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业务在拉美地区第一次拿到了第二名,中东稳定第二名

小米集团今日发布了 2024 年第二季度财报:总收入达到 889 亿元,同比增长 32.0%;净利润为 51 亿元,而上年同期 37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 62 亿元,同比增长 20.1%。

财报发布后,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兼国际业务部总裁卢伟冰,副总裁、CFO 兼天星数科董事长林世伟等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了数位分析师的提问。

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实录: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注意到小米的营收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实现增长,而且增速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请问管理层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管理层对于三季度及全年的业绩展望是怎样的?

卢伟冰:我先谈一下你提到的增长,大家都看到我们连续四个季度实现持续的增长,并且我们增长的势头还是不错。对于增长而言,我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公式,一个企业的增长最后是品类 × 市场,品类 × 市场就是说一个企业要不断地进入到未来有潜力可扩大的品类。

刚才我也讲说小米汽车在上市之后,预示着小米从品类的角度,我们的三条曲线,已经形成完整的布局 —— 手机、平板、可穿戴的个人设备,以大家电生产链为核心的家庭设备,以及为汽车为核心的出行设备 —— 大家也看到这三条增长曲线已经完全补齐。

另外,我觉得市场角度的逻辑,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把这么多的产品卖到更多的市场里去,所以大家已经看到小米手机的全球布局现在越来越完整,发展的均衡度越来越好。

像这次我们在拉美地区第一次历史性地拿到了第二名,我们在中东稳定在第二名,在东南亚我们重新回到了第二名,即便是原来我们最弱的非洲,也稳定在十几个点的市场占有率,并且我的印象里其市占率同期增长有三点几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有能力在全球不同市场实现均衡发展,并且能做到比较好的市场位置,这就是小米今天增长的一个简单模型,而这个模型的背后是小米的两个战略。

第一个战略就是我们的“人车家全生态”,第二个战略就是我们的全球化战略,也就说我们要把小米在中国的“人车家全生态”成功实践不断复制到全球各个市场去,这就是我们大业务的基本底层逻辑。我觉得过去这几年,我们基本是按照这些战略往前去推进,只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开花结果。

至于你所关注的三季度和四季度业绩,我觉得三季度已经特别具体,所以我来谈一下对四季度及全年的基本展望。我认为今天大家可以看到小米对于整个业务的把控性、可预测性和可视度越来越好,所以说我觉得不论三季度还是四季度,基本上是会按照持续成长的大趋势去走,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对于全年来看的话,我可以谈一下手机业务,我们在第一、第二季度同比去年增长了近两千万台,去年我们是 1.46 亿支的出货,也就是即便我们下半年不增长,小米今年全年也可以达到 1.65 亿支,1.65 亿支在全球所有主流品牌里面,我觉得应该是增长最快的。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手机是一个存量市场几乎不增长的领域,也就是说我们增加了两千多万台,就意味着可能别的公司就要掉两千多万台。

另外,小米平板来到全球第五,但我们跟第三名的差距已经非常非常小了,所以我在内部一直在说,我们有没有可能三季度或者四季度冲到全球前三去。可穿戴设备方面,不论是耳机还是手表,小米基本上都做到了全球第二或者全球第三的位置,我们的各个业务发展都还是非常好的。还包括我们的大家电,今年也应该能够实现百分之四十几的增长,我觉得这些业务的基本增长模式维持到第四季度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汽车业务方面,我们原来所宣布的十万台交付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十月份完成,全年看能不能完成十二万台,其实十二万台全年只有九个月的交付时间,因为我们是从这四月才开始交付的。在汽车行业,我相信这个速度一定是创造了全球历史上最快的单车交付记录。小米讲究的是稳健经营,从公司过去连续多个季度的财报交付情况来看,大家应该也基本看出这一特点,而这背后其实就是过去几年我们的能力建设,我们的投资,技术进步等等方面的结果,也是市场对我们所做的回报。

《智富》杂志:想跟管理层请教一下,截至目前小米汽车的交付情况是怎么样的?另外汽车产能提升进展如何?还有全年交付目标是否有变化?

卢伟冰:我们也披露了二季度小米交付了 2.7 万辆车,但在二季度的三个月中,也就是 4 月、5 月、6 月所交付的量其实是逐月攀升的,比如我们 6 月份交付了一万多辆,现在月交付量就稳定在一万多台。

另外,我们在前段时间对工厂的产线做了改造,从单班生产改造为双班生产,推动我们大幅度提高了整体产能,所以可以说我们的交付的量,以后每个月应该都会有持续的提升,所以我们把交付量的全年目标调整为冲刺 12 万辆,目前来看我觉得我们还是有信心的。也借这个机会,我想非常感谢一下我们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确,我们在订单火爆了之后,也紧急向他们增加了订单,他们也紧急协调我们的交付,所以小米汽车的交付结果,也是小米的生产制造团队,以及我们的供应链团队和我们的供应链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的结果。

目前,我们还在不断地挖掘产能,所以我想未来的交付会越来越好,我们对此也充满信心。最近大家也看到我们的订单交付周期也缩短了,像 SU 7 Max 的话,我们已经缩短了五到六周,而且新增订单的势头也是非常强的。

新华网:想请问一下卢总,我们注意到这个季度小米包括智能电动汽车在内的创新业务净亏损有 18 亿元,能看到我们汽车单车亏损大致有 6 万多,请问一下卢总亏损的原因有哪些?怎么看待这个亏损水平?

卢伟冰:我们在发布季报的同时,也同步发布了我们汽车的毛利率,大概在 15.4% 左右,这个毛利率还是让很多投资人,分析师和媒体朋友,感觉到这是一个不错的毛利率水平。参考很多同行的毛利率水平,他们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维持着一个非常低的毛利率水平。

大家也注意到新业务还有 18 亿的亏损,我想大家可能也很想知道造成亏损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今天我们汽车业务才刚刚起步,造成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我们的规模还比较小,汽车是一个典型的需要依赖规模效应的制造行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规模,就会非常难。第二是我们在第一辆车上的投入非常之大,雷总也多次讲过,我们的第一辆车一定要有 10 倍的投入去做,这些投入的消化还需要一些时间。以上两点是我们亏损的主要原因。

另外,我们的第一辆车是一台纯电轿车,在所有车型里面 —— 纯电轿车,纯电 SUV,增程或者插混 SUV 等 —— 纯电轿车的成本应该说是最高的,电池仍然非常贵,从对毛利率的友好度来看,纯电轿车也是最难的。前面谈到这些基本就是小米 SU 7 产品造成公司财务亏损的几个原因,但是我相信,随着我们未来规模的不断扩大,产能的不断挖潜,交付能力的提升,相信未来我们的亏损会进一步的收窄。

澎湃新闻:我们关注到除了亏损,小米这个季度在智能电动车新业务整体毛利率也达到了 15.4%,想请问管理层是怎么看待这个毛利率水平的?未来小米汽车的毛利水平可能会是怎样的变化趋势?

卢伟冰:最近,汽车公司在先后发布财报,也都公布了毛利率水平,小米汽车的毛利率水平,基本上是硬件所贡献的,如果这样看的话,我认为我们的毛利率水平还是不错的。毛利率对我们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合理的毛利率水平,你的费用是可以通过规模的扩大来做分摊的,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毛利率水平,可能会造成规模越大,亏损就越大的情况。对于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我也想大家去对比一下特斯拉,大概是 13.9%,也可以去横向对比一些其他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对于公司的第一款车来讲,我们认为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而这个毛利率背后,还是体现了小米几个比较重要的能力,第一就是我们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对于小米的第一辆车,我们供应链的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

第二是我们的智能制造,在我们自建工厂之后,我们对工厂潜力的挖掘还是不错的。第三是供应链对我们的信心,虽然是我们的第一辆车,但是我们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对小米的未来非常看好,也就是说他们所给我们的成本可能对应的不是这个量级的出货,可能是更大的量级,但因为他们看好小米,所以提前给了我们非常多的成本释放。以上几个方面推动我们实现非常好的毛利率水平。

关于未来的毛利率变化趋势,我觉得主要取决于规模,只要规模能够大起来,就能分摊成本,对此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我们的汽车业务发展到现在,过了两道关,第一道关是上市能不能卖爆,这方面大家也已经看到了,我们做得很成功;第二道关是卖爆之后能不能有持续订单进来,我们在经过了四五月份非常火爆的局面之后,六七八这三个月的订单量也是非常不错的,我们现在预计未来也会越来越好。我们关注的是未来的增长规模,较大的规模能够推动成本的持续下降,进而推动毛利率在未来的不断提升,对此我们是比较有信心的。

总结来讲,汽车业务到目前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超出了行业对我们的预期,也超出了供应链对我们的预期,并且我们现在的订单还是非常的稳定,新订单的情况也是非常的不错,所以,我们对实现全年的交付目标有信心,对全年的成本控制和毛利润水平的不断提升也非常有信心。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