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出江湖背后:你所不知道的供销社(不必过度解读)

最近网上供销社重出江湖的话题非常热,说实话,供销社留给中国人的记忆是非常不好的。这个词与计划经济的联系太深了,一说到这个词,人们想到的就是计划经济、粮票、布票、肉票,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物资贫乏,无法温饱的年代。

  很多人说,那些每天坐在柜台前嗑瓜子、闲聊、对着顾客翻白眼的有编制的服务员是不是要重新回来了?也有人说,既然供销社回来了,那是不是要在墙上刷个标语:本店绝不辱骂殴打顾客!

  特别是很多年纪大的人说,我年轻时经历了一回,年老了还要经历一回,这算怎么回事啊。

  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大家也不要被网络上那些观点偏激的博主带偏了方向。听我不吹不黑的分析一下。

  第一,供销社从来没有退出过江湖,这些年一直都存在,而且经营地很滋润,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只是与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交集少了。这一次也不算是重新回来,只是要更加重用它而已。

  供销社这些年来一直在默默深耕三农领域,粮食、种子、农药、农机等和农业、农村有关的产业都是供销社在经营,去年的营业额达到了三万亿,并不像大家所想像的已经奄奄一息濒临倒闭了。

  第二,现在的供销社和大家想象中的以前计划经济的供销社完全不是一回事。它被再次重用的目的也不是把大家拉回计划经济。

  国家再次重用供销社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振兴乡村。

  我们以前刚打开国门的时候没有经验,见识也浅,那时候以为美国什么东西都是好的,以为市场是万能的,过分的强调市场对资源的调节作用。在这种思想的错误引导下,我们走过很多弯路,比如我们提出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

  现在我们知道了,资本是嗜血的,市场是有缺陷的,把教育产业化是多么可怕和幼稚的行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如果全部交给资本和市场调节,那是要出大问题的。特别是底层民众,是要受苦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美国很多地方,出了城市就没有手机信号了,只能打固定电话。为什么?因为美国的通信运营商是私人的,是要讲求利润的,在农村架设通信网络是要亏本的。

  再来看看我们国家,很多贫困县城和乡村,高速公路、高铁、信号塔样样修通、村村通公路。过路费收一百年都收不回成本但还是要造。为什么?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些都是国企,要讲为人民服务,不能光讲利润。

  供销社也是这样的存在,他存在的第一个目的,是控制国家的战略物资,保持农业和农村的稳定!

  比如说种子,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长治久安,这样重要的战略物资,怎么可能掌握在外资和民营资本的手里呢?不掌握在供销社手里,谁放心?

  还有农药和农机,这些重要的物资由供销社统一供销,国家视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保持农资价格的稳定。

  还有粮食收购,粮食丰收时适度提升收购价格,保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这些工作,供销社这些年来一直在做。而现在国家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扩大供销社的功能。

  第一个要扩大的功能,就是在偏远、贫困农村地区开设平价、便民超市。在很多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由于民营资本和外资不愿意进入,农民享受不到低价、便捷的超市服务。偶尔有个体户开设的商店,也因为运输成本等原因价格要比市场价高,品种也不多,品控管理也不到位。

  所以供销社就要利用自己是国资的优势,发挥类似中国邮政的作用,把种类丰富、价格低廉的超市开到这些资本不愿去的地方,提升偏远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成本则由国家来补贴。

  第二个要扩大的功能,就是供销社将成为农民行业协会、农产品的代言人。供销社将利用自己在农村的优势,统一高价收购和加工当地农村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经过统一处理和加工以后,利用自己遍布全国的网点销售出去。这样农民可以增加收入,特色优质农产品的收购、加工、运输和贩卖都由国资来操心。

  到那个时候,很多儿时吃过的念念不忘的农产品,将重新出现在供销社超市的货架上。

  第三,供销社还将承担起稳定市场压舱石的作用。现在的市场主要是民资和外资为主,一旦出现粮食这样的重要商品出现大规模物价波动的情况,供销社随时可以入场平抑物价,类似于古代常平仓的作用。

  所以,综上几个方面,我们发现,现在的供销社和以前的供销社完全不是一回事。

  同时,供销社主要发力的地方,在于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关注点也在于农产品,他的主要任务在于振兴乡村经济,提升农民收入。去做一些民资和外资不愿意做的事。

  它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重新进入大小城市把所有的民资和外资企业全都赶走,从此一家独大,所有人只能生活在他的影响之下。不是这回事。

  可以这么说,供销社的回归,不是走回头路。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家门口可能会多一个供销社超市,但是这个超市和普通的超市没有什么区别。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