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技体制改革实施要点3篇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1年科技体制改革实施要点第1篇
按照《中共县委办公室关于做好2016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县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结合2015年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总体情况和自身职能职责,特制定2016年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一、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一)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1.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实施。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
2.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
3.坚持结构性减税方向,逐步将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
(二)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对企业、合作社创新的支持方式
1.完善企业、合作社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构建面向企业、合作社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2.严格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重点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将涉及文化科技支撑、科技服务的核心技术纳入政府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3.落实和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完善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合作社预留采购份额、评审优惠等措施。
二、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一)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1.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培养、使用、吸引、激励机制,制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2.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制定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升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对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的人员建立分类评价制度。
3.完善科技人才职称评价标准和方式,制定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促进职称评价结果和科技人才岗位聘用有效衔接。
4.研究制定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政策意见,健全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优化工资结构,保证科研人员合理工资待遇水平。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完善内部分配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二)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强化奖励的荣誉性和对人的激励
1.制定深化科技奖励改革方案,逐步完善推荐提名制,突出对科技贡献、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激励。
2.完善政府科技奖励工作,出台全县科学技术奖励政策。
三、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
(一)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
落实企业事业单位成果转化奖励的相关政策,强化对企业事业单位职务发明完成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奖励。
(二)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健全科技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制定以科技提升技术标准水平、以技术标准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的措施,制定团体标准发展指导意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加速创新成果市场化、产业化。
四、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治理机制
(一)完善政府统筹协调和决策咨询机制,提高科技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建立部门科技创新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创新规划制定、任务安排、项目实施等的统筹协调,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二)改革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
五、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实行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聚集创新人才。开展企业事业单位选聘、聘用高端人才实行市场化薪酬试点,加大对高端人才激励力度。
六、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生态
(一)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创业、激励创新
1.明确商业秘密和侵权行为界定,研究制定相关保护措施,探索建立诉前保护制度。
2.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
(二)培育创新文化,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1.发展众创、众筹、众包和虚拟创新创业社区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模式,研究制定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
2.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科学普及,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县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
3.创新科技宣传方式,突出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活动、优秀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典型事迹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价值理念。
2021年科技体制改革实施要点第2篇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完善科技治理机制为着力点,深化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力量统筹,更好发挥我国科技创新在齐备的学科建制、宏大的人才规模、丰富的应用场景、高效的组织领导等方面的系统化集成化优势。
优化调整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机制。一是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增强科技规划对科技任务布局和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构建“战略研究—规划部署—任务布局—组织实施”的有效衔接机制。二是分类推进重大任务研发管理。对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任务,实行“揭榜挂帅”“军令状”“里程碑式考核”等管理方式;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与部门、地方共同组织实施,探索完善“悬赏制”“赛马制”等任务管理方式;对科技创新前沿探索的任务,在竞争择优的基础上鼓励自由探索。三是建立重大科技任务应急反应机制。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机制和组织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重大灾害等方面的应急科研能力建设。四是完善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造性的科研管理方式。开展以国家使命和创新绩效为导向的现代科研院所改革,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加快推进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开展基于信任的科学家负责制试点。
健全基础前沿研究投入支持机制。一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多元化的机制,推动基础研究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加大支持,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扩大基础研究资金来源。二是探索前沿性原创性科学问题发现和提出机制,完善颠覆性和非共识性研究的遴选和支持机制,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构建从国家安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实践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的机制,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三是持续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优化学科布局,稳定支持一批科学家和团队长期从事基础学科、冷门学科研究,提升基础理论研究能力。
以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一是强化国家使命导向,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二是完善科技评价机制,确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实行与不同类型科研活动规律相适应的跟踪和分类评价制度,优化科技奖励项目。三是落实用人单位的评价自主权,减少不必要的政府性评价活动,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落实代表作制度。四是坚持教育、激励、监督、惩戒相结合,加强科研诚信和监管机制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强化科技界联合惩戒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和公开曝光,切实净化学术环境,推动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
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互促的政策体系。一是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机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推动科技成果评价的社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二是建设开放联动的技术要素市场,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和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建立快捷的新技术新产品准入机制,落实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支持政策,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三是加大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体系,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作用,发挥政府创业引导基金和成果转化基金的带动作用,完善全链条的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推动多元化科技型创新创业。四是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在关键前沿领域加强专利布局,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和运营服务,以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
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机制。一是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加强与世界主要创新国家的多层次、广领域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和构建多边科技合作机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拓展民间科技合作的领域和空间。二是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聚焦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快启动我国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支持各国科学家共同开展研究。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三是构建国际化人才制度和科研环境,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体系,大力提升科研管理、平台建设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国际科技人才在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和大科学工程实施中的参与度。
2021年科技体制改革实施要点第3篇
按照《中共县委办公室关于做好2016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县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结合2015年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工作总体情况和自身职能职责,特制定2016年农业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一、积极完善农业产业技术服务机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根据我县农业产业技术需求情况,以科技龙头企业、科技农牧民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村、户的发展建设为重点内容,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有力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做好科技下乡、科普宣传、基层调研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技术的培训服务力度,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真正让农牧民朋友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二、进一步推广、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
继续加大对全县科技型龙头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扶持力度,进一步推广、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三、以企业为主体建立育种创新体系,实施“种业提升工程”
以我县新荷花川贝母生态药材有限公司、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乡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公司、合作社为主体,加快建立我县育种创新体系,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和中药材、蓝莓等品种的育种攻关,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及中试孵化,增强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示范应用力度,通过典型引路等措施积极引导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的优良品种,进一步凸显新技术示范带动作用,全面实施“种业提升工程”。
四、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
紧紧抓住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及国家政策优惠支持的良好机遇,支持鼓励公司、合作社、农牧民积极探索发展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