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溢图科技(原“相机笔记”)
佳能系统
2021年2月,媳妇送了一台EOS R5。这其实是我严格意义上来说的第一台佳能相机,选择的原因之前也发过微博、微信了,核心就是高像素有裁切空间、鸟眼对焦和高速连拍提高了拍摄成功率,然后4K 120p可以让我获得一些超越肉眼所见的画面。接近一年时间下来,我用这台相机也拍了不少照片、视频,总体感觉是非常满意的。
简单说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过热:遇到过两三次出现温度警告的标志,拉开液晶屏后能够明显改善,没有因为过热影响到具体拍摄。
电量:EOS R5对于供电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12FPS机械快门)。我额外买了一块原厂E6NH电池,然后会尽量带着27W以上的充电宝,另外就是经常记得开飞行模式 。最后的最后,我也能妥协于12bit的电子快门连拍了 —— 只要不是又降bit又有损,还是能接受的。
8K RAW:尝试过1次,不过现在的电脑配置还是扛不住。买了8K电视之后应该会再试试8K录制,不过也就止步于ALL-I了吧。
如何看待传闻中的“R5C”?有个预感:这应该不是我会考虑买的相机。有可能是价格非常高(但可能性比较小),更大可能是体积、重量,又或者舍弃了一些拍照必须的配置(比如没有EVF或者没有机身防抖)。总之拭目以待吧,手持EOS R5且预定EOS R3的我其实挺淡定的。
目前我只买了一款原生RF镜头:RF100-400mm F5.6-8 IS USM,主要是和已经有的500定互补一下。规格上是晴天可用,画质上是近距离表现还不错,最大优点还是足够轻巧方便 —— 这个镜头肯定是过渡产品,看看2022年能不能蹲到价格合适的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吧。
索尼系统
相比于佳能系统,我的索尼系统在2021年可以说是几经变动:3月底买了一台Alpha 7C,计划是用于E卡口镜头试用和部分视频拍摄,所以直接配了一套腾龙FE大三元;接下来发现腾龙150-500和适马150-600 DG DN的试拍、摄影师体验都很需要高速连拍,所以又在收了一台二手Alpha 9。再后面看到腾龙28-75 G2和35-150/2-2.8、索尼Alpha 7M4、FE 70-200/2.8 GM II OSS就不淡定了 —— 结果是Alpha 7C和Alpha 9都卖了,买了Alpha 7M4;28-75/2.8一代卖了,但后面补什么还没想好。
机身方面:我对Alpha 7C的最大不满是那个EVF实在太小了,而对Alpha 9的最大不满则是只有micro USB接口。换成Alpha 7M4之后,像素提升了、菜单改进了、传输变快了,但在运动连拍方面还是不能代替Alpha 9 —— 我知道更完美的选择还是买Alpha 1,但因为转接镜头速度受限的关系,我觉得只有自己决定好去买“索十万”的话才会去买Alpha 1。特别是在看到尼康的“863”之后,我觉得自己距离Alpha 1又远了一些。
镜头方面:28-75焦段的空缺还是要填补的,只不过还没想好是直接买个28-75/2.8 G2还是连同70-180/2.8一起换成35-150/2-2.8 —— 体验过一两次后,就觉得35-150焦距太实用了,只不过82mm口径不如之前一水儿67mm来的方便(特别是我已经准备了包括B+W NDX在内的若干67mm滤镜)。至于索尼FE 70-200/2.8 GM II OSS,这确实是是我心目中的2021最佳变焦镜头。但手里的腾龙70-180/2.8对于工作室日常拍摄并没有不够用的情况,所以这个升级预算还是节省下来吧。
尼康系统
除了全款预定Z 9外,ET还买到了Z 28/2.8的普通版 —— 等待“863”的过程中,Z卡口总要有个镜头能让Z 9用起来吧。这套就是妥妥的战未来,等镜头、等固件、等对焦性能再上一个台阶。
富士系统
目前是富士X-S10搭配唯卓仕4个F1.4和一个铭匠小微距,除了体验下新镜头就是在一些评测视频里完成1080 240p的高速录制。我日常定焦镜头其实用得少,所以最期待的还是富士镜头路线图中的18-120mm和150-600mm —— 当然如果适马18-50/2.8或者腾龙11-20/2.8追加X卡口的话,我也会认真考虑一下。
适马镜头
ET今年又添置了一个适马70/2.8微距。选择的是佳能EF卡口,这样不仅可以通过MC-11、MC-21、佳能EF-RF、第三方EF-X转接环转接到我手里的其他相机上,同时还能和500/4共享1.4x增距镜 —— 70/2.8 + 1.4x后就变成了98mm F4 1:1.4,也算是性价比很高的自动对焦、超1.0x微距解决方案了(不过最后也就拍拍液晶面板)。
(这镜头因为是二进宫了,所以没单独拍图)
今年适马主要产品还是定焦镜头,而我自己其实还是更习惯于变焦。最期待的还是适马能够增加RF卡口,这样我会立刻马上买一个150-600 DG DN来和500/4双持。
电脑和网络
目前工作室是3台联想刃7000P和1台GeekPro —— 其中只有一台是原配显卡的,另外三台都是闲鱼找的拆卡机。性价比是真的好,而且还有一定的扩展空间,能够满足我这边测测电脑配件的需求(比如加装了USB 3.2 20Gbps扩展卡)。
然后还有双十一买的一台NUC11,它的最大作用是登录账号后挂在那里,让其他小朋友发稿的时候就不需要我收一堆验证码了 —— 后面如果把剪辑电脑彻底换成Mac系统,也能用远程桌面这台NUC的方法解决一些需要Win操作的工作。
对于Mac,一方面我非常认同M1系列芯片的强大,另一方面也觉得工作室使用还是更适合iMac或者Mac mini —— 所以还是先不买Macbook Pro了,等等苹果后续产品。
NAS方面之前已经写过不少文章了,目前的QNAP TVS-675、8TB*6和万兆交换机应该能支撑很撑一段时间。而因为主力电脑都有半万兆或者万兆的有线连接,对于路由器升级的需求也非常小 ——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一步到位,这才是真的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