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是什么意思(判定校园欺凌的六要素)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校园欺凌,可以根据6个要素来考量:

  第一个要素:校园欺凌的主体是学生。校园欺凌仅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的,而不包括老师或者校外人员对学生实施的体罚或者其他欺凌行为。本案中,晓英、晓青、晓欢都是在校的学生,符合校园欺凌的主体要素。

  第二个要素: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蓄意或恶意心理。也就是说,行为人本身就是蓄意或恶意欺负其他学生,希望他人因此受伤或者感到不适,给对方造成伤害后果。晓英、晓青等人明显带着恶意闯入晓欢的宿舍实施欺凌,符合校园欺凌的心理要素。

  第三个要素:校园欺凌发生在校园内外。教室、操场、厕所、校园门口、上下学途经地等都是校园欺凌的多发场所,校园周围的超市、网吧、影院、书店等也是校园欺凌的可能发生地。所以,校园欺凌不仅发生在校园内,同时也包括校园外。尤其是在寄宿制学校,宿舍常常是校园欺凌的多发地,本案中的校园欺凌就是发生在宿舍内。

  第四个要素:校园欺凌往往是恃强凌弱。校园欺凌中的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双方具有不对等性,欺凌者往往凭借某种强势条件而对被欺凌者蛮横霸道。所谓强不仅仅是体力上的,也包括人多势众、家庭背景等其他强势条件。本案就具有这一典型特征,晓英平日里在学校飞扬跋扈,这次又仗着人多势众对晓欢实施欺凌,具有明显的恃强凌弱的特点。

  第五个要素:有具体的欺凌手段。校园欺凌者采用了具体的欺凌手段,如殴打身体、言语辱骂或者孤立排挤等。本案中的晓英、晓青不仅殴打了晓欢,而且还有言语辱骂等行为。

  第六个要素:给受欺凌者造成了伤害后果。不论是身体伤害,还是财物损失、心理伤害,都属于欺凌造成的伤害后果。本案中,虽然晓欢的伤情为轻微伤,但是,她的心理受到很大伤害,已经出现了抑郁状态,这也属于伤害后果之一。所以,最后晓英、晓青等人受到刑事处罚。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