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伪智能」榨汁机,从硅谷骗走了8个亿

  如果说硅谷这块土地上,工作着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们,应该没人会反对。

  不过谁能想到,这样一群超高智商的人,却曾经被一台榨汁机耍得团团转。而这场“诈骗”的关键点,正是他们为之工作、引以为豪的“智能”。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融资 1.2 亿美元的冷笑话吧——

  明星产品诞生

  优雅高级的灰白色机身,线条流畅,质感十足。这就是本次事件的主人公,智能榨汁机 Juicero。

  Juicero 是一台一辈子都不用清洗的榨汁机,售价为 6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4700 元。

  如果你想要喝鲜榨果蔬汁,不需要去市场买材料,也不用经历洗刷、削皮、压榨等繁琐工序,只要购买一台 Juicero 榨汁机,再配上其独有的材料包,按下按钮,新鲜的果蔬汁就立刻送到你面前,就像胶囊咖啡机一样简单。

  Juicero 采用了时下最流行的冷榨技术,能够提供超过 4 吨的挤压力!这足以抬起 2 台特斯拉汽车。公司创始人道格·埃文斯称“只有如此强大的压力,才能将原料压榨成浓郁柔和的果汁”。

  苹果、草莓、西瓜、红萝卜、甘蓝······混合口味的果蔬包精心搭配,材料天然有机,并且保持在“完美的 41 度”。通过连接手机 APP,用户可以轻松追踪材料包里果蔬的生产日期、出产农产、营养成分等信息。

  这样一款超能榨汁机,连可口可乐的前总裁杰夫·邓恩都被吸引过来,担任了 Juicero 的 CEO。截至 2016 年 4 月,Juicero 已获得约 1.2 亿美元的投资,成为美国当年最受关注的智能硬件公司。连球星科比都是其投资人之一,脱口秀女王奥普拉(Oprah)也给它做过宣传。

  Juicero 的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啊。

  神话坍塌

  然而没过多久,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折——有几个用户闲得无聊,突发奇想地没有把蔬果包放入榨汁机,而是直接用手去挤。

  结果发现,稍微一用力,果汁就挤出来了……

  更尴尬的是,测试结果显示,人手和机器挤压的效果完全一样,甚至力气大一点的朋友,挤得比机器还要快。

  兵败如山倒。不久又接连有人爆出 Juicero“识别生产日期”的功能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完全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 App 实现。甚至保鲜日期明明就直接印在包装上,根本不需要多此一举。

  消息传开之后,顾客们立刻炸了:你就算能抬起来挖掘机也不管用了,这就是一个骗局!投资人们也纷纷撤资。

  事情发生后,Juicero 将价格降到了 399 美元,但是用户们仍然不买账,最终公司只得以承诺全额退款来平息众怒。

  回过头来看,这款这么没有科技含量的伪科技产品竟然能受到一众知名和人士的青睐,并成功获得巨额融资,实在是让人惊讶。


硅谷

  但或许正是因为面对硅谷这一群体,Juicero 的套路才有了成功的可能:Juicero 的创始人是圈内有名的素食者,在好莱坞明星中小有名气;而在硅谷及好莱坞生活的人又大都沉迷于追求健康,而且相信科技可以实现一切。再加上 Juicero 不低的品牌溢价,使用者可以成功塑造自己“品质生活”的形象,一款现象级的产品就此诞生。

  高价的真相

  Juicero 首席执行官 Jeff Dunn 曾尝试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辩护,他写道:”每次的挤压都能产生最美味和最有营养的果汁,而与互联网连接,使得每一条供应链上的产品都足够新鲜。这套系统所有部分的结合带来绝佳的体验,是用户用手挤压无法带来的。“

  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是 Juicero 发售早期主打的是健康和智能,现在突然强调”体验“,怎么听都像是在给自己洗白。

  更何况,如果单纯地强调体验而不是科技,这样一台榨汁机也根本不值 699 美元(约 4700 人民币)。

  直到后来,一位名叫 Ben Einsten 的硬件设计师拆开了一台 Juicero,发现它内部装配的确非常复杂,细节设计也很讲究。例如其内部的齿轮,使用的就是量产消费品中很少见的淬硬钢齿轮。


Juicero 的内部构造

  细看了整个机器构造之后 Ben Einstein 表示,从工程学上看,Juicero 榨汁机把各种硬件整合得相当好,并且确实具备厂商声称的”抬起两辆特斯拉“的压榨能力。但其精加工零部件的成本占了总制造成本的 50% 以上,也就是说,用户的花费超过一半都花在了没用的地方。

  到了这一步,小智觉得单纯地说 Juicero 是”诈骗“的确有失公允了。因为它不仅使公众相信这款产品是智能的、有价值的,Juicero 公司自己都对此深信不疑,硬是造出了这款效果跟普通手动操作别无二致的昂贵机器。

  从”自嗨“到”众嗨“,Juicero 为世人展现了一场高科技背景下的集体失智大戏。

  伪需求下的高科技自嗨

  Juicero 这样的产品并不是个案。

  在智能市场上,此类“高射炮打蚊子”的案例并不少见,有太多建立在不同程度伪需求之上的鸡肋产品。它们的确都有着不俗的设计构思和科技含量,但因为产品本身的立意和定位问题,导致它们变成了所谓的“高科技废物”,例如——

  显示剩余鸡蛋数量的 Egg Minder 智能鸡蛋架

  这款智能鸡蛋架可以通过网络与用户的智能手机连接,实现多种提醒功能。例如鸡蛋的剩余数量、每个鸡蛋的放置时间等等,甚至告知用户应该优先吃掉哪一个。

  这真的让人有点不解,为啥非得跟鸡蛋这么较真······况且 20 以内的加减法就这么困难吗?

  收到短信就点火的 AGA 智能灶台  

  即使不在家,直接通过手机也能将灶台点上火。这真的是······

  毫无用处啊!

  我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场景可以使用这一功能,难道是用来纵火的?

  能够记录如厕时长的 Throne Master 智能马桶  

  这款 Throne Master 可以记录下全家人的蹲马桶时长······

  人类的攀比心已经蔓延到蹲厕所时间上了嘛?

  只能用手机控制的 iMagic 智能灯

  你可以在手机 APP 上操控,实现 iMagic 的开、关以及颜色调节。

  看似还不错,但大概只能用在 KTV 等娱乐场景里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半夜起来上厕所的时候乌漆嘛黑,你想开灯,得先找到手机;想找到手机,你又得先开灯……

  智能捕鼠器

  这是一款颇为厉害的智能捕鼠器,它的功能超多:可以手机遥控、可以把老鼠电死、掐死,可以发强烈的噪音把老鼠震得七窍出血·······

  唯一的缺点就是,你需要自己抓住老鼠放进去。

  像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产品还有不少。它们确实高智能,却创造的是伪需求,强行把现有产品进行智能化。表面看起来似乎更厉害了,实际上却让原本简单的事变得复杂,物品变得更加不实用。

  智能傍身,价格猛增

  除了伪需求下产生的尴尬产品,还有许多企业为了蹭上“智能”的热度,硬往自己的产品上贴金,企图借此抬高商品价格、吸引资本。

  例如一些装上简单预设程序的音箱、机器人,就敢冠以”智能机器人“的名号;而一些传统的自动化设备也被偷换了概念,包装成了人工智能。还有许多声称可以连接手机 APP 来进行操控的产品,看似比按键操控高级了不少,其实并没有太高的门槛,只需要加装上一个便宜的无线网络模块,就能够实现和手机 App 的连接。

曾被央视曝光的某品牌人工智能体检机器人骗局

  由于技术知识的门槛较高,普通人很难辨别这些智能产品的真假。再加上商家煽动性的炒作和营销手段,许多消费者很容易就掏钱交了“智商税”。

  而在一众技术欺骗事件频发,伪需求、伪智能产品频出之后,期待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导致公众对 AI 和其它智能技术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恶化消费环境,阻碍了产品和技术的发展。

  在今年初,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在访谈中提到:“在资本的力量大于研发的力量之后,所有的企业活动都会被资本裹挟,失去发展方向。“

  希望一众吹捧“AI 超过人类”以吸引眼球的媒体噤噤声,另一些为吸引资本强行给产品冠上智能名号的商家收收手。是时候脚踏实地做好技术,还给人们一个真相了。

  互动话题

  你有见过或者使用过什么”伪智能“产品吗?

  编辑:Sue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