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创投梁颕宇:中国医药创新成为全球的一股新动能

风君子博客1月16日消息,今日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王锦与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围绕“医疗健康领域创新与全球化发展”展开深度对话。

梁颕宇认为,医疗健康行业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投资周期长、专业性要求高。未来中国的 PE/VC,尤其是硬科技驱动下的创投行业,一定会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并且向早期阶段延伸。

谈及中国市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表现,梁颕宇表示,近些年中国医药创新已经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一股新力量、新动能,越来越多的本土创新企业研发能力已经接近全球领先的水平。中国的医疗健康技术正在从模仿,迈向真正的创新驱动。

对于正在创业路上的医疗健康领域企业CEO,梁颕宇建议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CEO们应不断地强化企业管理,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内生动能。同时也应具备全球化的视野,构建全球化的思维,通过全球化布局,做有全球竞争力、影响力的企业。

同时梁颕宇也强调,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创新领域仍然面临着“人才短缺”的瓶颈,怎样培育更多新的人才是一个重要问题。

梁颕宇称,从宏观视角而言,伴随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支出以及中国医疗科技和研发能力的长足进展,中国医药健康市场依然充满机会,而中国创新将在全球市场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

以下为双方对话实录(TechWeb进行了摘编):

一、创投行业会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

王锦:在医疗健康产业爆发式、跨越式发展时期,启明创投作为一家专业的投资机构,它的定位以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你对整个产业发展的观察思考,还有对未来的期望。

梁颕宇:受市场和政策双轮驱动,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2021年大量新的投资机构涌入到医疗健康行业,很多传统的、关注科技、消费、工业等领域的投资机构,也将很大一部分的基金配置在医疗健康领域。巨量资本的涌入,促使整个医疗健康赛道异常活跃,不少项目估值也水涨船高,出现了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估值泡沫化情况。

2022年,受资本市场整体下行、集采和PD -1医保谈判降价超预期等因素影响,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及融资出现降温,企业估值加速去泡沫化,市场开始自我梳理、重新审视。

在美国,过去两年,有很多通用型的基金或者TMT的基金,也希望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但是现在他们都退出了。

开发一款新药可能要花8到10年的时间。医疗健康行业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投资周期长、专业性要求高。投资团队需要具备深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背景,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以及良好的行业资源,能够在公司发展战略、人才招募、团队搭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引入、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及时且有效的帮助,用更长的时间维度去跟踪和陪伴企业,不断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这样的投资机构发展和成熟起来,需要耐心,面向未来,能够引领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寻找到真正的具备创新力的优质企业。

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的 PE/VC,尤其是硬科技驱动下的创投行业,一定会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并且向早期阶段延伸。

二、中国医药创新成全球的一股新力量、新动能

王锦:目前医疗健康投资机构中国和美国市场相比,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

梁颕宇:我们觉得美国和中国越来越接近了。

在生物医药方面,一些 CRO 企业成长起来,以往是中国的企业授权引进海外的药到中国来,最近陆陆续续开始有中国的创新药对外授权给其他的国家。在医疗器械领域,也有类似趋势。

近些年中国医药创新已经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一股新力量、新动能,越来越多的本土创新企业研发能力已经接近全球领先的水平。

我们注意到一些新的趋势,中国创新药近年来海外临床和授权交易增长迅速,很多都是海外的药企来授权引进本土企业研发的管线。

我们几年前投资的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临床阶段药物发现公司Insilico(英矽智能),最近与赛诺菲达成一项将持续多年、针对多个靶点的药物研发合作预付款总额不超过2150万美元,这一金额创造了中国人工智能制药的最高合作协议金额纪录,也是全球市场中最大的一笔交易,意味着中国AI药物开发公司正在崛起并与全球趋势并驾齐驱。

这些全球领先的创新,甚至是全球首创的创新,越来越多地在新药研发、医疗诊断、数字医疗、医疗器械、医疗服务领域诞生。

中国日渐完整的研发创新生态系统,包括领先科研人才的回归、基础研究的推进、丰富的临床研究积累、更低的临床试验成本、更快的产品迭代速度,以及临床前和临床 CRO 生物制造基础设施的完善,都将支撑中国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以说中国的医疗健康技术正在从模仿,迈向真正的创新驱动。

王锦:这几家企业都很有代表性,你觉得在这些公司背后除了有资本的支持和推动外,还有哪些关键因素、中国独有的能力帮助这些公司走得这么快、走得这么靠前?

梁颕宇:我觉得有一个是中国创始人的韧性,而且跟西方同行相比,我们可以比较便宜的做几个靶点的研究。另外,我们也看到陆陆续续有很多很优秀的科学家从美国及海外回国了,他们带回来的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觉得国家给的扶持也非常重要,不同省份、不同的城市给的资金支持或者是不同层面基础设施的帮助,也给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另外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生态环境比20年前好多了, 比如生物医药的知识产权律师的数量呈几何级的增长,所以整个生态环境还有资源网络,都发生了变化。很多跨国公司也很希望和中国企业合作,这些合作除了给企业带来资金外,他们的实战经验也可以分享给我们。

最后,随着18A改革还有科创板的推出等,也让很多中国的医药企业可以融到更多钱,来实现他们的想法,然后去推动创新药的研发和临床,这几步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给生物医药创业企业CEO的建议

王锦:对于你们已经投资支持的这些生物医药企业,如果想要在未来五年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你会对这些公司的CEO在管理战略上提出哪些建议?

梁颕宇:创新驱动转型,是中国经济在新阶段实现可持续增长、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医疗健康在支撑引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的黄金时代正在来临,中国企业的CEO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CEO们更应不断地强化企业管理,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内生动能。同时也应该具备全球化的视野,构建全球化的思维,通过全球化布局,做有全球竞争力、影响力的企业。

从微观层面而言,在资本市场下行的影响下,在经营模式、运营上,CEO们应该博采众长,既要从以往的实践中获得经验,也要开拓创新,寻找到更适合当今行业、企业发展的路径。CEO们更应当加强对企业预算的管理,通过降本增效来减轻现金流的压力,关注产品开发的投入效率。对于持续需要资金投入的公司而言,需要有足够的现金储备,保证正常的研发投入的速度来度过震荡期。

王锦:面对这几年震荡,在调整期的企业可能面临哪些抉择和取舍?

梁颕宇:我一直都觉得不需要每家公司都去建立生产基地。

我们一直都跟投资企业说不要花时间去做生产。外面有很多CDMO,比如我们投资的臻格生物,这些CDMO可以很便宜地帮助到这些公司去做生产。当然如果生产量比较大,可以再去考虑要不要建立自己的厂房。

但要明确地知晓,建立厂房是非常耗费精力,且非常花钱的一项投资。如果对于企业而言是比较有价值的,一定要自己去做生产的,例如我们投资的甘李药业等,他们都是依靠自己比较庞大的规模经济,通过生产能力来打造整个市场的,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建设厂房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是比较小型的做肿瘤的创新药企业,就没有必要先来建设厂房。

另外就是整个产业链,中国的生物医药是不是也应该找到方法来杜绝供应链过度依赖问题?这两年我们看到中国的企业陆陆续续在建立自己的能力,依靠本地的厂商去生产。

四、机会和挑战

王锦:想听听你对2022年的感受以及对2023年的预判?

梁颕宇:整个2022年是慢慢迈向整合期的一年。因为疫情等原因,很多人都去投资医疗,导致本来大部分还在做临床的公司,原本是10个多亿美元的估值,突然变成50多亿、100多亿美元的估值。其实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毕竟数据还没出来,也不知道这些药究竟行不行。

短期来看,全球宏观经济变化下,受市场的情绪影响,投资者会变得比较谨慎,而且估值也陆陆续续产生比较大的变化。

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整个估值的调整,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表现,也是发掘优质企业的好时机。对于企业而言,一些不具备真正创新力的企业,会在市场震荡过程中被重新洗牌或淘汰。能够在逆境中生存下来的企业,更多是具备核心竞争力技术,继续以创新驱动的企业。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稳健性也经受住了压力测试。

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变化下,投资机构会花更长的时间来建立甄别、辨识硬科技企业技术壁垒的专业能力,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回归价值投资的本源,不再盲目地追随热点。

从宏观视角而言,伴随人口的老龄化,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支出以及中国医疗科技和研发能力的长足进展,我们相信中国的医药健康市场依然充满机会,而中国创新将在全球市场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

王锦:你觉得今天行业层面所面临的的一个瓶颈是什么?

梁颕宇:我觉得是人才。人才是中国的优势,但同时人才永远都不够,所以怎样培育更多新的人才出来是一个重要问题。

希望很多毕业后成为医生的学生,也应该思考如何投入一些研发。如何在某一些领域寻找到新的解决方案,或者怎样将产品做得更好。

瓶颈还是在中国研发一些新药,人才还不够。所以我们投资了像Schrödinger、 Recursion这些公司来帮助一些中国企业加快研发速度。希望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工具来解决人才瓶颈问题。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