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领域内,宽容度一般指照片在色彩、光影等方面的后期可调节能力,有更高宽容度的照片通常文件信息更多,内含的细节也更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宽容度直接由器材的品质决定,更锐的镜头、更大的底、更好的滤镜等,都可以让照片有更高的宽容度。
所以很多人会倾向于选择全画幅甚至是中画幅的相机,并且配备多个焦段的高品质镜头,这些硬件条件对照片画质是由直接提升的,并且可以在极端环境下拍出更好的照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硬件设备自身能提供的宽容度是一回事,摄影者能否充分利用器材的宽容度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说如果技术、拍摄经验等方面存在不足,即使用着最好的机器,拍出的照片也谈不上什么宽容度。
举一个例子,让一个新手使用旗舰机器去拍摄某个场景,明明正常的环境,却使用了很高的感光度,并且构图歪七扭八,后期需要大幅度裁剪,那么机器提供的宽容度就完全被消耗掉了。
所以,使用更好的器材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也不意味着可以凭借强大的宽容度将工作全部交给后期,越是追求高质量作品,越需要前期后期的配合,在拍摄时将器材的性能发挥的尽善尽美。
换一个角度说,作为拍摄者,我们也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照片的宽容度和上限,如:
拍摄时可以多走几步,多尝试不同的角度和光线;
拍摄完成后可以及时查看照片,针对其中的不足再多拍几组,不要总想着后期弥补;
查看照片时可以参考一下直方图,毕竟相机屏幕是会“骗人”的;
相机自动给出的参数有时是不准确的,我们可以手动调节一下,多使用不同的参数来完善拍摄效果,或者使用包围曝光等尽可能提高前期上限。
有时拍摄时少“偷懒”,就可以直接提升照片的宽容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玩点摄影 (ID:wakexiao),作者:A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