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荻青
编辑:安心
2019 年 6 月 5 日,阿里巴巴向美国 SEC 递交 2019 财年年报,其中显示,阿里巴巴集团 2019 财年全年营收为 3768.44 亿元,2018 财年为 2502.66 亿;2019 财年净利润 802.34 亿元,2018 财年为 614.12 亿元。
财报还显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持股比例在今年又呈现了小幅的下降——由 2018 财年的 6.4% 降至 2019 财年的 6.2%,但其仍是阿里巴巴第一大个人股东。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的持股比例也由 2018 财年的 2.3% 下降至 2019 财年 2.2%。软银仍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持有阿里的 25.9% 的股份;Altaba 为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 9.4%。
值得注意的是,2019 财年年报显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由去年的 36 位增加至 38 位,其中,天猫和淘宝总裁蒋凡首次被写入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当中;33 岁的蒋凡亦成为阿里巴巴合伙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位。截至目前,阿里合伙人中,共有 4 位。
阿里巴巴 38 位合伙人名单
今年 3 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启动升级消费者运营策略和提升企业服务能力的计划,分别专注于消费者市场和企业服务市场。随后,在 3 月和 4 月,淘宝总裁蒋凡接连兼任天猫总裁、天猫法定代表人以及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
除此之外,新晋阿里巴巴合伙人的还有阿里云技术掌舵人——蒋江伟,其曾参与阿里云自主研发的“飞天”操作系统。37 岁的蒋江伟于 2008 年加入淘宝,2018 年,蒋江伟从阿里巴巴转战阿里云,成为阿里云技术研发总负责人。
而原阿里巴巴执行副总裁曾鸣今年则从合伙人名单中去除,这位阿里巴巴的前“参谋长”现任职位为阿里巴巴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可以追溯至 2013 年,它是维系阿里巴巴生态健康的决策、人才、治理安排制度。
2013 年 9 月 ,马云通过内部邮件披露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伙人制度。他表示,“从 2010 年开始,集团开始在管理团队内部试运行“合伙人”制度,每年选拔新合伙人加入。在过去的三年,我们认真研讨合伙人章程,在 3 年试运行基础上,已经产生了 28 位合伙人,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可以正式宣布了。”
阿里巴巴对合伙人也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在阿里工作五年以上,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高度认同公司文化,并且对公司发展有积极性贡献。
彼时,阿里巴巴的 28 位合伙人构成呈现多元化。除了和马云一起创业的“十八罗汉”中的蔡崇信、彭蕾等,还有前期公司一路培养的陆兆禧、姜鹏、彭翼捷等;更有后期通过社会引进的阿里人,涉及财务、法务、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管理人才,包括樊路远、胡晓明、井贤栋等。
随后,2014 年,阿里巴巴合伙人数增至 30 人。2015 年 12 月,阿里巴巴新增了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及阿里妈妈总裁俞永福,阿里巴巴集团副 CFO 郑俊芳,蚂蚁金服集团财务与客户资金部总经理赵颖,以及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总经理孙利军为合伙人,总数升至 34 位。
2017 年,阿里巴巴首现“80 后”合伙人。新增合伙人分别是蚂蚁金服平台数据事业群研究员胡喜、天猫事业部产品技术部研究员吴泽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办公室研究员闻佳、蚂蚁金服人力资源部资深副总裁曾松柏。其中,胡喜、吴泽明是阿里巴巴合伙人当中首批的“80 后”,阿里巴巴合伙人数由此增至 36 位。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曾表示,“不少优秀的公司在创始人离开后,迅速衰落,但同样也有不少成功的创始人犯下致命的错误。我们最终设定的机制,就是用合伙人取代创始人。道理非常简单,一群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比一两个创始人更有可能把优秀的文化持久地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