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虽然这是个西方国家的节日,可是随着信息的发达,世界的互通,圣诞节早已成了全球的节日,看着外面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家的两个孩子也十分受感染,一直在讨论着圣诞老爷爷会送自己什么礼物。
从孩子三岁开始,每年的圣诞节,我都会早早地给她准备好圣诞礼物,然后手绘贺卡写上“圣诞老爷爷”的祝福,在孩子睡着的时候,悄悄放在她的床头,第二天一早就能看到她收到礼物时的兴奋和尖叫。
现在我家老大9岁了,前几天跟朋友聊天时,朋友觉得我家孩子这么大了还坚信圣诞老人的存在,十分不可思议,朋友认为不应一直给孩子编织童话的梦,这样会让孩子“陷入”虚幻世界里,不愿意面对现实。
该不该让孩子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
119年以前,在美国纽约有一位8岁小女孩儿名叫弗吉尼娅·欧汉伦,她也曾质疑过这个问题: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
她去问爸爸,爸爸说,你写信给《纽约太阳报》吧,如果他们刊登了正式的社论,那么肯定就是有的了。于是,弗吉尼娅就写了一封短信,寄给《纽约太阳报》报社。
收到小女孩的信后,编辑弗朗西斯·彻奇陷入了沉思。彻奇曾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名战地记者,他看到过很多血腥场面,与此同时他也感到社会中普遍的绝望和怀疑情绪。他希望利用回答弗吉尼亚的简单提问,让美好更多、更久地存在于孩子们、大人们的心中。
于是,在1897年9月21日,报纸刊出由彻奇撰写的题为《圣诞老人存在吗?》的社评。
虽然社评出现在第七版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但这篇感人至深的短文还是迅速引起了读者的注意,特别是其中“真的,弗吉尼娅,圣诞老人是真的”一句,广为流传,被争相传阅。
这篇社论后来被《纽约时报》誉为“美国新闻史上最著名的社论”,它不仅肯定地回答了小女孩的问题,更为所有人解释了一切节日存在的终极意义。他想告诉人们的是,圣诞老人的存在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节日所承载的浪漫主义想象是人们爱与善的集中体现,这些爱的表达和生活里的仪式感,才是孩子幸福生活最好的融合剂。
努力维持孩子的幻想,对孩子的心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前段时间跟我家孩子聊天时她问我:“妈妈,圣诞老人是不是你扮的?我觉得我每年收到的贺卡上的字,跟你的字好像,上面画的图案也像是你画的。”
我不置可否地问她:“你希望是我扮的吗?”她说:“我既希望又不希望,希望是因为如果是你扮的,那你就像圣诞老人一样守护在我旁边,不希望是因为如果不是你扮的,那么等我长大了,成大人了,圣诞老人就不会送礼物给我了。”
看,从孩子的话里就能听得出来,圣诞老人是不是真实存在都是次要的,孩子希望圣诞老人真实存在,是因为每年节日即将来临时的期待让她觉得兴奋,收到礼物时的仪式感让她感觉幸福感爆棚,还有就是内心深处希望能永远留住那份温情和守护。
在国外,对于父母是否应该“骗”孩子有圣诞老人这个话题,很多学者以及家长有着相当多的讨论。西方人认为为孩子“编造”圣诞老人,努力维持孩子的幻想,对孩子的心理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童话中的人物可以让儿童幻想世界,有助于孩子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能力,会让儿童对美好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孩子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对正面幻想人物的模仿和崇拜,能让孩子不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把幻想人物的言行作为自己的做人做事的行为方向。
比如曾经有个孩子问过妈妈一个问题,那就是“圣诞老人住在那么远的地方,圣诞夜跑遍全世界他不累吗?”妈妈的回答是“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带来幸福、送来祝福,就是圣诞老爷爷最开心的事”,这样无形之中就在孩子的心里种下大爱的种子,让孩子成为了一个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温暖的人。
最后,让孩子相信这个世上有圣诞老人这件事,原则上来说不能算是“骗”。如果要说这是“谎”,圣诞老人的存在也只一个“白谎”(whitelies),即“善意的谎言”,更多时候,善意的谎言对维持社会关系,保护他人的情绪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归根结底,“圣诞老人“对孩子和对家庭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家长应该保护孩子的幻想。
爱孩子,从保护孩子的“朋友”开始
跟其她妈妈们一起讨论孩子对圣诞节的态度时,有个妈妈说她家孩子从一个星期前就开始盼望圣诞老人的到来,他认为圣诞老人会提前派精灵来每个孩子身边,观察每个孩子的喜好,以此来决定送给每个孩子什么样的礼物,所以孩子有时候没事时就会对着空气说话,告诉“精灵”自己的想法,也会跟“精灵”分享每天的喜怒哀乐。
事实上,此时的孩子,不仅仅把幻想出来的圣诞老人和精灵当成了自己崇拜、模仿的对象,还把幻想人物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
美国学者MarjorieTaylor曾针对儿童出现幻想朋友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年龄处于3-7岁的孩子当中,有百分之六十五拥有幻想的朋友,这一现象会集中出现在孩子学龄前阶段。而这一阶段也是孩子综合能力、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时段。
有研究显示,“幻想的朋友”的出现,正是孩子脑部和智力正常发育的表现。有“幻想的朋友”的孩子,他们的表达能力很强、词汇量很丰富,通常会表现出出色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孩子眼中,“幻想的朋友”有时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人,它有可能是一个卡通人物、一个自己喜欢的毛绒玩具,也有可能是一个自己想象出来的超人。总之,这个幻想人物从来不会发脾气,也不会伤害自己,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任何自己想去做的事,也可以去任何自己想去却去不了的地方。
本质上来说,孩子的“幻想的朋友”其实是对他们自身需求的投影,比如过于被父母管束的孩子,他们的幻想朋友很可能就是无忧无虑、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自在的精灵。所以父母可以通过孩子对幻想朋友的描述,来感知孩子内心世界的需求,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
无论将来如何,请让孩子始终相信童话的存在
有人觉得让孩子沉迷在童话世界里,会让孩子不愿意面对现实世界的残酷,遇到问题就躲在自己创造的“完美王国”里不愿意出来,这是童话带给孩子的弊端。
我们不否认,如果一味沉迷在童话世界,有可能会出现以上情况,可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童话世界更多地是带给孩子美好和希望。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把孩子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处于2-7岁的孩子,正处于前运算阶段,此时的孩子只能进行简单的思考活动,还不能进行逻辑推理,所以孩子需要通过童话的拟人和夸张的方式,来了解和认知这个世界。
比如孩子可以通过童话认识自然界打雷下雨等天气特点,也可以通过童话来了解季节的变幻和植物的生长特点,更可以通过童话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孩子接触正面的童话故事,有助于孩子学习到生活中的各种知识。
一位女作家曾经坦言:自己终生都怀着小时候所知晓的“海的女儿”的情结。这位女作家从年轻时开始写作,几乎所有的故事里都贯穿着一个少女般的梦幻,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有《海的女儿》中那个美丽的小人鱼的影子。
我们可以通过童话故事,感受到故事里人物的善良无私、重义轻利、舍己为人等品质,这种童话里最浅显的故事情节,表达了人们丰富的道德自律和利他精神,对孩子早期的道德感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受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孩子一旦产生消极情绪,便难以自我排遣,往往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调节。
我们都知道孩子十分多变,上一秒开开心心,下一秒有可能就会大吵大闹,幼小的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处于高度激动的情绪状态无法平复,许多在成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到了孩子那就成了无法逾越的山。
这个时候,如果有童话的陪伴,生动曲折的故事内容,或善或美的人物形象,很容易让孩子陶醉其中,产生愉悦感。一旦产生愉悦情绪,孩子的内心情感得到了满足,由此产生的积极情绪就会取代孩子的负面情绪,使孩子变得健康开朗,积极向上。
总之,不管孩子什么时候能知道圣诞老人是假的,至少从小生活在童话里的孩子,在未来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带给孩子的是那种充实的满足感,重点不在于童话的真或者假,而在于家长给予孩子的那种理解和陪伴,以及自小心存美好的愿景,这种曾经有过的愉悦享受,会让孩子从心底升起幸福感,被幸福包围的孩子,将来才能从容地面对可能需要接受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