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 中国为何拒绝“躺平”

一段时间以来,由多个不关联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了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截至目前,本轮疫情波及了全国21个省份。一方面随着冬季来临、气温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全球疫情波折反复、居高不下,新冠病毒持续变异。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两亿五千万例,一些国家新增确诊病例数接近或超过此前高点,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疫情防控策略?如何将疫情处置对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呢?

近期,由多个不关联的境外新冠肺炎病例输入源头引起我国新一轮疫情。

在国家相关部门统一部署指导下,各地迅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疫情蔓延。目前全国疫情整体已经趋于平稳,受疫情影响的多个省份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吴良有:黑龙江黑河、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四川成都等地的疫情正逐步得到控制。北京、吉林关联疫情的感染人数局限,风险场所和风险人群的调查与管控措施正有序进行。

不过,目前一些局部地区,辽宁大连、北京、江西上饶、云南德宏等地区的疫情仍需关注。辽宁大连近日疫情发展比较快,特别是大连庄河的大学城发生了校园的聚集性感染。庄河大学城内累计报告77例确诊病例,包括60多名大学生。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吴良有:这次疫情总共波及21个省份,46个地市,应该说是武汉疫情以来波及面最广的一轮疫情。从流调溯源的情况看,虽然有不同的传播源头,但是总体看都是从境外进来的。我们一定要从严从紧地抓好外防输入这项工作。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是目前我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防控总体策略。而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也并非一成不变。疫情发生一年多来,我国的疫情防控一直在根据国内和国际疫情形势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灵活应对。

在疫情暴发初期,我国疫情来势凶猛、形势严峻,因此那时采取的防控策略是外防输出,内防扩散。这样强有力的措施为我国迅速控制疫情、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证。

随着我国取得抗击疫情的重大阶段性胜利,本土病例大幅减少,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用更灵活的方法,及时调整、精准防控。这样的防控策略一方面保证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同时又时刻保持着对疫情的警惕。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当没有病例出现的时候,我们防控措施的核心是监测,要让监测体系保持敏感性,一旦出现疫情的时候,利用科技手段、核酸检测快速发现传染源。然后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来追踪密切接触者,实行管理。

在我国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中,“动态清零”是一个引人关注的关键词。有许多人将它解读为防控目标是“零感染”、没有病例。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动态清零”并不是必须做到“零感染”,而是指常态化防控阶段要最大限度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置,坚决防止出现疫情社区持续传播,保持动态的疫情可控和总体安全状态。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我们坚持的一个基本防控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这个大的理念指导下,防控目标尽一切可能保护人民健康,尽量减少发病、重症和死亡,尽量使社会维持正常运行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这种快速反应、“动态清零”的防控政策,已经能够保证当地在3到4周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在目前全球疫情形势持续恶化、我国的防控压力只增不减的背景下,这样的精准防控政策,为我国社会正常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这些相对严格的防控措施在短期内可能对感染者和密接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从社会更大范围及长远看,可以让社会生活快速恢复至常态,最大限度减少对人们生命健康的危害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经济并没有因为采取的措施和策略而受到影响,从GDP的增速、经济有关指标来看,我们在全球的表现是好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吴良有:我们国家有体制的优势,不管是政府行业部门,还是群众,都是非常积极配合国家的防控策略,现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策略执行起来效果是非常好的。

一年多来,我国的疫情防控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然而对中国的防控政策,国际上也有不同声音。有人认为执行这一政策成本高,并且会导致人员流动不便,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发展,认为应该考虑放弃“动态清零”。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吴良有:根据流调溯源的结果,武汉疫情以来,国内发生了30余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均是由境外输入引起的。我们做到了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发现一起疫情就彻底扑灭一起疫情,确保完全阻断疫情传播,确保国内的疫情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实践证明,我们国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和一系列的防控政策措施是符合国情和疫情防控的科学规律的,很好地统筹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减少了这么多的感染,由此预防了很多重症出现,甚至预防了死亡,人的生命价值怎么用金钱来算;第二个问题,从一个国家的层面来看,如果说对某一个地区采取严格的一些控制措施,能保证其他地区、其他省份正常的社会经济运行,哪个效率高?我认为我们国家现在所采取的措施是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大局来看待防控的科学。

实际上,看一下现在一些国家疫情持续恶化的现状就能得知,过于放松甚至放任病毒传播的防控政策,会导致疫情快速蔓延,重症和死亡病例增加,尤其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和易感人群,更会面临极大的风险。在被动消极的防控政策背后,是这些民众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苏晓晖:大家看到一些国家,在防疫抗疫政策上采取放开的手段,其实并不是说它们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明智选择,而往往是在问题已经积重难返的时候,在采取一些尽可能止损的方式,或者是转移民众视线的方式,甚至是一种破罐破摔的方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吴良有:现在一些国家放松了疫情管控措施,新冠疫情的感染率大幅提升,实际上带来的人民生活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比如物价上涨,医疗资源挤兑,这些影响可能是较长时间的。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由于我国的防控政策精准细致、落实有力,能够较好地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我国也成为去年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全球经济复苏和供应链稳定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苏晓晖:很多国家仍然在挣扎于防疫措施和社会安全,民生以及经济重启等各方面因素难以平衡、难以协调的困境当中,所以很多国家也在对自己的公共卫生政策进行反思。同时中国在不断进行内部政策的协调,在应对更新的挑战,动态清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能够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成绩,进而实现双循环不断发展的重要过程。

现在冬季来临,疫情防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对于下一步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走向,相关部门也给出了明确回答。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目标,做到及早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要强化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做好人、物、环境同防,严控源头防输入。

相关专家表示,目前全球疫情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的疫情波折反复,如果过早完全放开,极易丧失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因此现阶段我们仍然要严格执行常态化防控策略,精准而有效的防控,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防控成效。对下一阶段的防控措施,相关部门也进行了一系列具体规划。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吴良有:我们要建立一个高度灵敏的检测预警体系,一旦在高危人群里面发现有阳性样本,立刻启动指挥体系,进入到应急状态。一旦发现本土聚集性疫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就会派出国家工作组到地方共同指导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精准的流调方面,利用大数据手段快速判定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以及潜在的风险人群,使得传播风险降低到最小。

目前全球疫情仍然高发,随着冬季到来,很多欧美国家疫情又出现抬头态势,不少专家研判,今冬明春的疫情防控形势将会比去年更加复杂。专家表示,疫情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未来是否改变现行策略,取决于全球疫情的走势、病毒变异情况、疾病严重程度的变化以及中国疫苗接种覆盖率等多种因素。相关部门将密切关注全球疫情趋势,研判疫情风险,加快疫苗接种进度,适时调整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责任编辑:李冬鸣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