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斑马》反思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大班美术教案《斑马》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斑马的图片,进一步了解斑马的外形特征以及身上条纹的作用。
2、探索和学习运用炭铅笔绘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斑马的图片。
2、图画纸、炭铅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斑马的图片,请幼儿观察斑马的外形特征,向幼儿提问:
1、斑马的外形有什么特征?(身上有黑白的条纹。)
2、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有什么作用?
(一种说法是,在日光和月色的照射下,斑马的条纹可以将斑马身躯的轮廓打乱,使其形状变得模糊,不易被天敌发现,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另一种说法是,当斑马群奔跑时,斑马的花纹会让袭击者眼花缭乱,从而放弃追捕。)
二、请幼儿利用炭铅笔,在图画纸上绘画斑马。
教师可介绍炭铅笔是绘画和素描的工具,并示范使用炭铅笔的技巧,例如怎样控制手的力度,绘画出不同粗细和深浅的线条。
三、教师可指导幼儿先画椭圆形作为斑马的身体,然后画四条腿和蹄子,再画脖子和头部,最后才画身体上的黑白条纹。
四、幼儿可丰富画面,例如两只斑马在吃草、斑马在草原上奔跑等,为图画设计丰富的背景。提醒幼儿不要用手磨擦线条,以免弄脏画面。作品完成后,教师可将作品喷上定画液作保护,防止炭粉脱落。
五、请幼儿描述图画中的故事,并把作品展示在展览角中,供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建议】
活动前在美工区投放炭铅笔,可让幼儿使用炭铅笔随意绘画,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熟悉材料。
【活动反思】
平时我在区域里投放新材料时,我都会给孩子们介绍玩法,可能也是这个原因使得孩子们对老师形成了依赖,不愿意自己动脑筋探索新材料的玩法,案例中的伟伟就是这样看也不看材料便习惯于问老师材料的玩法。看来老师的事先讲解,不仅损失了幼儿自己探索材料玩法的机会,同时还限制了孩子们探索一物多玩可能性。以后在投放新材料时,老师要多鼓励幼儿自己探索材料的玩法,并鼓励幼儿能够玩出自己不同方法来,而不是一味地让幼儿按照老师所提供的方法来一步一步的完成,要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可以看出伟伟在制作斑马时,只是为了急于完成作品,而没有仔细探索更好的制作方法,也没有考虑到作品的美观性。孩子制作斑马就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作品去小心地完成,并没有真正享受到游戏的过程。教师要展示优秀作品以激励像伟伟这样的幼儿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
2、大班美术教案《斑马》反思
设计意图
奇妙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激起幼儿的探索欲望。动物们神态各异的外貌特征、绚丽多彩的皮毛花纹,特殊的本领都是幼儿的探索空间。“斑马黑白画”活动能让孩子们在自由的氛围中尽情想象, 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表现斑马的形象。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斑马的图片,进一步了解斑马的外形特征以及身上条纹的作用。
2.探索和学习运用炭铅笔绘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体验炭铅笔绘画的乐趣。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斑马的外形特征以及身上条纹的作用。
活动难点:学习运用炭铅笔绘画斑马。
活动准备
1.斑马不同造型的图片。
2.图画纸、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吃草的动物朋友。可能会是谁呢?
“是马不拉车,叫马也不错,满身黑白道,听声就奔跑。”
——猜一种动物(斑马)
二、出示斑马的图片(正面、侧面、后面、单独、几只、成群),请幼儿观察斑马的外形特征
1.向幼儿提问:
–斑马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斑马的头部、脖子、身体都是什么形状的?
(身上有黑白的条纹。椭圆形的头,长长的脖子、长圆形的身体、四条腿、尾巴梢像刷子。)–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有什么作用?
2.小结:一种说法是,在日光和月色的照射下,斑马的条纹可以将斑马身躯的轮廓打乱,使其形状变得模糊,不易被天敌发现,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另一种说法是,当斑马群奔跑时,斑马的花纹会让袭击者眼花缭乱,从而放弃追捕。
3.教师:斑马都是成群地生活在一起,他们平时一起吃草,当天敌来的时候,互相掩护,是和谐的大家庭。
三、画斑马
1.出示图片
–看这张图片,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在自己身上画斑马的条纹)
–今天我们也要来画一张斑马的图画。
2.介绍炭铅笔是绘画和素描的工具,并示范使用炭铅笔的技巧,例如怎样控制手的力度,绘画出不同粗细和深浅的线条。
3.讲述绘画步骤:先画椭圆形作为斑马的身体,然后画四条腿和蹄子,再画脖子和头部,最后才画身体上的黑白条纹。
4.幼儿表现与创作引导幼儿丰富画面,例如两只斑马在吃草、斑马在草原上奔跑等,为图画设计丰富的背景。
(提醒幼儿不要用手磨擦线条,以免弄脏画面。)
6. 请幼儿描述图画中的故事,并把作品展示在展览区中,供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反思
动物是大班幼儿非常喜欢的,孩子们虽然是第一次运用炭铅笔进行绘画,但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很专注又很投入。
欣赏了孩子们的作品后,我发现孩子们的作品很有创意,并且每个孩子在绘画技能方面都有进步。
让孩子们欣赏不同造型的斑马图片,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斑马的外形特征、丰富幼儿的想象,为幼儿创设自由创作的环境,孩子们可以在其中尽情想象, 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表现斑马的形象。
3、大班美术教案《斑马》反思
更多幼儿园教案和公开课网课,上课教学视频,应彩云课件,名师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观察记录,计划总结,评语论文等涉及语言健康安全社会领域课件公开课等,欢迎收藏教案网,本课教案免费分享,仅供参考
设计意图
奇妙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激起幼儿的探索欲望。动物们神态各异的外貌特征、绚丽多彩的皮毛花
活动目标
纹,特殊的本领都是幼儿的探索空间。“斑马黑白画”活动能让孩子们在自由的氛围中尽情想象, 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表现斑马的形象。
1.通过观察、讨论斑马的图片,进一步了解斑马的外形特征以及身上条纹的作用。
2.探索和学习运用炭铅笔绘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体验炭铅笔绘画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斑马的外形特征以及身上条纹的作用。
活动难点:学习运用炭铅笔绘画斑马。
活动准备
1.斑马不同造型的图片。
2.图画纸、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吃草的动物朋友。可能会是谁呢?
“是马不拉车,叫马也不错,满身黑白道,听声就奔跑。”
——猜一种动物(斑马)
二、出示斑马的图片(正面、侧面、后面、单独、几只、成群),请幼儿观察斑马的外形特征
1.向幼儿提问:
–斑马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斑马的头部、脖子、身体都是什么形状的?
(身上有黑白的条纹。椭圆形的头,长长的脖子、长圆形的身体、四条腿、尾巴梢像刷子。)–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有什么作用?
2.小结:一种说法是,在日光和月色的照射下,斑马的条纹可以将斑马身躯的轮廓打乱,使其形状变得模糊,不易被天敌发现,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另一种说法是,当斑马群奔跑时,斑马的花纹会让袭击者眼花缭乱,从而放弃追捕。
3.教师:斑马都是成群地生活在一起,他们平时一起吃草,当天敌来的时候,互相掩护,是和谐的大家庭。
三、画斑马
1.出示图片
–看这张图片,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在自己身上画斑马的条纹)
–今天我们也要来画一张斑马的图画。
2.介绍炭铅笔是绘画和素描的工具,并示范使用炭铅笔的技巧,例如怎样控制手的力度,绘画出不同粗细和深浅的线条。
3.讲述绘画步骤:先画椭圆形作为斑马的身体,然后画四条腿和蹄子,再画脖子和头部,最后才画身体上的黑白条纹。
4.幼儿表现与创作引导幼儿丰富画面,例如两只斑马在吃草、斑马在草原上奔跑等,为图画设计丰富的背景。
(提醒幼儿不要用手磨擦线条,以免弄脏画面。)
6. 请幼儿描述图画中的故事,并把作品展示在展览区中,供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反思
动物是大班幼儿非常喜欢的,孩子们虽然是第一次运用炭铅笔进行绘画,但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很专注又很投入。
欣赏了孩子们的作品后,我发现孩子们的作品很有创意,并且每个孩子在绘画技能方面都有进步。让孩子们欣赏不同造型的斑马图片,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斑马的外形特征、丰富幼儿的想象,为幼儿创设自由创作的环境,孩子们可以在其中尽情想象, 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表现斑马的形象。
4、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苹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
2、尝试运用团圆、搓等技能,表现苹果的主要特征。
3、初步学习使用简单的辅助材料,在泥工板上进行操作。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1个,橡皮泥、火柴棒或牙签。
活动过程:
1、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说谜面: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甜。
(2)幼儿自由猜谜语,教师待幼儿充分发言后说出谜底。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塑造苹果的方法。
(1)出示实物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2)幼儿边讨论边尝试制作,教师指导。
教师:请你先自己试试用橡皮泥做苹果,等会儿来教大家。(幼儿自由探索)
(3)教师:你是怎么做的?橡皮泥怎样才能变成圆的?怎么才能在上面变出小坑呢?苹果上还有什么?怎么做?
(4)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提炼词汇“揉一揉、搓一搓、压一压”等。
3、集体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个苹果?为什么?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幼儿对泥橡皮泥制作很感兴趣,而且制作苹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幼儿能做出来的。
不足之处:
1、活动前我也做了准备,有实物苹果,还有幼儿每人一桶橡皮泥。但是实物苹果色泽不是很好看,如果我能准备红、绿、黄三种颜色鲜艳、特征明显的苹果,那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每人一桶橡皮泥,在制作时,幼儿打不开包装袋,纷纷请老师帮忙,导致出现了一点混乱,而且,由于橡皮泥颜色众多,幼儿选的颜色也五花八门。如果我事先准备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发给幼儿,不仅可以让幼儿认识这三种颜色,同时也避免了颜色太多的困惑,也能让孩子自由选择做什么颜色的苹果,能力强的甚至可以多做几个。
2、活动中,我请幼儿自己先尝试做苹果,但是对于我们班幼儿来说,这是有难度的,只有个别幼儿能做到“搓圆”的这一步。因此,教师还是要先示范。活动的难点在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上下两个坑,并在圆形的基础上压出上下两个小坑。这一点我没有把握好,只是一带而过。
3、展示评价时,由于我已经让幼儿将做好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了,所以我请幼儿分小组来欣赏评价,这样会导致秩序混乱。换一种方法,我可以请幼儿将做好的作品托在手上,大家相互展示、评价,然后送到展示台上,平时也可以欣赏,这样更好。
5、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线条的方法装饰房子。
2、在欣赏范例的基础上,积累装饰经验,大胆创造装饰房子。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座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座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漂亮吗?
(2)你们觉得这座房子漂亮吗?
(3)他和我们平时看见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装饰房子。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房子的轮廓线,启发幼儿想想:你想怎样装饰房子呢?
(2)让幼儿讲述,可以用哪些线条、图案进行装饰,然后教师在黑板上装饰房子。
3、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
让幼儿观察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进一步了解线描装饰房子的基本方法。
4、幼儿绘画装饰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用各种线条装饰房子,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
5、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你用了哪些线条来装饰房子的,并表扬画面整洁、装饰的漂亮的幼儿。
幼儿绘画活动时表现的非常认真,细心,大部分幼儿完成的作品较好。
活动反思:
线描画,对我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掌握了基本的线形,但在画面的切割、分布、线条的疏密排列上还不够适宜。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从始至终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线的造型活动中。我注重观察指导,十分珍惜把每一点成功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获得自信,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最后的作品欣赏,我不作好与坏的绝对评价,而是让孩子们相互表述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后启发幼儿怎样用这些作品去装扮自己周围的环境,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又可以焕发孩子们主人翁的意识。
6、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奶牛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出不同形态的可爱的奶牛。
2、大胆想象奶牛的快乐生活,添上相关的周围背景,使画面饱满、丰富。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奶牛场图片一幅、幼儿8K画纸、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奶牛长得什么样?它在哪里生活?
2、我们天天都喝牛奶,让我们一起感谢奶牛吧:“你吃青草,我喝奶,谢谢你花奶牛”。
二、观察图片,了解奶牛。
出示“奶牛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奶牛的形态特征,了解奶牛的生活习性,以及挤奶、工厂加工牛奶知识等。
三、怎么画奶牛。
1、奶牛真可爱,那怎么画呢?(教师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画奶牛,并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画法。)
2、教师小结幼儿画奶牛的方法,编成儿歌:扁扁圆圆大鼻子,鼻子上面大拱门,拱门中间左右开,两个小门变脸颊画上圆圆大眼睛。头上两个弯弯角,牛角下边装耳朵,大大方形是身体,身体下边有四腿,后腿牛奶挤一挤,喝上几口好营养。不忘添上细尾巴,赶走烦人小虫子。
3、奶牛身体是什么颜色?奶牛生活在什么地方?可以在它周围添画点什么?
四、奶牛的快乐生活
1、鼓励幼儿把奶牛画大,画出大小和形态不同的奶牛,大胆想象奶牛快乐生活的情景。
2、引导幼儿添画相关场景,使画面饱满、丰富。
五、我的可爱奶牛故事
1、相互欣赏作品,将自己的画编成故事讲给同伴听。
2、将作品布置在画廊,幼儿命名主题:快乐的奶牛。
活动反思:
1、充分发挥图片认知作用。通过图片可以让幼儿清楚了解奶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用途。我让幼儿对图片进行充分的观察和讲述,先对奶牛的一切有个深刻的印象。
2、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图片的出示容易局限幼儿的绘画思维,我在幼儿绘画之前,图片认知之后,充分激发幼儿的大胆想象,给予多方面的画图内容启示,如亲亲奶牛一家、散步的奶牛、游戏中的奶牛等等。
3、充分肯定幼儿的创作表现。我不做示范,让幼儿根据对图片上奶牛特征的认知,和老师一起总结出画奶牛的基本方法,然后再放手让他们大胆作画。绘画中我只要发现一点点与大家不同的特好的画面或画法,就及时拿起作品启发大家学学或者也可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更棒的作品。在老师的不断肯定激励下,孩子们会更胆大去创作,较好的作品效果也就出来了。
7、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星空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大胆尝试用各种颜色作画,体会色彩的美。
2、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蓝、黑色卡纸、各色颜料、弹珠若干、绳子、毛巾、贴纸、剪刀、盒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讨论
1、出示图片:
①这幅画我们看到过吗?
②这幅画里有什么?(星星、月亮、圆……)
③这幅画里的图形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颜色不一样,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红色的。大小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
④图画里的线宝宝在干什么?
小结:线宝宝们有的在滑滑梯、有的在舞蹈,玩的真开心。
二、感知交流
1、这幅画的名字叫什么你们知道吗?是谁画的呀?
小结:这幅画叫《星空》是米罗爷爷用图形宝宝、线宝宝还有颜料宝宝画出了自己心目中夜晚的天空。
2、夜晚的天空漂亮吗?
3、你们想一想有谁会来夜晚的天空中做客呢?
小结:你们请来了这么多客人来做客啊!那我们把这些客人请到我们自己的画上去好吗?
三、示范讲解
四、幼儿作画
要求:
1、把你的客人都请到我们的画上。
2、小心使用剪刀。
五、分享交流
说说夜晚的天空谁来做客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切合实际,根据班中幼儿的现状进行设计;尝试用各种颜色作画的目标大部分幼儿都能达到。教师教具的准备十分充分,关注了每位幼儿的使用需要。活动中幼儿参与玩色的兴致异常高,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中画出了美丽的星空。
活动建议:
1、教师在活动中的语言引导不够童趣,以至于幼儿对作画要求不是很理解。
2、观看视频的时间太短,导致幼儿对工具使用的缺失,今后要把握好示范的时间,更好的帮助幼儿操作。
8、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熊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小熊特点,激发幼儿对小熊的喜爱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美的表现能力。
3.培养幼儿表达与交流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小熊头饰三个、画纸、彩笔、黑板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熊
1.教师戴上头饰与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熊姐姐!”
2.教师问:小朋友们喜欢小熊吗?为什么?小朋友们见过小熊吗?小熊长什么样子?
3.教师总结:小熊很可爱,也很强壮,它生活在大森林里面。小熊有圆圆的脑袋、黑溜溜的眼珠,还有强壮的四肢、锋利的爪子。有时候小熊还会很危险,它的爪子还会抓伤小朋友们,所以去动物园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不要靠近小熊的笼子。
(二)教师示范
小朋友这么喜欢小熊,想不想把小熊画下来?教师示范小熊画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三)作画
教师分发画纸,幼儿再纸上作画,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教师走入幼儿中间进行指导和个别辅导。
(四)作品展示
作画完毕,教师挑选幼儿作品到前排展示,每组三人。三名幼儿戴上头饰,扮演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
课后反思:
优点:整节课层次分明,结构流畅,教具准备充足,教师语言具有感染力。
不足:
1.幼儿作画时间不足,个别幼儿没有时间完成或丰富自己的作品。
2.展示时间不够恰当,幼儿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听。并且展示时间过短、人数过少,大多数幼儿并不能得到评价。
3.展示阶段幼儿作品选取不具有代表性,较为单一。
4.课堂纪律不够,教师不能有效组织幼儿的注意力。
5.教师再课堂中角色应统一,前边是小熊姐姐,后边就不能是老师。
措施:
1.课堂结构可进行调整:课堂开始前,教师可播放音乐《三只小熊》,师幼一起随着音乐律动,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课堂中小熊的危害可展开来说,是幼儿再课堂中得到安全教育;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教师可播放轻音乐,使幼儿安静下来,并约定要在音乐结束时放下画笔是幼儿更加遵守规则,这一阶段时间可适当放长;展评阶段,可使幼儿活动起来,欣赏小伙伴的画作,或拿作品到教师面前解说,教师应尽量关注每一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获得评价,教师应特别关注和表扬那些有自己思想和创意的幼儿,是幼儿创造性得到发挥。
2.教师再作画时应稍微蹲低一点,以免挡到幼儿视线。
3.教师可在总结小熊特点后就使幼儿作画,以避免教师示范后限制幼儿思维。
4.教师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和学习其他教师或报刊杂志,多多学习接触幼儿和组织幼儿注意力的方法,使自己的日常教育活动更加有效的实施。
9、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蛇》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折纸蛇的创作。
2.能够初步看懂蛇的折纸步骤图,并且尝试自己探索折叠。
3.在蛇的折纸探索和折叠中体验折纸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彩色纸。
2.步骤图,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细细长长一根绳,绳上长着两眼睛,大人小孩都害怕,时常出现草丛中。”是什么?你见过蛇吗?他是长什么样子的?(师总结)今天呀,我们就来折一折蛇。
二、展开
1.幼儿自由探索:
(1)出示图谱:你在图谱上看到了什么,哪些步骤你能看懂?
(2)请幼儿来进行示范。
(3)幼儿自行操作。
(4)集体讲解:
你在哪里遇到了困难?谁能来帮助他?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比较难呀?
2.老师示范
(1)出示师地范图,这是我这好的蛇,你想知道我是怎么折叠的吗?
(2)看图谱进行讲解:
①将正方形纸角对角折成三角形并打开有折横。
②将两边折向对角线变成“冰激凌”。
③两边继续向对角线折变成更小的冰激凌。
④另一头也折向对角线变成菱形。
⑤把菱形对折变成三角形。
⑥把三角形随意曲折变成蛇的身体。
⑦把一端向下折变成蛇的头。
(3)在讲解的时候在次将幼儿探索出来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
3.幼儿再次尝试独立折叠
三、作品展示讲评
1.小组进行自己讲评。有组长符合评选出最佳作品和奖项。
2.师总体奖评。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选择的蛇对于幼儿来说其实第有一定难度的,幼儿卖肉女五积极探索的欲望还是很高的。但在本次活动我还尊在这许多的问题,经过评课活动,我也明白了原来折纸活动并不好上,首先在目标上应该再把目标定的细化一点,把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定在目标里,在指定一个有意义的感情目标,比如说让幼儿目标蛇是一种有益的动物,我们要去保护它!在活动过程中,我可以设计一个情景,比如说蛇吃老鼠,来激起幼儿的兴趣,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前面幼儿会步骤只需稍微提一下,但是重难点的部分需要在细化一点,让幼儿明白蛇的形状,是弯弯曲曲的,让幼儿学会往上折往下折,在步骤图上,我应该把简单的步骤画在一张纸上,难的步骤要画的大一些,让幼儿一眼就看明白!这样在重难点的突破上就会容易很多了。
10、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影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勾画动态影子,再进行借形想象画。
2.感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体验艺术的趣味。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水粉、笔刷、彩卡。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玩过各种影子游戏,了解各种动物,知道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影子是会变化的。知道太阳发出光亮,光亮被挡住了,就会有影子。
3.教师自身知识准备:游戏音乐,寻找一片适合影子画的空地。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影子舞视频,引出话题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朋友刚刚看到了什么?(动物……)
——这些动物是什么变得呢?(影子)
——小朋友的身体能摆出特别的造型吗?小朋友们都试一试吧。
——我们怎样才能将影子留在我们的纸上?
——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有影子?
——我们的影子某些地方在画纸上重叠了怎样画呢?(遮挡)
二、幼儿作画
——今天小朋友要将我们的影子画到纸上,听好老师的要求:
——整张纸上要画满影子;线条不要断开,要拉好手;要用到藏起来和跑出去的方法。
——三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小朋友摆造型,两个小朋友用黑色油画棒勾画出影子,然后再交换。
三、借形想象
——我们的影子里藏了很多的小动物,小朋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想象,给小动物画上五官,动物的眼睛要画大,身体可以画上花纹,向里、向外添加都可以。
四、作品展示
——小朋友说一说你把影子变成了什么动物?
——小朋友们想得真好,画得真美!真是个小画家,让我们把这些画带到教室里,让其他小朋友也来猜一猜。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很有趣我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材料,进行了三次。第一次孩子们在塑胶场地上两人一起合作进行添加想象,孩子经过合作将影子画出来在不同的角度寻找画里的动物,孩子们画的非常认真,一个影子里找出了3种小动物,虽然孩子们画得有些凌乱但细细品味能感受到大地艺术带给孩子们无限的乐趣,所以我们进行了两次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依然有兴趣。第二次活动我将牛皮纸放到了地上,让幼儿摆出特别的造型,虽然是第二次进行因为材料的变化他们很积极,这次不会再出现单个影子,第二次加大了难度需要小朋友将影子用躲出去、藏起来的方法。孩子们边画边思考多人合作当孩子们看到完成的作品都很震撼很高兴。
11、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梦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作品《梦》,感受作品传递的快乐和舒适的感觉。
2.能结合对作品色彩的感知,为自己描绘自己睡梦中的状态并能配上相应色调的背景。
3. 体验自我创作梦境带来的快乐。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画熟睡的自己。
教学具准备:PPT、音乐《沉思曲》、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作品,共同欣赏。
昨天左老师做了一个梦,我梦到了一幅美丽的画,瞧,这儿有个红色的沙发,软软的好舒服,坐在上面,身体也变得软软的,很轻松很轻松,慢慢地我就睡着了……原来这幅画的名字就叫做《梦》。
二、赏析作品,感受色彩。
1、分析作品,体验作品传递的快乐和舒适。
咦,画上是谁?你觉得她像在干什么?
(幼儿: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
我们也来学学画上的阿姨,坐在自己的软软沙发上,放松自己。
躺在柔软的沙发上休息了一下,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舒服,快乐)
小结:是啊,画中的阿姨和我们一样,在沙发上舒服地睡着、梦着,这让我们看画的人也觉得很舒服,很快乐。
2、感受色彩,理解不同的背景色调。
①欣赏作品中的主要色调,感受作品的轻松,快乐的基调。
提问:这幅画上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和黄色)
这两种颜色给你什么感觉?(暖洋洋)
小结: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红色和黄色两种暖色调
给我们一种很舒服的、很高兴、很暖和感觉。
②出示不同的背景色调引导幼儿相互讨论,感知不同色调带来的不同感受。
背景出现蓝色的夜空
提问:如果阿姨的背后换成了夜空,你觉得她又会梦见什么呢?
背景出现辽阔的草原
提问:如果是绿色的草原呢?
背景出现冰川
提问:如果阿姨的背景是冰川,这幅画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小结:你们的眼睛可真亮,真会动脑筋,通过看画面的色彩就能知道阿姨梦到的东西,可真棒!
三、选择背景,创作梦境。
1、介绍工具材料。
想一想你做过什么样的梦,这个梦是温暖快乐的,还是恐怖诡异的,请你选择合适的梦境背景颜色进行绘画。
四、作品展示,教师讲评。
展示幼儿的作品,可请幼儿通过色彩等方面的感知,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梦的内容。
结束语:小朋友们真是了不起,能将自己的的梦画下来,告诉你们这幅《梦》是西班牙著名的画家毕加索创作的,看来你们比他还厉害呢。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用她优美的音乐结合轻柔语言和肢体动作引导幼儿感受《梦》的轻松、舒适的感觉,结合自身体验说一说作品带来的感受;其次利用PPT增加了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在幼儿画自己的梦地时候,通过引导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背景去画自己的梦,作品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
12、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蜗牛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让孩子初步了解蜗牛的构造。
2.通过教师的故事讲解,让孩子大胆的发挥想象力。
3.告诉孩子要珍惜时间,做一个守时的人。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蜗牛的形体构造,想象力的充分发挥。
活动准备
课件、记号笔、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 谜语导入: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走,要说没力气,没有手、没有脚,拉着房子走。(蜗牛)
二.讲故事并提问:《蜗牛与乌龟参加此为婚礼的故事》
1. 蜗牛为什么刷牙刷这么长时间呢?
2.
(蜗牛的牙齿是牙齿最多的一种动物,而且它的牙齿都是长在舌头上,一共有两万五千多颗牙齿。)
2.你们知道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呢?
(对于农民伯伯来说他是害虫,因为它总是吸取庄稼根部的汁液,可是对于药物学家来说,它就是益虫因为它身上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做药材。)
3.你们想不想让蜗牛去参加刺猬的婚礼呢?可是已经快晚了,怎么办呢?
三.教师讲解并示范 画出蜗牛的形体
1.蜗牛身上的壳
2.蜗牛的身体。
3.蜗牛的眼睛和头部的构造
4.给蜗牛想的办法让它快点到刺猬家发挥想象力。
5.在画纸的空白位置添画。
四.涂颜色
五.展示作品
1.律动《蜗牛与黄鹂鸟》
六.活动延伸:
用橡皮泥捏一个蜗牛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孩子的想法很好,因为在平时的课堂中再想象力这方面很注意去调动孩子,我们的孩子是农村的,很少接触在这方面的 锻炼和鼓励,在这节课中很多的孩子都大胆的画出了蜗牛的壳,壳画完时,我鼓励孩子大胆的说这像什么?有的说:像棒棒糖、有的说:陀螺······通过这样的提问后孩子的思维好像不那么拘谨了,特别是在给蜗牛想办法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更活跃了,有的说:给他一辆摩托车、有的说:给他弄个降落伞、有的说:给他一个火箭、我接着引导:给他一个哪吒的风火轮····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好多,在这节课中孩子的兴趣一直很高,所以,在这节课中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我自己感觉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老师大胆的给孩子空间、让他感觉到无拘无束,那么,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会显著提高,我还要继续的去努力!
小百科: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
13、大班安全活动教案:认识斑马线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大部分孩子不认识斑马线,不知道斑马线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节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斑马线的意义,从小就具备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认识斑马线。
2、理解斑马线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斑马线
难点:斑马线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红绿灯的作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基础)
2、斑马线的 图片;道路交通中斑马线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1、引入
活动开始时,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汽车入手:“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汽车吗?”
2、认识斑马线
随后,展示幻灯片(画面上有一条斑马线,线的旁边有一个红绿灯,斑马线前面有很多汽车停着)(之前有画过红路灯,了解了红路灯的意义),引导幼儿说说看到的图画,老师:“为什么车都停了?”“红灯了”老师:“红路灯前有什么?”“斑马线”引导幼儿说说斑马线的作用,有的说:“我和爸爸、妈妈过马路时都是走斑马线的。”有的说:“不走斑马线会被撞到的。”……
3、斑马线的重要作用
接着和幼儿一起讨论斑马线的外表:由很多白色的长条形组成,人走在上面很醒目……,走斑马线是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不走斑马线,就等于在班级上不遵守纪律,不是好孩子的)
如果有孩子提出喜欢五颜六色的“花”斑马线,可以先画出来,然后告诉大家:白色的斑马线就是为了让司机更能清楚地看到人在上面行走,“花”的斑马线反而不能明显的突出行人。
4、学画斑马线、游戏
我在黑板上画出红绿灯、斑马线的同时,鼓励孩子们一起先在纸上画,然后在教室的活动区内,老师画一副斑马线,请幼儿用手做方向盘开车,老师说“红灯”时就停车,另外几个小朋友从斑马线上走过……玩完一次后换老师来做“车”,老师开车,孩子做红路灯,一起玩游戏。
最后是幼儿在纸上画斑马线,老师鼓励幼儿在画纸上自由添画,如:汽车,花,太阳,小鸟……。
教学反思
反思一: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放开思维大胆想象。
小班的孩子正处于对颜色的认识期,因此幼儿在讨论斑马线的颜色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开心的事,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被老师画出来,进一步引发了幼儿对颜色的兴趣,,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而不能限制孩子的想象,更没有硬性对孩子强调斑马线就一定是由白色的长方形组成,我觉得幼儿的想象力和兴趣是艺术活动最为难得的要素。
反思二:游戏中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在很多的教育环节中,我都会适当的加入一些游戏性的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玩开车游戏时孩子是非常的感兴趣,所有的幼儿都愿意徒手在空中画斑马线,利用游戏进行绘画活动,可以使枯燥的技能练习演变愉快的活动体验,让幼儿对绘画更加感兴趣。
反思三:发挥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在幼儿绘画前,我常常会引导幼儿自由添画,但要先完成本课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会忽视了本节课的重点。如本节课主要是画斑马线,那么幼儿就必须先画好斑马线后才能在画纸的周围添加上自己喜欢的装饰品,对我来说,我希望孩子不要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我希望孩子是处于主动的兴奋状态,那样画面才会让人觉得惊喜,孩子的想象力远远超出我们成人的想象,如果样样都限制了孩子,得到的结果是每幅画都几乎相同的,孩子就像机器一样完成老师的“作业”,很少有想象的空间。
14、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金鱼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们喜欢小动物,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锻炼孩子们的构图作画能力,感知中国传统水粉画的技艺。
活动目标
1.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美。
2. 练习用毛笔和水粉颜料表现简单的金鱼形象。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毛笔和水粉颜料表现简单的金鱼形象
难点:掌握毛笔握笔姿势,感知水墨画。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金鱼的图片,水墨画金鱼的图片,水彩画金鱼的图片。
2.宣纸,调色盘,水粉颜料,毛笔,每人一份;报纸,涮笔筒,每桌一份。
3.歌曲《我是小金鱼》,音乐《水族馆》。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教师放音乐《水族馆》,幼儿听音乐做暖身律动进入活动室,模仿小金鱼游泳的样子同时说语词。音乐停止时,教师用语词跟各位大一班的小金鱼们问好!请小金鱼们游回自己的座位上去,看谁的速度快,看那条金鱼最安静。
(二)基本环节
1.播放各种金鱼图片,幼儿仔细观察水墨金鱼的特点,教师播放各种实物金鱼图片,幼儿仔细观察,与此同时教师不断用语言和提问引发幼儿注意金鱼的外形特征,颜色,花纹,动态表现等细节,巩固幼儿记忆。
2.教师播放用油画棒和水彩笔画的金鱼,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用油画棒和水彩笔是怎么画金鱼的,和我们用水粉颜料作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幼儿思考回答(水墨画要用水来调色,要用宣纸和毛笔作画,握笔姿势不一样,画画的方法也不一样)
3.教师示范画金鱼,介绍水粉画基本知识和正确的握笔姿势,教师拿出颜料,毛笔等作画工具,介绍其名称和使用方法,与此同时做金鱼范画,幼儿学习如何用水粉颜料画金鱼。提示幼儿调水粉颜料的时候不应用太多的水,那样颜料较稀,颜色也特别淡,用毛笔沾一点水稀释颜料就可以了。
4.请幼儿自己用毛笔,调色盘,水粉颜料根据教师讲述的技巧作画,注意宣纸下要铺报纸,以免颜料渗透在桌子上。教师播放音乐《我是小金鱼》作为背景音乐,给幼儿一个轻松气氛的作画氛围,同时播放金鱼图片,出示范画给幼儿提供更多的金鱼图案,帮助幼儿画出更美丽的金鱼。强调作画时的握笔姿势和绘画方法,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最后鼓励幼儿为金鱼画上水草,花卉,石头,水波纹等背景,给金鱼一个美丽的家。
(三)结束环节
1.展示孩子们的水粉画作品,给予他们鼓励和认可。
2.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3.幼儿听音乐《我是小金鱼》模仿自己画的金鱼游泳,自己创编歌曲动作,最后游出活动室如厕,洗手。
4.幼儿回班整理自己的作画工具,毛笔,涮笔筒和调色盘要涮干净,水粉颜料要用对应的盖子盖好,报纸折叠好收整齐,桌子擦干净。
教学反思
让孩子观察金鱼图片的时候孩子们的兴趣都在金鱼亮丽的颜色上,应多注重引导孩子观察近于造型和动态。平时应多注重幼儿握笔姿势的训练,长此久往,孩子们会画出更美丽的水墨画来。
15、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花瓶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并在瓶子上表现青花图案。
2.尝试用剪、贴、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
3.体验创作带给自己的成功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并在瓶子上表现青花图案。
教学难点:
尝试用剪、贴、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
教学准备:
1.一些青花瓷器,青花瓶ppt,教师范例步骤图,背景音乐。
2.白色、蓝色油画棒,彩色卡纸,浆糊,抹布,棉签,白纸,剪刀,黑色签字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瓷器,了解青花瓷。
1.出示青花瓷器,请幼儿观察这些瓷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瓷器,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瓷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教师小结:这些瓷器都是白色底子,上面有蓝色图案。这种白底蓝色的瓷器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花瓷。为什么叫青花瓷呢?是因为古代人把蓝色叫做青,他们又觉得这种瓷器像花儿一样美,所以叫青花瓷。青花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瓷器。
二、观看ppt,感受青花瓶的不同形状和图案。
1.教师:“青花瓷的物品有很多,有青花盘、青花缸、青花碗、青花盆、青花瓶等,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青花瓶的图片,一起来欣赏。”
2.幼儿观看ppt,引导幼儿先欣赏青花瓶的形状,然后欣赏青花瓶的花纹。
3.教师小结,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
教师:“我们欣赏的这些青花瓶的形状都不一样,上面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瓶颈和瓶底上都是用小一些的花纹进行装饰,而瓶肚上的图案比较大,有的画了美丽的花朵在比美,有的画了神气活现的龙在飞舞,有的画了孩子们在玩耍做游戏。每一个青花瓶都是那么漂亮,那么让人喜爱,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个青花瓶呢?”
三、教师出示范例步骤图,边出示边讲解创作步骤。
1.先用蓝色油画棒在白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形状,设计的瓶子要画的大一些。
2.用蓝色油画棒给瓶子装饰花纹,瓶颈和瓶底可以选用小一些的花纹,瓶肚上的图案可以画的大一些。
3.用白色油画棒在花瓶的空白处图上白色,白色和蓝色融合在一起,能表现出颜色的深浅变化。
4.把设计好的青花瓶沿着边线剪下来,贴到彩色卡纸上。
5.用黑色签字笔在卡纸上添上台布。
四、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与众不同的瓶子形状并大胆装饰。
2.提醒幼儿在装饰中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让画面不显得单调。
五、评价幼儿的作品。
1.把幼儿的作品张贴起来。
2.引导幼儿说一说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喜欢作品的什么地方。
教学反思:
1.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兴趣。
活动开始,教师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明地提出要求:请幼儿仔细观察瓷器,寻找这些瓷器的相同点。幼儿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积极寻找相同点。当幼儿发现相同点后,教师进行小结,提升幼儿的经验。在教师的小结中,幼儿不仅再次巩固了青花瓷的相同点,而且了解了青花瓷命名的缘由,知道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对青花瓷再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面的环节中,幼儿观看ppt、自己创作设计、共同欣赏作品,兴趣一直伴随着幼儿。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参与活动的,课堂气氛活跃,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
2.丰富感性经验,巧妙化解难点。
在制作ppt时,教师选择的青花瓶范例就考虑到了形状和上面的图案花纹。范例上的青花瓶有的上面粗,下面细;有的像个葫芦形;有的瓶口细、瓶肚粗。瓶上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通过欣赏,幼儿就发现瓶口和瓶底的花纹多选用小一些连续纹样的图案来装饰,而瓶肚上则选用一幅完整的画面来装饰。有的选用了植物、有的选用了动物,还有的选用了人物。教师示范时选用了图示法,既缩短了教师当堂示范的时间,又让幼儿对操作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又让幼儿欣赏了教师的创作。这些感性经验的获得,巧妙地化解了活动的重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之中完成了自己的创作。
3.展示幼儿作品,提供交流机会。
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就把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进行展览,请先完成的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幼儿都完成后,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孩子们畅所欲言,有一个孩子说最喜欢自己创作的作品,因为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而自己设计的青花瓶的台布上有五星红旗的图案,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所以自己很喜欢,他的回答赢得了伙伴们的掌声。在欣赏作品中,幼儿还发现装饰的图案不仅要有线条,还要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来装饰,这样装饰出来的作品不单调,比较大气。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中幼儿都得到了提高。
16、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猫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我们班的孩子都见过猫,他们喜欢都喜欢猫,因此设计了这节美术课,利用幼儿认识的动物的原有知识,发挥幼儿的思维的能力,绘画猫。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猫的兴趣,体验绘画乐趣。
2.能画出猫的主要特征,掌握简单的布局方法。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能画出猫的特征,以及绘画方法。
活动准备
1.关于猫的图片、磁带;
2.水彩笔、油画棒;
3.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及形态。
活动过程
一、幼儿跟随音乐学猫的动作。
二、出示猫的图片: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部位。
三、观察与讨论
1、开门见山:
——“你们喜欢猫吗?
2、进一步感知猫的生活习性:
——“猫有什么本领,吃什么呢?
3、欣赏各种动态、各种样子的猫:
——“谁来说说猫会干什么”?
老师引导儿童了解猫能捕捉老鼠,喜欢吃鱼,喜欢玩球,喜欢睡懒觉,还喜欢看电视。)
四、感知猫的身体
1、 初步感知猫的身体:
——“谁来说说长猫有哪几部分组成”?
2、 具体感知猫的头部特征:
——“那猫的头倒底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3、 具体感知猫的躯干、四肢、尾巴等特征:
——“ 谁来讲讲猫的四脚,尾巴、躯干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启发儿童认识猫的身体由头、躯干、四肢、尾巴组成。头部为扁圆形,有两只小耳朵,两只圆眼睛,一个小鼻子,一张嘴。在嘴的两边长有胡须。?
猫眼的瞳孔随光线变化,白天光强时呈一条线,夜晚睁大呈圆形。猫的身体比较长,上面有皮毛覆盖全身,后边拖着长的尾巴。猫的四肢长在腹部下面,脚掌上长有肉垫,跳下来没有声音,有尖的爪藏在脚里。)
五、观察作画步骤,引起幼儿绘画兴趣
1、解决难点,创新示范步骤:
—— “那怎样画你喜欢的猫呢”?
——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中作画步骤:在纸的一侧先画猫的头部外形,然后添画五官,想一想猫在做什么?画出脸上的神情。画出猫长长的身体,以及腿和脚,再车出尾巴,添画细节。还可以画出身体上皮毛上的花纹。
2、 激起幼儿绘画兴趣:
——“谁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画的有趣的猫!
六、幼儿自由作画,教师辅导(播放音乐)
——行间巡视鼓励儿童大胆表现形象,并不断注意与儿童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
——出示典型作业,启发思考,激活创造力。
——对不同心理发育阶段儿童的视觉符号创造给予充分肯定。
七、作品评赏
——展示全体幼儿作品。
——互相观摩,指出自己喜欢的作业。
——对多种形式的造型了多种形象的猫。从他们所画的形象中不难拭睦出教师的知识引导。如猫眼睛的瞳孔变化、胡须、脚上的肉垫……
八、活动延伸
可在各个区域活动中继续猫的活动。如手工区中设计给猫造房子、科学区中设计猫吃食物的活动、语言区中设计讲述《我的猫咪趣事》可结合此次活动进行。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设计与教学,幼儿对画猫兴趣浓厚,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幼儿,让幼儿始终做活动的主人,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我发现孩子们都能很认真,很开心的画绝大多数能画出猫的主要特征。
17、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哈哈小人》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生活中,孩子喜欢照哈哈镜,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幼儿嬉笑不已。该活动以照哈哈镜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画哈哈小人为切入点,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小人变形夸张的原因,使幼儿在画画中由无意识绘画变成有意想象和创造,同时让幼儿在画哈哈小人过程中,感受到小人形体变化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能用勾线笔画出观察到的小人。
2、探究画面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3、体验其中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长方形桌子4张、小筐若干、小型吸铁石若干、记号笔16只、黑板一块、浅红或浅绿色A4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 观察“小人”,尝试画出一模一样的小人
1、 观察范例 :出示“哈哈小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模仿画出相同的小人
师:仔细看一下这个小人,看清楚这个小人的模样、大小。
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并交流
要求:找一张白色的纸竖起来,画得一模一样;顶天立地
比较作品与范例的差异。
二、 探索“小人”,发现画面造型与折纸的关系。
1、 请幼儿在折好的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小人。(画顶天立地的教育目的是让幼儿不要把小人画的太小,以免达不到实施效果)
2、 幼儿绘画,观察幼儿选择绘画的位置;
3、 引导幼儿观察打开后折纸上小人的变化;
4、 探究小人变化的原因,想一想出现不同变化位置的原因。
提出质疑:
为什么小人断开了?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小人没断开?
5、 小结研究后的结果。
6、 小人连线,探究变化。
三、展示幼儿的作品,观察彼此把画面的哪里进行了变化。
引发思考 :想象折纸方向、数量的变化以及折痕与小人形象的关系。
A 如果我把这张纸横过来呢?如果我把这张纸斜过来呢?如果我把这张纸再折一次呢?
B 回去再试一试。
活动延伸:
装扮小人:添画哈哈小人,让小人更漂亮。
活动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哈哈小人》是通过让幼儿画小人来体验小人身体各部分能够延伸变长的现象,并且通过三次操作活动让幼儿探索、发现使小人身体各部分能够延伸变长的秘密,从而发展幼儿的空间能力。虽然画的小人很简单,但是简单之中蕴含了一种比较复杂的规律,这是一次探索性很强的活动。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具有极大的探索价值。能够提升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的能力,有许多幼儿都能够延伸小人的头、手臂、身体等。如果,能够在讲评时,能在投影仪上示范幼儿小人变长的过程,那效果会更佳。
活动中我主要抓住了幼儿喜欢画画这一特点,逐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引导幼儿进入探究过程,让幼儿自始自终感受探究的趣味。通过这个活动,也让我喜欢上了美术活动,以往一直以为美术活动很难在公开教学中出彩,其实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现场的热闹和丰富,更多的是看它的有效性。通过这个活动,我也开始思考美术活动中如何让孩子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18、大班美术活动《“迷你”大头贴》剪、贴、画、拼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多种美工技巧,大胆制作自己喜欢的大头贴。例如:剪、贴、画、拼凑等,喜欢设计活动。
2、与角色游戏“艺术倩影屋”成为合作单位,能把自己的作品销售到合作单位,并大胆介绍自己作品的优点之处。
3、能自觉爱护操作材料,工作完后会井井有条的收拾物品。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色不同形状的小块卡纸:三角形、圆形、方形、心形、椭圆形等等。
2、操作工具:剪刀、双面胶带、透明胶带、浆糊等。
3、操作材料:彩色吸管、水彩笔、即时贴、毛茛、各类贴纸等。
活动过程:
首先引导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色纸和操作材料,运用工具进行剪、贴等装饰,制作迷你大头贴。例如:在一张心形卡纸上,利用剪短的彩色吸管,有规律地张贴在卡纸周围,再用彩色笔在卡纸四周绘画出装饰边框的各类线条或花纹,一张大头贴就完成了。完成后鼓励孩子把大头贴销售到“艺术倩影屋”去,为爱美的顾客们带来新的游戏内容。
指导要点:
1、组织孩子欣赏各种较简单的边框装饰案例,给孩子一个感性的认知经验。
2、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制作几张美丽的范例,投放到区域中。鼓励能力弱的孩子可以从模仿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3、在“销售”环节中,引导孩子大胆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表述,让自信的火花在同伴的认可中得到绽放。
活动反思:
本次美术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大多数是教师为幼儿准备的。美术活动中材料的提供与幼儿的 制作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材料越多样,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越好。
幼儿可以在制作时利用材料的性质特点进行操作,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让每一个幼儿的创意都各不相同,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充分发挥他的独特性,尊重每位幼儿个体学习的方式,充分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19、大班美术活动《塔吊》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能大胆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工地的一个场景。
2、 能大胆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 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重难点:
能大胆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工地的一个场景。
活动准备:
范画、水彩笔、油画棒、工地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了解几种常见的建筑特点。
二、开始部分
1、教师:你最喜欢工地上的什么东西?有什么特点?
2、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塔吊的形状。
3、师生探讨塔吊的的形状以及图行组合的特点。
4、出示范画,并讲解作画要求。(先把塔吊画出来,要画得大 一些,仔细观察塔吊的形状,正方形和三角行的组合。最后可以通过的想象再画出工地上不同的东西。)
5、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三、结束部分
讲评作品、展览作品
活动反思:
我们组织了《塔吊》绘画活动,该目标主要是在认识和观察建筑物的基础上,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不线条描绘工地上的一个场景。幼儿对此十分感兴趣,设计了不同样的塔吊,在翻看幼儿作品时,我发现了几幅特别的画,他们把纸竖起来画,塔吊画的很高,就像城堡,有的还在旁边画了许多不同事物,我们班杨宝玉小朋友画了一副雨中的塔吊,很有创新性。美术教学提倡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我们把美术教学变为开放式的自由活动,是不是更好呢?
20、大班美术活动线描画《玉米》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玉米的生长知识。
2、学习运用点、线、面的排列组合来表现、感受美感。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玉米若干、纸笔。
活动过程:
1、直接出示玉米的结构,谈话引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观察玉米的结构:苞衣有长形的脉状纹理,剥开苞衣露出里面的颗粒,呈一行行排列,头部有须。
3、讲解描画的方法:可以用局部入手;可以从穗开始,也可以从中间的玉米粒开始,也可以从玉米的梗开始。鼓励幼儿从最喜欢的部位开始画。
4、提出活动的要求:
(1)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画,将它画完整。
(2)根据自己所坐的位置采用不同的方位进行画。
5、幼儿线画,师指导幼儿用不同的疏密的点、线、面排列、组合,表现玉米的特征。
6、与同伴共同讨论自己的作品。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一、取得成效
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线条的长短表现得很好,以长线勾勒玉米的外形,并能以短线表现出玉粒。并能较好地表现出大小。
2、在疏密的表现手法上,大部分幼儿已能以集中和分散的手活动进行线画。
二、存在不足之处及整改措施
1、师选择的内容过于单调,应该多发展线画物体的多样性。以促进幼儿的对物体的认识。
措施:以生活为出发点,寻找多样的写实物品。
2、幼儿作画时间短,过于急燥。对于线条的流畅性有特加强。
措施:多鼓励、多引导,多开展培养耐性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做事不能过于急燥。画画应该慢,突出线条的流畅性。
21、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堆雪人》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下雪天堆雪人的场景。
2、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
3、幼儿可根据需要,可单人进行作画,也可自由结对进行作画,让幼儿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4、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培养想象力,体验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事先在活动室布置下雪天的场景。
(2)物质准备:
1、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绘画纸;
2、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
3、大的展示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愉快地玩音乐游戏——《堆雪人》
1、在创设的雪景氛围中导入课题。
2、音乐游戏——《堆雪人》
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表现雪人的情绪。同时启发幼儿用优美的姿态表现下雪天堆雪人、玩雪仗的场景。
二、教师示范画,引导幼儿相互讨论。
1、教师:“冬天来了,小雪花悄悄地飘落下来。小朋友,在下雪天里你最喜欢什么玩什么游戏?”
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堆雪人,这个主意不错,可是我们这没有雪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2、师引导幼儿描述雪人形象,并示范画一种雪人的形象。
师:“那我先来堆一个大雪人,大雪人是什么样子的?”
师:“大雪人看到那么多的小雪花来和它做游戏,心情怎么样?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开心的表情。
师根据幼儿口述的雪人形象,绘画自己心目中的雪人。
三、交代要,引发幼儿作画的欲望。
师:“瞧,老师画的大雪人孤零零地站在雪地里,它觉得有些寂寞,你们有什么好主意来帮帮它?”
幼儿相互交流并回答。
引导幼儿绘画出自己心目中所想要堆的雪人模样,并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添画,如冬天的房子,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戏等。
四、幼儿自由选择绘画的纸和笔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音乐游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1、鼓励幼儿用动作语言来表现自己喜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2、鼓励幼儿主动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绘画的作品内容。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打破了常规美术教学活动的模式,有机地将艺术领域中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首尾照应。同时,无论是在音乐动作表现还是在色彩构图表现上,教师都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注重了幼儿情绪情感的真实体现。
在绘画材料的选用上,教师也打破了原来绘画的传统,而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不同色彩和大小的纸张,让幼儿自由选择,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幼儿的创作欲望非常强。整个教学活动活而不乱,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涨,基本功也十分扎实。教师真正做到了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并努力引导幼儿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了美,创造了美。
22、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花儿朵朵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菊花、荷花、梅花等,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绳子来表现花朵的形态。
3.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喜爱花、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花儿朵朵》课件。
2.剪刀、双面胶、各种绳子、勾线笔、炫彩棒、纸。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她吗?(花仙子)
2.今天花仙子想邀请我们去她的花园玩,你们想去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花
1.花仙子的花园可真美啊!处处开满了鲜花!让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花?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你们看,这是什么花?(菊花)它有什么特点?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
3.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各种花。(向日葵、蝴蝶花、荷花、梅花、一串红、风铃花)
4.教师小结:刚刚我们在花仙子的花园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它们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红色,它们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像太阳,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花球,千姿百态真有意思!
三、幼儿操作
1.小朋友们,花仙子想开一个花朵展览会,让我们做一些漂亮的鲜花送给她吧!
2.幼儿用绳子来制作各种花朵的造型,再用勾线笔添画上色。
3.教师观察指导。
四、交流与展示
1.幼儿互相交流、欣赏各自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师针对幼儿创作的亮点进行点评。
活动反思:
一、选材
本次活动的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审美要求,他们熟悉花,又不缺乏对花的喜爱之情,那么,在此基础上,让幼儿用绳子来表现创作难度就不会太大。
本次活动是我自己设计的,和中班的一个主题内容《花花朵朵》非常相似,但我考虑到绳艺技巧的运用对小朋友来说比较生疏,所以我选择了大班进行教学。
二、目标 本次活动的目标制定是
1.欣赏菊花、荷花、梅花等,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绳子来表现花朵的形态。
3.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喜爱花、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过程
1.引题
情景引题,激发兴趣。以花仙子引题,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也让幼儿充满向往之心和探索的欲望。
2.谈话
通过提问、欣赏、交流,让幼儿体会、感受花的美丽,简单了解各种各样的花,以及它们的外形特征。
3.幼儿活动
我以花仙子开花展作为引子,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操作的积极性,这也是幼儿的一个尝试活动,他们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并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是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的。
四、展示
展示活动是对幼儿操作活动结果的肯定与互相评价,让幼儿感受花的美丽的各种表现形式,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23、大班美术活动吹画《梅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认识梅花,让幼儿知道除了用手画腊梅,还可以用嘴吹完成画。
2、 培养幼儿画画的兴趣。
3、 能用嘴把墨水吹散并添上颜色。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重点:练习幼儿肺活量,了解梅花的一些知识。
难点:能吹出很好的腊梅树枝并添上梅花。
活动准备
白纸、墨水、颜料、眼镜、水、毛巾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向幼儿提问这个季节有哪些花?然后拿一株梅花
二、基本环节:老师示范吹画并上色;
(1)出示示范画,告诉幼儿今天做一个游戏;
(2)介绍图画纸、墨水、颜料、眼镜、毛巾、水;
(3)老师示范完一份吹好并上完色的梅花;
(4)让幼儿戴好眼镜开始吹画,并添上喜欢的颜色(如红色、黄色)老师在旁边指导;
(5)让幼儿洗手擦手。
三、最后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结束环节: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玩得游戏,小朋友真棒,自己吹的梅花很好看。
五、延伸活动: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做几幅梅花。
活动反思
通过上这节美术课,让幼儿了解梅花这种植物(红梅、腊梅)幼儿参与游戏兴趣很浓,许多孩子完成了两种颜色的梅花,自己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有些要求带回家给家长。
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我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指导幼儿大胆表现,积极参与,让孩子们喜欢并爱上画画。
24、大班美术活动大画家米罗作品《人投鸟一石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表达自己对本作品的认识和感觉,知道鸟是我们的朋友。
2、感受作品中夸张、变形的独特手法。
3、学习运用电脑课件进行变脸的设计与创作。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课件米罗:人投鸟石子 课件变脸
活动过程
一、出示米罗的自画像和作品,并向幼儿简单介绍画家
这是有点像小朋友的画,但它实际上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画家米罗画的。米罗是西班牙人,他很喜欢小朋友的画,所以就学着小朋友的样子来画画,他的画很有名,1982年世界杯足球赛吉祥物小橘人就是他设计的。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他的这幅画。
二、出示《人投鸟一石子》,引导幼儿重点欣赏
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白色像什么?
这些线条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我们来看看着一小块红色和黄色像什么?
三、给作品起名字。
四、欣赏作品的夸张与变形
(1)请你们摸摸自己的脸、身体、腿和脚,画上得人和我们这些真人一样吗?
(2)米罗把人画成这样子,这是一种夸张变形的手法,画上还有谁也被夸张了?
(3)这样夸张变形后,人和鸟给你有是么样的感觉?
你对这幅画的整体感觉是什么?
你是怎么看出来画上的人不是在伤害小鸟的?
这幅画看上去很俏皮,有一种动的感觉,好象人和鸟再互相逗乐玩耍,给我们一种很顽皮,很幽默的感觉。
五、玩变脸游戏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变脸的游戏,看哪个小朋友变脸变的最有趣。
活动反思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不荒废技艺和专业。然而,在我20年后又重拾生疏已久的美术教学活动,让我有一种担忧和压力,又有一种期待和挑战。担忧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常规养成是否好,压力却是,我的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而期待的是,又能和孩子们一道折折、画画,体验、享受、欣赏孩子们的教学成果了,说到挑战,却是对我教育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检验。我喜欢这样的挑战,因为,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挑战中完善自我的。
25、大班美术活动《快乐的大转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启发幼儿在同伴原有画的基础上大胆想像,为同伴的作品添画。
2. 让幼儿感受同伴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体验交换作画的趣味性。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 让幼儿能大胆的交换作画,展示自己的想象。
2. 通过改变画面形象,让幼儿感知其中的创造性和变异性。
活动准备
1. 幼儿有根据任意图形想象作画和合作绘画的经验。
2. 彩色画纸·彩色记号笔。
3. 座位按排成环形。
活动过程
一.引导
1.从简单的基本形开始,分步骤示范,让幼儿猜猜老师画的是什么。
2. 通过改变图案方向,采纳幼儿的建议等方式,即行改变画面形象,让幼儿感知其中的创造性和变异性。
3. 出示基本图形,启发幼儿说说它像什么。
4. 在幼儿想象的基础上出示已准备的图形,介绍几种想象添画的方式,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开拓幼儿的思维。
5..讲解:大转盘的作画方式和规则。
幼儿找座位,用记号笔快速的在纸上画下自己想表现的内容。
当背景音乐变成快节奏的音乐时,幼儿之间快速的按顺序交换座位。
每一名幼儿来到同伴的画前时,先观察和想象,然后在在其基础上按自己的改和添画。
二.创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不同的画面。
2.要求自己思考在画,不影响别的小朋友。
3.老师和幼儿一起,及时赞扬好的想法和作品。
三.展示作品
1.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彼此之间欣赏,
2.引导幼儿回忆,找开始的作品,然后分享。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交换画画很感兴趣,下课后还会问:你原来想画什么,现在变成了什么。有的幼儿作品画的非常好,老师给予了嘉奖,还没有画出的,老师会鼓励,让他大胆的想,大胆的画。
26、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造型的青花瓷,了解其纹样装饰的特点,感受作品的色调和纹样美。
2.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和青花来设计装饰青花瓷物品。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瓶子、葫芦、纸杯、玻璃纸若干。
2.蓝色记号笔人手一个
3.《青花瓷》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到美工室
师:孩子们,看,今天我们来到哪里上课了呀!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带领你们来欣赏一下我们的美工室作品,好不好。
师:你们有没有在里边发现跟我们教室摆放的一样的东西呀(青花瓷)。对,这里有跟我们教室一样的青花瓷盘,盘子上的青花除了可以装饰到盘子上,还可以装饰到什么地方?
二、按要求作画
师:你们刚才说了很多很多,那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画一画呀!但是在画之前老师是有要求的,今天我们统一都用青花和各种线条来装饰你的作品,你自己看怎样布局合理,我们比比看,最后谁画的漂亮,好不好。
三、自主挑选物品,进行作画
1.教师:刚才老师说的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好,现在你可以去挑选你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始进行创作。
2.教师巡视,指出错的地方。
四、幼儿作品展示
1.师:孩子们都画好了吗?那现在把你的笔放下,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们的作品,好不好。
师:你们觉得谁画的好看呢!请幼儿说一说。
2.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进行小结。
五、带领幼儿将物品带到教师,结束本次活动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一起把我们的物品带到教室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好不好。
活动反思
青花瓷是最富有古代中国浓郁气息的瓷器,青花瓷的主色调为蓝色和白色,图案有山水,鸟兽,人物等,栩栩如生。青花瓷的图案设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都是运用中心对称的原理设计。通过让幼儿图片观察青花瓷盘和动手设计青花瓷盘,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民间工艺产生兴趣,并且懂得用有规律的花纹装饰、设计盘子,培养其审美情趣和表现力。
27、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对称的翅膀》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开展《昆虫》主题时本班幼儿对昆虫神奇的翅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翅膀那美丽的花纹更是深深的吸引他们,于生我升成了一节艺术活动《对称的翅膀》。
活动目标
1、感知对称,了解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2、掌握对称图画的绘画技巧。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和讨论昆虫翅膀特点。
难点:合理运用色彩表现翅膀的美
活动准备
昆虫教具、仅有一只翅膀的昆虫图片
活动过程
艺术活动:对称的翅膀
1、感知对称:
有翅膀的昆虫都有谁呀?昆虫的翅膀里藏着很大的秘密呢,想不想知道啊?好,请大家先听一个小故事:
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美丽的蝴蝶、蜜蜂、蜻蜓在花丛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 时,飘来一片乌云,下起了大雨,朋友们赶紧拍拍翅膀准备飞回家。忽然,大家一起叫起来:“我丢了一只翅膀,飞不起来了!”雨越下越大,这可怎么办呀?小朋友谁愿意帮他们找到另一只翅膀呢?
2、幼儿展示配好对的翅膀,并说明理由(颜色、形状、花纹)
3、小结:蝴蝶、蜜蜂、蜻蜓的翅膀以身体为中心线,他们左右两边大小、颜色、形状、花纹完全相同,并且可以重叠,这种形式叫对称。
4、欣赏对称图案
5、分组绘制对称图案。老师这还有好多的昆虫掉了翅膀,那么现在就请小朋友用手中的画笔为这些可怜的昆虫找到翅膀好不好?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昆虫”主题中的艺术活动,目标是让孩子感知对称,准确绘制对称图案。活动我以故事开头激发幼儿兴趣,并在故事中设计寻找翅膀的环节,让幼儿发现对称、感知对称,从而对对称有一个了解和认识。在活动后期以幼儿实际操作为主,为昆虫添画另一只翅膀,检验幼儿对于本节课对称概念的接受程度。实践证明,孩子们掌握得很好,从轮廓到图案到颜色,都能够遵循对称的手法去表现,并能从中寻找到生活中关于对称的事物,尝试用对称美去表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28、大班美术活动《织网》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湖州是太湖边上有名的“鱼米之乡”,让幼儿能够了解家乡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渔民伯伯是如何捕鱼的?新鲜的鱼儿是从何而来的?而且,平时在学校期间,我发现幼儿也很喜欢饲养一些小鱼等水生动物,我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横线、竖线交叉形成的效果,能大胆编制自己喜欢的网,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疏密。
2、 能绘画出几种基本的网状图形。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 宣纸 毛笔 颜料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做小鱼游动作,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配乐)
二、 出示图画
1、 师:(1)从前有个捕鱼人,他非常厉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鱼。看!(出示图片)他为什么他能抓到这么多的鱼呢?(捕鱼人用网抓鱼)这些鱼能不能从网里跑出来?为什么?他的网怎么织的?怎么样的?(观察网的特点,认识横竖线交叉的编织方法)为什么能牢牢网住鱼不会跑掉呢?(注意观察网眼的疏密)
2、 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这张图上,有没有发现鱼是不是都被抓到了?(一条鱼跑得出来,说明编织时注意控制网眼大小)
3、 教师补画
三、 颜色匹配
1、 师:这个捕鱼人很聪明,你们看看他是用什么颜色的线织网的?那他捕到的鱼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理解“好朋友颜色”,这样鱼不容易辨别)
2、 教师出示蓝色鱼示范编网
四、 创编鱼网
1、 师:除了这样的编织方法编网,还可以怎么编?你还见过其他的网吗?是怎么样的?
2、 尝试让若干幼儿讲述、表现创编的鱼网
3、 幼儿操作练习编网
师:现在请你们也做一个小小捕鱼能手,去编织一张和别人不同的鱼网,看谁捕的最多最能干!出发!
五、 评价活动
1、 展示幼儿作品
师:捕鱼人都很累了,我们现在来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丰收?有没有都网住鱼呢?(观察幼儿编织的网有没有注意疏密和颜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编织方法的网)你觉得谁的网编织的最好?
2、 戏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也大丰收了,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拿回去吃鱼大餐吧~!好吗?
活动延伸:
继续创编不同的网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们很有兴趣,我也充分给了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自主的探索、去创造,使幼儿的探索事物的兴趣增强,尝试观察事物的方法在创新,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在丰富。在操作时,通过自由组合,让幼儿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和成功的快乐,幼儿玩得不亦悦乎而且意犹未尽。纵观整个活动,让我深深感悟到:教师要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只有抓住幼儿兴趣点,才能让幼儿把更多的热情投注到学习中。
29、大班美术活动《京剧脸谱》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会体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充满了神秘感。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
活动目标:
1.在欣赏课件、谈话、创作、欣赏作品中感受京剧脸谱色彩的鲜艳、图案的对称和造型的夸张。
2.欣赏京剧脸谱,了解色彩、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
3.萌发对我国传统工艺的好奇心和喜爱之情。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看过京剧,初步了解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2.(物质准备):音乐《戏说脸谱》、脸谱PPT、无颜色脸谱若干、颜料。
活动过程:
(一)、唱歌导入,引出脸谱。
1、师:小朋友会唱《戏说脸谱》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
2、幼儿唱歌结束以后,教师提问:
你们知道刚刚唱的是什么吗?(京剧)
3、教师小结:对啦!就是京剧。京剧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了,很多人都喜欢京剧,不仅仅是因为好听还因为可以欣赏到美丽独特的脸谱。
4、刚刚小朋友唱的歌词中就有说到蓝脸、红脸、花脸、黑脸,这些脸谱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片,幼儿初步欣赏脸谱的特点。
出示京剧脸谱与人脸图片,幼儿交流讨论,感知脸谱在色彩、五官造型、图案上的特点。
教师提问:脸谱与普通人脸对比,颜色有什么不同?(颜色更丰富)除了脸谱的颜色更多以外,五官有什么变化吗?(五官夸张)脸谱比人脸还多了什么?(花纹图案)
(三)、介绍京剧脸谱。
为什么脸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夸张的造型呢?小朋友猜猜为什么?(好看、显眼)小朋友说的都挺有道理的,其实答案都藏在图片里,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
1、观察脸谱丰富颜色教师小结:红色代表个性忠诚;黑色代表勇猛有智慧;金色银色代表神魔妖怪;蓝色代表勇士;白色代表坏人。所以脸谱丰富多彩的颜色是为了反映角色的性格。
2、观察脸谱夸张造型教师小结: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大,这样画是为了让我们看清楚台上的是谁。
3、观察脸谱图案对称教师小结:左边和右边的图案是一样的,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
(四)、幼儿自由创作脸谱
1、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适合自己的脸谱吧。(你觉得你是什么性格的,设计一张符合自己性格的脸谱!)
2、小朋友在设计时要注意像我们欣赏的脸谱那样颜色要丰富,五官要夸张,左右图案要对称。
(五)、欣赏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听创作者说出自己制作的脸谱用色和造型特点,以及作品的含义。)
(六)、戴面具表演幼儿戴面具边表演《戏说脸谱》边有秩序的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通过让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充分感受京剧脸谱的丰富色彩,体验到各种色彩和夸张的造型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30、大班美术活动《我来设计……》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我来设计……》,这节课的内容所选的是日常生活中幼儿所熟悉的家庭用具,通过这个熟悉的事物,让幼儿来表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来充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及思维能力。创造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幼儿进行创造,通过让幼儿设计自己心中的家庭用具,使幼儿的想象得以拓展。通过动手创作的过程中去发掘孩子无穷的想象潜力。
活动目标:
1、 在对自己的家进行观察后,能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2、 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设计自己心中的家庭用具。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 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 课前对自己家进行观察。
2、 积木若干;绘画材料。
3、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课件出示,直导课题。
前几天,我们说起了家,都说自己家里的东西好,那请你们来讲讲看,你们家的什么东西好,好在什么地方?(鼓励幼儿发表见解)
二、启发讨论。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家”,你们来看看,这个家怎么样?(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为这个家设计家庭用具)
三、幼儿创作。
我们是小设计师喽!
这儿有很多的材料,小设计师们可以用它们来制作自己喜欢的家庭用具。选好你们需要的材料开始动手干吧!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想法及做法,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并提示部分幼儿相互合作)
四、交流分享。
你创作设计的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
(先请个别幼儿展示交流,再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分享。)
五、欣赏各式家庭用具。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你觉得它有什么功能?
六、延伸活动:
讨论各种物品的功能
活动反思:
(1)我设计的这个活动,能够使幼儿大胆想象,进行讲述。活动内容从孩子的生活环境提取,孩子们很容易理解,感知。所以孩子们的参与性极强。都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认知面进行图画构建。虽然画的质量稍显差些,呈现出成人看不懂的作品;但是孩子们能看着画进行讲解。
(2)活动过程中,幼儿们出现争吵现象,起因;某个幼儿在他人的图画本上乱画。就发生两个孩子之间敌视,造成图画本的损坏。也造成课堂活动中的混乱。以致活动流程无法顺利进行。体现了我教学事故发生应变力的欠缺。同时说明幼儿的常规教育还需加强。自身的教学技能与专业知识填充。
(3)内容单一,孩子们很快速的画完后开始说话,如果增加要求那样会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桌子上的碗、盘、篮子中的各种水果。
31、大班美术活动线描画《美丽的手套》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⒈对孩子现有绘画水平的分析。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孩子的绘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会画一些简单的图形、人物。线描画这种作画形式,有独特的美感,孩子们很喜欢,但是接触得比较少,特别是在作画方面缺少经验。
⒉大班的幼儿年龄特点的分析。他们有了一些独立的想法,在这时我们老师更多的要关注孩子的自主学习,了解一些学习的方法。本次活动中,我在欣赏作品、讲评环节都会尽量创设机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同伴互助动策略,来引导幼儿自主的去学习。并引导幼儿将学习到的好的经验内化到自身的绘画中。
⒊对《指南》中艺术领域的解读。首先,《指南》中指出“要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线描画作品就有一种独特的美,值得让幼儿就感受和欣赏,发现其特点和美感。其次,《指南》中指出:“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这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而线描画就给了幼儿更多想象的空间,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设计各种各种的手套。
⒋结合本次作业,以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一个季节为主题,结合现在的季节变化,我选择了冬季里幼儿比较熟悉的手套作为绘画的主题。
活动目标:
⒈欣赏线描画,了解线描画设计手套的特点,感受线描画的独特美感。
⒉能大胆想象,尝试用线描画的形式设计各种手套。
⒊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⒋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⒌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⒈教具: 手套的PPT课件(一些线描画的手套作品)
⒉学具: 幼儿每人一只黑色水笔、一只黑色记号笔、一张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生活中的手套
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冬天到了,我们外出时会感觉怎么?(很冷)是的,有些小朋友的手摸上去都是很冷的,你有什么办法保护自己的手?(戴手套)
⒉你见过什么手套?它是怎样的?(从花纹、颜色等引导)
(二)欣赏线描画——手套
⒈今天,老师也画了一幅手套,请你看一看。(教师播放线描画的手套) 看了这一幅手套,你感觉怎么样?
⒉它的颜色是怎样的?它是怎么装饰的?
⒊小结:原来这种用黑白灰颜色来表现,分别用粗细线条对比,这种装饰的形式,就叫线描画,线描画给我们很特别的美。
⒋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用线描画装饰的手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⒌(继续欣赏线描画手套)你觉得哪一个图案、装饰得方法很漂亮,我们可以学习的?(从粗细线条、点、线、面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幼儿观察)
⒍小结:所以在画线描画时一定注意要用粗线条和细线条搭配来装饰,只用一种线条,就比较单调。此外,还要注意画面中要有适量的面的装饰,有规律的面的设计会让你的画更加有立体感。
(三)设计我的手套
⒈先想一想,你要设计什么样的手套?上面可以有哪些图案?
⒉提醒幼儿作画时要将手套的轮廓画得大一些,这样就能有更多的空间去装饰。
⒊装饰注意点、线、面的设计尽量都要有。
⒋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讲评:
⒈小朋友设计的手套真漂亮,如果你是手套店的老板,你会怎么向客人来介绍你设计的手套呢?(请个别幼儿来介绍自己设计的手套,其余幼儿做顾客) 你们觉得他手套设计的怎么样?(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⒉评选“最漂亮的手套”,用投票的形式来评选。幼儿每人一颗小星星,评选时幼儿将自己的一颗星粘贴在喜欢的作品的上面。最后老师统计票数,选出4幅“最漂亮手套”设计。
⒊找优点。请幼儿说说这四幅“最漂亮手套作品”的优点,哪些地方设计的好,我们可以学习的?
活动反思:
纲要强调,在提高幼儿知识面的同时,还要以能力为主,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高涨。教师在范画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幼儿的观察能力,由简单到难,这样幼儿能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教师引导的步骤明确,幼儿能仔细观察,并主动发现花纹的排序规律左右手套对称。以游戏的方式,也符合幼儿活动的能力,师幼互动方面也比较好,给孩子展示的空间,同时又让不太理解的小朋友思考的空间,兼顾到所有的小朋友,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让幼儿参与作画,幼儿设计的积极性很高,幼儿没有被教师的范画牵着,而是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幼儿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还选择自已喜欢的图形和颜色。喜欢交流欣赏,同时也欣赏别人的作品。
32、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老虎和猫》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美术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实践,需要幼儿全身心投入,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此次活动《老虎和猫》。让孩子将自己喜欢的故事绘画出来。尝试用合作的方式进行绘本制作。培养幼儿的感官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改变物体方向的方法表现老虎和小猫的动态。
2、根据故事情节大胆作画,丰满构图。
3、与同伴友好协商完成画册。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老虎和猫教具。
2、 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老虎和猫》。
明确故事四个情节以及老虎和猫之间不同。
1、明显说出四个情节同时活动猫和老虎的位置
(1)猫和老虎一起玩。
(2)老虎四脚朝天。
(3)猫把老虎推下山。
(4)猫和老虎在山下一起玩。
2、再讲故事。
提问:
(1)猫为什么以为老虎是只大猫?和为什么老虎以为猫是只小老虎?
(2)猫和老虎哪里一样?哪里不同?(如:耳朵、脸部、身体大小等)
二、完成故事画册。
培养幼儿友好协商的能力,与幼儿一起完成画册。
1、以组为单位完成故事装订成册。每组幼儿商量自己画哪一个情节,除了四个情节外,多出的幼儿可画封面。
2、幼儿分工合作,画出不同故事情节,最后装订成册。
三、讲述自己的画册。
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每组代表讲述自己画出的画册。
活动反思:
幼儿对美的追求,不仅反映在对自然的评价上,也表现在对外界一切美的事物的热爱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无不引起他们的奇思遐想。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应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学画画要比学说话快的多,在绘画中表达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要比语言还要丰富。绘画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右脑。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更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
33、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创意肖像《奇特的脸》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在看、画、做、玩中、进行造型活动。这次活动体现出“激发或者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变形夸张的脸部造型图片,感受其色彩与造型的独特美。
2、尝试以废旧薄膜为主要作画工具,运用捏,揉,抹,粘等方式大胆创作奇特的脸。
3、感受创意肖像带来的乐趣。
4、了解世界上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脸部艺术。知道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差别。
5、了解、感受橡皮泥这一造型艺术带给人们的美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实际应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课件PPT,背景音乐《THE TITLE》,教师作画步骤视频。
师幼共同收集废旧纸盒、薄膜等材料;红、黄、蓝、绿、黑等水粉颜料;浆糊;排笔;抹布;护衣等。
2、经验准备:
幼儿已了解自己的脸型和五官等。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地画自己的脸,感受自己五官的特点。
活动过程:
1、用脸部变形的照片导入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1)“你们想看自己变形的脸吗?”
引导幼儿观察IPAD变形照相机拍出的脸部照片,感受脸部变形后的独特与夸张。
2)“这是谁?你的脸哪里变样了?”
2、出示变形夸张的脸部造型图片,拓宽幼儿思路。
1)“刚才我们看了自己脸部变形的照片,我这里还有些特别的脸部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引导幼儿观察)
2)“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觉?”
3)“你觉得图片上哪一张脸最特别?哪里特别?”(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脸部色彩的对比和造型的夸张。)
总结:刚才我们看了这些脸部造型图片,有的脸型变了形,有的五官变了样,颜色也很特别,这些脸给人的感觉非常的奇怪、有趣、独特。
3、教师出示创作视频,引导孩子感受立体肖像独特的创作方法。
1)“这是什么?如果用它来做一张奇特的脸,怎么做呢?”
2)“陶老师刚才是怎么做的呢?”
4、幼儿探索和操作。
教师介绍薄膜、纸箱等废旧材料,引导幼儿大胆构思自己的创作及材料的选择,并与同伴轻声交流。
教师:“请你用这些废旧材料来做一张奇特的脸,你准备做什么?你想怎么做?”
5、在背景音乐《 THE TITLE 》下幼儿大胆创作。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大胆运用捏,揉,抹,粘等方式创作脸部造型并用鲜艳的颜色进行装饰。
6、欣赏和评价各自的作品与创作感受。
1)展示幼儿作品,师幼整体欣赏所有作品。
2)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在整节课中,同学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并通过操作,经历和体验泥塑的过程,掌握泥塑的方法,体会泥塑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培养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课堂成为了师生们的乐园。本活动不仅是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创作热情,启发大胆想象、大胆发挥、于奇特之中发现美、创造美。
34、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特别的我》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我们的幼儿是怎样体验行为艺术的呢?大班美术活动《特别的我》是一节引导幼儿初步体验行为艺术的课例,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以及对人体的装饰,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并了解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因为每一位幼儿都是非常特别的个体,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在本节活动中我按照动作体验——线条勾画——欣赏装饰——合作创作——跳舞欢庆的顺序,让孩子从动作体验开始,以动作表达结束的方式,通过做一做、画一画、看一看、说一说,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自由舞蹈,大胆创作,群体合作,共同完成大幅的动态人物绘画作品,通过行为来体验艺术,在游戏的情境中收获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和人体的装饰。
2、在活动中请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3、使幼儿了解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带、半开纸7张、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毛刷、抹布、水桶、标志、范画、工作服、将幼儿分7组
重点难点
分组合作描画不同人体动态。
活动过程
1.欣赏范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张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画一张特别的画?
2.游戏《木头人》。交代规则:首先,咱们做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女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听到音乐,做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美丽的木头人。(发标志)男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游戏规则是听到音乐,做有趣的、可笑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有趣、可笑的木头人。
3.教师示范。小朋友的动作都很特别,用什么办法能把咱们的动作留下来呢?某某小朋友到前面来,请你摆出一个特别的动作请大家欣赏,教师描画出该幼儿的体态。
4.讨论:请7位身上有标志的小朋友上前摆各种各样的动作(站姿或卧姿)。大家共同分析7位小朋友的动作能不能画在纸上,将个别动作稍做改动。
5.幼儿分7组,合作完成人体姿态的描画。
6.游戏《找信》。每组幼儿共同解读密信,分析信件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7.幼儿自由创作:运用线条,图案或者色彩装饰人体并为画面涂底色。
8.欣赏作品:请幼儿谈一谈,哪一组作品中人物的动作清晰,色彩鲜艳,人体装饰的非常有特点。
9.结束部分:欢庆舞。师生在音乐伴随下自由舞蹈,展示自我独特魅力。
活动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特别的我》在进行中,教师首先请幼儿玩游戏《木头人》,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中,引导幼儿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肢体语言:如:女孩子优美舒展的动作和男孩子阳刚的动作,展示不同动作的魅力。艺术是相通的,音乐带给幼儿创作的灵感,音乐让幼儿放飞心灵。然后7名小模特摆出不同的姿态,其余幼儿分组进行人体形态的描画:有的画头部,有的画肢体,孩子们都快乐的忙碌着,沉浸在集体的创作中。美术创作欣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首先请幼儿的欣赏大幅作品,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点燃想象的火花,启发幼儿大胆,自由的运用线条、图案和色彩去装饰画面;在结束环节,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共同分析各组的人物动态在是否清晰,装饰的图案是否完整,运用的色彩是否干净、漂亮。最后的欢庆舞让孩子的成就感达到高潮,将艺术创作中的兴奋给予淋漓尽致的释放。
在短短的35分钟内,孩子们在音乐和舞蹈的的伴随下,充分利用多种材料,大胆的创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7张色彩鲜艳,风格迥异,视觉效果强烈的巨幅作品。通过自身行为体验艺术,在游戏的情境中收获到快乐,体验自豪感和成就感,分享成功的经验。
35、大班美术活动《手拉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连续折叠的方法剪出相连的图案。
2、对剪纸感兴趣。
3、知道做事要耐心细致。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提前剪好的手拉手剪纸 水彩笔 剪刀 纸 胶棒 卡纸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变魔术,引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给你们变个小魔术。(出示折在一起的剪好的手拉手剪纸)
师:看,这是一朵小花,现在我要变魔术喽,睁大你的眼睛,奇迹就要发生了。(展开手拉手剪纸,变成四朵小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变这个魔术啊?
幼:想。
师:其实啊,这是一种剪纸的方法,我们学会了这种方法,也就学会了变这个魔术。那就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这是怎么剪出来的吧!
二、探索剪纸方法
(一)出示图案是红花手拉手剪纸剪纸,请幼儿欣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师:剪纸上都有什么图案?
幼:小花图案。
师:剪纸上的图案一样吗?
幼:一样。
师:他们是怎样排列的呢?
幼:小花都是连在一起的。
师:这些小花就像是我们的小朋友在手拉手,所以我们就叫它“手拉手”剪纸。
(二)幼儿讨论剪纸方法
1、幼儿分小组讨论剪纸方法: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分发一件“手拉手”剪纸作品,幼儿仔细观察、讨论“手拉手”剪纸方法。
2、找个别幼儿说剪纸方法:
师:你能说说怎样才能剪出这种手拉手的图案来吗?
幼:……
师: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剪才能不断开呢?
幼:……
师边小结边做示范:将纸折成多折,用彩笔画出轮廓线,画线时注意上下左右都要画到纸的边缘,而且连接处一定要断开画。然后再用剪刀沿轮廓线剪下,注意连接处不要剪断,打开展平手拉手剪纸就完成了。
三、欣赏挂图《手拉手》
出示教学挂图《手拉手》并欣赏。
师:我们的挂图上还有很多漂亮的剪纸,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上面还有剪纸步骤图,如果你在剪纸的过程中忘记了操作步骤,可以看看步骤图,它会给你一个提示。
四、制作“手拉手”
(一)温馨提示:
师:在制作之前,先提几点小要求:
1、要提前想好剪什么形象,画画时注意设计好哪里是连接处,连接处一定要断开画。
2、画得不能过于细小,否则容易剪断。
3、要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不用时把小剪刀放下,也不能把剪刀对着其他小朋友。
4、垃圾要放到指定位置。
(二)幼儿制作“手拉手”剪纸:
分发材料,幼儿制作手拉手剪纸,师巡回指导。
(三)幼儿学变魔术:
师:我们制作好了“手拉手”剪纸,就可以学变魔术了。
幼儿学变魔术。
师:把你的手拉手剪纸放好,等下次活动我们把它打扮漂亮。
活动二:
一、装饰“手拉手”剪纸
师:我们把剪好的手拉手剪纸拿出来,看看它还没有穿上漂亮衣服呢,今天我们就帮它打扮一下吧!
师:单独打扮“手拉手”剪纸比较不容易,那用什么方法能让剪纸容易打扮,而且还会变得更漂亮呢?
幼:……
师: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那今天我们就把它贴到卡纸上进行打扮吧!除了要给剪纸涂上漂亮颜色外,不要忘了添上合适的背景。
幼儿装饰“手拉手”剪纸,师巡回指导。
二、欣赏作品
展示作品,请幼儿互相欣赏。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找个别幼儿说。最后幼儿拿着自己作品贴到互动墙饰上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过程中,老师说的太多,没有让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活动中,可以请幼儿有两次操作,第一次,让幼儿用探索的方法来感受对称剪纸;通过感受和对比,再整理幼儿的经验与对称剪纸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操作。而剪出更多的小人则作为提升,激起幼儿在以后区角中再次尝试的兴趣。活动中,老师只要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讲解,尽量做到少而精,不然,反而束缚、误导了幼儿的思维。而在活动中,也要尽量的多给幼儿探索、操作的时间。
36、大班美术活动水粉画《橘子红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和交流中,感受橘子成熟后挂在枝头造型饱满、色泽红润的美。
2.能大胆运用勾、涂的方法,表现橘子在树上的不同造型。
3.体验创作的乐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1.颜料、水粉笔、绘画纸、毛巾、水桶等
2.PPT、实物橘子、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细致观察成熟橘子的颜色和外形,感受其饱满、红润的特征。
1.出示实物橘子,引导幼儿观察。
师:秋天到了,有许多的水果都成熟了,猜一猜,梁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水果?
这是什么?橘子成熟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成熟的橘子是橙色的,呈椭圆(扁圆)形,橘子摘下来之后,你还会发现一个突起的部分叫梗。
2.欣赏PPT——橘子林
这里的橘子树是什么样子的?看一看,树干是怎样的?(粗、矮) 枝条又是怎样的?(细细的、长长的、弯弯的)
仔细看一看,树上的橘子都成熟了吗?都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大小、果实的密集与稀疏)
这么多的橘子都是长在哪里的?枝条上除了许多红红的橘子之外,还有什么?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绿色、椭圆)
小结:生活中的橘子树一般有2-3米高,在细细弯弯的枝条上结满了橙色的果实,有一个的,也有两个、三个挨在一起的,它们悄悄地压弯了枝头。
3.个别幼儿尝试画橘子
小结:画橘子时,应该先勾画出橘子的轮廓,再给橘子涂上颜色。(幼儿空手练习)
4.欣赏名画——《门外的橘子树》 作者:美国画家 温斯洛.荷默
师:我们画的都是一个一个的,那么两个、三个橘子挨在一起又是怎么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的一个画家他的作品——《门外的橘子树》。
(1)讨论:这根树枝上有几个橘子挨在了一起,你觉得画家是怎么画的?
小结:如果几个橘子挨在了一起,最前面的橘子画完整,后面的橘子遮住的部分不画。
(2)个别幼儿尝试作画挨在一起的橘子。
二、幼儿集体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你们都想不想自己来画橘子树?你想画几棵?树上有多少成熟的橘子?和同伴说一说。
要求:
1.开始作画时,我们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添画上什么?
2.换色时,把笔在水桶里涮一涮,在毛巾上蘸一下,再换颜色。
3.音乐停止播放时,小朋友绘画全部都要停下来。
三、幼儿作品欣赏
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活动延伸:
整理绘画工具
让幼儿带上自己的作品与其他班幼儿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橘子外部特征了解更近了一步,活动没有出示范例,不想给幼儿一个固定模式,结果令人欣喜,在用色方面,幼儿的作品很有色彩感觉。甚至在橘子身上由于反光呈现出的蓝色,紫色,小黑点都进行表现。活动中幼儿兴趣很浓厚,画得非常认真投入。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教育所在,相信用这样的观念来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37、大班美术活动浆糊刻印画《彩色的地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浆糊、小棒等材料进行美术创作,感受浆糊刻印画的特殊艺术效果。
2、能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彩色的地球”这一主题。
3、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能与同伴合作运用材料。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投影仪、小鸟头饰。
2、材料:人手一张扇形纸、粗细不同的小棒、抹布、彩色浆糊(浆糊加颜料调配而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欣赏故事《彩色的地球》,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彩色的地球》。
故事《彩色的地球》
一天.小乌问乌妈妈“地球是什么颜色的?”乌妈妈说“只要你绕着地球飞一圈,就知道了。”听了妈妈的话小鸟出发了。
它飞呀飞呀.前面出现了一片蓝蓝的大海。小鸟高兴地喊起来“啊.我找到了.地球是蓝色的。”说着,它拿出扇形小纸片做了个标记(教师示范)。
就这样.小鸟每到一个地方.就做一个标记、有绿色,红色、棕色、黑色等。一圈飞完了、小鸟一看,咦’地球是什么颜色的呢?
2、结合故事第二段,教师示范:取一张扇形小纸,先用扁笔蘸满蓝色的浆糊,然后顺着一个方向,从扇形纸的一头涂到另一头。要求涂得均匀,直到把扇形纸涂满为止。涂好底色后,再用小棒刻画上大海中的景物。
3、结合故事第三段,教师启发幼儿想象:小鸟在绿色、红色、黄色、棕色、黑色等地方看到了什么?
(幼绿色一一草原.红色一花园,黄色一沙漠.棕色――村林,黑色一夜晚的城市)
二、基本部分
1、师: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会看到些什么?(幼儿发挥想象.自由讲述。)
2、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结伴,合作运用材料操作。
3、教师安排6组,每组提供一种颜色,幼儿按意愿选择。
4、根据需要,选取粗细不同的小棒。如画物体的外轮廓线,可选取粗的小棒,画细节部分,可选取细的小棒。要求涂色均匀,注意桌面、衣服的卫生。
三、结束部分
1、展示作品。鼓励幼儿自由组合,用每6张扇形纸片拼成一个彩色的地球,如下图:
2、边倾听歌曲《世界儿童心连心》,边欣赏作品,最后师生其同讲评。着重进行想象、创造方面的讲评,肯定想象丰富、奇特的幼儿。例如,幼甲:我在黄色的地方看到了一片沙漠。沙漠里骆驼在行走。
幼乙:我在棕色的地方看到了蚂蚁洞。有的蚂蚁在搬栖,有的蚂蚁在睡觉。
幼丙:我在黑色的地方看到了一片被污染的海洋。海面上漂着垃圾、鱼儿,海水变脏了。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是教师结合其自身的专题“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渗透创造教育”所进行的一次尝试与探索。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可时时处处窥见教师的创造教育:
1、命题富有创造性。围绕“彩色的地球”这个命题,能向幼儿提出许多开放性的问题,能给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活动以故事《彩色的地球》贯穿始终,教学氛围宽松自由。
2、示范灵活。示范抓重点,只做局部示范,变单纯的由教师示范讲解的填鸭模式为生动活泼教学相长的互动模式。
3、材料新颖独特。浆糊、颜料、小棒这些新奇的作画工具和方法,充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4、创造性的讲评。教师能提供给幼儿充分的阐述机会,并能随机挖掘幼儿创造性。
38、大班美术活动《烛花》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朋友也不例外,他们不仅也爱美。而且表现美的方法比我们更为独特、富有创造性。那怎样才能将幼儿美的创造性得以迅速提高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在幼儿自身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环境的影响,着力培养和加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绘画的材料多种,尝试用蜡烛绘画。
2、引导幼儿欣赏各种美丽的花瓶。
3、激发幼儿喜欢作画的兴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课件、范画一幅、打火机、彩色蜡烛、烛台、卡纸 已画好外形的花瓶、蜡笔、水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介绍烛画
1、教师讲述故事
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故事《美丽的烛花》,我们来听听。”
2.出示烛画
师:这是小熊画的漂亮的烛花,跟我们平时画的画一样吗?
师:谁知道怎么画的呢?
引导幼儿观察烛花,大胆说说是如何制作完成的。
二、学画
1、师:我们来看看小熊是怎么画的?(出示烛花示范画)
2、师:如果想画一幅漂亮的烛花,我们首先得需要一个漂亮的花瓶,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花瓶啊?
3、出示花瓶图片,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欣赏,教师补充讲述花瓶的特征
三、幼儿作画
1、教师示范作画过程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花瓶与喜欢的颜色的彩色纸,将花瓶粘贴在彩色纸上。
②、利用彩色笔装饰花瓶。
③、用油画棒画上花茎。
④、点燃蜡烛,开始滴画烛花。
2、提出要求
师:滴的时候蜡烛要横着拿,不然蜡烛油会滴到手上。
不可以拿着蜡烛去点纸。
不可以把手放到火苗上。
3、幼儿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给每桌端上一支点燃的蜡烛。提醒小朋友点蜡烛小心。
四、作品展示
师:请画完的小朋友把画放到桌子上,然后去欣赏别人的画。
活动反思:
小朋友因为没有接触过此类的活动,都很有兴趣,参与的热情很高,再动手制作的时候很认真,但也有小朋友表示怕被火烧到手指,不敢进行操作。
39、大班美术活动小鸟天堂教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交流、动作表现等多种形式,充分感受画面清新和欢快的意境。
2、再简单分析造型和色彩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水墨画的表现技巧。
3、能专心、有兴趣地倾听他人的讲话,并积极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鸟天堂》。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小鸟天堂》。
教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什么?
2、引导幼儿分层欣赏。
教师:仔细看看画上画了什么?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并用动作变现画面中得小鸟,感受热闹、欢快的气氛。
引导幼儿观察、表现树的不同造型,教师简单分析画家的主要表现方法。
3、再次整体欣赏画面并进行知识拓展。
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多通道感受画面的欢快气氛。
给作品起名,并进行知识拓展。
出示齐白石作品《群虾》引导幼儿回忆并比较。
活动反思:
在《鸟的天堂》这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的特别投入。这是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一堂语文课。
首先,我通过引导谈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天堂”是什么样子的。听到这个话题,学生们显得很兴奋,都举起了小手。学生的回答是“天堂是快活的”、“天堂是美好”、“天堂是幸福的”……
等学生稍平静了一些,我说:“我想小鸟在天堂里一定也过得很幸福很快乐吧!”同时我板书了课题《鸟的天堂》。让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我进一步引导:“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稍做思索,又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提出了一些问题:“鸟的天堂”指什么?“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鸟的天堂”在哪里?“鸟的天堂”里有什么?鸟在鸟的天堂里过很快乐吗?“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
在解答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完成自己能解答的问题。有些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回答说:“鸟的天堂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树”、“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县环城乡天马村前的天马河中”、“有许多鸟在鸟的天堂里过着辛福快乐的生活”……有些问题学生能合理地做出解答,有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够全面。对此,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稍加整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全面、合理地解答问题。
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非常强烈。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开始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读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有些学生独自阅读、独立思考,有些同学阅读课文再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只见学生一阵是读书,一阵是用笔在书上点点画画,找出了有关词句,一阵又是默默思考;有的学生在书上相互指点,有的在滔滔不绝地陈述着自已的观点,有的在补充他人的叙述,也有的在争论着……
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思考、讨论问题、到组织语言,解答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做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
40、大班美术《大富春山居图》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中国画伴随着悠久的中国文明生长,经历了风霜雨雪、兵荒马乱的两千多年岁月考验,留下了举世瞩目的艺术珍品。中国画家画山水不像西洋画家画风景那样,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孤立的视点上,能在不同时间,从不同地点“搜尽奇峰”,在一幅长卷中尽情描绘,使人感到“可游”、“可居”。
进入大班,孩子们的名画欣赏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长卷山水画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显得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引导孩子亲近并喜欢山水长卷画,通过欣赏,不仅能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中国山水长卷画的艺术特色,更让他们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
我们江浙一带景色明媚,山清水秀,显示出江浙山水特有的艺术魅力。画家黄公望创作的长卷画《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浙江富春江一带的景色。两岸峰峦坡石、山村亭台、江面渔舟小桥、飞泉茂林,内容极为丰富,令人目不暇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实施了欣赏活动《富春山居图》,让山水长卷画继往开来,犹如参天大树,根深叶茂,开花结果,散发出旺盛的生命芬芳。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山水长卷画的艺术特色。
2.感知理解画面,感受画面所传达的意思。
3.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富春山居图》、古筝曲《高山流水》、名画图
2.经验准备:观察自然风光,并丰富幼儿关于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欣赏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调查幼儿喜好。
1.调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给喜欢的画贴上标记。
这里有两幅画,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幅呢?请你把大苹果送给它。提问:你把大苹果给了谁?为什么?
2.分析:这是一幅国外的风景画,喜欢的多一点,这是我们中国很久以前古代的画,喜欢的少一点。是不是觉得古时侯的山水画离我们太远了,因为不了解,所以不喜欢?没关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亲近它,了解它,欣赏它。
(二)欣赏古筝乐曲。
1.欣赏乐曲: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古筝曲,请小朋友静下心听一听有什么?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这首古筝曲叫什么名字?(高山流水)
2.引出作品:我国古时候的画家把山和水作为主要的绘画素材,特别喜欢画山和水。这是著名的一幅山水画《富春山居图》,在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中也播出过,是我国的国宝。画家的名字叫黄公望。
(三)比较画面不同。
1.描述特征:国外风景画(树:法国塞尚)的感觉小,就象照相一样,站在一个地方,只能拍到镜头中的的东西,有个焦点,再放射出去,近的物体大,远的小,镜头外的就拍不到了。《富春山居图》是很长的一幅长卷画,高33厘米,长688厘米。
2.启发思考:《富春山居图》为什么能够画那么长?
3.小结:原来,它不是像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近大远小,放射出去的画法,画家观察景色不是站在一个地方,而是走来走去看,目光移动,把看到的东西用分散的很多点的方法画,把许许多多景物画成一样的大小,散点在一个画面。我国画家喜欢表现山川江河,甚至想把整条长江都画到一幅画中。
(四)游览画面风光。
1.坐船游览,卧游山水。
(1)了解“卧游”。
古时候,人们发明了“卧游”山水的方式,人在画中游,用看山水画来代替游览。有了长卷画还真方便,就像我们在家中看电视一样,躺在床上、沙发上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地风光。画家可真聪明,真了不起!
(2)体验“卧游”。
画面上富春江的风光真美,让我们一起乘上小船,游览一下吧,看一看,有些什么?
提问:景物随着船的移动在动呢,刚才卧游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是不是每座山、每棵树都是一个样子的?请把你看到的景色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3)小结:几十个山峰,一个山峰一种形状;几十棵树,一棵树一种样子,还有小船、小桥、亭子、茫茫的江水,景色非常优美。
2.划船畅游,动作表现。
(1)提问: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现在你们喜欢这幅画吗?
(2)动作表现:畅游在山水中,心情非常愉快,我们再来当一回开心的游客,这次,(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可以划着小船,边游玩,观看景色,还可以用动作学一学山、水和树不同的样子。
(五)探讨表现手法。
1.提问:这么多景物,画家是用什么画的?你们知道这幅画的工具材料吗?
2.讨论:画家是用毛笔和墨色来画的,在山水中,还有大片大片的空白。我们生活的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但为什么画家笔下的山水是黑白的水墨颜色呢?黑白给你怎样的感觉?(安静)
3.小结:中国的古代,有段时期经常发生战争,所以,许多人喜欢大自然,和山水为伴,出现了许多山水画家。《富春山居图》画面用墨非常淡雅,只有点树叶时用上浓墨,说明画家心情很平静、很平淡,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
(六)拓展其它作品。
1.提问:关于这幅画,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告诉幼儿:还有许多的知识和问题我们以后再学习。
2.介绍:长卷画的作品还有很多,有一幅长卷画《清明上河图》,就画了500多个人,50多头动物,车、轿子20多辆,20多只船,还有一百多个店铺。
活动延伸:
合作表现长卷画《美丽的张家港》
活动反思:
中国长卷画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创造,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富春山居图》这一活动,体现出了丰富的情、趣、美。
1.情:
黄公望创作《富春山居图》时,年纪已近八十岁了,花费了七八年功夫,长期身居山水丛林之间,观察树木百态,细看激流浪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知识、情感全都融汇到笔墨中,值得细细地品味。
2.趣:
通过比较和介绍,激起了幼儿主动参与欣赏活动的愿望。尤其是游览画面风光,卧游山水,在“咫尺”的画面上一览“千里”风光,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3.美:
美是艺术活动的核心,活动组织形式和内容具有浓郁的艺术美,通过感受画面意思,初步了解中国山水长卷画的艺术特色,在体验美的同时,也分享了美,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
41、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隐身的海底世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中午进餐的时候有位幼儿捧着碗里的汤,走过来问:“老师!汤里有一些像水珠一样的东西漂起来,那是什么?” 话刚说完,立即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大家都仔细看着自己碗里的汤纷纷议论起来。我发现幼儿对此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及时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设计了《隐身的海底世界》,让幼儿自主探索。
活动目标
1、用不同的材料画出不同的动物特征。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排水画”作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自主探索,哪些材料不能让《海底世界》现身,初步感知“油水分离”的现象。
教学难点:用白色的油画棒和白色的蜡烛在白色的画纸上作画。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调色盘、排笔。
2、白色油画棒、白蜡烛、白粉笔、画纸。
3、擦手毛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发现隐身的《海底世界》。
1、以变魔术的方式导入活动,引发幼儿的兴趣。
2、 通过用水粉颜料刷出隐藏在白色画纸上的海底小动物,感知生存在海底小动物的基本特征。
3、 小结:
师:《海底世界》现身了,你们觉得神奇吗?我告诉你们这其中的奥妙。我就是选这些材料里的一种画了各种鱼和海藻等,再用颜料刷出来。
二、自主探索,感知“油水分离”的现象。
1、介绍作画材料,提出作画要求。
2、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3、 小结“油水分离“的现象。
师: 小朋友刚才尝试的作品,哪些材料能让《海底世界》现身?哪些才料不能让它现身?
三、运用油性材料进行创作。
1、提出第二次作画要求。
2、 幼儿再次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 小结。
四、评价作品。
把作品展示出来,幼儿互相欣赏、讨论。
教学反思
1、孩子们的眼睛充满了新奇和渴望,在这次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中掌握了新知识。
2、有了充足的作画材料,我大胆的授放给孩子,直接进入创作角色的机会,孩子们发现原来利用一些不一样的材料可以创作出不同的作品,更容易引发孩子的讨论,自主探索。孩子选择时就非常明确自己需要什么,需要那些材料,怎么做。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第一次作画时,孩子思索怎样才能看清楚自己在白色画纸里的作品,并且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水粉以最快的速度刷出画纸上的作品等。创作过程中凸显出的技能技巧问题不容忽视。
3、幼儿在第二次作画的环节中,我根据孩子的情况关注个别差异,让幼儿获得恰当的帮助,有助于幼儿获得相关的经验,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
今后改进的方向:评价幼儿作品时,不应该过份强调最终完成的作品,而是在于过程。以积极评价为主,让人人都有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42、大班美术活动教案:《魔幻“米”字格》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结合主题《有趣的汉字》,将中国的汉字渗透到绘画教学活动中,利用绘画极大的自由度,充分挖掘绘画教学的多种形式,探索绘画工具的多种用法,使简单的纸、笔、色和操作过程,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趣,更加富有创造性,同时又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儿童在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
1、认识“米”字格,学习折叠长方形纸成“米”字线。
2、引导幼儿学习用简单的物体或点线作纹样,用对称的方法装饰“米”字格。
3、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范例画一张;“米”字一张;教师操作材料一份;蜡笔、白纸幼儿人手一份;
2、课前让幼儿初步了解对称的含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字?(出示“米”字)
这个“米”字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它把自己藏到了图画里。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很快地把它找出来。
这里大大的“米”字把纸分成了一格一格,我们把它叫做“米”字格。
2、教师示范讲解。
(1)教师讲解“米”字形的折法。
师:那这“米”字格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先把纸的长边对折一次,短边对折一次打开,用蜡笔沿折痕画出来,两条线交叉有一个中心,四角向中心画直直的斜线,这样纸上就出现了一个“米”字。
(2)教师讲解示范“米”字格的装饰方法。
①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对称装饰的方法。
提问:“米”字格都画了些什么?(雨伞、太阳……)
它们的图案都是怎么样的?(对称)
师:魔幻“米”字格的奇特就在于,两条交叉线形成的两个格子里的装饰图案和颜色是相同的,这两格的装饰就是对称装饰。
②教师示范对称装饰。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首先画好米字格,然后进行对称装饰。涂色时选择鲜艳的颜色,注意颜色的搭配,可以把纸转动着进行绘画装饰。小朋友可以画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4、教师讲评。
师:小朋友装饰的“米”字格都很漂亮,每个人都设计的不一样,并且学会了对称绘画的本领。
延伸活动: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到展示角,相互进行欣赏和交流。
课后反思:
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互相欣赏、共同提高。”
此活动是主题活动《有趣的汉字》的一个延伸活动,我利用“米”字的对称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已掌握的技能——绘画,发动幼儿在汉字的基础上进行对称绘画,使幼儿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活动开始时,我以捉迷藏的游戏形式导入,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可以使幼儿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进入课堂角色中来,然后我又让幼儿亲自动手,通过简单的折纸勾勒出“米”字格,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设计过程中,我把重难点放在了装饰的“对称性”上,虽然课前就丰富了幼儿对对称的认识,但在实际绘画过程中,仍有部分幼儿未能将对称的意思完全理解,以导致在对称装饰时出现错误,导致作品的不完整。在活动的结尾,我让幼儿布置展示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让幼儿通过相互欣赏,相互交流,得到发展,同时对于幼儿的每一点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活动中幼儿的积极非常高的,兴趣也很浓厚,我自己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通过活动,让我知道自己在设计活动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对幼儿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有所考虑却没有很好的得到解决等等,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加思考与反思。
43、大班美术《爱丽丝梦中旅行记》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有趣的皮影形式及新颖独特的影子绘画方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参与创作的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与生活经验。教师演示的故事简单而富有儿童情趣,并留有非语言的空间,充满了幻想,能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在幼儿绘画创作过程中,结合故事播放背景音乐《月光》,营造优美动人的意境来感染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美、创作美。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皮影表演,感受人体影子的动态和美感。
2、鼓励幼儿把感受到的、想象的画面,用画影子的形式表达出来,续编制作成故事绘本。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照明灯一盏、白布一大张,帽子、雨伞、小白兔手偶、小水桶
2、油性笔、各种卡纸、打孔机、扭扭棒。
3、音乐光盘。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你们做过梦吗?什么时候会做梦?梦见什么?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介绍一个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爱丽丝,她在睡觉的时候也很喜欢做梦,而且时常在梦境里旅行,今天,她睡觉的时候又做梦了,究竟梦见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欣赏皮影表演。
教师讲述故事。(请配班教师站在白布后面,打开在白布后的照明灯、配上音乐,利用照明灯和白布做出不同影子动作的故事情景表演。)
【爱丽丝穿上了漂亮的裙子、扎起了两条小辫子,开开心心地来到了公园里玩,她左看看、右看看,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鲜花,爱丽丝很高兴,在花园里跳起舞来,看!她跳得多好啊!过了一会,太阳照到爱丽丝的眼睛,眼睛都睁不开了,爱丽丝就戴上了一顶帽子,这下舒服多了。哎,她的梦一下子飞到了森林里,看到一只小白兔向她招手,对她说:“小姑娘爱丽丝,您愿意和我交朋友吗?”爱丽丝说:“当然愿意”。于是,小白兔和爱丽丝就成了好朋友,他们一起玩,爱丽丝将自己的帽子摘下来给小白兔当温暖的窝。她们玩呀玩呀,玩得多快乐啊!突然,从树后面跳出了一只大灰狼向她扑过来······】
三、提问,引导幼儿想象讲述。
★师:小朋友,你们猜,爱丽丝怎么办?怎样将大灰狼赶跑?她后来会去了什么地方旅行呢?又会遇到了什么事情呢?(幼儿想象讲述)
★师:如果你在爱丽丝的梦境里,成了她的好朋友,你会和爱丽丝一起到什么地方旅行呢?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想象讲述)
四、出示图书,帮助幼儿了解书的结构。
★师:小朋友们知道书是什么样子的?(出示一本书)一本书中由什么部分组成?(封面、封底、书名、页码、里页)
★师:小朋友看书的时候应该是怎么看的?(一页一页地翻书,按照页码,从左到右阅读)所以我们要画故事,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画。
(教师提出要求)在爱丽丝梦中旅行记中,小朋友看到的都是影子,那么,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也用影子的形式画出来,做成一本故事书。
五、幼儿操作。
1、幼儿作画,教师根据幼儿需要给予帮助。
2、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封面和封底。(设计书名,用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并写上自己的姓名)
六、结束,分享。
(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制作的绘本内容)
★ 师:小朋友画的图书真漂亮,而且编的故事内容也非常精彩,可以在户外活动后或餐前活动时和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哦!
教师在演示《爱丽丝梦中旅行记》,孩子们虽然没有看到老师的表情,但通过故事的讲述、表演和音乐的配合下,深深地感染了孩子的情绪!
幼儿在作画时,将自己所编的故事用影子的形式画在卡纸上。
部分幼儿已做好的故事绘本(用打孔机和扭扭棒将画好的装订成一本故事绘本)
幼儿讲述(一):1、有一天,爱丽丝和她的朋友出去玩,太阳好晒,后来飘来了一朵云朵,就感觉好多了。2、爱丽丝在经过一条独木桥,下面的河水很深,她要一步一步慢慢地走。3、后来她来到了大海游泳,她还套了游泳圈,一点也不怕。4、后来有两个大浪翻过来了,还好她躲开了,游泳完了,她就回家了。
幼儿讲述(二):1、今天天气很好,爱丽丝和我一起到花园里玩,看到了很多很漂亮的花。2、后来下雨了,花都被淋湿了,她就撑起了雨伞和跟我回家了。3、到了我的家,我和她一起玩了好久,我们玩了跳舞和捉迷藏。4、玩到天黑,我就送她回家了。
活动反思: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次的活动,对皮影故事情境表演十分的好奇和感兴趣。作画时,孩子们能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绘画影子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编的故事表现出来并制作成绘本。能清楚地在表述出自己的故事内容,既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发展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44、大班美术活动想象画《太空抢险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想像表现太空抢队救险的情节。
2、学画人物的各种动态表现救险的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听过有关太空抢险队的故事。
2、范图“各种动态的人物”。
3、太空星球遇险的背景画一副幼儿用书《太空抢险队》。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受
⑴ 出示背景图幼儿观察。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副图,看看都有些什么?
⑵ 谈谈自己了解有关太空的情况。
二、想像讨论
⑴ 太空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① 幼儿互动
② 下列幼儿内容
⑵ 有什么办法拯救大家呢?请你们把自己想出的好办法画下来,好吗?
三、观察模仿
⑴ 出示范图“各种动态的人物”。
小朋友们看看,这副图上的人在干什么呢?
⑵ 幼儿随意想像,说说自己在太空中干什么。
四、表达表现
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始作画吧!
要求:
① 选择自己喜欢的背景色。
② 画面突出人物动态及抢救的方法。
③ 介绍自己画面的含义。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紧凑但不紧张,气氛热烈但不混乱,幼儿活动积极,乐学、愿学,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活动主体、教师主导的纲要精神。实现了“通过对各种展开想象,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的教育目标。
45、大班美术漂亮的斑马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斑马的图片,进一步了解斑马的外形特征以及身上条纹的作用。
2、探索和学习运用炭铅笔绘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斑马的图片。
2、图画纸、炭铅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斑马的图片,请幼儿观察斑马的外形特征,向幼儿提问:
1、斑马的外形有什么特征?(身上有黑白的条纹。)
2、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有什么作用?
(一种说法是,在日光和月色的照射下,斑马的条纹可以将斑马身躯的轮廓打乱,使其形状变得模糊,不易被天敌发现,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另一种说法是,当斑马群奔跑时,斑马的花纹会让袭击者眼花缭乱,从而放弃追捕。)
二、请幼儿利用炭铅笔,在图画纸上绘画斑马。
教师可介绍炭铅笔是绘画和素描的工具,并示范使用炭铅笔的技巧,例如怎样控制手的力度,绘画出不同粗细和深浅的线条。
三、教师可指导幼儿先画椭圆形作为斑马的身体,然后画四条腿和蹄子,再画脖子和头部,最后才画身体上的黑白条纹。
四、幼儿可丰富画面,例如两只斑马在吃草、斑马在草原上奔跑等,为图画设计丰富的背景。提醒幼儿不要用手磨擦线条,以免弄脏画面。作品完成后,教师可将作品喷上定画液作保护,防止炭粉脱落。
五、请幼儿描述图画中的故事,并把作品展示在展览角中,供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建议】
活动前在美工区投放炭铅笔,可让幼儿使用炭铅笔随意绘画,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熟悉材料。
【活动反思】
平时我在区域里投放新材料时,我都会给孩子们介绍玩法,可能也是这个原因使得孩子们对老师形成了依赖,不愿意自己动脑筋探索新材料的玩法,案例中的伟伟就是这样看也不看材料便习惯于问老师材料的玩法。看来老师的事先讲解,不仅损失了幼儿自己探索材料玩法的机会,同时还限制了孩子们探索一物多玩可能性。以后在投放新材料时,老师要多鼓励幼儿自己探索材料的玩法,并鼓励幼儿能够玩出自己不同方法来,而不是一味地让幼儿按照老师所提供的方法来一步一步的完成,要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可以看出伟伟在制作斑马时,只是为了急于完成作品,而没有仔细探索更好的制作方法,也没有考虑到作品的美观性。孩子制作斑马就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作品去小心地完成,并没有真正享受到游戏的过程。教师要展示优秀作品以激励像伟伟这样的幼儿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