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是怎么引起的(防治水稻恶苗病有哪些技巧),水稻病害,一些农民习惯把它叫做“疯稻子”病、“公稻子”病、“白秆病”、“徒长病”,也有些农民习惯把它叫做“公禾”病、“公稻”病、“公秧”病

水稻恶苗病是怎么引起的(防治水稻恶苗病有哪些技巧)-编程之家

水稻病害,一些农民习惯把它叫做 “疯稻子”病、“公稻子”病、“白秆病”、“徒长病”,也有些农民习惯把它叫做“公禾”病、“公稻”病、“公秧”病,但它的学名肯定大家都听说过——水稻恶苗病(防治的重点在防不再治,一旦发病只能控制病情扩散、不能治疗水稻恢复正常健康生长发育)。

近些年来,随着水稻干种旱播和机器直播、机器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农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恶苗病害情况总体呈现出发病更加频繁、发病更加严重的趋势,这主要是水稻播种时种子药物处理不到位和水稻种植时稻种损伤、稻秧损伤等原因造成的,不知大家又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为了帮助大家减少和减轻水稻恶苗病的危害,指导大家更好的种植出健康高产的水稻,今天农技小背篓给大家说一说水稻恶苗病的综合防治管理技术知识吧!

一、关于水稻恶苗病的发病规律与发病原因

(一)水稻恶苗病,属于反复传染性非常强的病害,属于侵染性很强的真菌性病害,这种病害主要通过种子带菌或者病菌通过稻秧上的伤口进行侵染传播病害,并且水稻籽粒带菌或者水稻秧苗带菌后可以反复在农田里循环侵染发病。

(二)水稻恶苗病,属于高温的病害,一般土温达到25度以上时水稻恶苗病的病菌就可以开始侵染发病,其中30-35度的土温环境最有利于水稻恶苗病的快速侵染、快速传播、快速发病且发病程度比较重(高温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三)水稻恶苗病主要是稻种带菌播种和稻种药物浸拌种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病菌可以寄生在种子上连年存活),其次是稻种品种抗病能力差(以及不抗病的稻种)、播种时稻种籽粒损伤、栽种时稻苗稻秧出现损伤以及稻苗长势不健壮的水稻更容易被病菌侵染发病,其次水稻恶苗病的病菌可以通过刮风、下雨、浇水等途径进行传播扩散病害。

(四)水稻恶苗病有3个明显的集中发病高峰期,一是水稻播种后2-3周,一个是水稻集中分蘖期,一个是水稻集中孕穗期。

(五)从水稻恶苗病发病率和发病程度上来说,一般水稻旱育苗发病多/发病重、水育苗发病少/发病轻,晚稻发病多/发病重、早稻发病少/发病轻,籼稻发病多/发病重、糯稻发病少/发病轻。

(六)水稻恶苗病的发病情况,一般干籽直播的地块、旱地播种育苗的地块、高温催芽时间过长的地块、育苗期温度过高的地块、稻田长期深水灌溉的地块、水稻分蘖期/抽穗期持续高温多雨的地块上以及大量使用氮肥而磷钾肥使用不足的地块,水稻恶苗病的发病率非常高、水稻发病受害程度非常重。特别是水稻播种前不进行杀菌剂浸拌种或者杀菌剂浸拌种不到位、不全面的地块,这样的水稻发生恶苗病的情况最严重。

(七)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核心与关键是做好播种前的药物浸拌种杀菌处理,但如果大家在水稻药物处理种子时选择的杀菌剂不当或者所使用的杀菌剂抗性大等,也会造成稻种药物杀菌处理无效而诱发水稻噁霉病的发生。

二、关于水稻恶苗病的发病特征与发病危害

(一)水稻恶苗病在水稻苗期最容易发病,一般秧苗期发病率比较高、分蘖期抽穗期后发病率比较少。

(二)水稻籽粒染病后,稻种播种到地里不能正常发芽出苗。

(三)水稻秧苗期(到抽穗前)发病后,病秧病苗相比正常无病苗更加的细/瘦/弱/高,一般病苗要比健康苗高30%左右,叶鞘比健康苗更加细长(田间湿度大时叶鞘内部的茎秆上会有褐色病斑或白粉霉层)、叶片颜色比健康苗更加淡黄,同时病苗比健康苗的根系发育更差、分蘖数量更少、拔节更早更细长、生长期更容易发生倒伏,病苗基部茎节处经常会有倒着生长的须根或不定根(根尖在上),发病严重时发生恶苗病的水稻在定植前的秧苗期或移栽到大田后20-30天就会整棵枯死,部分会在水稻抽穗前逐步退绿黄枯而死。

(四)水稻抽穗孕粒期发病后,染病水稻苗株大多会提前抽穗,但形成的稻穗个头小、稻粒个头小或者稻穗快速枯白、籽粒干瘪、稻粒变褐不实甚至是有穗无粒,在发病后期时稻穗籽粒的夹缝中(如稻穗上的颖壳上)会产生淡红色或褐色的霉层。一般抽穗后发病的水稻,它们的稻穗籽粒上就已经带病菌了,这样的稻粒是不可以再作物稻种使用的。

三、关于水稻恶苗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一)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最关键且最有效的方法播种前药液杀菌净种+发病后打药控制病害)

目前防治水稻恶苗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农技小背篓一定要给大家强调在前面:播种前使用杀菌剂浸种!播种前使用杀菌剂浸种!一定根据抗性选择最有效的杀菌剂!使用杀菌剂药液对稻种进行浸种(或者拌种包衣)这是目前防治水稻恶苗病最根本、最好用的方法(其他预防治理水稻恶苗病的方法接下来会给大家系统总结)。

假如水稻秧苗在生长过程中刚发生恶苗病时,再及时去喷打杀菌剂控制病情扩散蔓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预防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水稻恶苗病的地块大面积蔓延病害而造成大幅减产。

不过大家在选择水稻播种前的浸种药物时,一定要选对浸种有效的杀菌剂药物,目前对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还不错的杀菌剂药物主要有:咪鲜胺、恶霉灵、氰烯菌脂、乙蒜素、咯菌腈、三氯异氰尿酸(俗称强氯精)、二硫氰基甲烷等,以及含有以上药物有效成分的复配药物或配方,比如说精甲•咯菌腈、甲霜•恶霉灵、咪鲜胺复配氰烯菌脂、咪鲜胺复配溴菌清等。

如果水稻秧苗在生长期发生了恶苗病,可以使用甲霜•恶霉灵+多效唑、精甲灵+恶霉灵、精甲霜灵+咯菌腈、咪鲜胺+多效唑、咪鲜胺+溴菌清、咪鲜胺+恶霉灵+磷酸二氢钾、咪鲜胺+氰烯菌脂、乙蒜素+三唑酮等药物配方进行叶面喷施,在叶面喷打杀菌剂控制水稻恶苗病时,尽量避免只使用单一药剂、尽量选择使用复配药物或复配杀菌剂配方。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农民反应药液浸种后水稻还是发生了恶苗病就与下面这几点有很大的关系):

①在使用上述药物对稻种进行浸种处理时,一般要严格根据药物使用说明的用量浓度(建议购买时咨询清楚不同药物配方中各种药物的用量浓度,用量少了浓度低了杀菌防病效果不好,用量大了浓度高了容易造成稻种药害)。

②水稻恶苗病情况特别严重的地块可以先使用包衣剂进行拌种包衣再使用药液进行浸种处理,凡是浸种后的稻种不可再用清水冲洗。

③一些地区过去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药物的地区(如长期使用咪鲜胺浸种的水稻种植区已经出现了药液浸种效果不佳、防病效果不好的问题),要注意从上述药物及配方中选择2-3种交替使用(建议尽量使用复配药物或复配药物配方),以防当地用药后出现恶苗病菌因对药物抗性过大而在浸种后或打药后防治不住病害的情况。

④在对水稻药液浸种时,一般要至少浸种4-6个小时以上、推荐浸种12-24个小时以上(药液浸种时间不足也防治不住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一定要稻种全部均匀浸泡在药液中(把种子袋一起放在药液中容易浸种不均匀不到位而防治不住病害)。

⑤再次强调,水稻播种前药液浸种是防治恶苗病的核心与关键,水稻秧苗出现病情后打药只能控制病情、避免病害全田蔓延,而不能让已经发病受害的水稻苗株重新恢复到正常生长发育状态(如分蘖抽穗期以后发病的水稻基本上是不能再正常孕穗结实了)。

(二)其他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综合管理措施

1、使用抗病性很强的水稻品种,并且要挑选饱满充实且无病无伤的优良健壮籽粒做稻种,一定要选择无病稻种、无病田地育苗。

2、种植水稻时,尽量避免造成种子发生损伤、避免造成稻苗发生损伤(避免播种伤种、避免起苗和移栽时伤根伤苗),尽量避免干籽直播、尽量采取药液浸种后催芽播种,尽量避免旱育苗、尽量采取水育苗。

3、在水稻覆膜催芽育苗期间,要尽量避免出现30度以上的高温(避免育苗期高温),并且覆膜催芽的时间长度尽量控制在3-5天以内(避免催芽时间过长)。除此之外,避免直接使用稻草覆盖催芽(很多稻草秸秆上都带有恶苗病菌)。

4、对于经常发生恶苗病的地块,建议与其他禾本科粮食作物进行轮茬种植,发病稻田收获后应当及时把所有水稻秸秆集中移出田外进行销毁或深埋。

5、对于水稻生长期内少数零星发病的地块,大家应当及时把病株及时拔除掉(转移出地外销毁,千万不可直接扔在田间或地头上)。

6、在水稻生长期间,要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大量使用氮肥容易加重恶苗病的发生),并且尽可能的多增施一些磷钾肥(磷钾肥可以提高作水稻的健壮度和抗病害能力。)

对于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还有哪些比较好的药物防治配方吗?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