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直击灵魂的问题_当妈后,你想过这三个直击灵魂的问题吗?

bea2aac17a3a7b4f1cbb264ae597d506.png

1

馒头花卷一岁以前,我经常会问自己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347153456bf35419f3620aa6ebe04174.png

我愿不愿意为了兄妹俩放弃工作,当个全职妈妈?

对于双胎家庭,1+1绝对>2。

尤其是生孩子的第一年,随着两个小天使的横空出世,我们的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

面对两个软软糯糯但是需求超高的宝宝,就算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阿姨保洁”这样的高配置也让家里变得鸡飞狗跳。

特别是我休完158天的产假上班后,老大不吃奶瓶、老二不肯睡觉,每次我回到家,都能看到每个人很疲惫的样子。

一遇到点状况,所有人都能围上来七嘴八舌给意见,遇到意见相左的时候,最崩溃的就是我。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提到的第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347153456bf35419f3620aa6ebe04174.png

要不要遣散大家,全职带孩子?

在2018年度中国家庭白皮书的一份调查中显示:在中国,30%的二胎妈妈选择放弃工作,全心照顾孩子。

其实早在2004年,英国就发起过一场全球性的“全职母亲”生活状态调查,结论是:英国有33%的家庭是全职妈妈在照顾全家,美国1/3获得MBA学位的女性决定回家相夫教子。

这种情况叫做“新古典家庭结构”。

名字听着摸不着头脑,但实际说的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方式。

我虽然爱孩子如命,但是保留自己一定社会身份的愿望也很强烈。

况且,家有两个吞金兽兼碎钞机,没有一定经济收入,在家里、在公婆面前很难有话语权。

毕竟孩子现在的各项花费、以后的补习费也真心不便宜。

于是先生建议我:先试试晚上、周末自己带孩子看看,如果能行,再说下一步。

我降低了带娃的配置,仅保留了爷爷奶奶和保洁。

相处了一段时间,继续降配:爷爷奶奶另住,只白天来带孩子,保洁仅下午来俩小时收拾屋子,剩下时间都是我们自己带。

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每晚、每周末我们一家四口相处,虽然也是像打仗般慌乱,但是也能有时间一起看看书、说说话。

先生说是因为发表意见的声音少了,决策更加高效了:决定权都在我,他只服从命令。

爷爷奶奶也因为晚上和周末能自由活动,好好休息,白天来带娃的情绪和精力都很饱满。

而两小只因为大人们都很高兴,也经常能够手舞足蹈地互动起来了。

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现在,运转良好。

9e4576dfdf408e8aa07df2b40f3618e1.png

2

一晃三年过去,两小只马上要正式入园。

而我的工作越来越忙,曾经立下的誓言:每天亲子阅读1小时,也在慢慢压缩。

虽然孩子没有表现出什么,但是我内心是自责的。

于是最近我又开始问自己另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了:

347153456bf35419f3620aa6ebe04174.png

父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帮助孩子实现人生价值,哪个更重要?

这个问题直接关乎我下半生事业和生活的选择。

孩子在人生最初的10年,几乎是白纸一张,需要父母去陪伴。陪伴的意义绝对不只是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这么简单,更重要的在于发掘孩子的兴趣和天赋,科学引导,把这些变成一种热爱,再把热爱变成坚持,而坚持的结果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

这些都需要时间,需要精力。

而我自己呢?

我有作为母亲的天然使命,也有作为社会人所需要的价值实现。

这也需要时间,需要精力。

347153456bf35419f3620aa6ebe04174.png

如何平衡?

身处教育高地——海淀区,身边的同事、朋友那些焦虑的情绪在这半年开始频繁蔓延到我和先生身上。

主要传播的信息是:未来,北京有将近2/3的985高材生家长,将面临自家孩子连211都考不上的局面。

中国几千年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根深蒂固,学霸家长怎能容忍家门不幸出个学渣?

再加上“一个女人,哪怕事业再成功,如果孩子没有教育好,就是彻底的失败”这样莫名其妙的言论作祟。

我也开始有些不淡定。

直到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持续性焦虑”和“间歇性努力”的关系,才恍然大悟。

我们对自己和孩子的要求甚高,但很可惜,绝大部分家庭都是在“间歇性努力”。

看到有朋友晒出自己孩子PET的优秀成绩,赶紧报个英语班,一个月后没有成效,就放弃治疗;

看到有朋友晒出孩子全国游泳比赛的名次,赶紧拉着孩子开始锻炼,一周后大人体力不支,孩子也跟着不走心了。

我恍然大悟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声音,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焦虑地跟着周围的人潮没有目的、没有方向地往前走。

真正重要的,不是看别人家孩子在干什么,而是发现我自己的孩子喜欢干什么。

为人父母最大的使命,是帮助孩子找到内心的那份热爱,然后鼓励他穷尽一生去追寻。

教育的本质是点亮。

而不是考几个级,拿几个高分,排名在第几。

而这些,父母需要的不是放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是用心观察,鼓励坚持。

3

有天收拾衣柜,发现先生的衣服都是我三年前给他买的。

先生从不自己买衣服和鞋子。

那么,我这三年都是在给孩子买买买,却忽略了先生?

第三个直击灵魂的问题随即出现:

347153456bf35419f3620aa6ebe04174.png

我的爱,应该先给孩子,还是先给先生?

有娃前,我跟先生逢节日必过,逢过节必送礼物;

有娃后,一年到头只过兄妹俩的生日,其他的根本都不记得。

有娃前,我跟先生还能看星星看月亮,谈人生谈理想;

有娃后,我们连吵架都没了力气,一人负责一娃,互相鼓励到天亮。

有娃前,我几乎天天逼问先生爱不爱我,如果没有花式撒狗粮我认为那就是不爱;

有娃后,我俩进门就问对方今天孩子吃得好不好,拉得稀不稀,睡得足不足。

有娃前,我们说走就走,今天北海明天三亚;

有娃后,出门十分钟都得准备俩小时,满满两个背包里只有我跟先生的两部手机。

有娃前,我看到帅哥都会跟我先生比较一下,要是我老公也有那样的肱二头肌多好;

有娃后,我看到帅哥就会想到我儿子将来肯定比他帅,我老公看到帅哥就会很紧张地抱紧女儿,生怕被骗走。

最重要的是,我还犯了育儿理念中的大忌:分床睡。

有了孩子以后,每晚都是兄妹俩跟我睡,我先生独自睡。

我们都太熟悉彼此了,亲情与爱情的双重保险似乎很让人放心。

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压力让我们忽视了感情也是需要经营的。

我坦率地问他的意见,你希望我的爱先给你还是孩子?

先生也坦率地回答:那你希望我的爱先给谁?

好吧,我已经有答案了。

12

南南细语:

ee1991f511af4a6e026e8ad1ff978f17.png

这三个问题就如同工作和家庭如何平衡一样,永远没有完美的答案。

而且这些问题都是单单针对妈妈们提出的世纪难题。

其实无论做什么选择,都会留有遗憾。

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在当时的那个决定,应该是综合了各方因素、权衡了各方利弊做出的最佳判断。

是作为妈妈,能给孩子最好的安排了。

149172fcd30db91dd968b730f76eefb2.png

超强干货来袭 云风专访:近40年码龄,通宵达旦的技术人生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