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 文/卞海川
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中国汽车论坛上,特斯拉、比亚迪、上汽、一汽和蔚小理等16家国内主流车企,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降价。但仅仅过了2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就发表声明,删除《承诺书》涉及价格负面的表述,遵守《反垄断法》,自主定价,公平竞争。
反转如此之快,核心就在于价格。那么问题来了,国内车企为何对于价格战乐此不疲,甚至冒着反垄断的风险集体签署所谓《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
创新降本增效,特斯拉降价的本质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货品的成本高,单价低,利润空间自然也变得狭窄。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激烈,成本优势和技术实力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此,新能源汽车在打价格战的同时,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去提升生产效率、生产方式,进而通过制造业的规模效应去降低边际成本才是核心。
以特斯拉为例,其使用一体压铸技术,车辆内部只有前后两个巨大的铸造模块,与丰田代表的传统汽车生产工艺相比,虽然看上去略显粗糙,单却省去了数百个零部件,更易于制造和降低成本。而最新Model Y更是采用了底盘电池一体化设计,而不是将电池塞进前后轴之间。这种方法为车辆减轻220磅的重量,同时提高了车辆的电池续航能力,并削减了整体成本。
更让我们感到恐惧的是,在今年特斯拉“投资者日Investor Day”上,特斯拉表示,会继续减少Model Y车身零部件数量,将车身分解为几个部分,从时空角度提升生产效率30%,将序列组装和平行组装同时进行,例如内饰从下到上组装,同一时间对不同部分进行操作。而特斯拉方面多次强调,最终,整车的组装将只需要进行一次。特斯拉认为,传统的车辆组装方式,包括冲压、车身、油漆和总装,是较为低效的。与此同时,特斯拉总工程师 Lars Moravy表示,该公司希望以目前 Model 3或Model Y一半的成本制造下一代汽车。
又如国内的比亚迪,在技术驱动方面,通过刀片电池和DM-i系统,在中低端市场撕开一道口子,稳住了销量基本盘。而凭借最新的DM-i系统创新,比亚迪成功将成本压缩至一万元以内,成为混动市场的佼佼者,这也为后期的利润提升争取了空间。
在7月6日的中国汽车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透露,去年特斯拉的单车平均利润达到10426美元,约合75524元,这得益于特斯拉131万辆的规模效应。而在在今年180万辆的规模下,特斯拉的规模成本仍有下降空间。而相比之下,去年销量超186万辆的比亚迪单车平均利润只有8854元。特斯拉单车利润是比亚迪的8.5倍。
进入到今年,虽然因为一季度的降价导致自身利润受到影响,净利润同比大跌24%,毛利率也从此22Q4的25.9%降到21.1%,但销量提升明显,依然保持较好的赚钱效应。
事实是,如果对今年上半年汽车价格走势以及各车企行为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我们就能发现,特斯拉就是一条“价格鲶鱼”,凭借自己优秀的创新成本控制多次降价,让众多车企都不得不跟着降,不断压缩利润空间。
被动跟风,国内车企因降价而降价
与上述特斯拉、比亚迪通过创新降本,进而反映到主动的价格下调不同,国内多数车企都是被动降价,最典型的体现就是今年进入2023年以后,特斯拉打响价格战第一枪后引发的国内车企的盲目跟风,先是小鹏P7、问界M5紧跟特斯拉,当即降价,但并没有提升销量,就连坚持不降价的蔚来汽车,也最后妥协了,做出一个艰难的降价决定。而一直声称不降价的比亚迪更是将推出的秦dmi的价格拉到9.98万,把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卷入了十万以内。
而上述降价的背后,一方面是国内品牌诸如比亚迪、长安、吉利、长城、埃安等自主车企是完全竞争状态,此前价格已经压到极限的状况;另一方面则是完全是赔本赚吆喝的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国内部分车企的成本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呢?
曾几何时,“软件定义汽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等这些总结起来都和“智”相关的词汇几乎成为目前所有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包括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等)的口头禅,颇有无“智”不“新能源车”的意味。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创新实力。实际上这些所谓“智”,无论从技术成熟度、使用场景、用户体验看,对于多数车企,体现更多的是徒增成本。与之相比,在与降本增效最为密切的制造上的创新却少有鲜见。
除了车本身外,部分国内车企还将精力和资源用在市场的过度营销,甚至是虚假宣传上,诸如某某车媲美某某车的文章屡见网络,据称,有些车企竟然将车价的1/4用于营销,试想以下,如果这些车企将这些资源投入到创新和回馈用户上,是否更是正道呢?
尽管国内车企对于价格战乐此不疲,但市场效果并不理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对从已披露年度销量目标的11家车企分析报道,上半年这些车企年度目标完成率均在50%以下,其中理想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4家完成率均超过40%,但蔚来汽车、零跑汽车、小鹏汽车三家造车新势力仅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20%左右。这似乎再次印证了单纯的价格战未必会受到市场和用户的欢迎,关键还是在于车企创新给市场和用户带来的价值。
写在最后:综上,我们认为,虽然同样是所谓的价格战,但特斯拉与国内车企的价格战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通过创新的降本增效,是符合产业和市场运行规律的,后者只是为降价而降价,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更非市场和用户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