒,它还会变什么呢?小熊在圆形里外同时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小猫)
小结:小熊的本领真大,它能把圆泡泡变成这么多可爱的东西。
三、启发想象
师:小熊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小朋友你想变圆的魔术吗?你见过哪些圆形的东西?
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鼓励幼儿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引导幼儿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都说出来。(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教师可启发幼儿说一说吃的、玩的、教室里、马路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
四、创造、操作
(1)出示小熊吹泡泡的形象。
师:刚才,小熊又吹了许多圆泡泡,小朋友也来做一个小魔术师,把你想变的圆圆的东西都变出来吧。
(2)教师指导幼儿在圆形里边、外边添画。对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可用范例加以启发引
(3)对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更多的圆泡泡鼓励其创造。师:小熊又吹出了更多的泡泡,你再给它变一变吧。
五、交流讲评
(1)幼儿围坐在作品前,向同伴,向老师介绍自己把圆形变成了什么?谁变的东西和大家的不一样?
(2)老师讲评: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圆圆的可爱的东西,小熊夸我们真能干!看,小熊奖励给我们许多吹泡泡玩具,我们一起到外面玩吹泡泡游戏吧。
延伸活动建议:
1、观赏活动:引导幼儿观赏生活中各种圆、方、三角形的物品,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2、活动区活动:教师将画有三角形、方形的作业纸放在美工角,让幼儿自由添画,并把作品陈列在作品角。引导幼儿互相观赏添画好的作品。
活动反思:
优点: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我较好的把握了三个结合:
1、预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结合
幼儿的认知经验已今非昔比,他们更喜欢接受新奇、从现实生活中随机生成出来的事物,因此我从既定的教材中走出来,寻找到易为幼儿接受的题材,开拓了新的教材教法。从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教案的设计环节,尤其是幼儿的作业单再现了教师的创新亮点。此作业单最突出的特点是美观、游戏性强、具有反复利用性。作业单是用封塑膜过塑的,画错了可以擦去重新再画,并且反正面都有数量不同的泡泡,满足不同需要的幼儿,使幼儿能更为愉悦、成功地作画。
2、示范法与观察法、谈话法结合相结合
示范法的运用,使幼儿较好的掌握了在圆形里外添画的规律。但如果示范法过前、过全,则容易束缚幼儿小手和大脑,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只示范了三个范例,(西瓜、太阳、小猫头)但其展现的内容却是三个类别的内容(水果类、动物类、宇宙类)。(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从三个范例中可以引发幼儿进行相似联想,拓展幼儿的的想象力。
观察法是我把绘画内容变成了幼儿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感受深的东西,让幼儿“有物可画”。因此前展性感知经验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活动前我就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圆形的物品,以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孩子们之所以能说出这么多圆形的物品是因为他们有了前期的观察经验。
谈话法是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开放的谈话环境,让幼儿把绘画构思都表达出来,提高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谈话中教师及时捕捉幼儿闪光点,发现并纠正谈话中的不足,让幼儿“有物想画”。
三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的新型师生关系。如在活动中,晨晨小朋友只画了一个太阳,就不知该画什么了,于是我说了句“一粒芝麻掉下来”,幼儿思维马上被激活了,他在圆形里面点了无数个小点点,还告诉我这是芝麻饼。我想这就是因人、因情施教,它既帮助了弱者,又不限制强者,保证不同水平的幼儿“有胆敢画”。
3、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
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让幼儿在自我表达中展现有个性的创意.(如:我们成人看孩子的作品,线条不流畅,结合比例不合常规(添画人头时眼睛太往上);有的色彩深浅也不合实际(绿太阳)),幼儿自我创意是:这个西瓜切成了两半、绿太阳会觉得凉快……幼儿的奇思妙想让我很吃惊。因此也让我把更多赞赏和鼓励的语言“普洒”给每个孩子。我觉得每一幅画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幼儿表现水平之别。因此,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只有和幼儿评价相结合,才能防止片面和偏颇,起到尊重幼儿创作成果,全面教育幼儿的作用。
不足之处:因为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随时会出现教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与行为,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需加强,解决的方法一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二是要对每一个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31、小班体育活动小白兔和大灰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练习挺胸、双肩打开,两臂上举的动作。
2、能根据音乐的提示,来表现小兔跳、采蘑菇、笔直的松树等情节。
3、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参与游戏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把椅子。
2、《小兔和狼》的音乐磁带。
3、蘑菇若干个。
4、松树林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我做兔妈妈,你们做兔宝宝让我们听着音乐,活动活动身体吧!”
“今天天气真正好,小兔小兔起得早,跟着妈妈来做操,要把身体锻炼好!点点头、点点头,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转一圈、转一圈,蹦蹦跳、蹦蹦跳,一二一二往前跳,拔出一个大萝卜,切萝卜、切萝卜,啊呜啊呜真好吃,我是快乐的兔宝宝。”
2、听音乐做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兔妈妈带领兔宝宝来到松树林:“今天妈妈要带宝宝们来到了松树林采蘑菇,这里的蘑菇又大又嫩,你们想不想去?”“松树林里到处都是松树”“可是我听说最近松树林里有一只可怕的大灰狼,经常去吃小白兔,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不被大灰狼发现?”
2、练习动作
(1)“在松树林,当大灰狼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学做一棵小松树来保护自己,不被大灰狼发现。”
活动反思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指出“选择、编排教育内容要依据目标进行。要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贴近儿童实际。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游戏是他们学习的最佳形式,也是最容易让他们接受的。以上案例中的游戏是我根据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小兔乖乖”设计的,游戏情节简单又充满童趣,可爱的小白兔又是孩子们都喜欢的动物,连平时几个总不爱参与集体游戏的孩子都轻松地玩起了游戏,在愉快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
32、小班体育小白兔和大灰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练习挺胸、双肩打开,两臂上举的动作。
2、能根据音乐的提示,来表现小兔跳、采蘑菇、笔直的松树等情节。
3、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参与游戏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把椅子。
2、《小兔和狼》的音乐磁带。
3、蘑菇若干个。
4、松树林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我做兔妈妈,你们做兔宝宝让我们听着音乐,活动活动身体吧!”
“今天天气真正好,小兔小兔起得早,跟着妈妈来做操,要把身体锻炼好!点点头、点点头,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转一圈、转一圈,蹦蹦跳、蹦蹦跳,一二一二往前跳,拔出一个大萝卜,切萝卜、切萝卜,啊呜啊呜真好吃,我是快乐的兔宝宝。”
2、听音乐做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兔妈妈带领兔宝宝来到松树林:“今天妈妈要带宝宝们来到了松树林采蘑菇,这里的蘑菇又大又嫩,你们想不想去?”“松树林里到处都是松树”“可是我听说最近松树林里有一只可怕的大灰狼,经常去吃小白兔,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不被大灰狼发现?”
2、练习动作
(1)“在松树林,当大灰狼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学做一棵小松树来保护自己,不被大灰狼发现。”
活动反思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指出“选择、编排教育内容要依据目标进行。要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贴近儿童实际。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游戏是他们学习的最佳形式,也是最容易让他们接受的。以上案例中的游戏是我根据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小兔乖乖”设计的,游戏情节简单又充满童趣,可爱的小白兔又是孩子们都喜欢的动物,连平时几个总不爱参与集体游戏的孩子都轻松地玩起了游戏,在愉快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
33、小班音乐小兔子与大灰狼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兔子和狼不同形态的音乐,乐意用肢体表现音乐形象。
2、在跳跳玩玩中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活动ppt、音乐;小兔子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情景布置树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律动去树林
听音乐,开车子来到“树林”
二、感知体验——兔子和狼的音乐形象
(一)欣赏感受兔子的音乐
1、完整欣赏兔子的音乐一遍
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好像是谁来了?小兔子们在树林里干什么呢?
2、再次欣赏兔子的音乐,肢体展现兔子动作。
3、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学一学。
4、集体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表现。
小结: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小兔子,(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他们有的蹦蹦跳跳、有的吃草、有的采蘑菇,大家在一起都非常开心快乐。
(二)欣赏感受狼的音乐。
1、倾听狼的音乐
师:哎呀,谁来了?这段音乐听上去怎么样?
2、再次倾听狼的音乐,肢体展现狼的动作。
师:大灰狼怎么走来的?小兔们该怎么办?
(三)完整欣赏,感知音乐
1、师放ppt,配乐讲述故事
师:到底树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小结:树林里不仅有可爱的小兔子们,还有坏蛋大灰狼,(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大灰狼来了,小兔子就要快点躲到大树后面藏起来,不能让大灰狼捉住了。
三、幼儿游戏——兔子和狼的音乐游戏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提示:听到大灰狼来了,要赶紧躲在大树后面,不让大灰狼看到。
2、幼儿在音乐声中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1)小兔音乐:小兔在树林里蹦蹦跳跳做游戏。
(2)大灰狼音乐:大灰狼来了,小兔子们躲起来。
(3)小兔子音乐再次响起:大灰狼灰溜溜的走了,小兔子们跟着妈妈又出来游戏了。
师:小兔子们玩得开心么?有没有被大灰狼发现呀?你们真是听话、勇敢的兔宝宝。
3、活动延伸
师:树林里还有许多其他动物朋友,我们一起也去和他们做好朋友玩游戏好吗?
反思:
一个好的选材,往往是一节成功活动的一半。我班幼儿刚刚入园一个半月,对于遵守上课纪律,和遵守游戏规则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因此针对我班孩子情况,我在选材上下足了工夫。经过反复斟酌、权衡后选定了《兔子和狼》这个音乐游戏。
这个题材,有着朗朗上口的曲调,活泼明快的旋律,特别符合我班幼儿特点。
当孩子们踏着欢快的乐曲以“开小汽车”的游戏进入活动室后,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瞬间安静了下来。我顺势将手中制作的指偶“兔子”和“狼”引出生动的故事。迅速地将孩子带入情景,回忆了歌词,复习了歌曲,使孩子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更加明朗化。
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我抓住了孩子学习的最佳时机,及时引导孩子学习“兔跳”的基本动作。孩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开始了第一次游戏,初次尝试,孩子肯定有不足,如果我直接与孩子交流、纠正动作,那么这个以游戏情景一线贯穿的活动就会变得机械、生硬。我大胆地将活动中的重、难点交给了游戏中的角色之一“大灰狼”让她用发现兔子和要抓住兔子的游戏口吻,来指出孩子的不足,提醒孩子:要双脚并拢,脚尖轻轻地按节奏跳。这样,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强化。
在第二次练习中,不会因为游戏玩的太尽兴而忽视动作的要领。实践证明,这次突破是成功的。孩子们一听完大灰狼的话后,马上跑到我身边,在我的引导下主动地说出了再次游戏应注意的地方。
在整个活动中,我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每个环节层层递进,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孩子主动地在游戏中学习,注意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获得地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活动中,如果在场景布置上选择更符合游戏情景的布置,就更有游戏的氛围了。
34、小班语言活动我喜欢《小班》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小袋袋”绘本系列是著名绘本大师查尔斯·福格的作品,一共有四本。第一本原名叫《我是小袋袋》,主要是介绍小袋袋这个动物形象。小袋袋是一只憨态可掬、顽皮可爱的小袋熊,它的神态表情、举手投足极具亲和力,能让低龄幼儿产生由衷的快乐和认同感。
为了更适合小班幼儿阅读与理解,我们对绘本画面进行了适当删减,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景,按照理解讲述的侧重点的不同调整了阅读顺序,将原来较为零散的描述性语言改编成可以让幼儿接话或独立讲述的语言。活动的主体部分共分四个环节。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绘本画面,然后让幼儿在初步理解绘本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完整的阅读,接着师幼共同阅读绘本,教师引导幼儿重点用“我喜欢……”的句式讲述绘本内容,最后迁移学习经验,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活动目标:
1 观察、阅读画面,理解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泼。
2 愿意用动作、语言表现画面内容,尝试运用“我喜欢……”的旬式进行讲述。
3 喜欢和同伴一起阅读图书。体验集体阅读的快乐。
4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绘本PPT(演示文稿)。
活动过程:
一、认识书中主要人物小袋袋,猜想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
师(出示“小袋袋”图片):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
师:这是袋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袋袋。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
师:小袋袋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它的手和脚是怎么放的?大家一起来做做小袋袋的样子。
师:小袋袋很可爱,它喜欢做很多事情。你们猜一猜:它喜欢做什么事情?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幼儿猜想。)
二、初次阅读,感受、理解并表达小袋袋跑步、玩泥巴、躺在妈妈怀里等画面内容
1 阅读画面一:跑步
师:谁在跑步?
幼:小袋袋在跑步。
师:还有谁也在跑步?
幼:考拉熊、乌龟、青蛙、小虫。
师:他们都在跑步。谁跑在最前面?它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师:对,小袋袋跑在最前面。它抬着头,挺着胸,跑在最前面,很神气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它跑步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和好朋友们一起跑步,和它一起跑步的好朋友有小虫、考拉熊、乌龟,还有青蛙。
2 阅读画面二:扮鬼脸
师:你们为什么笑啊?小袋袋在干什么呀?
幼:吐舌头/顶鼻子/扮鬼脸……
师:对,小袋袋特别调皮,它在吐舌头,顶鼻子,拉耳朵。我们来学一学,给旁边小朋友看一看,好不好?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做鬼脸,吐吐舌头、顶顶鼻子、拉拉耳朵,真好玩。
3 阅读画面三:玩泥巴
师:小袋袋在玩什么?
幼:玩泥巴。
师:小袋袋身上哪里有泥巴呀?
幼:头上有泥巴/手上有泥巴,肚子上有泥巴/腿上有泥巴。
(教师用动作提示。)
师:小青蛙在干什么?小兔子身上有什么?
师:小袋袋玩泥巴时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袋袋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玩泥巴,头上、手上、肚子上、脚上都是泥,玩得真开心。
4 阅读画面四:扮大树
师: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幼:小兔在跳小乌龟在爬……
师:小袋袋在干什么?它举着树叶一动不动像什么呀?
师:我们来学学小袋袋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变成一棵大树,一动不动地站着。
5 阅读画面五:捉迷藏
师:小袋袋在干什么?(教师用动作表现小袋袋缩成一团的样子。)
师:谁躲起来了?谁在找它?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捉迷藏,把自己缩成一团,让大家找不到它。
师:现在请大家做做小袋袋躲起来的样子。老师来找找。
6 阅读画面六:回家
师:玩了一天,小动物们都回家了。谁在门口等小袋袋?
师:妈妈见了小袋袋心里怎么样?小袋袋见到妈妈心里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7 阅读画面七:睡觉
师: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小袋袋要睡觉了。谁抱着小袋袋?
师:小袋袋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怎么样?
(师幼一边说“小袋袋最喜欢躺在妈妈的怀里睡觉,又温暖又舒服”,一边做动作并感受。)
三、完整阅读
1 在音乐声中完整观看PPT。再次感知绘本内容,并感受其中的语言美。
2 师幼共同阅读PPT并表述画面内容。
师:小袋袋喜欢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吧。
四、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师:小袋袋喜欢玩,也喜欢做好多好多事情。小朋友,你们喜欢做什么呢?
(从幼儿讲述的游戏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游戏进行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35、小班主题活动战胜大灰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积极参与战胜大灰狼的绘画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习用粉水彩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3.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听故事《战胜大灰狼》,理解“篱笆”的含义。
2.小鸡头饰若干(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鸡妈妈头饰一只,请一名老师配合扮演“大灰狼”。
3.录音机一台,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
4.幼儿作画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
2、提问:故事中有谁?大灰狼来干什么?
鸡妈妈和小鸡是用什么办法战胜大灰狼的?
3、丰富词:篱笆、密密的、长长的
二、结合情景,开展绘画活动。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动作。
2.插“篱笆”,学习用水彩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1)“大灰狼”第一次袭击,激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
“大灰狼”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走到小鸡的家,嘴里不停地说:“我的肚子饿极了,小鸡的肉好香啊!”老师嘱咐幼儿别害怕,并不时地对“大灰狼”作出反击。“大灰狼”突然摔了一跤,狼狈地逃回了家。
(2)插“篱笆”,初步学习用水彩笔在纸上画直线。
师:“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
师:孩子们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喜欢你们!这样吧,我们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
(3)老师先让幼儿观察插“篱笆”的过程,老师边插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长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然后幼儿练习插“篱笆”。
(4)“大灰狼”第二次袭击,补插“篱笆”,部分幼儿继续用水彩笔在地上画直线。“大灰狼”第二次恶狠狠地出现了,边走边说:“哇,插上了这么多篱笆,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钻进去。”幼儿跟随着老师观察“大灰狼”的行迹,当“大灰狼”发现篱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想钻进来的时候,老师鼓励幼儿勇敢些,马上补插上篱笆。过了一会儿,“大灰狼”看了看,说:“今天实在太累了,下次来一定吃个饱!”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5)继续插“篱笆”,用水彩笔在纸上画密密、长长的直线。
师:看来大灰狼还会来,我们的家还不够牢固,我们怎么办呢?
师:孩子们的办法真好,我们一起再插上些篱笆,插得直一点、插得多一点、插得长一点,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补插“篱笆”。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3.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声响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现,围着小鸡的家走来走去,不时地用肩膀挤挤“篱笆”,还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了,怎么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
活动反思:
活动富有情景性、游戏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游戏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成分。根据幼儿这一年龄特点,我在整个活动中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使孩子自然的投入角色,融入游戏之中,使幼儿学得轻松,玩得开心。幼儿从活动的开始就步入故事情节,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并且以情节的自然递进为转换环节的契机,使幼儿怀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跃跃欲试,激情高涨,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36、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做客》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带圆点的蘑菇形房顶用1—5的点卡表示;贴有小动物的房间,分别为五种不同的动物;大子两颗。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学具“糖”、糖纸、数字卡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
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看看我们先到谁家啊?”(小猪)“有几只小猪在家?”(3只)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结:大家都数一数,知道每个房间住着几只 小动物。
(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小动物的房子盖好了,可是它们都忘记挂门牌号了,我们大家来帮它们挂一下吧!”请幼儿分别用数字卡表示门牌号。并提问:“你怎么知道这个门牌号是ХХ家的呢?”
小结:小狗的房间里住着一只小狗,门牌号应该是1。(类推)
(三) 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 1.教师掷有点卡的 子,幼儿根据点卡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边拿边说:一个点我拿一张糖纸。(重复游戏)
2. 教师掷有数字的 子,幼儿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并边拿边说。
3.幼儿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给自己想送的小动物。
小结:有几只小动物就包几颗糖果。
活动反思:
3岁半到4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目标设定为: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为了使数学活动与生活紧密相连,我在教学具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围绕目标,我将活动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 。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三)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 。三个环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在教学中,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多幼儿达到了目标的学习。但也有个别幼儿产生了困难,我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仔细的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由于此节活动以复习游戏为主,再加上与生活密切相连,很投幼儿的胃口,上起来较轻松。另外,我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留出更多的机会给孩子,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7、小班美术战胜大灰狼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用童话故事带动小朋友的兴趣,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探索的欲望很强,常常有一些”不合常规”的现象发生。在一次组织户外活动的时候,我发现一名幼儿用粉笔在水泥地上画了许多凌乱的线条,看到幼儿兴趣盎然的模样,我不禁被他的快乐感染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启示,那就是如果打破传统蜡笔画画的框架,尝试用粉笔来作画,从纸上转移到地上,从室内走向室外,幼儿也许会更容易投入到活动中去。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目前美术活动的进展情况,同时考虑到幼儿第一次使用粉笔。于是从最简单的直线入手,通过战胜大灰狼的游戏,愉悦幼儿的身心,激发幼儿强烈的作画愿望,进一步体验多种工具绘画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战胜大灰狼的绘画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3.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童话故事情景,幼儿可以用粉笔从简单的直线入手绘画出自己的愿望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得直线条。
活动准备
1. 听故事《战胜大灰狼》,理解”篱笆”的含义
2. 小鸡头饰若干(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鸡妈妈头饰一只,大灰狼头饰一只。
3.录音机一台,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
4. 粉笔数盒放在”小鸡家”周围。
活动过程
一、老师扮作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动
作。(活动开始,老师和幼儿以鸡妈妈和小鸡的角色出现,幼儿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对于个别幼儿的”自由”动作,老师未加干涉,给了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 插”篱笆”,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1)”大灰狼”第一次袭击,激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 “大灰狼”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走到小鸡的家,嘴里不停地说:”我的肚子饿极了,小鸡的肉好香啊?嘱咐幼儿别害怕,并不时地对”大灰狼”作出反击。”大灰狼”突然摔了一跤,狼狈地逃回了家。
(2)插”篱笆”,初步学习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师:”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 幼a:”我要把大灰狼打死!” 幼b:”我拿枪把大灰狼枪毙掉!” 幼c:”我们躲在家里不出去!” 师:”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喜欢你们!这样吧,我们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 先让幼儿观察插”篱笆”的过程,老师边插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长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然后幼儿练习插”篱笆”。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鼓励了幼儿战胜大灰狼的勇气。幼儿第一次用粉笔,非常开心,完全融入活动过程中。由于在地上画有一定的难度,对幼儿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也使幼儿能进一步掌握画直线的技能。
(3)”大灰狼”第二次袭击,补插”篱笆”,部分幼儿继续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大灰狼”第二次恶狠狠地出现了,边走边说:”哇,插上了这么多篱笆,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钻进去。”幼儿跟随着老师观察”大灰狼”的行迹,当”大灰狼”发现篱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想钻进来的时候,老师鼓励幼儿勇敢些,马上补插上篱笆。过了一会儿,大灰狼看了看,说”今天实在太累了,下次来一定吃个饱!”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4)继续插”篱笆”,用粉笔在地上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插得直一点、插得多一点、插得长一点,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补插”篱笆”。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三、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声响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现,围着小鸡的家走来走去,不时地用肩膀挤挤”篱笆”,还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了,怎么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
38、小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大苹果》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撕贴画《可爱的大苹果》
活动目标:
1.根据要求进行美工创作。
2.通过美工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3.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
准备材料
1.16开铅画纸(画有苹果)。
2.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
3.固体胶管。
4.桌椅。
活动过程:
导入过程:
1.呈现画有大苹果的铅画纸,问①小朋友看到了什么.②小朋友想一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简述及活动目的,并倾向朋友想一想自己想把苹果贴成什么颜色的.(强调要年贴在苹果图形内部)
3.进行示范活动告诉幼儿如何用手指撕纸、如何用胶水粘贴.
操作过程
1.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2.老师巡回指导.
展示、交流、分享
1.夸奖孩子们贴的苹果非常的美丽.
2.请愿意介绍自己苹果的小朋友来讲讲.
3.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可以老师代写,也可以鼓励小朋友自己创作特殊符号表现自己的名字)
延伸活动
如果时间允许或者孩子们兴趣还是很高的话,可以鼓励孩子们给自己的小苹果画上叶子等其他的添画。
39、小班语言活动大灰狼娶新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所提供的线索,发现动物形象的主要特征。
2、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把你的XX伸(露)出来,给我看看。
3、引导幼儿尝试参与讲述故事并猜测新娘是谁。
活动准备:
1、故事《大灰狼娶新娘》PPT。
2、音乐《喜洋洋》、《婚礼进行曲》。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及出示红喜的幻灯片。
师:咦,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那里怎么这么热闹,我们一起过去看看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入场。)
师:这是在干什么呀?(结婚)是谁要结婚啦?
二、观看PPT课件–《大灰狼的新娘》
引导幼儿根据画面所提供的线索,理解故事情节,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把你的XX伸出来,给我看看!”。
(出示课件)
1、师:”原来是大灰狼先生要结婚了,咿!会是哪个小动物成为他的新娘呢?” (引导幼儿充分地发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大灰狼的新娘真的是X X吗?我们来问问它好不好?(师带领幼儿大声问大灰狼)大灰狼你的新娘是谁啊?
大灰狼:我也不知道。而且我们森林王国和你们人类可不一样,要到结婚那天才会知道自己的新娘是谁?瞧,我的新娘正躲在红盖头下面,要我猜出她是谁才肯出来。嘿嘿,不过我已经想出好办法了,你们等着吧!
2、大灰狼对新娘说:”新娘,新娘,请把你的手伸出来,给我看看。”
师:大灰狼对新娘说了什么?(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把你的手伸出来,给我看看。)
3、师:新娘的手长得怎么样?(毛绒绒的,灰灰的,长满毛的手……)(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新娘有毛绒绒的手……”)那新娘有可能会是谁呢?(可能、估计、也许……)
4、师:大灰狼也猜不出新娘是谁,瞧,他又叫新娘伸出了什么呢?(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把你的脚伸出来,给我看看。)新娘的脚伸出来了,也伸一点点,新娘的脚长得怎么样?(新娘的脚指甲好长啊!尖尖爪子的脚……) (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新娘有尖尖爪子的脚……”)
师:这一次你们再猜猜可能会是哪个小动物?(幼儿回答)
5、师:大灰狼没有我们小朋友聪明,它还是不敢确定自己的新娘是谁,这回他又会请新娘伸出什么呢?(教师引导:小动物屁股后面的)这一次,大灰狼想请我们小朋友对新娘说说,看看新娘会不会把尾巴伸出来给我们看!(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把你的尾巴伸出来,给我看看。)新娘的尾巴长得怎么样?(又粗又长,毛绒绒的……)(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新娘有又粗又长的尾巴……”)像个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6、师:大灰狼最后又会请新娘伸出什么呢?(教师引导:嘴巴)(幼儿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把你的嘴巴伸出来,给我看看。)新娘的嘴巴长得怎么样?(哟,新娘的嘴巴好长啊,尖尖的牙齿。)(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新娘有长长的嘴巴和尖尖的牙齿……”)
7、师总结:大灰狼的新娘有着长满毛的手、尖尖爪子的脚、又粗又长的尾巴、还有一张长着尖牙齿、长长的嘴巴,她到底是谁呀?现在你们知道是谁了吧?(让幼儿再次尝试猜测)我们把眼睛蒙起来,和大灰狼一起把红盖头打开。教师揭示谜底。(1、2、3……)
师: “原来,大灰狼的新娘也是只大灰狼啊!”
8.带领幼儿鼓掌,祝贺新郎、新娘。(恭喜恭喜啊!)
9.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美好的事情呢?
师:瞧!大灰狼和他的新娘生了一只可爱的小狼宝宝,真幸福呀!
师:今天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大灰狼娶新娘。
三、完整欣赏故事。
四、结束活动。
1、师:大灰狼先生猜出了自己的新娘是谁,真高兴!可是森林里还有好多新浪没有猜出自己的新娘是谁,我们一起去帮帮它们吧!
2、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大灰狼娶新娘》是一则趣味性较强的童话故事,语言简单通俗易懂,句子重复较多。从熟悉的大灰狼到让幼儿猜测它的新娘是谁为线索。采取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定顺序的单页单幅画面,展现了新娘的外形特征,有趣的情节画面能触动幼儿的情感,扣住幼儿的心弦,使幼儿兴奋。大灰狼的新娘是谁呢?这个问题会引起幼儿的好奇,促使他们仔细观察画面,大胆想象新娘的形象。浅显的故事构思和富有情节形象的画面适合小班幼儿阅读水平,并能帮助幼儿逐渐掌握阅读的技巧。
40、小班游戏大灰狼来了教案反思
一、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体验到相互合作的快乐,感受到齐心协力的力量大于一切;
2. 让幼儿能了解到布袋的多种用法;巩固合跳、跨跳、四散跑的能力;
3. 幼儿能够听懂音乐,发挥想象感受到不同的情节性音乐,并通过游戏充分的表现音乐。
4. 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二、 活动准备:
1. 每人布袋各一个,老狼头饰一个,小兔头饰与幼儿人数一致;
2. 完整情节的录音音乐磁带一盘;
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小兔子们跟兔妈妈做起床操。(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情境游戏)
1、”寻找食物”: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套着布袋蹦脚前进跳;
2、”吃完东西回家”:在草地上吃东西,吃后扛着袋子回家。
(1) 教师带领幼儿一个接一个并脚跳,不套布袋;
(2) 听到了河流声,小兔们过独木桥:幼儿把袋子扑成一条木桥,然后小兔过桥;
(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教师引导作用)a. 一个跟着一个并拢双脚跳一次
b. 一个跟着一个跨跳一次
(3) 收拾布袋,套着布袋跳回家
3、 “大灰狼捉小白兔”:
a.大灰狼来了,幼儿躲避大灰狼四散跑(恐怖的音乐响起,另一老师扮演大灰狼进场);
b.小白兔藏进布袋里,大灰狼在周围巡视;
c.发现一小兔被抓,所有小兔拿起布袋当棍子打狼,最后胜利了,高高兴兴地 回家了。
活动结束:
小白兔们高高兴兴随着胜利的音乐走出场.
活动反思:
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从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出发,给幼儿提供了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其活动的趣味性和自由度,不仅有利于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因人施教。
41、小班游戏大灰狼来了教案
一、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体验到相互合作的快乐,感受到齐心协力的力量大于一切;
2. 让幼儿能了解到布袋的多种用法;巩固合跳、跨跳、四散跑的能力;
3. 幼儿能够听懂音乐,发挥想象感受到不同的情节性音乐,并通过游戏充分的表现音乐。
二、 活动准备:
1. 每人布袋各一个,老狼头饰一个,小兔头饰与幼儿人数一致;
2. 完整情节的录音音乐磁带一盘;
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小兔子们跟兔妈妈做起床操。(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情境游戏)
1、”寻找食物”: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套着布袋蹦脚前进跳;
2、”吃完东西回家”:在草地上吃东西,吃后扛着袋子回家。
(1) 教师带领幼儿一个接一个并脚跳,不套布袋;
(2) 听到了河流声,小兔们过独木桥:幼儿把袋子扑成一条木桥,然后小兔过桥;(教师引导作用)
a. 一个跟着一个并拢双脚跳一次
b. 一个跟着一个跨跳一次
(3) 收拾布袋,套着布袋跳回家
3、 “大灰狼捉小白兔”:
a.大灰狼来了,幼儿躲避大灰狼四散跑(恐怖的音乐响起,另一老师扮演大灰狼进场);
b.小白兔藏进布袋里,大灰狼在周围巡视;
c.发现一小兔被抓,所有小兔拿起布袋当棍子打狼,最后胜利了,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活动结束:
小白兔们高高兴兴随着胜利的音乐走出场.
42、小班主题小白兔和大灰狼教案反思
常州市雕庄中心幼儿园 沈洁 夏吉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练习挺胸、双肩打开,两臂上举的动作。
2、 能根据音乐的提示,来表现小兔跳、采蘑菇、笔直的松树等情节。
3、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参与游戏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 人手一把椅子。
2、 《小兔和狼》的音乐磁带。
3、 蘑菇若干个。
4、 松树林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我做兔妈妈,你们做兔宝宝让我们听着音乐,活动活动身体吧!”
“今天天气真正好,小兔小兔起得早,跟着妈妈来做操,要把身体锻炼好!点点头、点点头,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转一圈、转一圈,蹦蹦跳、蹦蹦跳,一二一二往前跳,拔出一个大萝卜,切萝卜、切萝卜,啊呜啊呜真好吃,我是快乐的兔宝宝。”
2、听音乐做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兔妈妈带领兔宝宝来到松树林:“今天妈妈要带宝宝们来到了松树林采蘑菇,这里的蘑菇又大又嫩,你们想不想去?”“松树林里到处都是松树”“可是我听说最近松树林里有一只可怕的大灰狼,经常去吃小白兔,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不被大灰狼发现?”
2、练习动作
(1)“在松树林,当大灰狼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学做一棵小松树来保护自己,不被大灰狼发现。”(常州市雕庄中心幼儿园)
活动反思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指出“选择、编排教育内容要依据目标进行。要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贴近儿童实际。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游戏是他们学习的最佳形式,也是最容易让他们接受的。以上案例中的游戏是我根据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小兔乖乖”设计的,游戏情节简单又充满童趣,可爱的小白兔又是孩子们都喜欢的动物,连平时几个总不爱参与集体游戏的孩子都轻松地玩起了游戏,在愉快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
43、小班美术战胜大灰狼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用童话故事带动小朋友的兴趣,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探索的欲望很强,常常有一些”不合常规”的现象发生。在一次组织户外活动的时候,我发现一名幼儿用粉笔在水泥地上画了许多凌乱的线条,看到幼儿兴趣盎然的模样,我不禁被他的快乐感染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启示,那就是如果打破传统蜡笔画画的框架,尝试用粉笔来作画,从纸上转移到地上,从室内走向室外,幼儿也许会更容易投入到活动中去。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目前美术活动的进展情况,同时考虑到幼儿第一次使用粉笔。于是从最简单的直线入手,通过战胜大灰狼的游戏,愉悦幼儿的身心,激发幼儿强烈的作画愿望,进一步体验多种工具绘画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战胜大灰狼的绘画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3.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童话故事情景,幼儿可以用粉笔从简单的直线入手绘画出自己的愿望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得直线条。
活动准备
1. 听故事《战胜大灰狼》,理解”篱笆”的含义
2. 小鸡头饰若干(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鸡妈妈头饰一只,大灰狼头饰一只。
3.录音机一台,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
4. 粉笔数盒放在”小鸡家”周围。
活动过程
一、老师扮作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动
作。(活动开始,老师和幼儿以鸡妈妈和小鸡的角色出现,幼儿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对于个别幼儿的”自由”动作,老师未加干涉,给了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 插”篱笆”,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
(1)”大灰狼”第一次袭击,激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 “大灰狼”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走到小鸡的家,嘴里不停地说:”我的肚子饿极了,小鸡的肉好香啊?嘱咐幼儿别害怕,并不时地对”大灰狼”作出反击。”大灰狼”突然摔了一跤,狼狈地逃回了家。
(2)插”篱笆”,初步学习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师:”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 幼a:”我要把大灰狼打死!” 幼b:”我拿枪把大灰狼枪毙掉!” 幼c:”我们躲在家里不出去!” 师:”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喜欢你们!这样吧,我们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 先让幼儿观察插”篱笆”的过程,老师边插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长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然后幼儿练习插”篱笆”。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鼓励了幼儿战胜大灰狼的勇气。幼儿第一次用粉笔,非常开心,完全融入活动过程中。由于在地上画有一定的难度,对幼儿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也使幼儿能进一步掌握画直线的技能。
(3)”大灰狼”第二次袭击,补插”篱笆”,部分幼儿继续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大灰狼”第二次恶狠狠地出现了,边走边说:”哇,插上了这么多篱笆,看看有没有地方可以钻进去。”幼儿跟随着老师观察”大灰狼”的行迹,当”大灰狼”发现篱笆稀疏或插歪的地方想钻进来的时候,老师鼓励幼儿勇敢些,马上补插上篱笆。过了一会儿,大灰狼看了看,说”今天实在太累了,下次来一定吃个饱!”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4)继续插”篱笆”,用粉笔在地上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插得直一点、插得多一点、插得长一点,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补插”篱笆”。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
三、随着沉闷、缓慢的音乐声响起,”大灰狼”第三次出现,围着小鸡的家走来走去,不时地用肩膀挤挤”篱笆”,还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了,怎么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
44、小班音乐小白兔和大灰狼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让幼儿充分感受,培养幼儿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听辨小兔和狼不同音乐形象,体验游戏的快乐。
2.在游戏中发现躲藏的规则,形成自我控制意识。
3.培养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遵守游戏规则。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狼头饰一个;树、石头等背景。
2.熟悉歌曲,能跟随音乐做简单动作。
活动过程:
1.熟悉“森林”场景。
2.复习歌曲《兔子和狼》。
一起唱歌。
3.了解游戏规则。
(1)狼来了,可怎么办?(启发幼儿坐回椅子椅子就是小朋友的家)
大灰狼来了可怎么办?躲哪里?”(启发幼儿想出躲到大石头、大树、后面。)”
“那什么时候躲?歌里是怎么唱的?”(唱到“哎呀,狼来了”时)
“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一起唱“哎呀,狼来了”,做躲的动作。)
4.完整游戏,了解规则。
(1)边唱歌边到树林里玩。
第一遍游戏时,请老师当大灰狼。
重点关注孩子们是否能分辨两种不同性质的音乐,并作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以及是否有孩子在藏的时候是否有声音或动的。
围到教师身边讨论:刚才***为什么被大灰狼抓住了呀?(说话了、动了)
“那狼来了应该怎么办呢?”
“大灰狼的耳朵很灵,眼睛也很尖。那我们怎样才不会被大灰狼发现呢?”
(2)幼儿休息,说说游戏规则。
幼儿回椅子随舒缓的音乐休息。
“你是怎么做到不被大灰狼发现的呀?”(不发出声音,不动)
兔宝宝们,你们都想好躲的地方了吗?我们又要去森林里玩喽!
游戏一次。“你刚才躲在哪里啦?”
不要躲到危险的地方注意安全。
5.游戏结束。
随音乐边跳边退场。
活动反思:
兔子和狼是小班幼儿熟悉的音乐形象,在认知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活动内容,同时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 能够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 , 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通过让幼儿扮演小兔和大灰狼 , 让幼儿愉快的参与角色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