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汽车电子业务不蹭热门概念,前三季度创新业务同比增长 88.6%

近日海康举行了投资者问答。

2021 年前三季度,海康实现营业收入 556.29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2.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9.66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9.94%;前三季度毛利率 46.33%,保持稳定。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2.4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 17.54%。

从国内外两方面看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国内业务,3 个 BG 在第三季度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 SMBG 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海康通过海康云商等平台工具的部署推广,加强与经销伙伴的线上线下联动,丰富营销手段与可售产品种类,提高竞争力;

EBG 的增速继续保持,企业用户数字化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机器换人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可为市场空间,EBG 业务的持续增长有较好的基础。

PBG 行业受宏观环境影响较为突出,政府资金紧张、国内疫情管控、极端天气造成灾害等多方面的因素,抑制 PBG 部分需求的明朗,部分项目落地周期进一步拉长。公司依托产品线丰富、营销组织下沉、软硬件能力均衡等多方面的优势,扎实耕耘众多行业和各个区域的项目,继续保持业务稳健开展,降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业绩波动。

海外三季度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各个国家和地区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都有了好转,经济活动基本复苏。国际物流受船舶拥堵和延误等影响,导致运力持续紧张,运费大幅上涨,预计货运压力短期将会持续。

受供应链紧张的影响,产品供应紧张问题依然存在。我们继续坚持海外市场开拓一国一策,努力降低供应链与物流的影响,推动海外销售产品结构的优化,保障海外业务持续稳定增长。

创新业务前三季度保持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92.4 亿元,同比增长 88.6%

海康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基本稳定,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生产成本的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全行业都受到供应链短缺问题的影响,供应紧张问题持续存在。我们在生产、交付和定价方面做更多精细化的运营管理,保证持续稳定供货,根据市场情况适当调整部分产品的售价,做好各方面的平衡发展,维持较为稳定的毛利水平。公司的销售、研发、管理费用的支出,随着各季度销售收入的扩大,费用率水平逐季有所降低,总体平稳。

三季度末存货金额继续增加,归属于创新业务的存货也在持续增长。预计原材料供给紧张问题还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公司将继续保持高库存的政策不变。关于存货体量规模较大可能带来风险的问题,由于公司生产的硬件产品生命周期较长,我们预期更换物料导致原材料呆滞的整体风险较小,公司财务部门会严格遵守有关会计准则要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目前公司在手现金充沛,公司将努力采取各种必要的举措保障业务稳定开展。

以下是调研全文重要内容,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 Q:海康的业务与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有比较强的相关性,宏观方面三季度地产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也不大,但海康却仍然保持 20% 以上的收入增长,请问是如何实现的,往后看宏观对我们公司的业绩会有什么影响?

A:对于海康业务与地产相关性,我们是这样理解的,地产其实也属于宏观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宏观经济好了,地产也相对好了,可能就会推动公司业绩的发展,这个趋势可能造成大家感觉他们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大的错觉。

在智慧建筑产业当中,这个关系体现的比较直接,因为智慧建筑业务的确是单从这个行业当中去做产出的。现在地产严管等政策确实也会影响我们智慧建筑行业,这块业务未来的发展空间,还需要我们去琢磨,智慧建筑未来的业务开拓是依托于过去规模的快速增长,还是在存量的业务当中去做更多精细化的分析和管理,这是一个挑战。但是除了这个行业之外,海康还有众多其他的行业,他们与地产没有那么直接关系。

宏观层面,分析师对宏观经济影响各个行业的分析比我们单一个体企业的维度会更全面,更客观。

小企业可以通过推出新的产品线,开拓新的行业,或者发现新的机会点这些方式来弥补因为某些其他行业发展不好而带来的增长不足,因而比较容易平滑应对宏观带来的一些影响。

企业越大,与宏观维系的方面更多。企业规模越大,单一新增产品线或单一新增的业务开拓点就难以弥补整个宏观周期性下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容易随着宏观环境进行一些周期性的波动。

但是还是有能动性,以海康为例,过去 20 年我们也经历过宏观周期性的影响,但是整体的波动会略缓和,因为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当中会做能动性的调控,包括提前预判以及采取相关应对举措,会让企业的表现可能比预期略好一些,这也是企业需要努力的地方。

  • Q:长三角地区很多企业受到能源缺电的影响,对生产及成本的影响较大,对海康的运营方面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A:在过去 10 多年也偶有发生能源供给紧张的情况,但可能过去的经验都不足以来应对当下或者是未来的能源进一步紧张的挑战。

就海康自己的工厂情况来看,目前我们的投入产出以及对能耗需求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特别突出,我们目前还不属于马上会受到能源紧张威胁的产业。但是我们的上游工厂,有个别供应商现在已经面临能源紧张的问题,包括他们的产能供给、交付时间,可能都会因为能源的供给紧张而无法保障。

我们也在综合判断评估,一是在地域上对供应商进行合理的安排,二是回到存货这个问题上,进一步扩大对原材料库存的一些考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缓解能源紧缺带来的波动性,来应对可能因为某个供应商停产而造成的齐套性不足等风险。所以目前我们有两方面的举措,一方面我们还是会考虑增加库存,另一方面是协调供应商的不同配置,包括增加备选供应商等等

  • Q:根据以往惯例,原材料和产成品约在整个存货体量中各占一半,其他的在产品以及一些其他系的科目体量都不大,现在三季度新增的 40 亿存货中是否仍然存在这样的对半开比例,还是有新变化,以及存货增长的背后的考虑?

A:接上一个问题,刚才讲到为应对各方面紧张的问题,大策略上确实是有意在增加库存,这是公司的一个主动的策略。另一方面细分来看,在前面的业绩介绍当中提到,其中有一部分的库存增长是跟我们创新业务增加库存有关联的。我们现在有 8 个创新业务,他们大部分的业务都需要制造产品,增加库存也是创新业务应对市场波动的一个手段,所以在合并报表当中也会影响到总库存的数据。

关于产成品的库存,有一小部分的影响来自我们海外市场,因为海外货运的问题,导致客户对产品齐套性专运的要求会增加。海外货运的时间长、货运的价格高,所以尽可能保障给海外客户的订单是整体方案配齐交付的,来控制交付时间和交付成本,这可能会带来一点影响。总体来看我们的原材料和产成品大致的比例没有太显著的变化。

  • Q:今年 Q4 或者是明年上半年,可能会面临一个不算小的收入体量基数,这对后面几个季度短期的发展趋势是否有预判?年报中致股东的信讲了未来三年是公司的发展机遇期,股权激励计划也定了未来四年不低于 15% 复合增长的目标,新的大环境,对整个发展的判断是否有新的思考?

A: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因为把一个企业的经营拆到以季度为单位去看的时候,季度数据呈现出来更多的是经营的结果,而不能说是目标的分解,季度时长确实是太短了。我们大部分的业务举措都是以年为单位,有些举措甚至是以好几年作为周期的。关于对宏观周期性的担忧,海康发展到这样一个规模,我们确实也不能豁免周期下行对企业产生的一些压力,这方面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那么 Q4 到明年上半年基数大这个问题,我们觉得大家还是按年度的情况来看,胡总去年在年报上面讲的未来三年是机遇期这个判断仍然没有改变,我们对这个产业未来的可为空间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但是因为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有时候可能会拉长对于机遇的变现,或者对企业目标的变现的过程。

至于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15% 的激励目标,目前我们没有调整的计划,既然目标定下来,不管环境好坏一点,我们都会全力以赴。目前公司内部各方面管理都比较平稳,尽管会遇到宏观上面产生的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也在找各种各样的机会来平衡,海康的产品线这么多,行业线也多,我们希望东方不亮西方亮,总会有一些机会能够在环境不太好的时候变现的。

  • Q:海外市场、公司有海外一国一策策略,哪些地区发展比较好?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区域也受到疫情的影响比较多,今年公司对海外局部地区的增速的预期?

在运费方面,有没有看到四季度或者未来一两个季度,有放缓运费压力的情况?因为市场上也有传闻说,接下来可能过了十一、十二月货运或者航运方面就会稍微改善一点。总体上,想听听管理层对海外市场的一些展望。

A: 海外市场整体看,在当下这样的环境中,前三季度的增长还是很不错的。您刚才提到的亚洲-东南亚这块区域受疫情的影响确实比较大,包括印度、越南、印尼、马来这些过去还不错的传统东南亚国家,受疫情影响导致整个经济的活跃度比较差,经济活力比较低迷,会有这方面的问题;其他的一些国家,比如说像美国、加拿大,因为受中美关系、科技战的影响确实也会相对弱一些。剩下其他的国家目前情况都还不错:跟去年同期相比,这些国家基本上也都从疫情的冲击中走出来了;环境好转之后,经济在复苏,就会有比较多的投资信心。所以综上来看,海外市场我们有弱一点的国家,但也有发展不错的国家,所以整体还行。

对于运费的问题,目前似乎还没有看到实质上好转的信号:一个是波动性还是很强,第二个就是船舶的延误和运力的紧张还是比较明显。所以我们暂时还没有那么乐观,可能(运力紧张的状态)预期还要持续到明年,比如说到明年上半年再看一看。因为这方面海康也不是研究的特别深入,也是随行就市去看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 Q:SMBG 业务去年的基数低,今年有较大的补货需求。从三季度的情况来看,SMBG 增速还是相对领先。供应链的紧缺问题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上半年,如果是这样的话,SMBG 备货是否会持续?

A:关于供给紧张的问题,我们目前看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 Q:谈下 Q3 三个 BG 的经营情况和对 Q4 的展望,外界之前担心今年政府掉落,四季度 PBG 的商机是否会有上升的趋势?EBG 是不是能够观察到更多积极的信号?

A:关于三个 BG,从与宏观情况的紧密程度、资金的来源、项目的颗粒度等各个方面分析来看,依然还是 PBG 会受整个 (宏观) 影响更大一些。四季度就您问的商机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看到四季度会有很明显的改善,估计四季度还是会有压力的。

关于 EBG,我们目前看主要还是两方面:一方面 EBG 的可为空间现在已经打开了,EBG 能够推进智慧业务的行业多种多样。另一方面,短期来看,如果宏观下行,有些行业会有压力,有些行业会好一些。我们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包括疫情期间,头部用户对降本增效的诉求是穿越周期的,还是愿意去做一些投入。所以整体我们展望几个不同 BG 时,还是认为 EBG 相对来说承受风险和波动的能力要更强一点。

  • Q:关于创新业务部分,前三季度超过 92 亿,而上半年是不到 56 亿,也就是说三季度依然有很迅猛的增长,创新业务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后续的展望?

A:创新业务各个公司发展都挺快的,有些成立时间长一些,比如萤石、机器人,大家会熟悉一些。今年汽车电子的发展情况也很不错,微影去年做了重组,把从传感器芯片制造到产品提供的价值链都打通了,产生了合力,发展也不错。其他的业务比如存储、消防、安检、慧影,都瞄准各自的定位市场,我们认为未来都有不错的发展空间。

  • Q:在海康机器人业务开拓中,未来对于锂电池、新能源车行业方面的发展机会如何?

A:海康的机器人业务分几个方向,包括工业相机、AGV,以及行业级无人机。工业相机领域,海康机器人已经是国内工业相机市场重要的供应商了,我们会对各个细分客户做各类的应用,您提到的两个方向,如果说这些工厂的自动化程度还不错的话,我相信一定会用到一些工业相机,做各类产品和元器件的定位、测量、识别、分析等工作。不过具体某个细分方向的应用情况或者是客户信息,我们不方便披露,我们的产品往往被集成在一个更大规模的自动化整体方案之中。

  • Q:供应链,目前来看,公司肯定对于库存还是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水位,未来库存水位是进一步提升还是保持现状?

A: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因为公司的库存是在不断的动态消耗的过程。我们会去看市场当中各种物料的紧缺程度以及我们的供应商的发展变化。因为如果供应商的布局成熟,产品成熟,供给就稳定。如果供应商的产品目前还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过程当中,这个物料可能就会是我们库存管理的中重点关注的物料。我们会根据产品的分类,物料的供给齐套性,以及物料背后供应商的结构等各个方面的维度综合管理公司的库存水位。在供应紧张的趋势缓解之前肯定是高水位;库存水位会不会更高,目前不好回答,我们会不断地动态调整。

  • Q:海康把整机业务并进微影之外,微影自身的能力有较大的改善,比如 MEMS 的投产,很多 EBG 的解决方案,比如说智慧养猪里大量应用到了红外的方案。未来在大的经营策略上,除了背靠海康自身的解决方案去拓展之外,其实市场拓展或者倾向性,比如说户外运动市场?户外市场在海外有非常成熟的销售渠道,微影会基于现有的销售渠道去做,还是会跟原有的海外成熟的品牌合作?

A:我们希望微影基于红外芯片、MEMS 工艺等这些能力,能够成为本领域有竞争力的公司。一方面它的产品能够供给海康,和海康的其他产品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另外一方面微影有自己的市场业务开拓。刚才您讲到户外这个部分,目前有微影的部分产品也用于海外的民用打猎市场。

海外市场开拓方式两者都存在,海康既然海外有成熟的一个营销组织体系,大量的信息和机会点都会从这个网络传递过来。另外一方面,每一类产品都有自己的渠道,这两者是不冲突的,两者可以同时存在,谢谢。

  • Q:研发费用、研发强度,支出的方向和之前的区别是什么?现在开始重视软件,对应的研发规划?

A:研发费用这几年确实涨了蛮多,2018 年之前我们平均的研发费用与销售相比大概是 7-8%,18 年之后逐年往上,去年是 10% 多。18 年之后由于美国实体清单的影响,对于美国物料,公司做了较多的替代和重新设计,这方面也消耗掉一些研发资源。2020 年,原材料市场变得紧张,物料紧张问题导致为了能够获得相对比较充足的物料供给,我们需要开源,扩大更多的原材料供应商。不同物料之间打通的问题,在设计方案上也会需要一些调整,这方面也会消耗掉研发资源。

软硬融合是海康的特点,其中,我们会持续保持硬件的优势,硬件产品丰富,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包括产品种类和性价比;我们软件的竞争优势也在一点点的呈现。不论软硬件,都是不断需要迭代升级的,所以这方面的投入还会不断持续下去。

过去几年提的研发下沉,已经完成了一些,有些先行区域对用户的项目支撑能力已经改善了很多;还有一些对前期需求不太突出的区域,后续也会有资源下沉。

另外,因为海外现在的增长不错,所以海外软硬件的投入未来也是会持续增长的。

所以总体是两大类,一类是支持为中长期的规划进行投入,另一类是保持现有业务布局下的规模扩张带来的投入。

  • Q:未来一些关键上游的核心元器件,是否会考虑自制?现在有很多初创公司,都在往这个方向走。

A:因为电子产业整个产业链太长,海康本身从产品研发到营销制造的产业链就已经很长,如果再往上游去,包括核心物料、芯片等都自己投入,这个链条就太长了。某些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的调整会受制于整个产业链太长的困扰。另外,比如芯片投入,并非说海康做了就一定比别人做的好,所以我们的核心策略仍然还是合作为主,但在一些边缘的、特殊的、产业供给不太充分的情况下,也不排除我们会去做一些投入。

  • Q:今年汽车电子业务有较快的增长,能否介绍汽车电子的产品结构以及新客户的开拓?之前偏 ADAS,L2.5 或者 L3 是否有产品的布局?

A:在我们 20 年的年报中,有一个专门板块讲汽车电子的业务布局,主要分了三大块,就是乘用车的前装,乘用车的后装以及商用车。关于客户这个层面,目前从车企的角度看,内资车、合资车,包括部分外资车厂,我们都有合作。

我们对自己的业务定位不太蹭热门概念,主要是我们觉得自己还达不到那个程度,更多的是一些点上的辅助。比如司机驾驶行为的检测,尤其是“两客一危”这样的特殊行业,对安全要求特别高的,例如司机是否打瞌睡,是否开车的时候看手机,对这样的行为进行监测并做警告提醒,来增加驾驶行为的安全性。

往未来看,它也有可能成为 ADAS 的功能之一,但在当下,我们并不强调说现在是在某个层次上的技术研发。包括我们现在行车记录仪上也有带智能的提醒,这方面我们可能会和传统产品的功能上有所差异,但我们自己觉得还达不到那么先进。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