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什么?最早的春联竟然不是写在纸上?》
又是一年除夕,想必各位读者今天早上都在忙着贴春联吧。在贴春联的时候,大家有没有纠结过到底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该怎么去贴呀?有没有好奇过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的第一个春联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是如何走过历史的长河,走进寻常百姓家呢?
让我们穿越浩瀚的历史时空,回到千年以前,去看看春联最初的样子。
春联的诞生
公元 964 年除夕,成都蜀王府,后蜀国皇帝孟昶率领文武百官、后宫佳丽庆祝又一个新年。
这已经是他即位以来的第三十个春节,看着陪了他三十个春秋的亭台楼阁,他陷入了沉思。
他无愧于百姓,轻徭薄赋,铲除奸凶;整顿吏治,反腐倡廉;劝课农桑,发展经济。“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是他写在每一个官府衙门的箴言。后蜀在他的统治下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在兵荒马乱,白骨遍野的五代十国,俨然一副世外桃源。
他无愧于自己,爱诗词,更爱歌赋;爱享乐,更爱美人。“十一经”是他对儒学最伟大的传承,《花间集》是他对诗词最真挚的热爱,翰林画院是他对艺术最崇高的理解。“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是他写给爱妃花蕊夫人的名篇。他在国都种满芙蓉,赋予成都以“蓉城”的美称。正所谓风流天子,人活一世,只随本心。
但是,他愧对于社稷,愧对于先王。他不问军事,武备废弛。胸无大志,懦弱无能。在五代十国的风云变幻王朝更替中,他本有多次北定关中,进而中原逐鹿、争霸天下的绝佳良机,但却优柔寡断,白白错失。生处乱世,却只求割据蜀地的一隅偏安。
一个月前,探子来报,宋主赵匡胤派王全斌、崔彦进等人领兵南下灭蜀。孟昶听后不发一言,不知所措。
但眼下新春佳节还是得过,他看着宫殿外悬挂的桃符,红色的木头光泽黯淡,毫无新意,顿时文思泉涌,挥笔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于桃木之上。“新年纳余庆”指在新年享受先辈的遗泽,“嘉节号长春”指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人间。文武百官看到莫不称赞,纷纷效仿,在自家桃符上题写具有美好寓意而对仗工整精妙的语句。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幅春联。
然而,文字的优美,终究麻痹不了现实的残酷。正月未过,远方的地平线上就传来了宋兵压境的铮铮铁蹄。
二月十六日,宋军兵临城下,孟昶开城向宋朝使者吕余庆投降。此时距离宋太祖发兵仅仅过去 66 天,五代十国中南方政权经济发展最好的后蜀却以最快的速度灭亡,享国三十一载。而这一天正是赵匡胤的生日,被定为宋朝的“长春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以一种非常奇妙的方式得到了应验。
孟昶被押送在囚车上,前往东京汴梁城,蜀中数万百姓立于道路两旁,潸然泪下,泣不成声。看着爱戴着自己的百姓,回想其自己的一生,或释然、或遗憾、或无奈、或悔恨,万千思绪正如一首脍炙人口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囚禁在汴梁城的小楼上,孟昶对曾经的帝王生活,对蜀中的百姓陷入深深的思念,而他的命运也与同期其他几位“思乡”的末代君主类似,很快就在汴梁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他或许本该在治世做一位风流才子,但命运却安排他在乱世做一位君王。千百年后,没有几个人记得孟昶这个生僻拗口的名字,没有几个人记得后蜀这个存在感极弱的国家,但每一年的除夕人们都在爆竹声中辞旧迎新,换上新的春联,表达家和万事兴的淳朴愿望。大概这就是他留在人间的匆匆痕迹吧。
其实在桃符上题写文字,应该是一个多源头的、逐渐产生发展的过程,孟昶的故事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个。若要真正了解春联的演化过程,还需从更早讲起。
接下来,我们从用来写对联的“桃符”,以及桃符上所写的“联文”,两条主线来回顾对联的前世今生。
关于桃符
悬挂桃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桃木辟邪的说法。《庄子》中记载“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形象地描述了桃木枝条的驱鬼作用。后来,人们习惯于悬挂桃木板于大门两旁,其大小形状也有所讲究,根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
桃木作画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逐渐觉得在门口悬挂两块桃木板过于单调,开始在桃符上做一些标记,或者画一些驱鬼辟邪的神像。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写道“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可见当时人们神荼、郁垒的形象画在桃符上。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把爱将秦叔宝、尉迟恭的形象绘作门神,此举也逐渐影响民间,直到今天依然有张贴这两人门神画像的习俗。
联文诞生
也差不多在这一历史时期,桃符与联文逐渐开始结合,比如在敦煌藏经洞中 ,就曾出土写于开元十一年(公元 723 年)立春日的联文“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有学者认为这才是最早的春联,甚至还有一些更早的记载。
其实在桃符上题写文字,应该是一个多源头的、逐渐产生发展的过程,孟昶的故事更加广为流传,也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宋朝建立后,在桃符上书写联语就成为了流行全国的习俗。南宋诗人王迈《除夕》诗曰“天子未知工划赋,邻人或倩写桃符。”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写春联的场景。
宋朝时,正如王安石《元日》所写“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对联还都是写在桃木上的,但是桃木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毕竟成本较高。
纸质春联
自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以来,造纸术在唐代与宋代又得到了几次突破性发展。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对不同类型纸张的造纸方法都有十分详细的总结和论述。明朝时春联就开始写在纸上,这种纸被称作“正丹纸”,潘宗鼎《金陵岁时记》记载“元旦,千门万户更易春联,以朱砂染笺,佳者谓之万年红,其制自明初始。”这种纸用红丹色染成,它的特点是不易褪色。所用朱砂经研磨,加胶水开色,用炭火焙干,焙时火面加盖草灰,用来防止火焰烤坏纸张。有些正丹纸上还会洒贴上银箔或铜锡箔细碎片,使其纸面金星点点,更富有特色。
推广流传
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对春联的推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陈云瞻《簪云楼杂记》记载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朱元璋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让家家户户张贴春联,并且他还会上街巡视,亲自欣赏。此外他还经常亲自题写春联赠与大臣,比如他曾赠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人;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到了清代,贴春联成为了人们辞旧迎新的“保留节目”,并且出现了横批,其内容和形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关于联文
那么,春联的联文有何基本要求?又要如何张贴呢?这一切要从先人对于对称美的追求讲起。
诗赋与联文
自语言文字诞生以来,对称美就是文人雅士的追求。先秦时期《诗经・子衿》中的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就体现了这种对称美的影子。汉朝所盛行的汉赋则更追求辞藻上的华丽、气势与韵律,但在语句工整性上有所欠缺。
汉末魏晋所兴起的骈赋则兼具了骈文对偶的特点,以及汉赋的韵律。例如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庾信《哀江南赋》“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进入唐朝后受到律诗的影响,骈赋的行文和格律更加的工整,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中更是有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律诗,定型于初唐。相较于汉赋与骈文,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着严格规定。例如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每一个字都词性相同,含义相对,平仄协调,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字的美。律诗随着唐朝文学艺术的兴盛而广为流传。
而开始于唐末五代的对联的两大直接来源就是骈文与律诗,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
联文的基本格式
联文的四大基本要求为: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不多不少,并且断句位置相同。
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平指汉语拼音一声和二声,仄指三声和四声)讲究“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尾字为仄声,下联末尾字为平声,一般我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区分对联的上下联。(注:偶尔会见到违背平仄规律的古代名联,大部分情况是因为古音与今天的读音发生变化)
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在相同的位置,讲究每一个字词性相同。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复。
对联在张贴的时候,按照传统的讲究是直写竖贴,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不过古代的横批均为自右而左写,而今天市面上的春联绝大部分横批都是自左而右写。贴春联的时候,需要注意横批的方向,对于自左而右的横批,上联贴左、下联贴右即可,也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用途的拓展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不再绑定于春联,也不再局限于辞旧迎新时贴在门外表达对新年的祝愿,而是逐渐成为一种独立文学形式,成为文人雅士比拼文学功底的一种方式。
许多流传甚广的对联,或表达理想,或怀古讽今,或寄托哀思,或纪念伟人。比如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还有国际友人斯诺写给鲁迅先生的挽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些对联作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是中华文化中闪闪发光的瑰宝。直到民国时期的语文考试,给出上联对下联依然是一项语文能力的基本考核。
那么,今年你家贴的对联是什么呢?不妨在评论区一起分享吧~
参考文献:
-
[1]《蜀梼杌》 张唐英
-
[2]《后汉书・礼仪志》 范晔
-
[3]《金陵岁时记》 潘宗鼎
-
[4]《簪云楼杂记》 陈尚古
-
[5]《荆楚岁时记》 宗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科院物理所 (ID:cas-iop),作者:Quantum B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