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权的互联网、套 知沟 尴尬的接近权,和这一篇,我个人愿意将它们作为一个系列。因为,这三篇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前两篇,我企图论证互联网不是平的,它在加大不同人的差距。但是,有一个问题很有必要,那就是人的差距被拉大后,是不是会导致互联网没有未来,或者说,人类没有未来?(呀,这个假设委实大了点的说,不过我的确悲哀于互联网不是平权的,而非人类真得毫无希望) 变量A:平权(或者说差距);变量B:未来,两者正相关,负相关,还是,不相关?我看很难用包括调查、实验等在内的定量研究分析去探索,此类宏大的问题最好还是定×××之。 我们先把变量A暂时晾起来,看看这个变量B的操作性定义是什么。也就是说,未来是将由什么来决定,而这些子变量,又是如何变化的? 我做的概念切割是,人类的未来,是三权争夺的结果:政权(代表国家机器)、金权(代表商业组织)和人权(代表人性,我始终原因相信人性的本质是美好的,虽然人性本私) 第一个概念维度:政权 政权是人们自己结构化出来的工具,以使得人类社会得以有序的行动。马克思预言国家机器总有一天会消亡,我看不了那么远,不敢说对还是说错。 但国家机器从人类的已有的五千年历史来看,总体是向文明发展的。底层的人从奴隶变为佃工,再变成今天的自由人。整个社会分层的流动总体上在向允许流动发展,而不是很久以前的先赋论主导天下。因此,有理由相信,政权会变得越来越文明,或者说,越来越接近人权,哪怕今天世界依然存在着极权社会,但比起1000年前,比例是少了,不是吗? 我有点实证主义倾向了。但我想,以史为镜,是可知兴替的。 对于著名的平等论者罗尔斯的“正义总是意味着平等”,他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在他看来,在财富和收入方面只能允许这样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有利于使得最不利者变得更好。他的理论属于政治哲学,而非伦理或者道德。我期待他的政治哲学被政权所接受,虽然,我有点觉得渺茫。 第二个概念维度:金权 这个东西不容易解决。因为正如我前面所说,人性本私,商业力量有时候比政府力量还要无孔不入,更要命的是,它们还很有效。 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运动正在加强这个概念维度的份量,国家将变成公司统治。不过,这里面有一点相当关键,那就是必须是大公司,小公司是没有可能去做什么统治的。大公司命运如何? 我是蛮喜欢鲁迅的一个笑话的:一个人去别人家里喝小孩的满月酒,在一片恭贺声中,说了一句:这个孩子总是要死的。 我认定,肯定,以及确定:公司也是要死的。但需要问的是,它们死得会不会比较快一点,快到在它们还来不及一手掌控乾坤前就死掉了? 有一本书,名字叫《IT大败局》。这本书写得不是很好,翻译也有些问题,但里面说的故事颇可玩味:相当多的当年的霸主今天已经光荣不再,或者,索性不复存在。 事实上,打有信息产业以来,百年信息公司还没有。当然,信息时代本身也没有百年。但从这个时代里的公司更替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个产业的改朝换代是极快的。如果把钱天白在87年发出“越过长城通向世界”就算成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的源头的话,满打满算,不过二十年时间。这二十年,从离信息公路只有1500米的瀛海威,到海量迅速的新浪之道,到今天的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也已风云三代。在美国,击退网景的微软今天已经受到了google强有力的挑战,雅虎甚至已经被击败(我个人认为的确被击败了),不知道google未来会不会也被击败。 google的扩张步伐是极快的,也很有些天下共主的味道。如果它倒下了,我承认我是很欣喜的。google已经发展到了不给小企业机会的阶段。虽然它一贯提倡不作恶,但人类的未来是不能交到这种本质上属于独裁组织(或者集权组织)的公司手里的。 但google不是没有挑战。比如,在法国,google从来就不是第一位的搜索引擎,在中国,也遭到了百度的强有力的阻击。我们还值得欣慰的是,寡头垄断总比完全垄断好。我更寄希望于政权的力量在这里制衡它,这样的事例不是没有过:如果不是政权的力量,微软早就比今天更霸权了。 集权性质的公司有个好处,因为它集权,它就迟早要犯错。世界上最长命的公司,恐怕不如世界上最长命的政权。连政权都可以更替,公司为什么就一定会数百年屹立不倒? 第三个概念维度:人权 如果这三个概念维度是有知觉的话,人权应该窃窃自喜于政权和金权的互相牵制了。但问题在于,人权自己如果不改进,上述两权的互相牵制,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机会。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在拉大,但整体说来,人类的自觉在提高。但人最重要要关切的地方是:理性。或者,相对于韦伯的理性牢笼而言,我愿意生造一个词:超理性:面对结构不是顺从的理性,而是批判的理性(批判不等于斗争,更强调于思辩)。 中国的高等教育的确有很多问题,但如果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多,社会越没有希望,这个我是无论如何不相信的。社会上很多人对80后颇有微词,我不例外。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年龄的问题。要求二十多岁的人象我三十多岁的人一样,那未免苛求。但我乐观地认为,当这一代也到了三十多岁,总体上他们比我们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强。因为,80一代受的高等教育比例更高。 后现代社会很危险的地方是道德内化。也就是说一个人做一件不道德的事情但他/她还自认为很道德。归根到底,这是社会普遍道德的沦丧所致。而这个普遍道德的沦丧的根源,我认为恰恰是由现代化引发。现代化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让大众成为一盘散沙的大众的过程。为什么会一盘散沙?传播不畅的缘故。工业化跨越了空间,使得人们可以在远距离进行机器操作而无需互相沟通。 互联网的革命就在于此:重新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互联网的技术没什么好赞叹的,它也制造了许多幻境。但互联网的确让人和人之间的传播变得紧密和频繁起来。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web2.0,让人开始越来越多的互动和沟通。 对于人权这个维度而言,我们要警惕的是:内化(顺便说一句,网络语言暴力是一种典型的内化)。所有人内化,会造成社会的共同基础的灭亡,为了让结构运行起来,金权和政权,将会彻底取代人权,成为主宰。 如果说,政权的进化、金权的更替、人权的超理性,能够得到完成的,B变量自身就可以得到发展。或者说,和A变量不相关。是的,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事实:人的差距在拉大。我们甚至还不得不接受类似象达尔文进化论一样的悲剧:有些人可能会被淘汰(很苦涩,但我一时里想不出全民进步的依据,或许有更强的理论能够让我清醒)。我想,在有人以来的数百万年历史,应该是有族群是消亡的了,很不人性,社会却是这样前进的。 但,这无关人类未来。 不过,这里有一个缺陷,在我前面的讨论里,我提到拒绝内化而达成共识,如果人们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平等,社会如何形成共识? 我的答案是:平等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动态的。社会分层具有流动性,且向上流动具备可能。从目前的经验来看,合理的社会会成为菱形,而这个菱形的确会成为上下距离越来越长的菱形,但始终保持着中部是最大的部分。 还是比较模糊,但我想,未必没有答案,重要的就是这句话:平等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xiong/46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