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1、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

爬天都峰教案第二课时

巩固生字

1.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听写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

朗读感悟

1.读读想想

课件展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在云彩上面”、“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表达的意思。

朗读体会两个语气词(啊、哩)的作用。

2.读读说说

让学生通过形体演示理解词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读后让学生用动作表示出天都峰的高。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天都峰的高和陡。

3.读读写写

读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抄写优美的段落。

4.读读问问

引导学生围绕天都峰的高和陡质疑,如:谁爬天都峰?他们是怎么爬天都峰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

这时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简要地记录在黑板上。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5.读读议议

教师针对学生围绕题目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答问解疑。

“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

“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角色朗读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教师范读这段对话。范读时可辅以动作、姿势,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模仿老师的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拓展活动

6.教师引导:“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该如何前进……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提示综合性学习

最近你们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下来了吗?记了哪一些,和同学交流交流,要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还要注意及时地整理自己记录的材料。

2、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画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

集体汇报、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我( )向峰顶爬去。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爬天都峰教案第二课时

(一)、揭题,设疑激趣。

上课时我们学习了第3课的生字新词,知道了天都峰的高和险,那么文中的“我们”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1、(师故意将课题误写成“登天都峰”)让学生指正题目中的错误。

2、释疑:课题中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

3、老师搜集了些有关天都峰的图片,下面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2自然段。

(1)看屏幕上的图和文字,指名读,读出“又高又陡,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

(2)说说课文是怎样把天都峰的“高”与“陡”写具体的?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a、高:“抬头望”、“这么高”、“云彩上”

“我爬得上去吗?”――――(犹豫、怀疑)有什么好处?

b、陡:“笔陡”、“天上挂下来”、“发颤”。

2、学习3—5自然段。

那么,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想要爬上峰顶的除了我和爸爸,还有谁?那是一位怎样的老爷爷?

3、学习第6—7自然段。

受老爷爷的影响,我开始爬天都峰。那么,我是怎样爬的?

(1)课件出示句子,填空。

我()向峰顶爬去。

a、“奋力”是什么意思?

b、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我“奋力”爬山的?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手脚并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爬?你怎么知道他也是来爬天都峰的?

4、学习8—10自然段。

(1)出示“我”和“老爷爷”的对话。

a.分角色读。

b.讨论:“我”谢“老爷爷”什么?“老爷爷”又谢“我”什么?

c.“居然”一词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d.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懂得了什么?

(2)出示“爸爸”的话,说说其中的含义。

(三)、课堂小结,领悟道理。

4、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课外延伸,培养能力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集体交流。

5、爬天都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并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朗读课文,抓关键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三、教具准备

搜集黄山图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二)讲授新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①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②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③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2、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3、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这么高的山,“我爬得上去吗?”

(1)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引导学生说)

(2)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指导朗读)

(3)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导朗读)

3、哟,这么高的山,要摆在你面前叫爬,你爬不?(引导生的换位思考)

4、这么高的山,看得“我”直发抖,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2)“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②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③“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三)学生读书圈划

①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②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③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④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四)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①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②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③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①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②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6、爬天都峰课文教案

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互相鼓励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2、会背第二自然段。

3、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天都峰的险,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互相鼓励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教学难点:

理解爸爸的话。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爬天都峰》,上课前我先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词语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笔陡 铁链 发颤 鲫鱼背 白发苍苍 手脚并用 汲取 勇气 居然 决心 终于(齐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现在谁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抽生)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互相鼓励爬上峰顶的。

2、理解爸爸对我和老爷爷说的话。

三、感受天都峰之险。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一)】 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天都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画出相应的词句。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1、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并圈画相关词句,体会峰之险。

2、抽生反馈。(抓重点词句分层次指导朗读) 3、谁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出天都峰的高和陡呢? (1) 、指名读。(2)、强调加红线词语读。(3)、强调加点词语。

【课件出示险要的天都峰图片】 过度:看着就叫人发颤的天都峰,对一个小女孩来说,这真是一件难事啊! 四、体会一老一小的对话,互相鼓励做决定。

师:就在小女孩将要失掉爬山自信的时候,身后上来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头发花白,从外貌来看,年龄比小女孩的爷爷年龄还要大哩。

7、爬天都峰优质教案

《爬天都峰》优质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课外延伸,培养能力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集体交流。

8、爬天都峰10分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能过课件感受天都峰的“又高又陡”,从而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爬山前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学习并讨论了解爬山的过程是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5、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探究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⑴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⑵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⑶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9、爬天都峰还是爬天都峰

1、《登天都峰》显得很简单,《爬天都峰》的一个爬字突出了天都峰的高险 ,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2、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天都峰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象醉汉斜卧,名“仙人把洞门”。

3、天都峰是黄山第三主峰,高达1810米,直冲云霄,为黄山三大峰中最险峻者。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所以被命名为天都峰。

10、爬天都峰仿写第二自然段

爬天都峰仿写作文:

南山公园是一个诗情画意、十分美丽的地方。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将来到这令人心旷神怡的南山公园。来到南山公园,这里简直是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走进南山公园,我们就闻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味道,顺着香味,我们看到了许多五彩斑斓的花儿,它们竞相开放,好似在比赛谁开得最旺盛、最美,谁的香味最浓。我们又来到了荷花塘。

只见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亭亭玉立,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公主。有的是花骨朵,含苞欲放;有的是个“小气鬼”只开了一半;还有的全都开放了,花瓣一片一片的,美丽极了。

离开了美丽的荷花池,我们又来到了百鸟园。只听小鸟在笼子里唧唧喳喳的叫着,好似在说:“夏天到了,夏天到了!”它们在笼子里上下跳动,兴奋的左蹦右跳,活泼极了。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傍晚,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南山公园。

11、爬天都峰仿写

一天傍晚,妈妈带着我去爬西山。

我站在山脚下抬头望:啊,山顶这么高,绿山好像和云彩是一对好兄弟,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正看着我们呢。再看看弯弯曲曲的石阶小道,似乎像天上仙女的彩色飘带垂下来一样。

我和妈妈开始向山顶出发。妈妈叹了口气说:“这什么时候能爬上去呀?我鼓励妈妈说:”我们不是都爬过千山吗?这不是小菜一碟吗?有我在没问题的!“

我奋力向山顶爬去,一会儿采着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槐花,一会儿拔着石阶旁嫩绿的小草,一会儿跨着大步爬长长的石阶……

爬呀爬,我和妈妈终于都爬上了山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火红的夕阳,它就像红彤彤的染料在水中慢慢扩散,把天空染成了红色。

我又往山下看了一眼,发现汽车就像小蚂蚁在觅食,来来往往地跑着。整个城市就像许多火柴盒建成的小人国,我仿佛就是正在参观小人国的巨人。爬上山顶真好,可以看见美丽的日落和城市全景。

我现在终于体会到了杜甫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12、爬天都峰启发

《爬天都峰》道理:在生活中碰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想办法克服困难,而不是被困难吓倒。

《爬天都峰》这篇课文讲的是小作者爬天都峰的一次经历,小作者就和老爷爷一起努力向峰顶爬去。爬呀爬,爬呀爬,小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想放弃,但是看看身边的老爷爷,又有劲了,终于爬到了天都峰顶上。

告诉了我们:坚持就是胜利,要有恒心、毅力,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人人都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爬天都峰》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小作者的爸爸带小作者去爬天都峰,他们来到山脚下,小作者看到天都峰地势险要,又高又陡,非常难爬,小作者很畏惧。

但他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时,被老爷爷的勇气所折服,老爷爷也佩服他的勇气,一老一少互相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顶。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面对困难要有勇气和信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