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商业化前景仍需经受市场检验

近段时间以来,国外ChatGPT聊天机器人在国内爆红。因AI问答极富戏剧性和话题性,ChatGPT在社交媒体圈内持续成为焦点话题。由此,ChatGPT板块也成了A股近期难得的逆势向上的“清流”,多家概念股的股价一路飙升。2月6日收盘,代表公司汉王科技甚至收获了6连板。

不过,虽然概念爆红且背后有诸多明星大佬加持,但近期不少实测显示,ChatGPT有潜力但并不成熟,其实际表现没有专家们宣传的那么好。中信证券最新的研报就称,ChatGPT在中短期内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搜索引擎,也较难改变当前全球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格局,但料将会加速搜索引擎演化进程。如果一项技术只能局部替代搜索引擎,那么恐怕它很难算是颠覆式的创新或者AI领域的革命性进展。

更为关键的是,当前ChatGPT的商业化前景尚不明确,也面临伦理道德和诸多法律风险。从国外市场的应用情况来看,其主要的应用方向还是面对B端,用途相对较为单一、缺乏重复性使用欲望、和大众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尽管有部分专家认为,考虑到中国在移动互联、互联网消费方面的基础条件远比美国成熟,ChatGPT在中国的前景、或者中国版ChatGPT的商业化前景会有更好的表现,但笔者认为,考虑到当下ChatGPT的To B属性远远大于To C属性,这种判断恐怕过于乐观。其能否成为微信、手淘那种国民级的消费产品,还需要通过市场检验才知道。

国内以往引进于国外并能够快速商业化的互联网产品都是基于免费的基础之上。而很显然,ChatGPT靠免费实现大规模变现之路很难走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认为ChatGPT概念的爆红更多还是反映了市场对新概念、新话题的好奇和追捧。近期大量机构争相调研ChatGPT中国概念股,部分上市公司甚至收获百家机构调研,其背后的驱动力也在于此。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作为AI领域的最新进展,ChatGPT也拥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发展空间,并非空中楼阁。但笔者认为,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前ChatGPT还处于萌芽期,从概念阶段到真正落地还需要时日,在这个时点上就将其吹捧为“杀手级应用”、“颠覆式创新”是不太理性的。要知道,国内还没有一家公司推出过真正对标ChatGPT的产品。花都没有开放,部分机构、资金就开始试图揠苗助长,这样做真的好吗?

在数字经济领域,A股市场不缺乏一夜爆火的概念,但产业化落地做到“数实融合”却并不容易。笔者认为,对于ChatGPT市场不妨多一些耐心,让此类产品经受市场的检验后再做结论。在没有得到市场检验之前,过度的乐观和悲观都是不可取的,这也无助于新技术的成熟和进步。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