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自己吹捧自己成语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比喻自己吹捧自己成语
自吹自擂,也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自吹自擂的人喜欢吹牛,会用各种方法来提高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从而推崇自己。甚至还不惜利用他人名望、职务抬高自己。自吹自擂的人一般都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好的,别人都不如自己。
2、不会叫的狗才是最可怕的用成语比喻
狗仗人势
《不会叫的狗》被选入小学生课本,作者贾尼·罗大里 ,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他长期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他的很多作品都已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陪伴全世界的儿童成长。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未泯的童心,沉迷在”快活的、天真的”童年情趣中。
3、带有比喻词如的四字成语ABAC
带有比喻词如的ABAC式四字成语:
如醉如痴、如泣如诉、如火如荼、如痴如醉、如切如磋、如兄如弟、如痴如狂、如饥如渴、如埙如篪、如痴如梦、如醉如梦、如胶如漆、如醉如狂、如狼如虎、如手如足、如埙如箎、如履如临、如诉如泣、如荼如火、如梦如醉、如渴如饥、如诗如画。
一、如醉如痴
释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译文:见到王昭君,让我失了神,失去自制。
二、如泣如诉
释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悲苦。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译文: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三、如火如荼
释义: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
译文:一万人组成一个方阵,都穿着白色的下衣,打着白色的旗帜,披着白色的铠甲,带着白羽毛制作的箭,远看像一片白色的茅草花。……左军也像中军这样列阵,但都穿着红色的下衣,打着红色的旗帜,披着红色的铠甲,带着红羽毛制作的箭,远看像一片鲜红的火焰。
四、如兄如弟
释义: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出处:先秦·佚名《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译文:你们新婚多快乐,亲兄亲妹不能比。
五、如胶如漆
释义: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译文:心相感应,行动相符合,牢如胶漆,兄弟都不能离间他们,难道众人的嘴就能迷惑他们吗?
4、王戎不取道旁李成语什么出自本文比喻什么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课中,成语(道旁苦李)出自本文,它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道旁苦李
【拼音】 dào páng kǔ lǐ
【解释】 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举例造句】决飞只抢榆枋,白发青衫,竟作道旁苦李。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
【拼音代码】 dpkl
【成语注音】ㄉㄠˋ ㄆㄤˊ ㄎㄨˇ ㄌ一ˇ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 道边苦李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庸才
【故事】 王戎七岁时,曾经与很多小孩一起到外边玩耍,看到路旁有许多李子树上长满了李子,枝头压得很低。其他小朋友赶忙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李子树在路边能有这么多李子证明其很酸苦,否则早被摘光了。
5、螳螂捕蝉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
就是标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义是说螳螂正要捉蝉,但却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身后潜在的风险甚至祸患。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别人,却没想到有人也想暗算他,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近义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反义词:瞻前顾后、深谋远虑。
6、比喻有本领的人得不到施展的机会的成语
老师在教学生成语的时候,为了加强对成语的理解,很多老师会说出成语然后让学生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同时也会反向的说出成语的意思,让学生有这个意思来猜出正确的成语。例如比喻有本领的人得不到施展的机会的成语有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是一个七字成语,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比喻某些人明明有才能,但是没有机会或者是没有地方施展这样的才能,类似的成语还有还有怀才不遇,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某些人胸怀才学,但是因为不得志,所以自己的才能没有办法施展。
7、草船借箭用来比喻什么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喻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
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由此,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衍生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
扩展资料:
还原历史
草船借箭,历史上或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
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
孙权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8、螳螂捕蝉出自本篇短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
就是标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意义是说螳螂正要捉蝉,但却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身后潜在的风险甚至祸患。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别人,却没想到有人也想暗算他。 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近义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反义词:瞻前顾后、深谋远虑。
9、目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目的成语:
目中无人、面目全非、耳聪目明、目瞪口呆、目不暇接、赏心悦目、眉清目秀、极目远眺、目光炯炯、历历在目、引人注目、目不转睛、光彩夺目、举世瞩目、触目伤怀、触目惊心、游目骋怀、耳濡目染、瞠目结舌、璀璨夺目、众目睽睽、头昏目眩、有目共睹、死不瞑目、拭目以待、怒目而视、金刚怒目、巧立名目、琳琅满目、一叶障目、举目无亲、明目张胆、耳目一新、獐头鼠目、有目共赏、鱼目混珠、目不识丁、目无王法、刮目相看、狰狞面目、不堪入目、掩人耳目、过目不忘、面目可憎、目光短浅、目无法纪、目无尊长、反目成仇、头晕目眩、一目了然、惹人注目、鼠目寸光、目空一切、助我张目、令人瞩目、、龙眉凤目、满目疮痍、满目凄凉、怵目惊心、触目皆是、手挥目送、以耳代目、伤心惨目、耳闻目睹、过目成诵、慈眉善目、横眉怒目、目不暇给、眉目传情、侧目而视、目不见睫、目光如豆、目光如炬、目迷五色、遮人耳目、悬门抉目、目别汇分、贵而贱目、怒眉睁目、眉舒目展、横眉立目、睁目张须……
10、自相矛盾成语
自相矛盾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难一》。
该成语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在句中常用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
成语梗概: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这——”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11、负荆请罪成语
负荆请罪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该成语意思是背着剂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在句中一般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予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后世据此典故提炼出成语“负荆请罪”。在句子一般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12、秋水成语
1、望穿秋水: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2、秋水盈盈:形容眼神饱含感情。
3、兼葭秋水:比喻思慕的人。
4、秋水伊人: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5、盈盈秋水:形容眼神饱含深情。
望穿秋水,汉语成语,读音是wàng chuān qiū shuǐ,意思是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便对她一见倾心,但却无法接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闻莺莺美貌,欲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意愿,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与此人。解围后崔老夫人却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到张生弹琴诉衷肠。莺莺听说张生病倒,差遣红娘去书房探望。张生央求红娘替他传达相思之意。莺莺怜惜张生,写诗回赠。在红娘帮助下,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
13、推敲成语
【百锻千炼】:形容写作时一字一句多次推敲、琢磨。
【薄批细抹】:薄:略微地;批:批改;细:仔细抹:删除。略微地推敲批改,缌地斟酌删除。形容为调谐韵,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
【吹花嚼蕊】:①指吹奏、歌唱。②引申指反复推敲声律、词藻。
【肥皂泡】:指肥皂水吹起的气泡。比喻一触即破的事物或经不起推敲的东西。
【分章析句】:指雕琢推敲文章。
【句比字栉】: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同“句栉字比”。
【句斟字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拈断髭须】:髭:嘴上边的胡子。频频搓转胡子,以致搓断了几根。形容写诗时反复推敲的情态。
【细批薄抹】:细:仔细抹,删除;批:批改;薄:略微地。略微地推敲批改,缌地斟酌删除。形容为调谐韵,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
【学问思辨】:指做学问必须广泛的学习、反复地推敲、缜密地思考、明晰地分辨。
【一字百炼】:百炼:上百次的锤炼。形容写作时在文字上反复推敲。
【站不住脚】:比喻观点等经不起推敲与反驳。
【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14、九色鹿成语
九色鹿:见义勇为、侠肝义胆 。调达:见利忘义、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一、见义勇为
白话释义: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朝代:春秋
作者:孔子
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翻译:看见正义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敢
二、侠肝义胆
白话释义:指讲义气,有勇气,肯舍己助人的气概和行为。
朝代:近代
作者:刘绍棠
引证:《蒲柳人家·后记》:“一家听着,先是生气,担惊,继而又被赵录明的侠肝义胆和一片热心所感动了。”
三、见利忘义
白话释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朝代:东汉
作者:班固
出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蟾宫折桂 [ chán gōng zhé gu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chán gōng zhé guì ]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出 处:《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举贤良封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15、卧薪尝胆成语
卧薪尝胆深层含义: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心怀不灭理想,只待一朝机缘成熟。 wò xīn cháng dǎn 成语:卧薪尝胆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示例】: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刻苦训练。 【近义词】:发愤图强、宵衣旰食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卧薪尝胆 有志者,事竟成, 破斧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藏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典 故 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国所俘,既放还,立志报仇,苦身焦思,夜睡柴草,食前尝胆,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
16、出师表成语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过分地看轻自己。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违法乱纪。
三顾茅庐: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
不毛之地:指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不求闻达: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
不知所云:原来是自谦的话,表示自己语无伦次。现在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让人摸不着头绪。
感激涕零:形容极为感激。现在多用于讽刺。
计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亲贤远佞: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引喻失义: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17、咬文嚼字成语
咬文嚼字,汉语成语,拼音是yǎowén-jiáozì,意思是在词句上斟酌推敲,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也作咬文啮字。出自元·无名氏《杀狗劝夫》。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咬文嚼字,亦作“咬文啮字 ”。是成语。
拼音:yǎo wén jiáo zì
释义:咬、嚼指反复的念诵、钻研。一般将“咬文嚼字”当作“过分地斟酌字句”,看作贬义词,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但在很多时候,有些文字是需要仔细琢磨的。实际上,“咬文嚼字”原来就是指词句上的推敲,是一个褒义词。近义词: 字斟句酌 反义词: 走马观花、一挥而就、文不加点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解释: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出处: 元·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微,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例子: 学习文件不能只~,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18、劝学成语
1、青出于蓝
【拼音】: qīng chū yú lán
【解释】: 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出处】: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举例造句】: 愈变愈妙,可谓青出于蓝矣。
2、 锲而不舍
【拼音】: qiè ér bù shě
【解释】: 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举例造句】: 夫固谓一人锲而不舍,则行美于本性矣。
3、积善成德
【拼音】: jī shàn chéng dé
【解释】: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出处】: 《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举例造句】: 惟考我祖,积善成德,宜享其隆。
4、 积水成渊
【拼音】: jī shuǐ chéng yuān
【解释】: 渊:深水潭。点点滴滴的水聚积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深潭。比喻积小成多。
【出处】: 《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5、 驽马十驾
【拼音】: nú mǎ shí jià
【解释】: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举例造句】: 学习上要有驽马十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