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一词出自一位晚清进士,而他身后的家族更是灿若星河

原文标题:《你知道吗?“物理”竟出自一位晚清进士,而他身后的家族更是灿若星河》

1952 年 3 月 1 日,一位年近 80 岁的老人,在北京去世。

他是将“物理学”选作为“physics”的中文名称的那个人,也是点亮中国物理学教育的星星之火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名字叫王季烈。

王季烈 (1873-1952),字晋余,苏州府长洲县人 (今属苏州市),清光绪甲辰(1904 年)科进士,任学部郎中、京师译学馆教习和监督等职。早期从事物理学著作翻译、名词整理和教材编写,后转向昆曲研究。

王季烈自幼聪颖,年少时濡染经史子集。1899 年,王季烈开始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译书文员。在此期间,他自学和钻研西方近代物理学。

1899 年,王季烈与英国学者傅兰雅((John Fryer)合作翻译了美国的莫尔登(William J. Morton)博士有关 X 射线的著作《The X ray——Photography of the Invisible and its Value in Surgery》,并命名为《通物电光》,此时距德国的伦琴 1895 年发现 X 射线也就 4 年的时间。

王季烈关注了一套由日本东洋史家藤田丰八翻译的物理学著作,它的原版出自日本物理学家饭盛挺造,是一套涵盖比较全面的、具有大学水平的物理教材。1900 年左右,王季烈对这套教材进行了精心的润词重编。

“物理”一词,汉语早已有之,指事物的内在规律或道理。例如《周书・明帝纪》中提到“天地有穷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常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

现在,经过王季烈之手,“物理”一词的含义和作用变了,它变成了学科名词,成为“physics”的中文名称。在这之前,“physics”对应的中文名称是“格致”,例如,1867 年京师同文馆所开课程中有“格致”课。

王季烈将藤田丰八为 physics 选择的中文名称“格致”改为“物理”,并将书名定为《物理学》,其内容涉及力学、声学、热学、磁学、电学和大气物理等。1901~1903 年,该书由江南制造局分上中下三部陆续出版,是我国第一套具有大学水平的物理教科书。

该书出版后大受欢迎。书中提到的很多物理学名词,例如“加速运动”、“减速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物质”、“重力”、“向心力”、“实像”、“虚像”、“绝缘体”、“蓄电池”等物理学术语一直沿用至今。

搞定该书翻译之后,王季烈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展物理教学工作了,当然不仅仅教物理,是外语和理化通吃。据文献记载,1901 年,他先任湖北自强学堂兼经心书院理化教习。1903 年,又任两湖高等学堂兼湖北普通中学堂理化博物教习。

当然在这期间,他还是不忘考取功名的,毕竟他出自科举世家。

很快,王季烈的才华引起了张之洞的注意,张称赞他“好学深思,博闻强记,于中西算学、物理、化学研习精勤”。1902 年,张之洞上书举荐他作为经济特科会试人员。1902 年,他应本省乡试中举人。1904 年,他应殿试获二甲,进士出身。

1904 年,王季烈任八旗学堂理化教习。1905 年,又任京师译学馆理化教习 —— 相当于大学教授了。

在此期间,王季烈曾以中村清二的《近世物理学教科书》为教材,为方便教授,他翻译了此书。该书于 1906 年出版,获得“体例甚精,定名亦当,译笔畅达”的好评,并被评为教科书中的善本 —— 当时教科书的最高级。

民国初年,应商务印书馆之约,王季烈又编了一套中学物理学教科书,名为《共和国教科书・物理学》,该书完成于 1913 年 5 月,由商务印书馆出 版。该书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配图详明,说理深入浅出。该书于 1924 年被周昌寿修订,并于 1929 年通过教育部审批,成为国定教科书。

此外,王季烈还主持编撰了《物理学语汇》。它是我国第一本由政府颁布的物理学名词规范。像“焦点”、“光心”、“比热”、“波”等物理学名词都是在这本书中予以统一的。

除了上述译著和著作外,为推动当时的学校教育的发展,王季烈还翻译和编辑出版了《最新理化示教》、《最新化学》、《初等小学格致》、《初等小学格致教授法》、《新式物理学教科书》和《中学化学》等中小学教科书。

民国初,由于深受儒家“忠孝礼义”思想影响,王季烈决定归隐不仕,迁居天津潜心研究昆曲艺术。虽然彼时他还不满 40 岁,但他的科技和教育之路却遗憾的提早结束了。

王季烈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物理教育家,是中国物理学发展史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但他毕竟没有从事过真正的物理研究,所以并没有在物理学领域取得研究成果。

然而,他的兄弟姐妹及后辈们却沿着科学之道越走越远,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中国近代多个科学领域的开创者。

我们从王季烈这一辈往后简单的梳理一下。

王季烈是王家的长子,他的父母生 10 个孩子,其中第三子王季鋆早殇,剩下 9 个孩子,他们分别是:

长子王季烈,物理著作翻译家和教育家

次子王季同,数学家与机电专家

四子王季点,化学家,京师大学堂教授

五子王季绪,剑桥大学博士,北大教授

长女王季昭,留学日本,主攻生物

次女王季茝,化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

三女王季玉,教育家,振华女校校长

四女王季山,实业家和教育家

五女王季常,教育家,安定中学创办人

看得出,这里面个个都是人才。其中王季同 (1875-1948) 痴迷于数学,是最早在国际刊物发表数学论文的中国学者。被家人称作“皮蛋博士”的王季茝 (1879-1979) 是中国第一个化学女博士,1918 年,她完成论文《中国皮蛋和可食用燕窝的化学研究》,获得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

在王季烈的下一辈,王家的人才就更加爆发了,首当提王季同家的孩子。王季同共生 12 个孩子,其中 5 个夭折,剩下 7 个,他们分别是:

三女王淑贞,医学博士,上海妇产医院创始人

子王守竞,物理学博士,麻省理工教授

五女王明贞,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七女王守璨,留学英国,从事物理文献翻译

九子王守融,精密机械专家,南开大学教授

十子王守武,微电子学家,中科院院士

十二子王守觉,半导体电子学家,中科院院士

可以看到,王季同这一家的孩子几乎全部从事科学研究。

其中四子王守竞 (1904-1984),1928 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北大物理系主任 (1931-1933)。他在美国读物理学博士时,正值欧洲量子理论的发展时期,他是美国当时研究量子力学少数几个人之一,甚至他的论文都没有指导者,因为他懂得比他的导师还多。

美国哥伦比亚大的物理兴趣小组(左 1 为王守竞,右 1 为诺奖获得者 I. I. Rabi)

王守武 (1919-2014) 和王守觉 (1925-2016) 兄弟俩是中国半导体和微电子领域的开创者,他俩都在 1980 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王守武 (1919-2014)

王守觉 (1925-2016)

王淑贞 (1899-1991) 从约翰-霍布金斯大学获得医学博士,是我国妇产科学奠基人之一,与著名的林巧稚医生并称“南王北林”。

王淑贞 (1899-1991)

王明贞 (1906-2010),物理学家,博士毕业于著名物理学家乌伦贝克(没错,就是与戈德施密特一起提出电子自旋的那位)的门下,1955 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是清华的第一位女教授。

王明贞 (1906-2010)

嫁入何家的四女王季山的子女中,幼女何泽瑛是著名的植物学家,两个大女儿都是研究物理的,分别是何怡贞 (1910-2008) 和何泽慧 (1914-2011),姊妹二位的丈夫也都是物理学界重量级人物 —— 葛庭燧和钱三强。

1937 年的何怡贞与何泽慧

何家三姐妹的合影,摄于 1962 年(何怡贞 (左)、何泽慧和何泽瑛 (右))

看这长长的顶级人才列表,你一定感觉很震撼吧!实际上还远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若算上王家子女及配偶的后代,至少有 6 名中科院院士,其他各类科技人才更是举不胜举。

那么,王季烈的家族为什么能培养出这灿若星河般的人才呢?

这当然与他家族的精神传承离不开,但更大影响来自他的母亲,一位聪慧通达、知事明理的伟大女性。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王季烈的家庭背景。

王季烈出身于世代非官即儒的苏州莫釐王氏家族,莫釐王氏是一个集商业巨族、科举世家、文化世族和科技名门于一身的江南望族。据统计,莫釐王氏明清两代共出进士 12 人(含进士及第两人,状元和探花各一),举人 16 人。

王季烈的 10 世祖为明朝名臣、文学家王鏊,曾任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而他的父亲王颂蔚,清光绪五年进士,曾任军机章京,浩授资政大夫。1890 年任会试考官时,曾力荐蔡元培的考卷,因此被认为是蔡元培的恩师。

王颂蔚提倡“开贤良、登俊良、讲求实学”,希望士人“学习测量、化学、光学”,这种重视自然科学的观点显然对他的家族后代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季烈的母亲本名谢长达,安徽人氏,嫁入王家后改夫姓,故又名王谢长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权活动家和教育家。

王谢长达 (1848-1834)

1895 年,清朝在甲午海战中惨败,王颂蔚悲愤过度,抑郁而终,年仅 48 岁。在丈夫去世后,王谢长达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先是组织了“放足会”—— 号召女性摒弃缠足的陋习。她说“路都不能痛快的走,还能做什么事业?”,当苏州放足会成立之后,她又奔赴苏南和苏北解救更多缠足妇女。

1915 年,王谢长达成立“女子公益团”,号召女性争取经济独立,倡导妇女重视职业,自强自立,以开公司、商店、工厂等方法为女界谋生存之幸福。据孙女王明贞回忆,每遇到妇女受到不公对待,她挺身而出打抱不平,甚至替被害人告状。当时苏州称她为“王老虎”。

王谢长达认为,“肢体完善固为莫大幸福,但不学无才终为社会诟病”,于是她着手成立女校,在朋友的帮助下,她创立了后来著名的苏州振华女校,主张“以教育女子弘扬女权”。

苏州振华女校老校门

王谢长达非常重视现代科技教育,鼓励孩子们学习西方科学与技术。当时振华女中的理化课程都是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英文课是选读名著,何泽慧晚年回忆说,她当时学英语的方法,是先看书后面的索引和生词表,把那些单词编成一个故事。

位于苏州十中校园内的王谢长达纪念碑

王谢长达认为,天下女子始终都要靠自己。为了教育她身边的女性,她分别以坐姿和跪姿拍摄自己,再利用胶片合成技术完成如下这样一张照片,名为“求人不如求己”。

王谢长达的“求人不如求己”照片

由于受到王谢长达新式教育思想的影响,王氏家族成员和亲友子女都在这里接受教育。很多商界和政界人士积极捐款帮助办学,振华女校逐渐成为当时苏州名校,为许多著名人物提供了启蒙教育,代表人物如杨绛和冰心等。

1932 年振华女校毕业照,右 5 为何泽慧

虽然母亲创办教育时,王季烈及其姊弟大多已经成人,但母亲的开明和远见也必然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位于苏州十中的王季玉校长塑像

受王谢长达影响最大的是三妹王季玉,这位从美国归来的高材生继承了母亲的事业,担任学校校长。她高薪聘请名师,自己却布衣布鞋过得简朴寒酸,被朋友戏称为“叫花子校长”。为了潜心做教育,她终身未嫁,把一生都献给了这所学校。

王谢长达所倡导的女性经济独立和教育平等的思想深刻的影响了整个家庭 —— 王家男女具有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在家族流传下来有关她和家人的合照中,母亲和孩子总是在家庭的核心位置。

家庭合影,摄于 1919 年

1928 年王谢长达 80 大寿合影

1934 年,86 岁高龄的王谢长达与世长辞。而就在去世前两三周,她还在为女子公益事业而努力工作。

1935 年 1 月 19 日,振华女校举行了王谢长达先生的追悼会,蔡元培在追悼会上发表演说,称赞王谢长达先生为争取男女平权做出了伟大贡献,即放足会让女性获得身体上的平等,女子公益团让女性获得经济上的平等,振华女校让女性获得受教育的平等。同时,蔡元培对王季玉校长女承母业深表敬意。

参考文献

  • 王广超.王季烈译编两本物理教科书初步研究 [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5,36 (02):191-202

  • http://www.wuculture.net/Filedispp.aspx?ID=22630

  • 张建华.从江南科举世家到近代科技名门 [D].苏州大学,2009.

  • 咏梅,冯立昇.《物理学》与汉语物理名词术语 —— 饭盛挺造《物理学》对我国近代物理教育的影响 [J].物理,2007 (05):411-414.

  • 沈慧瑛,科学界的何氏三姐妹 [J].今日科苑,2015,No.308 (06):17-20+1.

  • 张建国,周玲.王季烈与晚清物理学的传播 [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0 (08):59-6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学物理学 (ID:wuliboke),作者:薛德堡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