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所在省份和面积(洞庭湖基本信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长风浩浩,接天的波浪是我扬起的裙裾;日月出没,繁忙的航道徜徉在我的臂弯。“我”就是洞庭湖,住在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我是不能忽视的地理坐标,“湖南”“湖北”两省名称皆由我而来。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环绕在我的身畔。我受三湘四水的孕育长大,又以我优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回馈滋养这片土地。

  一、“我”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洞庭湖

  面积:2579.2平方公里

  总容积:220亿立方米

  所属水系:长江流域

  著名景点:岳阳楼天然候鸟栖息地

  地理位置: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

  类型:构造湖

  二、“我”的名称由来

  秦汉以前,我还很小,如今汇入洞庭湖的湘、资、沅、澧四水,还分别汇入长江。

  从公元4世纪开始,受地质沉降作用与长江荆江段筑堤的影响,长江分流之水汇入洞庭平原,我才逐渐演变成浩渺的大湖。

  到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已经是:湘、资、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

  唐宋时期,我进一步向西扩展,号称“八百里洞庭”。《巴陵志》有:“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

  明嘉靖、隆庆(1522~1572年)年间,是洞庭湖的全盛时期,面积达5600平方公里。此后由于分流入湖的洪水夹带大量泥沙,湖盆不断淤积,1983年,我的面积又缩小到2691平方公里。

  三、“我”的特产

  洞庭湖自古为淡水鱼著名产地。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洞庭鱼》一诗:"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蚊,多如秋后蝇。"可见鱼之多。如今湖里盛产鲤、鲫、鳙、鲢、鳊、鳜、银鱼、凤尾鱼和虾、蟹、龟、鳖、鳝、鳗、鳅、蚌等百余种水产,还生长着珍稀的白鳍豚。洞庭鱼中最大的是鲟鱼,重达二三百公斤;最小而又最名贵的是银鱼。洞庭银鱼,历史上即颇负盛名。据清代《巴陵县志》载:"银鱼出艑山、君山湖中,小才盈寸,眼见黑点者佳,以火焙之,胜日干者。他处出面条鱼,长二、三寸至四、五寸则贱物矣。一年冬夏产之,夏水热不如冬美。"据传清雍正、乾隆二帝先后游江南时,均曾品尝过银鱼,评价甚高。银鱼嬉游于清水草滩的缓流之处,它银白透明,呈圆条状,无鳞无刺,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味极鲜美,向为席上珍品。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