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s如何配置(ids基本功能

1. ids如何配置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是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它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行为、安全日志、审计数据、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以及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的信息,检查网络或系统中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因此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入侵检测通过执行以下任务来实现: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计;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向相关人士报警;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看看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看看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这些都通过它执行以下任务来实现:   · 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   · 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计;   · 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向相关人士报警;   · 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   · 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 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对一个成功的入侵检测系统来讲,它不但可使系统管理员时刻了解网络系统(包括程序、文件和硬件设备等)的任何变更,还能给网络安全策略的制订提供指南。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应该管理、配置简单,从而使非专业人员非常容易地获得网络安全。而且,入侵检测的规模还应根据网络威胁、系统构造和安全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入侵检测系统在发现入侵后,会及时作出响应,包括切断网络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编辑本段分类情况  入侵检测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可分为特征检测与异常检测两种。特征检测  特征检测 (Signature-based detection) 又称 Misuse detection ,这一检测假设入侵者活动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表示,系统的目标是检测主体活动是否符合这些模式。它可以将已有的入侵方法检查出来,但对新的入侵方法无能为力。其难点在于如何设计模式既能够表达“入侵”现象又不会将正常的活动包含进来。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 (Anomaly detection) 的假设是入侵者活动异常于正常主体的活动。根据这一理念建立主体正常活动的“活动简档”,将当前主体的活动状况与“活动简档”相比较,当违反其统计规律时,认为该活动可能是“入侵”行为。异常检测的难题在于如何建立“活动简档”以及如何设计统计算法,从而不把正常的操作作为“入侵”或忽略真正的“入侵”行为。编辑本段工作步骤  对一个成功的入侵检测系统来讲,它不但可使系统管理员时刻了解网络系统(包括程序、文件和硬件设备等)的任何变更,还能给网络安全策略的制订提供指南。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应该管理、配置简单,从而使非专业人员非常容易地获得网络安全。而且,入侵检测的规模还应根据网络威胁、系统构造和安全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入侵检测系统在发现入侵后,会及时作出响应,包括切断网络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编辑本段常用术语  随着IDS(入侵检测系统)的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术语同样急剧演变。本文向大家介绍一些IDS技术术语,其中一些是非常基本并相对通用的,而另一些则有些生僻。由于IDS的飞速发展以及一些IDS产商的市场影响力,不同的产商可能会用同一个术语表示不同的意义,从而导致某些术语的确切意义出现了混乱。对此,本文会试图将所有的术语都囊括进来。Alert  (警报)   当一个入侵正在发生或者试图发生时,IDS系统将发布一个alert信息通知系统管理员。如果控制台与IDS系统同在一台机器,alert信息将显示在监视器上,也可能伴随着声音提示。如果是远程控制台,那么alert将通过IDS系统内置方法(通常是加密的)、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通常不加密)、email、SMS(短信息)或者以上几种方法的混合方式传递给管理员。Anomaly  (异常)   当有某个事件与一个已知攻击的信号相匹配时,多数IDS都会告警。一个基于anomaly(异常)的IDS会构造一个当时活动的主机或网络的大致轮廓,当有一个在这个轮廓以外的事件发生时 入侵检测图片(2),IDS就会告警,例如有人做了以前他没有做过的事情的时候,例如,一个用户突然获取了管理员或根目录的权限。有些IDS厂商将此方法看做启发式功能,但一个启发式的IDS应该在其推理判断方面具有更多的智能。Appliance  (IDS硬件)   除了那些要安装到现有系统上去的IDS软件外,在市场的货架上还可以买到一些现成的IDS硬件,只需将它们接入网络中就可以应用。一些可用IDS硬件包括CaptIO、Cisco Secure IDS、OpenSnort、Dragon以及SecureNetPro。ArachNIDS  ArachNIDS是由Max Visi开发的一个攻击特征数据库,它是动态更新的,适用于多种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ARIS:Attack Registry & Intelligence Service(攻击事件注册及智能服务)   ARIS是SecurityFocus公司提供的一个附加服务,它允许用户以网络匿名方式连接到Internet上向SecurityFocus报送网络安全事件,随后SecurityFocus会将这些数据与许多其它参与者的数据结合起来,最终形成详细的网络安全统计分析及趋势预测,发布在网络上。它的URL地址是。Attack  (攻击)   Attacks可以理解为试图渗透系统或绕过系统的安全策略,以获取信息、修改信息以及破坏目标网络或系统功能的行为。以下列出IDS能够检测出的最常见的Internet攻击类型:   攻击类型1-DOS(Denial Of Service attack,拒绝服务攻击):DOS攻击不是通过黑客手段破坏一个系统的安全,它只是使系统瘫痪,使系统拒绝向其用户提供服务。其种类包括缓冲区溢出、通过洪流(flooding)耗尽系统资源等等。   攻击类型2-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一个标准的DOS攻击使用大量来自一个主机的数据向一个远程主机发动攻击,却无法发出足够的信息包来达到理想的结果,因此就产生了DDOS,即从多个分散的主机一个目标发动攻击,耗尽远程系统的资源,或者使其连接失效。   攻击类型3-Smurf:这是一种老式的攻击,但目前还时有发生,攻击者使用攻击目标的伪装源地址向一个smurf放大器广播地址执行ping操作,然后所有活动主机都会向该目标应答,从而中断网络连接。   攻击类型4-Trojans(特洛伊木马):Trojan这个术语来源于古代希腊人攻击特洛伊人使用的木马,木马中藏有希腊士兵,当木马运到城里,士兵就涌出木马向这个城市及其居民发起攻击。在计算机术语中,它原本是指那些以合法程序的形式出现,其实包藏了恶意软件的那些软件。这样,当用户运行合法程序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恶意软件就被安装了。但是由于多数以这种形式安装的恶意程序都是远程控制工具,Trojan这个术语很快就演变为专指这类工具,例如BackOrifice、SubSeven、NetBus等等。Automated Response  (自动响应)   除了对攻击发出警报,有些IDS还能自动抵御这些攻击。抵御方式有很多:首先,可以通过重新配置路由器和防火墙,拒绝那些来自同一地址的信息流;其次,通过在网络上发送reset包切断连接。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有问题,攻击者可以反过来利用重新配置的设备,其方法是:通过伪装成一个友方的地址来发动攻击,然后IDS就会配置路由器和防火墙来拒绝这些地址,这样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人”拒绝服务了。发送reset包的方法要求有一个活动的网络接口,这样它将置于攻击之下,一个补救的办法是:使活动网络接口位于防火墙内,或者使用专门的发包程序,从而避开标准IP栈需求。CERT  (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计算机应急响应小组)   这个术语是由第一支计算机应急反映小组选择的,这支团队建立在Carnegie Mellon大学,他们对计算机安全方面的事件做出反应、采取行动。现在许多组织都有了CERT,比如CNCERT/CC(中国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协调中心)。由于emergency这个词有些不够明确,因此许多组织都用Incident这个词来取代它,产生了新词Computer Incident Response Team(CIRT),即计算机事件反应团队。response这个词有时也用handling来代替,其含义是response表示紧急行动,而非长期的研究。CIDF  (Commo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mework;通用入侵检测框架)   CIDF力图在某种程度上将入侵检测标准化,开发一些协议和应用程序接口,以使入侵检测的研究项目之间能够共享信息和资源,并且入侵检测组件也能够在其它系统中再利用。CIRT  (Computer Incident Response Team,计算机事件响应小组)   CIRT是从CERT演变而来的,CIRT代表了对安全事件在哲学认识上的改变。CERT最初是专门针对特定的计算机紧急情况的,而CIRT中的术语incident则表明并不是所有的incidents都一定是emergencies,而所有的emergencies都可以被看成是incidents。CISL  (Common Intrusion Specification Language,通用入侵规范语言)   CISL是CIDF组件间彼此通信的语言。由于CIDF就是对协议和接口标准化的尝试,因此CISL就是对入侵检测研究的语言进行标准化的尝试。CVE  (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s,通用漏洞披露)   关于漏洞的一个老问题就是在设计扫描程序或应对策略时,不同的厂商对漏洞的称谓也会完全不同。还有,一些产商会对一个漏洞定义多种特征并应用到他们的IDS系统中,这样就给人一种错觉,好像他们的产品更加有效。MITRE创建了CVE,将漏洞名称进行标准化,参与的厂商也就顺理成章按照这个标准开发IDS产品。Crafting Packet  (自定义数据包)   建立自定义数据包,就可以避开一些惯用规定的数据包结构,从而制造数据包欺骗,或者使得收到它的计算机不知该如何处理它。Desynchronization  (同步失效)   Desynchronization这个术语本来是指用序列数逃避IDS的方法。有些IDS可能会对它本来期望得到的序列数感到迷惑,从而导致无法重新构建数据。这一技术在1998年很流行,现在已经过时了,有些文章把desynchronization这个术语代指其它IDS逃避方法。Eleet  当黑客编写漏洞开发程序时,他们通常会留下一个签名,其中最声名狼藉的一个就是elite。如果将eleet转换成数字,它就是31337,而当它是指他们的能力时,elite=eleet,表示精英。31337通常被用做一个端口号或序列号。目前流行的词是“skillz”。Enumeration  (列举)   经过被动研究和社会工程学的工作后,攻击者就会开始对网络资源进行列举。列举是指攻击者主动探查一个网络以发现其中有什么以及哪些可以被他利用。由于现在的行动不再是被动的,它就有可能被检测出来。当然为了避免被检测到,他们会尽可能地悄悄进行。Evasion  (躲避)   Evasion是指发动一次攻击,而又不被IDS成功地检测到。其中的窍门就是让IDS只看到一个方面,而实际攻击的却是另一个目标,所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Evasion的一种形式是为不同的信息包设置不同的TTL(有效时间)值,这样,经过IDS的信息看起来好像是无害的,而在无害信息位上的TTL比要到达目标主机所需要的TTL要短。一旦经过了IDS并接近目标,无害的部分就会被丢掉,只剩下有害的。Exploit  (漏洞利用)   对于每一个漏洞,都有利用此漏洞进行攻击的机制。为了攻击系统,攻击者编写出漏洞利用代码或教本。   对每个漏洞都会存在利用这个漏洞执行攻击的方式,这个方式就是Exploit。为了攻击系统,黑客会编写出漏洞利用程序。   漏洞利用:Zero Day Exploit(零时间漏洞利用)   零时间漏洞利用是指还未被了解且仍在肆意横行的漏洞利用,也就是说这种类型的漏洞利用当前还没有被发现。一旦一个漏洞利用被网络安全界发现,很快就会出现针对它的补丁程序,并在IDS中写入其特征标识信息,使这个漏洞利用无效,有效地捕获它。False Negative  (漏报)   漏报是指一个攻击事件未被IDS检测到或被分析人员认为是无害的。   False Positives(误报)   误报是指实际无害的事件却被IDS检测为攻击事件。   Firewalls(防火墙)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关卡,虽然它不是IDS,但是防火墙日志可以为IDS提供宝贵信息。防火墙工作的原理是根据规则或标准,如源地址、端口等,将危险连接阻挡在外。FIRST  (Forum of Incident Response and Security Teams,事件响应和安全团队论坛)   FIRST是由国际性政府和私人组织联合起来交换信息并协调响应行动的联盟,一年一度的FIRST受到高度的重视。Fragmentation

2. ids基本功能

14px; BORDER-LEFT-WIDTH: 0px; PADDING-TOP: 0px”>IPS(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 入侵防御系统)对于初始者来说,IPS位于防火墙和网络的设备之间。这样,如果检测到攻击,IPS会在这种攻击扩散到网络的其它地方之前阻止这个恶意的通信。IDS只是存在于你的网络之外起到报警的作用,而不是在你的网络前面起到防御的作用。目前有很多种IPS系统,它们使用的技术都不相同。但是,一般来说,IPS系统都依靠对数据包的检测。IPS将检查入网的数据包,确定这种数据包的真正用途,然后决定是否允许这种数据包进入你的网络。IPS 的关键技术成份包括所合并的全球和本地主机访问控制、IDS、全球和本地安全策略、风险管理软件和支持全球访问并用于管理 IPS 的控制台。如同 IDS 中一样,IPS 中也需要降低假阳性或假阴性,它通常使用更为先进的侵入检测技术,如试探式扫描、内容检查、状态和行为分析,同时还结合常规的侵入检测技术如基于签名的检测和异常检测。同侵入检测系统(IDS)一样,IPS 系统分为基于主机和网络两种类型。基于主机的 IPS基于主机的 IPS 依靠在被保护的系统中所直接安装的代理。它与操作系统内核和服务紧密地捆绑在一起,监视并截取对内核或 API 的系统调用,以便达到阻止并记录攻击的作用。它也可以监视数据流和特定应用的环境(如网页服务器的文件位置和注册条目),以便能够保护该应用程序使之能够避免那些还不存在签名的、普通的攻击。基于网络的 IPS基于网络的 IPS 综合了标准 IDS 的功能,IDS 是 IPS 与防火墙的混合体,并可被称为嵌入式 IDS 或网关 IDS(GIDS)。基于网络的 IPS 设备只能阻止通过该设备的恶意信息流。为了提高 IPS 设备的使用效率,必须采用强迫信息流通过该设备的方式。更为具体的来说,受保护的信息流必须代表着向联网计算机系统或从中发出的数据,且在其中:指定的网络领域中,需要高度的安全和保护。该网络领域中存在极可能发生的内部爆发配置地址能够有效地将网络划分成最小的保护区域,并能够提供最大范围的有效覆盖率。

3. ids功能

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主机型和网络型。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detection system,下称“IDS”)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

它与其他网络安全设备的不同之处便在于,IDS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

IDS最早出现在1980年4月。该年,James P. Anderson为美国空军做了一份题为《Computer Security Threat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的技术报告,在其中他提出了IDS的概念。

1980年代中期,IDS逐渐发展成为入侵检测专家系统(IDES)。 1990年,IDS分化为基于网络的IDS和基于主机的IDS。后又出现分布式IDS。目前,IDS发展迅速,已有人宣称IDS可以完全取代防火墙。

IDS系统内部各组件之间需要通信,不同厂商的IDS系统之间也需要通信。因此,有必要定义统一的协议。目前,IETF目前有一个专门的小组Intrusion Detection Working Group (IDWG)负责定义这种通信格式,称作Intrusion Detection Exchange Format(IDEF),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4. ids采用哪种部署方式

我们之前做过入侵和攻击这方面的。整体上网络的入侵和攻击体现在:

1)除具备针对网络层/传输层的基础攻击防护外,越来越注重应用层深度识别。

2)网络应用越来越复杂,单纯的依靠端口识别应用以达到攻击检测的目的不再有效。

3)网络带宽的快速增长给入侵防护系统的处理能力带来挑战,具备大流量业务并发处理能力尤其重要

4)网络安全趋势可视化展示需求越来越突出。

我们一般说的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有以下特征:

1. 满足高性能的要求,提供强大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保证正常网络通信的质量;

2. 提供针对各类攻击的实时检测和防御功能,同时具备丰富的访问控制能力,在任何未授权活动开始前发现攻击,避免或减缓攻击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 准确识别各种网络流量,降低漏报和误报率,避免影响正常的业务通讯;

4. 全面、精细的流量控制功能,确保企业关键业务持续稳定运转;

5. 具备丰富的高可用性,提供BYPASS(硬件、软件)和HA等可靠性保障措施;

6. 可扩展的多链路IPS防护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安全投资;

7. 提供灵活的部署方式,支持在线模式和旁路模式的部署,第一时间把攻击阻断在网络之外,也支持旁路模式部署,用于攻击检测,适合不同客户需求;

8. 支持分级部署、集中管理,满足不同规模网络的使用和管理需求;

9. 支持用户、连接、日志、安全事件的可视化展示。

一般情况下应用的网络架构图如下(主要看IDS)

5. ids使用方法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是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它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行为、安全日志、审计数据、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以及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的信息,检查网络或系统中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因此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入侵检测通过执行以下任务来实现: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计;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向相关人士报警;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看看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便是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可分为特征检测与异常检测两种。   1 .特征检测:   特征检测 (Signature-based detection) 又称 Misuse detection ,这一检测假设入侵者活动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表示,系统的目标是检测主体活动是否符合这些模式。它可以将已有的入侵方法检查出来,但对新的入侵方法无能为力。其难点在于如何设计模式既能够表达“入侵”现象又不会将正常的活动包含进来。   2 .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 (Anomaly detection) 的假设是入侵者活动异常于正常主体的活动。根据这一理念建立主体正常活动的“活动简档”,将当前主体的活动状况与“活动简档”相比较,当违反其统计规律时,认为该活动可能是“入侵”行为。异常检测的难题在于如何建立“活动简档”以及如何设计统计算法,从而不把正常的操作作为“入侵”或忽略真正的“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步骤   对一个成功的入侵检测系统来讲,它不但可使系统管理员时刻了解网络系统(包括程序、文件和硬件设备等)的任何变更,还能给网络安全策略的制订提供指南。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应该管理、配置简单,从而使非专业人员非常容易地获得网络安全。而且,入侵检测的规模还应根据网络威胁、系统构造和安全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入侵检测系统在发现入侵后,会及时作出响应,包括切断网络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   信息收集   入侵检测的第一步是信息收集,内容包括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而且,需要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不同关键点(不同网段和不同主机)收集信息,这除了尽可能扩大检测范围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从一个源来的信息有可能看不出疑点,但从几个源来的信息的不一致性却是可疑行为或入侵的最好标识。   当然,入侵检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收集信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因此,很有必要只利用所知道的真正的和精确的软件来报告这些信息。因为黑客经常替换软件以搞混和移走这些信息,例如替换被程序调用的子程序、库和其它工具。黑客对系统的修改可能使系统功能失常并看起来跟正常的一样,而实际上不是。例如,unix系统的PS指令可以被替换为一个不显示侵入过程的指令,或者是编辑器被替换成一个读取不同于指定文件的文件(黑客隐藏了初试文件并用另一版本代替)。这需要保证用来检测网络系统的软件的完整性,特别是入侵检测系统软件本身应具有相当强的坚固性,防止被篡改而收集到错误的信息。   1.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      黑客经常在系统日志文件中留下他们的踪迹,因此,充分利用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信息是检测入侵的必要条件。日志中包含发生在系统和网络上的不寻常和不期望活动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指出有人正在入侵或已成功入侵了系统。通过查看日志文件,能够发现成功的入侵或入侵企图,并很快地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日志文件中记录了各种行为类型,每种类型又包含不同的信息,例如记录“用户活动”类型的日志,就包含登录、用户ID改变、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授权和认证信息等内容。很显然地,对用户活动来讲,不正常的或不期望的行为就是重复登录失败、登录到不期望的位置以及非授权的企图访问重要文件等等。   2.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   网络环境中的文件系统包含很多软件和数据文件,包含重要信息的文件和私有数据文件经常是黑客修改或破坏的目标。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包括修改、创建和删除),特别是那些正常情况下限制访问的,很可能就是一种入侵产生的指示和信号。黑客经常替换、修改和破坏他们获得访问权的系统上的文件,同时为了隐藏系统中他们的表现及活动痕迹,都会尽力去替换系统程序或修改系统日志文件。   3.程序执行中的不期望行为   网络系统上的程序执行一般包括操作系统、网络服务、用户起动的程序和特定目的的应用,例如数据库服务器。每个在系统上执行的程序由一到多个进程来实现。每个进程执行在具有不同权限的环境中,这种环境控制着进程可访问的系统资源、程序和数据文件等。一个进程的执行行为由它运行时执行的操作来表现,操作执行的方式不同,它利用的系统资源也就不同。操作包括计算、文件传输、设备和其它进程,以及与网络间其它进程的通讯。   一个进程出现了不期望的行为可能表明黑客正在入侵你的系统。黑客可能会将程序或服务的运行分解,从而导致它失败,或者是以非用户或管理员意图的方式操作。   4. 物理形式的入侵信息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未授权的对网络硬件连接;二是对物理资源的未授权访问。黑客会想方设法去突破网络的周边防卫,如果他们能够在物理上访问内部网,就能安装他们自己的设备和软件。依此,黑客就可以知道网上的由用户加上去的不安全(未授权)设备,然后利用这些设备访问网络。例如,用户在家里可能安装Modem以访问远程办公室,与此同时黑客正在利用自动工具来识别在公共电话线上的Modem,如果一拨号访问流量经过了这些自动工具,那么这一拨号访问就成为了威胁网络安全的后门。黑客就会利用这个后门来访问内部网,从而越过了内部网络原有的防护措施,然后捕获网络流量,进而攻击其它系统,并偷取敏感的私有信息等等。   信号分析      对上述四类收集到的有关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等信息,一般通过三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和完整性分析。其中前两种方法用于实时的入侵检测,而完整性分析则用于事后分析。   1. 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就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统误用模式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该过程可以很简单(如通过字符串匹配以寻找一个简单的条目或指令),也可以很复杂(如利用正规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安全状态的变化)。一般来讲,一种进攻模式可以用一个过程(如执行一条指令)或一个输出(如获得权限)来表示。该方法的一大优点是只需收集相关的数据集合,显著减少系统负担,且技术已相当成熟。它与病毒防火墙采用的方法一样,检测准确率和效率都相当高。但是,该方法存在的弱点是需要不断的升级以对付不断出现的黑客攻击手法,不能检测到从未出现过的黑客攻击手段。   2.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首先给系统对象(如用户、文件、目录和设备等)创建一个统计描述,统计正常使用时的一些测量属性(如访问次数、操作失败次数和延时等)。测量属性的平均值将被用来与网络、系统的行为进行比较,任何观察值在正常值范围之外时,就认为有入侵发生。例如,统计分析可能标识一个不正常行为,因为它发现一个在晚八点至早六点不登录的帐户却在凌晨两点试图登录。其优点是可检测到未知的入侵和更为复杂的入侵,缺点是误报、漏报率高,且不适应用户正常行为的突然改变。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基于专家系统的、基于模型推理的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分析方法,目前正处于研究热点和迅速发展之中。   3.完整性分析      完整性分析主要关注某个文件或对象是否被更改,这经常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内容及属性,它在发现被更改的、被特络伊化的应用程序方面特别有效。完整性分析利用强有力的加密机制,称为消息摘要函数(例如MD5),它能识别哪怕是微小的变化。其优点是不管模式匹配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能否发现入侵,只要是成功的攻击导致了文件或其它对象的任何改变,它都能够发现。缺点是一般以批处理方式实现,不用于实时响应。尽管如此,完整性检测方法还应该是网络安全产品的必要手段之一。例如,可以在每一天的某个特定时间内开启完整性分析模块,对网络系统进行全面地扫描检查。   入侵检测系统典型代表   入侵检测系统的典型代表是ISS公司(国际互联网安全系统公司)的RealSecure。它是计算机网络上自动实时的入侵检测和响应系统。它无妨碍地监控网络传输并自动检测和响应可疑的行为,在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截取和响应安全漏洞和内部误用,从而最大程度地为企业网络提供安全。   入侵检测功能   ·监督并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检查系统配置和漏洞   ·检查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代表已知攻击的活动模式   ·对反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   ·对操作系统的校验管理,判断是否有破坏安全的用户活动。   ·入侵检测系统和漏洞评估工具的优点在于:   ·提高了信息安全体系其它部分的完整性   ·提高了系统的监察能力   ·跟踪用户从进入到退出的所有活动或影响   ·识别并报告数据文件的改动   ·发现系统配置的错误,必要时予以更正   ·识别特定类型的攻击,并向相应人员报警,以作出防御反应   ·可使系统管理人员最新的版本升级添加到程序中   ·允许非专家人员从事系统安全工作   ·为信息安全策略的创建提供指导   ·必须修正对入侵检测系统和漏洞评估工具不切实际的期望:这些产品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它们无法弥补力量薄弱的识别和确认机制   ·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无法执行对攻击的检查   ·无法感知公司安全策略的内容   ·不能弥补网络协议的漏洞   ·不能弥补由于系统提供信息的质量或完整性的问题   ·它们不能分析网络繁忙时所有事务   ·它们不能总是对数据包级的攻击进行处理   ·它们不能应付现代网络的硬件及特性   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从网络安全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角度出发,入侵检测理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从国外入侵检测产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就可以看出。在国内,随着上网的关键部门、关键业务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版权的入侵检测产品。但现状是入侵检测仅仅停留在研究和实验样品(缺乏升级和服务)阶段,或者是防火墙中集成较为初级的入侵检测模块。可见,入侵检测产品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技术途径来讲,我们认为,除了完善常规的、传统的技术(模式识别和完整性检测)外,应重点加强统计分析的相关技术研究

6. id配置要求

是,id的鞋都是全掌气垫。

idraw足球鞋十分值得购买。DS Trainer使用的是亚瑟士FlyteFoam中底的轻量训练鞋,相比Kayano和GT系列都轻,但支撑也很强,毕竟配备了DUOMAX防倾斜。

主要科技:FlyteFoam、DUOMAX、DUOSOLE、

适合人群:正常体重、想要短程跑提速的跑者

适合脚型:正常足、足外翻

7. ids采用哪种部署

其实不只是防毒墙,IDS、上网行为审计、流控等很多安全设备都可以在部署的时候设计为在线部署或旁路部署,在线部署就是设备是串联方式接入到网络中的,数据交互是通过相应设备的,旁路部署是指只有一根线接到网络中,一般是交换机上,交换机将数据镜像后发给防毒墙,防毒墙进行分析处理。对于防毒墙一般来说,旁路部署目的为只检测网络中的病毒情况,在线部署也就是串接部署的话不但可以检测也可以起到实时阻止的作用。

8. IDS配置

从console口进入配置页面的方法 1、将配置线9针一头插到PC后面的COM1口上(通常边上的为COM1口),将配置线RJ45一端接到5012的console口上。

2、开始-》所有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

3、电话区号随便填写-》确定,连接描述对话框中的名称随便填写-》连接到页面的连接时使用选项选择COM1口确定,COM1属性页面端口设置-》还原为默认值-》确定。

4、打开交换机电源,此时会有显示,进入交换机的配置页面 5、将0/6、0/7、0/8、0/9、0/10设置成为被监视端口,0/5设置成为监视端口

9. ids一般部署在什么上

WAF,全称为:Web Application Firewall,即 Web 应用防火墙。对此,维基百科是这么解释的:Web应用程序防火墙过滤,监视和阻止与Web应用程序之间的HTTP流量。WAF与常规防火墙的区别在于,WAF能够过滤特定Web应用程序的内容,而常规防火墙则充当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门。通过检查HTTP流量,它可以防止源自Web应用程序安全漏洞的攻击,例如SQL注入、跨站点脚本,文件包含和安全性错误配置。

WAF的出现是由于传统防火墙无法对应用层的攻击进行有效抵抗,并且IPS也无法从根本上防护应用层的攻击。因此出现了保护Web应用安全的Web应用防火墙系统(简称“WAF”)。WAF是一种基础的安全保护模块,通过特征提取和分块检索技术进行特征匹配,主要针对 HTTP 访问的 Web 程序保护。WAF部署在Web应用程序前面,在用户请求到达 Web 服务器前对用户请求进行扫描和过滤,分析并校验每个用户请求的网络包,确保每个用户请求有效且安全,对无效或有攻击行为的请求进行阻断或隔离。

WAF主要提供对Web应用层数据的解析,对不同的编码方式做强制多重转换还原为攻击明文,把变形后的字符组合后再分析,能够较好的抵御来自Web层的组合攻击主要抵御算法为基于上下文的语义分析。

WAF是随着目前Web一个用的日益流行,实现Web应用防护的一类新型安全产品,它与传统的IPS在某些防护效果上有功能重叠的部分(例如防止SQL注入攻击),但两款产品在工作原理、市场定位、功能特点、部署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说,WAF防火墙是对运营Web应用的具备一定防护能力的网络环境的Web攻击防护能力的必要增强。IPS和IDS是该网络环境必备的基础设备。

Web防火墙,主要是对Web特有入侵方式的加强防护,如DDOS防护、SQL注入、XML注入、XSS等。由于是应用层而非网络层的入侵,从技术角度都应该称为Web IPS,而不是Web防火墙。这里之所以叫做Web防火墙,是因为大家比较好理解,业界流行的称呼而已。由于重点是防SQL注入,也有人称为SQL防火墙。

Web防火墙产品部署在Web服务器的前面,串行接入,不仅在硬件性能上要求高,而且不能影响Web服务,所以HA功能、Bypass功能都是必须的,而且还要与负载均衡、Web Cache等Web服务器前的常见的产品协调部署。

10. IDS模式

企业管理的要点即企业业务流程管理

BPM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国际著名评估机构AMR断言,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简称BPM)已经成为2004年之后企业面临的重点课题之一。在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先锋联想与海尔都在进行公司层面的核心业务流程 的梳理和再造,海尔甚至为其BPM项目的实施而停止了14个正在和准备开展的信息系统项目,并由集团副总裁亲自挂帅,可见其重视程度。本报记者就BPM的 相关话题同August-Wilhelm Scheer教授进行了交流。

一问: BPM 和 BPR 是什么关系?

Scheer : 我们认为,BPM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来的一种理念,是对这个企业的流程进行持续不断地规范管理的过程。而BPR 相 对来讲是对企业做一个很极端的变化,一般企业在做BPR的时候总是希望进行深度性变革,也就是创造一个新的组织结构。BPM不一样,它作为一个管理的方 法,对于企业的流程进行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以明确哪些流程对企业很重要,哪些流程对企业不太重要,然后对这些流程进行设计、 描述,最后通过IT技术对这些流程实时地进行支持。因此BPM是基于不断的变化的。相对来说,BPR是再造,是对企业的整体,甚至包括基础组织结构方面, 都做出很大改动,所以进行BPR项目的风险很高。

BPM是一个持续性的活动,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管理机制。这个管理机制就是在BPR的一次性转换以后,有人继续不断地完善这个功能。可以这么形容:企业 的流程管理是一条漫漫长路,其中有上坡、转弯、下坡等不断的变化,而BPR则是其中的大拐弯。整个的过程不管大小都是BPM,都是流程管理,那么中间这些 大的变化被称为BPR。(相关文章:业务流程管理是 ERP 的 “ 灵魂 ” ? )

二问: BPM 能为客户带来什么价值?

Scheer : BPM能为客户带来的5个方面的实际利益。固化企业流程:初期,企业通过BPM系统 固化流程,把企业的关键流程导入系统,由系统定义流程的流转规则,并且可以由系统记录及控制工作时间,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及服务质量的要求,真正达到规范化管理的实质操作阶段。

实现流程自动化:通过BPM 系统,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计算机的良好特性,很好地完成企业对这方面的需求,信息只有唯一录入口,系统按照企业需要定义流转规则,流程自动流转,成为企业业务流程处理的一个“不知疲倦”的帮手。

实现团队合作:BPM系统以流程处理为面向,自动地串起各部门,即利用现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串起各地域,达到业务流程良好完成的目的,并且企业的很多高管 人员的意识已远远超出一套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更多的希望凭借这样的系统,形成企业协同工作的团队意识,配合完成自己的企业文化。(相关文章:企业信息化:决胜工作流程管理 )

优化流程:一套好的BPM系统可以随着流程的执行流转,以数据、直观的图形报表报告哪些流程制定得好,哪些流程需要改善,以便提供给决策者科学合理决策的依据,而不是单靠经验,从而达到不断优化的目的,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向知识型企业转变:BPM系统通过固化流程,让那些随着流程流动的知识固化在企业里,并且可以随着流程的不断执行和优化,形成企业自己的知识库,且这样的知识库越来越全面和深入,让企业向知识型和学习型企业转变。

可以预见,这五方面的变化,对于企业的意义不仅限于效率的提升,而是更有战略意义。

 三问: BPM 与 ERP 是什么关系?

Scheer : 早期的ERP 主要是固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流程,而未来的ERP方案和技术会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基于流程的方向演进。它使企业的IT方案变得更加灵活,能够随时深入到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的变化。

现在很多企业对已经实施的ERP项目感到失望,因为他们没有见到他们预期的效益,一方面原因是因为ERP厂商们急于推销他们的产品,让企业在没有对流程进 行分析、优化和改造的前提下急于上线ERP。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先上BPM项目,对企业的流程、组织架构进行改造后,再让IT系统 符合这个要求。(相关文章:让 BPM 与 ERP 系统更好的集成 )

业务流程的优化并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而是会伴随着业务的发展实时进行的优化与管理,它会永远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在ERP等项目上线之后,业务流程并不应该一成不变地停滞在那里——我们希望交给企业的是流程优化的一套方法,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模式。

从IDSScheer公司的产品来讲,我们有一个流程测量的指标(PPM),它可以通过这些绩效指标对系统进行测量。首先在企业上系统之前对流程作一个测 量,然后在系统上线以后再测量,进行客观对比。经过对比,先BPM后再进行ERP的实施的情况下,实施周期会缩短30%~40%。在美洲以及欧洲的统计表 明,在已经上了ERP等信息系统的公司中,有80%反映如果给他们一个机会重新开始做ERP项目的话,他们会首选将流程优化。在流程优化、完善之后再上 ERP,会给企业节省很多资源,带来更多有利条件。反之,上ERP的流程不优化,也就是上ERP的目的不明确,ERP就可能把错误的流程、或者说是低效的 流程固化了,那么ERP的优势就不能很好地体现。

对于那些暂时不准备开展ERP等项目的企业,IDSScheer也能为之带来价值。因为我们可以为其进行流程的分析和优化,直接实现效率的提高以及管理水 平的提高。总而言之,业务流程就象是企业的灵魂,无所不在。所以只要是希望通过改善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益的各行业用户,都是我们的合作对象。

四问:中国企业如何面对 BPM ?

Scheer : 随 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企业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国家打交道,这些企业不可能孤立地来开展业务,所以他们也从以前的闭关自守到现在的不得不开放。于是,他们 也就不得不接受ERP的方案,不论是欧洲开发的SAP也好,还是美国开发的Oracle也好,都必须接受,都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对企业的流程进行了一定程 度的标准化。(相关文章:ERP 、 CRM 、 BPM 中国企业谁先行? )

比如,在中国我们的一个重要客户是海尔,现在大家进入海尔的网站,将看见一个新的流程模式,就是我们给他重新规划的模式。我们把海尔原有的管理思想,与我们软件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更为优秀的管理思想。

不论公司的行业和规模如何,业务流程无所不在。流程就象公司的灵魂——即使在今天的网络时代,这也是个不变的真理

给你推荐一款BPM 软件 供您参考

上海沙鲁 企业管理 免费BPM BPM BPM软件 BPM流程 BPM流程管理 BPM流程超市

访问网址 /d/file/img/11/mbwopshauht.com

连接SaaS和PaaS。沙鲁在SaaS层提供智能的流程设计工具和流程引擎,让业务人员完全以业务的视角,创建业务流程图。业务交互信息可以根据定义好的流程, 在BPM系统中自动执行。同时,流程商店中大量的流程模板可以供客户自由选用,最大程度降低项目沟通与流程设计方面的成本。在PaaS层, 沙鲁可以提供标准的API接口和SDK,客户可以自由进行二次开发和API接口的调用,从而打通BPM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

11. ids部署方式

端口镜像(port Mirroring)把交换机一个或多个端口(VLAN)的数据镜像到一个或多个端口的方法。

为什么需要端口镜像 ?

通常为了部署 IDS 产品需要监听网络流量(网络分析仪同样也需要),但是在目前广泛采用的交换网络中监听所有流量有相当大的困难,因此需要通过配置交换机来把一个或多个端口(VLAN)的数据转发到某一个端口来实现对网络的监听。

端口镜像的别名

端口镜像通常有以下几种别名:

●Port Mirroring 通常指允许把一个端口的流量复制到另外一个端口,同时这个端口不能再传输数据。

●Monitoring Port 监控端口

●Spanning Port 通常指允许把所有端口的流量复制到另外一个端口,同时这个端口不能再传输数据。

●SPAN port 在 Cisco 产品中,SPAN 通常指 Switch Port ANalyzer。某些交换机的 SPAN 端口不支持传输数据。

●Link Mode port这样,这些流量就可以被一个特殊的设备监控。它对发现和修理故障有很大的帮助。

端口汇聚指的是当可以划分VLAN的交换机相连后的连线条数问题,比如现在有两台三层交换机各划分了3个VLAN(VLAN1,VLAN2,VLAN3),那么两个交换机之间的vlan要通讯,在不使用端口汇聚的情况下只能用三条线,分别连接:VLAN1——VLAN1,VLAN2——VLAN2,VLAN3——VLAN3。使用了端口汇聚以后只需要分别设置交换机的TRUNK口,这样只要一条线缆就可以实现VLAN之间的通信了!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