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教案一等奖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二十四节气教案一等奖-编程之家

1、二十四节气教案一等奖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视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5日或6日。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二十四节气教案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 导入(2分钟)

  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回答)

  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 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三) 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四)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五)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立春春季的开始。雨水开始降雨的意思。惊蛰是说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响,冬眠的昆虫(蛰(zhl)虫)开始活动了。春分春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清明天气晴朗明洁,草木复生的意思。谷雨雨生五谷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表示冬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快要成熟了。芒种表示带芒的农作物进入夏收夏种时期。夏至至是最的意思。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小暑进入暑热的时期。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期。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暑天将终止。自露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秋分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寒露表明气温下降,露色由表面的白,变寒。霜降开始降霜的时候。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降小雪的时候。大雪降大雪的时候。冬至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小寒进入冬季寒冷的时期。大寒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六)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二十四节气的作用

  就是每个节气的气候不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民服务。因为农民种地节气很重要,这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如何,收获的优良。因为农作物生长温度等因素比较重要,而每个节气的这些因素不同。于是农民在适当的节气种适当的农作物。所以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农民的种植起重要作用。

  (八)评比

  欣赏二十四节气歌(歌曲),显示第27张幻灯片,点击音乐钮。读背节气歌

  1、学生自由读、背。

  2、指名背诵。指名在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九)课时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其实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同学们课后的时候能主动去搜集,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2、二十四节气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 导入(2分钟)

  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回答)

  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 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三) 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四)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五)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立春春季的开始。雨水开始降雨的意思。惊蛰是说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响,冬眠的昆虫(蛰(zhl)虫)开始活动了。春分春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清明天气晴朗明洁,草木复生的意思。谷雨雨生五谷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表示冬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快要成熟了。芒种表示带芒的农作物进入夏收夏种时期。夏至至是最的意思。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小暑进入暑热的时期。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期。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暑天将终止。自露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秋分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寒露表明气温下降,露色由表面的白,变寒。霜降开始降霜的时候。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降小雪的时候。大雪降大雪的时候。冬至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小寒进入冬季寒冷的时期。大寒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六)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二十四节气的作用

  就是每个节气的气候不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民服务。因为农民种地节气很重要,这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如何,收获的优良。因为农作物生长温度等因素比较重要,而每个节气的这些因素不同。于是农民在适当的节气种适当的农作物。所以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农民的种植起重要作用。

  (八)评比

  欣赏二十四节气歌(歌曲),显示第27张幻灯片,点击音乐钮。读背节气歌

  1、学生自由读、背。

  2、指名背诵。指名在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九)课时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其实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同学们课后的时候能主动去搜集,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3、二十四节气教案一等奖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视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5日或6日。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二十四节气教案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 导入(2分钟)

  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回答)

  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 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三) 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四)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五)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立春春季的开始。雨水开始降雨的意思。惊蛰是说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响,冬眠的昆虫(蛰(zhl)虫)开始活动了。春分春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清明天气晴朗明洁,草木复生的意思。谷雨雨生五谷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表示冬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快要成熟了。芒种表示带芒的农作物进入夏收夏种时期。夏至至是最的意思。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小暑进入暑热的时期。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期。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暑天将终止。自露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秋分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寒露表明气温下降,露色由表面的白,变寒。霜降开始降霜的时候。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降小雪的时候。大雪降大雪的时候。冬至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小寒进入冬季寒冷的时期。大寒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六)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二十四节气的作用

  就是每个节气的气候不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民服务。因为农民种地节气很重要,这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如何,收获的优良。因为农作物生长温度等因素比较重要,而每个节气的这些因素不同。于是农民在适当的节气种适当的农作物。所以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农民的种植起重要作用。

  (八)评比

  欣赏二十四节气歌(歌曲),显示第27张幻灯片,点击音乐钮。读背节气歌

  1、学生自由读、背。

  2、指名背诵。指名在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九)课时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其实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同学们课后的时候能主动去搜集,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4、二十四节气教案之《春分》

  活动目的:

  让幼儿知道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了解关于春分的诗词和春分的相关知识。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过程:(请不同年级的班主任按照年级特点修改教案。)

  一、课题导入

  二、了解春分的由来

  春分的由来

  春分,是24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以古代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指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三、了解春分趣事

  •春分趣话

  每年在春分这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了解春分汉字的由来: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四、诗词欣赏

  《村居》、 《渭城曲》、 《春夜洛城闻笛》、 《 踏莎行》、 《清平乐春晚》、 《蝶恋花》

  五、活动小结,布置作业。

5、二十四节气冬至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黄豆、红糖;外出车辆。

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麻糍作坊,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吃过麻糍吗?幼:吃过,很好吃。

师: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吗?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师: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师: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师: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师: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师: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团米团

(1)师: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师: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师:铲一部分米团放入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操作细节。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师: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师: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幼:又香又甜。

师: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四)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师傅们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五)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推荐阅读:

6、二十四节气冬至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知道冬至由来。

2、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活动准备:

利用回家时间和父母收集关于冬至的相关信息

活动过程:

(一)音乐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导入:

教师弹奏乐曲,幼儿随乐曲演唱。

孩子们,你们歌唱的时候特别专注,真棒!

刚才我们演唱了有关冬节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冬季里有个节日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节日呢?(冬至节)

(二)冬至节的谈论

小朋友说的真好,冬至节就要到了。哪个小朋友能给我们说一说冬至节(叫3-4名幼儿)

冬至节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庆祝呢?

(三)自行如厕穿着外衣,跟弟弟妹妹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7、大班二十四节气之冬至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黄豆、红糖;外出车辆。

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麻糍作坊,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吃过麻糍吗?

幼:吃过,很好吃。

师: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吗?

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师: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师: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

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师: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师: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

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师: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团米团

(1)师: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

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师: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师:铲一部分米团放入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操作细节。

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师: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师: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

幼:又香又甜。

师: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四)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

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师傅们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五)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推荐阅读:

8、二十四节气之冬至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教学重点:

了解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

三、教学难点:

领略祖国的传统文化――冬至的的无穷魅力,意识到在生活中能够懂得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并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四、活动形式:

朗诵、讲故事、游戏、吉他、小品、歌唱等

五、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主持人宣布“情暖冬至,洋溢青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节日冬至的’由来和传说:

(1)请听朗诵诗词《小至》和优美诗句;

(2)讲述冬至的传说和习俗:如冬至吃饺子、狗肉和混沌等。

3、冬至是一个开心的节日,接下来一起来玩游戏“模仿秀”;

4、在冬至这天,家人都会团聚一起吃汤圆,接下来请倾听吉他《卖汤圆》;

5、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幽默又搞笑的小品《卖汤圆》;

6、冬至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负担。接下来请听朗诵《歌颂母亲》;

7、在这欢乐的节日当中,每个人心中都有愿望,下面请听歌曲《许一个愿望》;

8、伴随着歌声,学生畅谈自己的愿望。

9、班主任总结。

9、二十四节气之冬至优秀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黄豆、红糖;外出车辆。

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麻糍作坊,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吃过麻糍吗?

幼:吃过,很好吃。

师: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吗?

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师: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师: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

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师: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师: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

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师: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团米团

(1)师: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

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师: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师:铲一部分米团放入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操作细节。

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师: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师: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

幼:又香又甜。

师: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四)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

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师傅们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五)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推荐阅读:

10、二十四节气之冬至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冬至的传说、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理解“冬至大如年”的含义。

2.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3.让学生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冬至的材料,传承节日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这样将课前准备的信息进行交流,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冬至。板书:冬至。

二、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又称为“冬节”。

(教学形式:学生介绍,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同步呈现相关信息。)

三、说冬至传说、习俗

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

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见补充材料)

传说二:冬至吃狗肉。(见补充材料)

传说三: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见补充材料)

传说四:冬至吃饺子(见补充材料)

2.用习俗说冬至。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见补充材料)

(2)习俗二: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农(见补充材料)

(3)习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见补充材料)

(4)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见补充材料)

(5)习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见补充材料)

3.各地冬至习俗有不同

(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2)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亦称“冬至丸”。流行于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3)宁夏:冬至吃“头脑”,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四、庆冬至

1.交流:引领学生走进冬至节,齐过冬至节,交流自己的父辈和祖父辈是怎样过冬至的。

2.回忆:自己家里是怎样过冬至的。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等,将择优评奖。

五、畅冬至

1.畅想:下一个冬至,你打算怎么过?

2.结合时令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或描绘出你最向往过的冬至的情景。

六、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11、二十四节气之冬至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对朗诵诗歌感兴趣,进一步体会冬至日的节日特点。

2、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应的表情、语气表现诗歌。

活动准备:

有关于冬至节的认知与理解。

活动过程:

1、教师朗诵儿歌冬至节2―3遍:幼儿欣赏。

2、幼儿朗诵冬至节

3、鼓励幼儿个体朗诵冬至节,根据幼儿情况实施给予鼓励及表现建议。

活动延伸:

活动区时间,美工区的幼儿可以自主为冬至节儿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绘画作品。

12、二十四节气之冬至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在动手制作汤圆中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

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简单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尝试动手制作汤圆。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九九歌》童谣音频及图片;“汤圆”图片;“汤圆”手工成品图。

材料准备:超轻黏土、卡纸剪成的纸盘。

活动过程

播放童谣音频及图片《九九歌》,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很特别的童谣,名字叫《九九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童谣中出现了哪些数字?

――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小结:这是一首描写天气变化的童谣,童谣中出现了一到九九个数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数九歌》。人们习惯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数完九个九之后,冬天结束,春天就来到了。

组织谈话,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你们知道冬至是个什么日子吗?

――冬至是哪一天?

小结:冬至又叫“冬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图片“汤圆”,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冬至这天,你家会吃些什么?

――汤圆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

――汤圆有什么颜色?(白色、红色、黄色、紫色……)

小结:冬至这天,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习惯。南方地区有冬至吃汤圆的习惯。

出示手工成品图,播放童谣音频《九九歌》,发放材料“超轻黏土、纸盘”,鼓励幼儿动手制作汤圆。

(可根据风俗习惯将汤圆换成饺子)

――我们一起动手来制作好吃的汤圆吧。

――我们可以用各种颜色的超轻黏土制作汤圆,还可以把汤圆搓成你喜欢的形状。搓好的汤圆要放在纸盘子上哦。

温馨提示

童谣《九九歌》的内容不要求幼儿理解,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不宜太深入或时间太久。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超轻黏土”,鼓励幼儿动手制作饺子。

日常活动

将幼儿制作好的汤圆装饰在班级的美工区内,供幼儿欣赏。

13、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春分》社会教案

  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通过以下这节课,让幼儿感受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美,了解春分的有关习俗,感受春分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教案是教师日常备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教案写得好上课也就能得心应手,幼师怎样才能写好一份教案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社会类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与春分有关的习俗,感受春分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春分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手段

  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春分习俗。有关春分习俗的图片,各种与春分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准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春分有关的谚语、习俗。

  教学设计:

  一:前置学习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

  惊蛰简介:(课件、春分的图片)

  二、教师介绍春分的由来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4个。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春分节气习俗:吃春菜

  岭南风俗

  昔日四邑(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节气习俗: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节气习俗: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分诗句

  《春分》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三、总结提升 :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春分

  作业 回家给家人介绍春分的习俗

  课后反思

  小百科: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

14、幼儿园二十四节气《芒种》小班节日教案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古有“芒种芒种,连收带种。”等谚语,以下这节课适合小班的幼儿,通过认识稻子和麦子及其故事,观察了稻子和麦子的内部特征,既培养了幼儿自我观察的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更多节日活动教案请关注。

  一、活动由来: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饮食上需多饮水,饮食清淡,需要午休,勤换衣勤洗澡。古有“芒种芒种,连收带种。”等谚语,民间这一天会举办:打泥巴仗、送花神、煮梅等习俗活动。

  二、活动名称:《芒种》

  三、活动时间:芒种节气当日

  四、活动地点:XXX幼儿园 《芒种课程教案》小班 教学方案

  年级组 小班

  单元课时

  1 主题 芒种——科学课《麦子和稻子》 总课时 20分钟 背景分析 气温一天高似一天,送走了小满,今日便迎来了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啊,大家就会特意选用芹菜、百合、梨等食材和绿豆等谷物一起熬制烹煮,做一道”绿豆汤”予以清补、降暑。这样,就能”清凉”的度过芒种啦。我们的宝贝们也用各种方式来和芒种节气共度今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2、体验芒种丰收的喜悦。 教学准备 物质:实物麦子和稻子、  PPT稻子和麦子制品、 前期经验:周末家长带幼儿认识稻子与麦子 教学重点 知道芒种是收获的日子 教学难点 引导幼儿观察稻子和麦子的不同

  学与教活动设计

  一、认识稻子和麦子

  1、引出:这几天呀,农民伯伯很开心,他们种的庄稼都丰收了。请你们来说说现在有哪些丰收了?——稻子,各种豆子,棉花

  2、欣赏图片:丰收的食物 小结:很多庄稼丰收,有稻子。麦子棉花,真是个丰收的季节!

  3、可是呀农民伯伯遇上了一个难题,他呀分不出稻子和麦子,让我们来帮帮他吧。(分稻子和麦子)说说稻子和麦子有什么不同?(图片) ——稻子长的弯弯的,象。。。。。。麦子长的直直的,象。。。。。。(稻穗和麦穗)

  4、稻子和麦子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小秘密?(脱粒后的稻子和麦子) ——麦子有一根尖尖的,象针一样的(麦芒) ——稻子头上有各小缺口、白色的麦子身上有一条裂缝。 ——稻子用来做米饭、米糕、稀饭,麦子用来做蛋糕、面包。。。。。。 ——稻子长在水田里,麦子长在旱田里。

  小结:原来呀,稻子和麦子有这么多的小秘密,他们各有各的用处。

  二、故事:稻子和麦子

  1、稻子和麦子一个中国在水田里,一个重在旱田里,到底怎么回事呢我, 一起来听一听。

  2、原来呀,他们太调皮了经常打打闹闹。。。。。。

  三、小结:再次巩固稻子和麦子的认识。 (备注或反思) 稻子和麦子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陌生,他们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在这次活动前,我们通过班里幼儿家长的配合,带孩子们去收割好的稻子,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发言也比较热烈。由于事前的实地观察、触摸使幼儿积累了很好的前期经验,对于稻子和麦子的基本特征比较了解,多数幼儿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幼儿通过自己剥开稻子和麦子的外壳,观察了稻子和麦子的内部特征,既培养了幼儿自我观察的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动,并让幼儿大胆的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小秘密,鼓励幼儿大胆的展示自己。因此,我觉得活动前的前期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接触和看到的,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讲,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15、大班优秀教案《二十四节气》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借助《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个节气名称和由来.

  2.通过了解二十四节气,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教学过程:

  【导入】

  1.观看视频: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保护和传承。

  【提问思考】那么二十四节气有哪些?它的由来又是什么呢?

  【教师讲解】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于农业社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以指导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二十四节气如下: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春季)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夏季)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秋季)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冬季)

  人们为了便于记诵节气名称,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教师讲解】节气,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创造,衣食农事,依季候而作,随时间流转,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刻度就这样深深刻进了我们祖辈的生命中。

  【提问】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立”是何意呢?

  【总结】“立”者,始也。它们是各自季节中的第一个节气。

  【提问】祖先们还从天文的角度划分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是平分了什么?“至”又是何意?

  【总结】“分”是平分了昼夜,“至”是到达了极致。春分百花生、夏至白昼长、秋分黄叶天、冬至雪临门,两个简单的汉字,写出了四季最诗意的分界点。

  【教师讲解】二十四节气是季节的流转,它告知我们气温的变化,它预兆着夏雨冬雪,它分享着物候乐事。(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在流年往复的千百年里,我们过着比四季更精致的二十四节气,才比任何人都明白时间的意义。因为有了二十四节气,让我们无比感恩作为一个中国人,生活不仅仅是四季轮转,更是二十四个感知自然细微的时刻,这让我们相信:生活远比你想象的美好。作为传统时间制度与观念,节气历法代表着一种文化归属,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文化认同价值。我们应以申遗成功为契机,利用节气文化,开展多样活动,在全社会大力普及二十四节气知识与价值,让人们对节气文化的内涵有更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实现其在社区、家庭、学校的落地生根,成为一种不断再生的文化资产。“二十四节气”延续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特有的生命成长的精神命脉,顺应自然赋予的顺序,我们要理解中国人的天人观、天地观,进而去感受、去敬畏、去思考,感悟古人的智慧,寻文化之根。

  【小结】申遗成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引入正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二分二至日》。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关于冬天的童话,选取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用动物童话故事的形式来讲述,娓娓道来,富有童趣。画面色彩丰富、生动写实,将小朋友带到大自然中,探究冬的秘密:雪花飘舞、哈气的形成、冰花的出现,感受季节和物的变化。

  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来说说冬天的景象特点。再由提问引出“冬天到了,你觉得小鸟、小树、小猫、小狗会怎么样,会说些什么?”通过出示插入式图片的帮助幼儿,更能够使幼儿了解他们各自发出的声音和“冷” 的特点。幼儿很喜欢模仿三种不同的喊“冷”的声音。到了表演环节,幼儿纷纷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上来表演的幼儿人手一个头饰,学诗歌中的角色。表演环节过于拖沓,改进后应该幼儿人手一个胸饰,既缩短幼儿等待时间,又能在最佳时间内让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

16、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春风》大班优秀科学教案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小编给各位老师整理了这篇完整的优秀春风节气教案,适合中大班的幼儿,以下是全部内容,如果觉得不错话请把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活动目标

  乐于参与春分竖蛋游戏,体验动手动脑竖鸡蛋的挑战与乐趣。

  感知春分时节天气回暖带给生活的变化。

  了解春分燕北归、百花开的节气特点。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燕北归”音频及图片;“百花开”音频及组图;“春分竖蛋”动图。

  材料准备:教师提前请家长准备的两头大小差别明显的鸡蛋;竖蛋媒介材料若干,如纸屑、纸条、细短绳、饮料瓶盖、轻黏土、小透明胶带、有空槽的积塑或积木……

  活动过程

  师幼谈话,鼓励幼儿讨论春分天气回暖带来的变化。

  ——春分到啦!天气暖和了。天气变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我们穿的衣服比之前多了还是少了?

  小结:春分时,天气暖和很多。睡觉时换成更薄的被子了,大家还脱掉了厚棉衣,换上了薄外套……

  活动建议: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播放音频及图片“燕北归”,引导幼儿了解“春分燕北归”的节气特点。

  1.播放音频及图片“燕北归”,引导幼儿欣赏春分燕北归的景象。

  ——你们的发现很准确,奇奇也有春分时的新发现,一起来看看。

  ——奇奇发现了春分时的什么特点?

  ——你看到小燕子在哪里?它们在做什么?

  小结:春分时小燕子回到北方,它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上啄泥衔草,有的在鸟窝旁边,忙着搭新家。

  2.操作课件,带领幼儿了解春分燕子北归的原因。

  ——小燕子为什么在春天飞回北方呢?

  小结:冬天时北方太冷了,小燕子便从北方飞到比较温暖的南方避寒过冬,春分一到,祖国大地全部都暖和起来了!所以小燕子就飞回了变得温暖的北方,为搭新鸟窝忙个不停啦。

  播放音频及组图“百花开”,引导幼儿了解春分百花开的节气特点。

  1.播放音频及组图“百花开”,带领幼儿了解“春分到,百花开”。

  1)播放音频,了解妙妙春分时的新发现。

  ——妙妙发现了什么?(好多漂亮的花都开了。)

  2)出示组图,带领幼儿赏花,进一步了解春分百花开的节气特点。

  ——我们也来赏花吧。仔细看看这些美丽的花,你最喜欢哪个?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春分到了,天气暖和了许多,花儿们生长得更快了。桃花、樱花、李花、玉兰花等等,都开放了。花儿们五颜六色的,有白的、有黄的、有粉的,有的花瓣中间还有细细的花蕊,真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还见到哪些花开放。

  ——你还在哪里见过美丽的花?(幼儿园、公园、小区……)

  小结:春分前后,各色各样美丽的花就在我们的身边,等着大家欣赏呢。

  播放动图“春分竖蛋”,带领幼儿了解春分竖蛋的习俗,鼓励幼儿积极尝试竖蛋游戏。

  1.出示动图,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听完了奇奇、妙妙的发现,老师也有一个春分小发现,是一个好玩儿的游戏,叫做“竖蛋”。以前的人们常在春分竖蛋,来庆祝春天的来临!

  ——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游戏是怎么玩的。

  2.请幼儿拿出自备的鸡蛋,鼓励幼儿自由尝试“竖蛋”。

  ——竖蛋游戏真神奇呀。其实,竖蛋最重要的是有耐心和动作放轻,把鸡蛋大头朝下,轻轻地竖放在桌子上,如果能竖立起来就算成功了。小朋友们也快来挑战吧。

  3.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竖蛋过程。

  ——小朋友们的鸡蛋竖起来了吗?你是怎么做的/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发放多种操作材料,鼓励幼儿探索利用各种材料使鸡蛋站起来的方法。

  活动建议:本环节由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竖蛋结果和兴趣情况进行自选。

  1.每桌发放一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利用各种材料探索使鸡蛋站起来的方法,教师巡回进行个别指导。

  ——让鸡蛋站起来还真不简单呢。老师准备了一些其他材料,借助什么材料可以让鸡蛋站起来?动手试试吧。注意,要把鸡蛋较大的一头朝下才能让鸡蛋站立更容易哦。

  2.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你们成功了吗,你们用了什么材料帮助鸡蛋站立,是怎么做的?

  小结:原来有这么多办法可以让鸡蛋站起来。只要开动脑筋,多多动手尝试,就可以做到很多神奇的事情!

  温馨提示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生鸡蛋或熟鸡蛋作为幼儿竖蛋的操作材料。

  教师应注意幼儿操作材料时的安全状况,提醒幼儿勿食材料。

  教师可鼓励幼儿发散思维、多尝试,探索各种使鸡蛋站立的材料与方法。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春分时节气温虽回温但常有雷雨、昼夜温差大,教师提醒幼儿注意保暖。

  家园共育

  1.家长与幼儿共同聆听宝宝巴士故事《春分春分,昼夜平分》,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节气传统文化。

  2.家长可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春色(如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共同欣赏仲春时花红柳绿的美景。

  3.有条件的家长可与幼儿一起观察小燕子,寻找燕子窝,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仲春时生机勃勃的景象。

  附【小知识】

  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春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这时节天气暖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升分”等。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竖蛋

  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日子,呈66.5°倾斜的地球的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鸡蛋的表面凹凸不平,有许多凸起的“小山”,只要找到三个“小山”,和由“小山”构成的三角形,并使鸡蛋的中心线通过这个三角形,那么鸡蛋就可以竖起来了。此外,最好选择生下后4-5天的鸡蛋,这是因为此时鸡蛋的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有利于鸡蛋的竖立。

  春分节气民俗

  1.竖蛋

  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2.吃春菜

  岭南风俗“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3.粘雀子嘴

  春分这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4.放风筝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

  5.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也是三山国王祭日。

  6.祭日

  《礼记》收录:“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5] 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

  春分三候

  古代分春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一候玄鸟至。玄鸟即为春燕。每当春回大地、杨柳含翠时,燕子们便开始为新家忙个不停了。

  二候雷乃发声。春天破土而出,以一声惊雷示人。一场春雨增添一份暖意,一阵春雷惊醒生动春色。

  三候始电。春分之后的雨,都将伴着电闪雷鸣,而不是“润物细无声”了。

17、二十四节气 大雪节气介绍

二十四节气 大雪节气介绍

二十四节气 大雪节气介绍由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大雪节气简要介绍

“大雪”节气,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类时,一般降雪量5.0~10毫米。

大雪节气由来

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气候:大雪时节,黄河流域一带已有积雪,天气寒冷。而江南才刚刚进入隆冬季节,气温将显著下降,天气寒冷,可能出现初雪和冰冻现象。这一节气是我县降水日数最少的节气。

农事:各地要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查苗补缺,中耕松土,早施苗肥,培育壮苗。随着隆冬季节的临近,着手做好菜苗、果树、苗木、花卉与家畜的保暖工作。

大雪节气时间

每年12月6~8日

2016年大雪时间是 12月7日 00:41:05

三候

鹖鴠不鸣: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

虎始交: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日期计算:[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18,20世纪=7.9。

举例说明:2088年大雪日期=[88×0.2422+7.18]-[88/4]=28-22=6,12月6日大雪。

此时,我国北方患感冒人较多,如能服点大雪顺安养生汤,对抵抗寒邪袭之体表、口鼻很有益处。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在大雪前中后三天的酉时(17-19时,肾经主时):食用大雪养生汤。具体方法为:将冬虫夏草3克、狗肉250克、上肉桂3克,用水煎煮(可放调味品),将狗肉和汤一块服下。祛寒育肾。

第二、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在大雪至冬至期间,可食用下列食品: 枸杞肉丝、木耳冬瓜三鲜汤。

 

本文来源于,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更多内容请点击:课外知识、综合知识、文言知识、文学知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18、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

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

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分,实际上就是半的意思。过去把秋季分成孟秋、仲秋和季秋三部分,秋分正处仲秋,所谓平分秋色是也。

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为期15天。这15天又等分为三段,用以更细致地描述节气的气候特点,被称为三候。

秋分的三候是: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候雷始收声。古人用阴阳转换来解释气候的寒暑变化,而秋分正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雷是阳气的代表,雷始收声意味着阳气开始衰退,而阴气逐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体现在外在的气候变化上,自然是秋意渐浓,气温逐渐下降了。

二候蛰虫坯户。由于天气开始变冷,蛰居的小虫子们开始用泥土封闭自己的洞穴,以抵御寒气的侵袭。

三候水始涸。进入秋季以来,北方地区降水开始明显减少。而秋分之后,南方地区在迎来最后一波台风降雨之后,也开始逐渐进入少雨的时期了。

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我们今天熟知的中秋节,实际上最早就是由秋分的祭月节发展而来的。在今天的北京,还有日坛、月坛、天坛、地坛等公园,就是明清时期帝王们举行祭祀的场所。

19、二十四节气立秋谚语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二十四节气立秋谚语,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

  二十四节气谚语——立秋节气谚语大全

  1.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2. 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

  3. 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4.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5. 立了秋,凉飕飕。

  6.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7. 立了秋,把扇丢。

  8. 立了秋,扇莫丢,中午头上还用着。

  9.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

  10.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

  11. 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

  12. 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

  13.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14.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15. 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16.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17.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18. 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强。

  19.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20.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21.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22.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23. 秋旱如刀刮。

  24. 春旱播种难,秋旱减一半。

  25. 立秋雨滴,谷把头低。

  26. 立秋雨丰,黍子返青。

  27. 三伏有雨好种麦。

  28. 七月不保墒,种麦打饥荒。

  29. 马吃夜里草,麦收七月墒。

  30. 秋不凉,粒不黄。

  31. 昼夜温差大,有利籽粒发。

  32. 麦到芒种,稻(早稻)到立秋。

  33. 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

  34. 立秋十日遍地红。

  35. 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粒。

  36. 立秋三日遍地红。

  37. 立秋三日见秫头。

  38. 立秋三日见秫秸。

  39. 七月七,掐着吃(早谷)。

  40. 立秋十日割早黍,处暑三日无青穆。

  41. 立秋温度高,红蜘蛛少不了。

  42. 遍地喷农药,火龙不见少,一场凉风没事了。

  43. 七月水连坡,来年蚂蚱多。

  44. 水面如镜,招来蝗虫。

  45. 今秋蝗虫产下卵,来年夏季出蝗蝻。

  46. 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

  47. 高粱扛了枪,不怕水汪汪。

  48. 高粱不没头,就能获丰收。

  49. 站着不怕大水泡,遇风倒伏就坏了。

  50. 玉米天穗出,管理莫疏忽,追施攻粒肥,粒大棒子粗。

  51. 立秋锄晚田,地松籽粒满。

  52. 晚田晚田,三日两遍。

  53. 高粱扛了枪,一锄一成粮。

  54. 打了老叶耪一遍,高粱粒子眼瞪圆。

  55. 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像鸡蛋。

  56. 立了秋,把头揪。

  57. 立秋才去头,晚了两三候。

  58.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十年就有九白搭。

  59. 立秋的蕾,白露的花,温高霜晚收棉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60. 秋旱接伏旱,棉田还得灌。

  61. 棉田再旱,不能漫灌。

  62. 大背开沟,细水慢流。

  63. 追肥日期到下限,再向后拖不沾贤(指棉)。

  64. 氮肥追得多,贪青晚熟光发棵。

  65. 杈耳继续抹,边心统统掐。

  66. 边心全部捋,四门落上锁。

  67. 立秋管葱,快把土壅。

  68. 要吃葱,高里封。

  69. 吃辣葱,炕洞壅。

  70. 要想吃辣葱,得使炕洞壅。

  71. 六有壅,七月上,八月再看葱发旺。

  72. 草里的冬瓜,屋脊上的葫芦。

  73. 姜在地里长,土里要干爽。

  74. 立秋前,三四天,白菜下种莫迟延。

  75. 中伏萝卜末伏菜,立秋前后大白菜。

  76. 立秋种,处暑移,十年就有九不离。

  77. 立秋摘花椒,立冬打软枣。

  78. 七月七,生瓜梨枣都中吃。

  79. 立了秋,苹果梨子陆续揪。

  80. 立秋温度高,果梨灌浆饱。

  81. 立秋温度高,果子着色好。

  82. 果树保好叶,明年多结果。

  83. 立秋温还高,肥料大积造。

  84. 牲畜细心管,预防牛流感。

  85. 牲口棚里勤打扫,一年四季疾病少。

  86. 喂牲口,没有巧,牛栏马棚勤打扫。

  87. 立秋处暑温度高,喂鱼注意多投草(料)。

  88. 发现鱼病药早用,增产增收有保证。

  今日立秋。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节气的由来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立秋,七月节。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候,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

  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气候特点

  在本节气期间,太阳从巨蟹座运行到狮子座。夜晚观天时能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天干“申”(西南)的方向。交立秋的那一天,正是农历的七月,七月也正是“申月”。立秋之时太阳处在赤纬+16°19’,比起夏至那天的+23°26’已经向南偏了不少,北京地区的白昼时长也因此缩短到了14小时04分(夏至日是15小时)。不过,此时天气通常依旧很炎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公众仍旧要注意防暑。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20、有关二十四节气谚语

  二十四节气谚语如下: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夏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秋谚:

  六一,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七一,一雷九台来。

  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冬谚: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当圆。廿三四,月暗暝。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21、二十四节气谚语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十四节气谚语含义,让我们一起品读这些先人的智慧果实。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谚语:

  春谚: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夏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秋谚:

  六一,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七一,一雷九台来。

  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冬谚: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部分谚语含义

  1、“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3、“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22、二十四节气农时谚语

  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资料整理回来了二十四节气农时谚语,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农时谚语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小满:麦类等夏热作物子粒逐渐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雨水:降雨开始。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小雪:开始降雪。大雪:降雪较大。

  【二十四节气】—— 闽南话谚语

  春谚: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夏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秋谚:

  六一,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七一,一雷九台来。

  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冬谚: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当圆。廿三四,月暗暝。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23、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立秋,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相当于太阳在黄道上自黄经135°~150°的一段时间。近年一般在公历8月8日(或7日)。由于我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的时间自不一致,但我国不少地方习惯作为秋季的开始。立秋以后,气温开始下降,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

立秋食俗

农历七月间(阳历8月8日前后)的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

东汉崔《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犯痢疾。

立秋日悬秤称人,和立夏所秤之数相比后,可知夏天自身的肥瘦。而在饮食方面,立秋这天吃西瓜、蒸茄脯、煎香糯饮,或是饮烧酒,都是广泛流传由来已久的食俗。

24、二十四节气小谚语

  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小编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小谚语,供参考!

  露一露,下个够。

  亮一亮,下一丈。

  晃一晃,下三晌。

  太阳回头笑,等不到鸡叫。

  夜晴无好天,等不到鸡叫唤。

  夜晴无好天,明朝依旧雨绵绵。

  先下蒙蒙无大雨,后下蒙蒙不晴天。

  雨点落下一个泡,还有大雨要来到。

  雨点落下一个锥,天明下到大天黑。

  雨点像个钉,明天也不停。

  六月六,看谷秀。

  谷秀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谷打苞,水满腰。

  拖泥秀谷。

  拖泥带水看秀谷。

  谷是泥里秀穗,麦是火里生金。

  麦花要晴,稻花要雨。

  麦是火里生金,稻是泥中结子。

  谷子长得乖,无水不怀胎。

  伏里无雨,囤里无米。

  卡脖旱,少干饭。

  六月稻,大水泡。

  伏里雨多,稻里米多。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天旱的芝麻,雨淋的北瓜。

  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圆。

  涝梨旱枣。

  入伏不种黍和豆。

  见暑不种黍。

  伏里种豆,收成不厚。

  种豆入伏,押宝有无。

  暑伏不种薯,种薯不结薯。

  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过了小暑,不种玉蜀黍(玉米)。

  麦不见伏,伏不见麦。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

  头伏萝卜,二伏白菜。

  萝卜是根,耕地要深。

  入了伏,手不离锄。

  谷锄七遍谷无糠,稻耥三遍谷满仓。

  稻耥三遍串串满,豆锄三遍粒粒圆。

  豆锄三遍荚成串。

  豆锄三遍粒儿圆。一遍扁,二遍圆,三遍四遍天鹅蛋。

  棉花入了伏,三天两头锄。

  早看东南黑,午前雨势急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节气时间

  春季

  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3-5日交节

  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

  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

  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

  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节气日期速算法

  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本世纪立春的C值=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

  [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

  所以2017年立春发生在北京时间的2月3日。

25、二十四节气谚语农谚

  我国是以农立国,历代乡贤老农口语,根据他们对云、雾、雷、风、雨、旱、潦、丰、歉的历久观测所得的经验,用来编造许多农谚作为终年耕种作息的依据。兹举我国民间有关天气之晴雨预测农谚供参考。

  “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解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种。”

  解释:每月初三日与十八日若有雨则继续下。

  “立春落雨至清明。”

  解释:立春日若下雨,则直至清明这段期间雨量较多。

  “春寒雨多,冬寒雨散。”

  解释:春天若天气寒冷,雨水必定多,但冬天天气寒冷,雨水必稀少。

  “春黑冬白,雨仔泄泄。”

  解释:春天满天布黑云,冬季满天白云,则细雨绵绵,下不停之意。

  “早春晚播田。”

  解释:立春日如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也。

  “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解释:观早晨之雾来卜晴雨。

  “春南夏北,无水磨墨。”

  解释:春天若吹南风,夏天若吹北风,则雨水甚少,有旱灾之虞。

  “二月二打雷,稻尾较重捶。”

  解释: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这一天若打雷,卜早期稻谷丰收。

  “春分有雨病人稀。”

  解释:春分日有雨,则病人就少。

  “雨打五更日晒水。”

  解释:即五更忽然下雨,中午必晴。

  “一点雨一个灯,落到明朝也不晴。”

  解释:即一点雨水一个泡,落到明天早也不会停,而继续有雨。

  “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

  解释:清明日若有南风吹,可卜大丰收之年。

  “三月死鱼鳅,六月风拍稻。”

  解释:三月若过份酷热,水中部分泥鳅酷死,象征台风及早来,六月稻谷会受其吹毁。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

  解释:芒种日若下雨,则五月少有晴天,而六月则干旱无雨,酷热异常。

  “西北雨,落不过田埂。”

  解释:夏季常见的雷雨(骤雨)来自西北方向,愈下得快,愈停得快。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放。”

  解释:端午节后始无寒气。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解释:小暑前后十天内,若吹东风,则有台风来袭。大暑前后早晚泛出红霞,表将有台风。

  “空心雷,不过午时雨。”

  解释:六月初一日,如有雷鸣,年中则少有台风。

  “六一九,无风水也哮。”

  解释:六月十九日必定有风,否则必有雨。

  “七一雷,一雷九台来。”

  解释:七月初一日若有雷鸣,年中台风必定很多。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菜园内受熬煎。”

  解释:夏至日吹西北风,可卜年中什稻有歉收之虞也。

  “立秋无雨最堪悲,万物从来只半收。”

  解释:立秋日若无雨,万物可能不丰收。

  “东闪太阳红,西闪雨重重,北闪当面射,南闪闪三夜。”

  解释:夏秋相交时,东闪电表无雨,西闪电重重有雨,北闪即有雨,南闪卜迟迟少雨。

  “雷打秋,冬半收。”

  解释:立秋雷鸣,则迟禾少收之报。

  “好中秋,好晚稻。”

  解释:中秋月明朗,预卜丰收。

  “快雨快晴。”

  解释:骤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突然起风不到明天,突然下雨不会到天黑。

  “重阳无雨一冬晴。”

  解释:九月初九日若无雨,可卜下半年雨量稀少。

  “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解释:立冬日之天干逢壬字,来年高处之田有歉收之虞。

  “冬至天阴无日色。”

  解释:可卜来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南风现报。”

  解释:十二月间若吹南风则马上下雨。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解释:大寒日不冷,可卜人畜多疾之情。

  “晨雾罩不开,戴笠披水衣。”

  解释:观早晨之雾若久久不散,往往变雨,农夫下田不得不披上水衣。

  “送神风,接神雨。”

  解释:十二月廿四日是送诸神上天的日子,这时若吹风则下年正月初四日接神下凡时则会下雨之卜测。

26、二十四节气谚语解释

  二十四节气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本文为二十四节气谚语解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二十四节气谚语解释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附:二十四节气散文

  也许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缘故,我很喜欢农村的节气。而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又难得遇上一位上过私塾的老先生,他对传统的民间民谣烂熟于心,经常在课堂上顺口背诵出来,尤其是对《二十四节气》,不仅能背诵出来,还能一一解释,受其影响,我始终对“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牢记在心,虽不能像老先生那样一一解释,但也略知一二。

  立春

  我还依稀记得老先生说过的话:“立春在咱们农村也叫打春,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在第一位,说明了它的重要,也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今年立春这天,我没忘老先生的教诲,当天就写了一篇歌颂春天的散文《春天的脚步》:“今天是立春,‘立春’的节气仿佛是一只报春鸟,应时而来,我们仿佛听到了春天的脚步,现在虽说乍暖还寒,但已不再是那么寒冷了。人们久盼的春天携着袅袅东风,悄悄地,轻盈地向我们走来了,春天来了,春天的序曲轻轻的、渐渐的、缓缓的奏响了……呵,今天,我们的脚步就已经踏入了一个欢快明丽的季节,送走了一个冬季的憋闷,迎来了明媚的春天,即将迎来春天的气息:春暖花开,春光明媚,春日昂然,春风化雨,大地融化,万物复苏……”我还写了“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些民间俗语,说了立春就要开始耕种天地了,借老先生的话说就是“立春的重要”

  雨水

  到了雨水,天气渐渐回暖,冰雪开始融化,降水就渐渐多起来,“雨水”因此而得名,我敬佩于我们富有聪明智慧的祖先,他们能把《二十四节气》定名并把这些时令观察得恰到好处。我还敬佩于我的那位有“老书底子”的老先生,他能把《二十四节气》解释的生动有趣,大多至今难忘。每每在我的同学中说起他来,都对他由衷地敬佩。在“雨水”的节气里,我曾写过《春雨》:“今年的春雨又来了,春雨,春天的雨,不停地下着、下着……春雨的降临,使久旱的田野万物复苏,张开甜美的笑脸,迎接春雨,参天大树张开粗壮的手臂,热情的拥抱春雨;刚刚破土的嫩芽,张开甜甜的小嘴,尽情地热吻春雨,大自然的万千生物欣然地接受着春雨甜欣的沐浴、滋润,多情的春雨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生机,百姓的心里露出了‘久旱逢甘露’般的笑意,有的情不自禁,有的喃喃自语:‘这雨下的正是时候,好雨啊!’……”今年在“雨水”节气里,我又写过《听雨》,赞颂的还是“雨水”节气的适时。

  惊蛰

  惊蛰是祖先们观察总结出来的“蛰虫惊而出走”的意思。这个时候已进入仲春,天气转暖,渐渐地有了春雷冬眠的动物因春雷的惊动,开始苏醒。今年的“惊蛰”表现的尤为明显,就在惊蛰的前一天晚上,在不经意间,忽然听到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真像强烈的爆炸声,伴随着惊雷,电网跳闸,院内一片黑暗,我这才意识到,这是春雷,也是今年的第一声春雷,由此而想到了明天就是惊蛰,这是老天怕人们忘记这个节气,凌空发出的第一声信号,提醒着人们:惊蛰到了。听了这声惊雷,我对今年的惊蛰记得分外清楚。说起今年惊蛰前的惊雷,有人就解释说:“在惊蛰前后听到惊雷声是好现象,说明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春雷一惊,惊出了一篇《春雷》:“春雷一声震天响,打破了沉寂的夜空,把我从沉思中惊醒,这是2016年的第一声春雷,也是久违的一声春雷,雷声轰隆隆、轰隆隆……”

  春分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也是春天九十天的平分点,标志着整个春天过了一半;在气候上,也有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天气渐暖,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真正带来了春天的气象。这个时候,乡村百姓也开始忙碌了。正是在春分这天,我写了一篇《春天农事随想》:“今天是春分,天气渐渐变暖,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人勤春来早’‘春来农事忙’‘春雷响,万物长’等春天农事忙的热词。回老家的时候,我也看到了乡村百姓们春天忙农事的情景,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便想起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春天,那时还处在改革开放前的大集体时代,每年春节过后不久,生产队长一声令下,春耕生产就拉开了序幕……”回味着春耕的热闹场景,我便对春分的印象更深了。

  清明

  刚刚过了清明节,还沉浸在“清明”这暖煦煦的节气中,感受着清明,便要写着清明。关于清明的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历书》中记载:“春分过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发齐而清明,盖时当,因此得名。”还有种说法,清明源于清明风,春秋时《国语》中记载:一年中共有“八风”,“清明风”就是其中之一。这些说法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清明节气。据我们观察,每年清明时节,往往细雨霏霏,和风拂拂,这时的风和雨都是乡村百姓所喜欢的。也使我联想到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而今年的清明节却晴空万里,这样的清明节在心中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清明时节,我写了《春天的感受》:“推开窗户,我看到了明媚的春光;走在路上,我感受了暖煦煦的春风;躺在床上,我听到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乡采访,我感受到了真正春天的到来……”

  谷雨

  谷雨源自于古人“雨生百谷”之说,也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好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谷雨时节是植物、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树木、小草郁郁葱葱,杜鹃夜啼、樱桃红熟,田野里的庄稼也都绿色喜人,谷雨还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就是暮春季节,谷雨连接着春天和夏天,过完了谷雨,夏天就会悄然而至。一般都是“五一”小长假的时候,都计划着出行、旅游,畅想大自然带来的美好,今年的谷雨时节,我和妻都报名参加了“全市健步行”活动,一边欣赏着路边的景致,一边快步健身,这是美好的谷雨时节带来身体感受和精神享受,何乐而不为呢?

  春天的节气都有着明显的特征,浸染着不同的特色,组成了一个完美的春天,一如我们徜徉在春天里的一个个驿站,在这里歇歇脚,望望天,回望前一站点的景象,想想下一站点的美好,一程、一程,走向春天,走过春天,再回望春天!

  立 夏

  立夏,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为了先给“立夏”一个确切定位,我先查了《辞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字见解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中国习惯将立夏作夏天开始。但气候学常用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作为夏天开始的标准。”每年过了“立夏”之后,似乎没有夏天的感觉,仿佛还处在晚春的时节。不过,这个时候的气候已没了寒意,“风”和“阳光”都是暖暖的,“立夏”过后,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向郊野、走向山峦、走向村庄,隐隐的感觉就不一样,这是“立夏”过后大自然带来的温情。

  “立夏”的“夏”在过去表示“大”的意思,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所以叫“立夏”。现实的农村生活正是这样,立夏过后,农作物生长渐渐旺盛起来,眼见着农作物开始长了,乡民们就开始日益繁忙起来,这就是田间精管细作的重要时节。在农村常流行的一句谚语叫:“立夏三朝遍地锄。”实际就是说,过了“立夏”三个晌后,农作物都开始锄了,这也是锄地的关键时候,这个时候锄地,既可使土地松土,防止水分蒸发,又可锄掉田间刚刚长出来的杂草。因而有人说:“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立夏过后,田间地头往往都会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不过,现在大多都用除草剂除掉杂草,“立夏”前后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忙碌了。

  过了“立夏”,再有一个多月就要收麦了,小麦似乎心有灵犀,在铆着劲地长。起初三两天一个样,后来就会一天一个样。呲牙咧嘴地露出了笑脸,在告诉人们,快成熟了,期待着收获,这大概是夏季庄稼地里唯一的收获吧。

  小 满

  小满,这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没有成熟,只是小满,还没有大满。这个时候,正是我国北方小麦进入乳熟期,籽粒渐渐饱满,大概因而得名。

  昨天,从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小满,地下升起的阳气充满地面,是全年最‘接地气’的时候。”其实,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对“小满”有了质的感受,就说小麦灌浆已达到“小满”的程度了,还没有完全灌浆。小满未满,所以欣欣向荣。儿时见微风吹拂着一片片小麦,就像大海的波浪,不,这是翻滚着一道道的麦浪,麦田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是无数的小麦在欢乐的歌唱;麦穗在不住地点头致意,感谢上苍的惠顾,感谢人们的照顾,它终于长成了这样;田野里翻滚着一片片金黄,空气中飘荡着一阵阵麦香,这就是小麦成熟的季节,这就是小满的时节。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唯独把“小满”说的这样生动传神,让人从字里行间就能进入大自然的美丽画卷。

  芒 种

  “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当年教过我的是一位上过私塾的老教师,他整天教我们背“春雨惊春清谷天”。他对“芒种”是这样解释的:“你要记‘芒种’,你就记着‘忙着种’就行了。”因而,我对“芒种”这个节气记忆犹新。

  其实,让我记住的是它字面上的意思,而让我体验深刻的是现实中的意义。那时到了“芒种”这个时候,小麦已经成熟,低下了昂贵的头,等待人们去宰割,玉米、谷子等各种夏播作物就要开始播种,正是播种最忙的时节,也就是刚提到的“忙种”字眼的真实体验。这个时候,乡民们都流行着一句话叫:“春争日,夏争时。”从这句民谚就感受出有多忙。那时,每到“芒种”前后,正是“三夏”大忙季节,即:搞好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真是“样样都忙”。记得那时叫喊的一句口号叫“虎口夺粮”,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要求学生们都放“伏假”,搞好夏收夏种,颗粒归仓。

  镰刀,割着的是满满的收获;耧斗播下的是秋天的希望。“芒种”里演绎着的“一收一种”是多么匆忙。

  夏 至

  夏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也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日。《辞海》中解释说:“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天文学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夏至”过后,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日渐缩短,儿时经常听到:“冬至饺子夏至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和“冬至长、夏至短。”的说法,是说“夏至”是一年中天气长短的分界线,夏至过后,一天比一天短。

  “夏至”过后,因南方暖湿空气势力较强,与北方渐渐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于江淮流域,形成梅雨带。这个时候易暴发洪涝灾害。夏至时节,农作物生长很旺盛,杂草、病虫之类的也迅速生长、繁衍,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因此,俗语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形象地说明了夏至期间田间管理的重要。

  过去,在农村还常听说“不过夏至不热”“过了夏至热死人”的口头禅,说的是“夏至”过后,虽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但气温就像攀比似的,一天比一天高,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人们普遍“苦夏”,不爱吃饭。因而,自古以来人们便从夏天开始改变饮食,“夏至面”也叫“入伏面”就开了头炮,在民间很有讲究。

  小 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说的是,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大地上不再有凉风,所有的风都带着热浪,还不是十分热,还没到最热的时候。因而称为“小暑”。在民间常流传着:“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的说法,说的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即将到来。

  根据近年来的判断,小暑前后,我国许多地区都进入暴雨季节,常有山洪暴发,甚而引起泥石流,这是防洪的关键时期。小暑前后,正是全国的农作物进入迅速成长阶段,而这个时候,随着高温的持续攀升,也是病虫害盛发的时节,也是田间防病虫害的关键环节。

  大 暑

  大暑,是夏天里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夏天的收尾,也是夏季最热的一个节气,就是因最热而得名。大暑,每年正值“中伏”前后,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最为频繁,也是抢收的关键时期。

  在炎热的大暑里,大自然用生花妙笔安排的非常妥帖,为炎热的酷暑天带来清凉。每年酷暑来临的时候,我就会携带相机,徜徉在小城荷花桥畔,只见一池池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暴晒,晨开暮敛,生机勃勃,正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特别招人喜欢。我一边观赏着荷花,一边拍摄着荷花,暑热的烦恼早已抛之脑后。我想,荷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专来人间消暑纳凉的。

  立 秋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天气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儿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俗语:“立秋之日凉风至”这是自古以来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把立秋与天凉联系在一起,过去人们念叨的多了,我也就特别记住了这个节日。也真切体验到了立秋所带来的凉爽。

  过去那个年代,炎炎夏天的乡村没有电,自然连个电风扇也没有,人们热得受不了就盼着立秋的到来,那时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快立秋了,过了立秋,天气就凉爽了。”这话还真灵验,其实是节气灵。过了立秋,天气果然就凉爽了,虽说有时还会遇上“秋老虎”发威,白天仍感到很热,但到了早晚就明显感到凉爽了,人们的心情也随之清爽起来。

  立秋的到来,各种生物、植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儿时经常听祖母念叨:“立了秋,蚊子带钩。”是说过了立秋,蚊子嘴上带钩,咬人会更厉害,提醒人们防止被蚊虫的叮咬。儿时可真正感受了秋后蚊子咬人的厉害,“针”会扎的更深,感到了明显的痛,对祖母说的这句俗语也深信不疑。

  过了立秋,蝉的叫声也明显的少了,立秋时节我和妻到植物园里散步,还特意驻足精心地听听蝉叫,听到的也只是远处三三两两的蝉叫声,而且叫声与以前也大不同了,那好像是蝉生命将至声嘶力竭的哀鸣;也似乎是孱弱的秋蝉完成了使命,来向世人道别的声音。还有一种迹象,据我多年来的细细观察,每年刚过了立秋,就会发现地上飘着落叶,这时令还真灵,灵就灵在立秋之前不会发生这种现象,真有点“秋风扫落叶”的味道,来的及时,立了秋,接着给个样看看。还有一种说法:“立秋不立秋,苇子窠里看历头。”意思是说,立秋后苇子开始开花。所以,是不是立秋,从苇子塘里就可以看出来。

  处 暑

  处暑,我查了《辞海》介绍:“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里的“处”是去的意思,是说暑气就要结束了。然而今年到了处暑的时候,天气的炎热程度却不亚于夏天,“秋老虎”肆虐,一直延续着夏天的炎热,而且比往年持续时间都长,热得厉害。这样的处暑就应该是另一种解释了,仍“处在署日之中”那时我也被热得有点烦躁,心想,已经处暑了,怎么还会这么热?这“署”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去?不过,对今年的处暑留下了更深的印记。

  处暑昼暖夜凉的气候在提醒着人们:天气转凉,添加衣裳。而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的传说,提醒人们适时安排好田间农事。“立秋种,处暑栽,立冬前后收白菜。”是说在处暑时节栽白菜比较适宜。北方的春玉米、高粱等先后成熟收割,棉花也开始采收。还常听到一句口头禅:“处暑里的水,谷仓里的米。”意思是说,处暑前后,庄稼需要较多的水分,如果这个时候有充足的水分,庄稼就可望丰收,粮食就可满仓。

  白 露

  到了白露时节,阴气渐渐加重,清晨就有露水了,并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意思是说,白露这个时候,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所代替,多刮偏北风,冷空气来的频繁,天气渐渐变冷。记得有一年,北方的冷空气频繁南下,与南撤的暖湿气流在江淮一带相遇,形成了连续雨带,被称为“白露雨”,由于下雨时间长,雨量过多,直接影响了当年的作物生长和棉花采收翻晒,当时印象很深。

  过去,民间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说,处暑时天气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等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后,就不要赤膊洗澡了,以免着凉。

  白露,既是北方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所以乡村百姓都比较忙碌,都在紧张地安排着收获与播种。白露后的天气还有利于蔬菜生产,过去到了这个季节市场上卖菜的就会多起来,现在都是大棚种植“反季节菜”,一年四季几乎一样了,也看不出白露后的蔬菜繁荣景象了。

  秋 分

  秋分这天昼夜时间等长,乡村里常流传着:“春分秋分,昼夜平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秋分日还正好在秋季这90天的中间,平分了秋季,也因此而得名。秋分之后,由之前的日长夜短逐渐变成日短夜长,有时仔细观察,到了黄昏的时候,看天黑的程度,就感觉出来了,几天过后,就明显感觉出天短了。

  秋分过后,气候由热转凉,气温下降得十分明显,流传着一句俗语叫:“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其实,说的就是秋分过后,天气明显变冷,下过一场秋雨,寒冷便加深一步。经过几场秋雨后,天气就更冷了,这个时候,感冒、痢疾等病多发。

  过去还经常传诵的一句俗语叫:“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在乡村里几乎成为妇孺皆知的口头语,意思是说,在我国北方种小麦时,白露时节太早,寒露时节又太迟,秋分时节正好适合种小麦,所以大多都按照这句俗语播种小麦。节气可帮了乡村百姓的大忙。

  寒 露

  寒露在《辞海》里解释为:“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恰到好处地解释了寒露的节气。这个时候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所以称为寒露。

  寒露过后,雨季也基本结束了,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这个时候冷空气较多,记得有一年就是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了“寒露风”,对江南、华南地区的晚稻影响很大,导致大量减产。

  寒露过后,霜期快要到了,要趁这个时候赶快收庄稼、作物等,避免让霜打了。记得一句俗语叫:“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说的是趁天晴要抓紧采收棉花,避免收晚了让霜打了。儿时记得在老家一个叫“割长沟”的地方东坡上也种过少量棉花,因长势不好,也不爱管它,结果寒露一过,就降下了霜,把棉花打了,这个时候人们才感到了痛惜。

  霜 降

  霜降,就是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降霜了,所以称之为霜降。天气逐渐变冷。前些年,在老家常听到的一句口头禅是“霜降除姜”就是到了霜降节气,大姜苗被霜打了,大姜就不再长了,因而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除大姜,于是乎,满载着大姜的一辆辆马车、小推车排成了队,成为乡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到了往姜井子里存放大姜的时候,就更热闹了,霜降前后的黄昏时分,村子的房前屋后都布满了人群,只见一盏盏马灯点缀在村里村外的各个角落,井子上面荡漾着人们的欢笑声、辘轳的吱吆声,成为“山村夜奏曲”,划破了寂静的夜空,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即使现在回忆起来,我的眼前仍会浮现出霜降时节存放大姜的美丽夜景。

  霜降一到,乡村里也开始摘“红富士”苹果、收苹果、除芋头了,又进入了一段农忙期。霜降过后,要注重蔬菜管理,这个时候的蔬菜更好吃,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老家的“马家沟芹菜”远近闻名,打出了品牌,在全国叫响。即使这样的芹菜霜降前后也有明显对比,我品尝着霜降后的芹菜比霜降前好多了。所以,老家把“马家沟芹菜节”选在了每年的12月12日举办,那时候的芹菜最好吃。

  霜降过后,我还偶尔看到一种明显变化,枫遭霜侵后叶子火红,色彩更鲜艳。古人曾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就是说的霜降后的枫叶。

  生活在秋天的节气里,感受着不同的气候冷暖、风光无限,体验着节气里的深深意蕴,享受着节气里所带来的无穷乐趣,秋天的节气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立 冬

  立冬,一听这名字,潜意识里就进入了冬季,其实立冬就是进入冬天的标志。俗话说:“立冬饺子入伏面”,寓意说的是立冬处在秋天和冬天的“交子之时”,“交子”与“饺子”谐音,所以要吃饺子,传统的妻子在每年的立冬这天都要包饺子,我吃饺子的时候对立冬的印象更深了。自从有了微信,节气的氛围似乎更浓厚了,记得今年立冬这天,微信朋友圈里发过图文并茂的立冬诠释,十分形象地说出了“北风往复几寒凉”,提醒朋友们“立冬”到了多加衣,立冬的节气里又浸润着感情的色彩。

  立冬是寒风乍起的季节,在北方,也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月份,不觉已进入了冬季。冬天的突然降临,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想。我在想,在这秋冬之交的季节里,给人的感觉是,既残留着晚秋的迹象,也有入冬的感觉,脑海里衍生出诸多美好的想象。也就多了些意境,给思想者多了些想象、思考的空间,给百姓们多了些茶余饭后的话题,立冬的节气也就有了更厚重的色彩。

  从思考里走出来,走向公路,走向田野,那就不是在意识里的“立冬”了,眼见着树叶在飘飘落地,一片片的树上几乎落净了叶子。落叶就是冬天的脚印,引领着我们向冬天出发。忽一阵风吹来,感觉就不一样了,风里裹挟着一股寒意,这时的风就是冬天的使者,是带着使命来的,告诉人们:冬天到了,该加衣了,劳作了三季的人们,该挂锄歇歇了。回忆立冬,难以收笔,原来立冬的节气还这么有趣。

  小 雪

  小雪,这个节气还很灵验,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过了小雪,气温开始下降了,据我近年来的观察,“小雪”日小雪,“大雪”日无雪,每当小雪这天,都会多多少少下雪,而且每次都下的是初雪,小雪,很快就融化了,这一如她的名字,也为节气正名。我更惊叹于北方的天气竟与小雪的节令基本一致,太灵验了。俗话说:“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今年的“小雪”之夜,我和妻徜徉在小城新建成的柏油公路上,一会儿,天空飘起了雪花,风吹雪舞环绕着霓虹灯,雪花变成了彩花,煞是好看,此时的我与妻已沉浸在飞雪中了,雪小下,我们慢走,雪大下,我们快走。待雪再大时,我们已变成小跑了。妻一句:“即使雪这样下,时间长了也会湿衣服的。”我们便与飞雪道别了,回到家中,想的还是窗外的飞雪,“小雪”里的雪花别有一番情趣。

  大 雪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到了这个时令,雪往往下得很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今年的“大雪”节气里,从微信朋友圈里发来:“从天文,到大地景观,再到人文,大雪节气的意蕴极为丰富。大雪,像白天鹅,像棉花,像白蝴蝶,像竹席,像精灵,像隐士,像公主,像天使,像白色的帐篷,像棉花,像婴儿……大雪给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提供丰厚的资粮。中国人为此把雪跟祥雪和预兆相联系,‘瑞雪兆丰年’……”有文友还写了一首诗,名字叫《我在大雪的日子里,想你》,可我此时的心情是:我在“大雪”的日子里,想雪。可是,“大雪”这天,我国大多地区没有雪,就连零星的雪花也没飘过,徒增些许遗憾。

  冬 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古代把它当作一年中较大的节日来过,并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这天,白昼被寒冷压缩到了极限。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冬至长,夏至短。”、“吃了东至面,一天长一线。”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被称为大吉之日。自冬至开始,各地也都进入了最寒冷的阶段,进入了“数九寒天”的“进九”。

  冬至吃水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管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有种说法:“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如今,过冬至节,从农村延伸到了城市,家家户户包水饺祝贺节日,使这个传统节日越来越热闹了。

  小 寒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过了小寒,就开始进入三九天了,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所以,称为“小寒”。俗话说的“冷在三九”,也多在小寒节气内,说的“数九寒天”,也多指的小寒,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时节比“小寒”时节冷,因而有种说法叫:“小寒胜大寒。”

  大 寒

  大寒,是冬季里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冰天雪地”、“天寒地冻”都指的这个时期。其实,民间都习惯把大寒、小寒连在一起说,因为都是寒冷差不多的节气。譬如:“小寒、大寒,冷作一团。”“三九、四九,冻破碓臼。”都是说的大、小寒时期的寒冷程度。

  冬天的节气“冬雪雪冬小大寒”,似乎都与寒冷有关,又各有冷的特点。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熟唱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节气歌,再慢慢品砸着度过冬天的每个节气,感受着不同的滋味,就能在寒冷的冬天里过得有滋有味。

  生活在农历“二十四节气”里,感受着气象的变化,物象的不同,品味着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享用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27、二十四节气谚语汇集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十四节气谚语汇集,欢迎阅读!

  春谚: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夏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秋谚:

  六一,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七一,一雷九台来。

  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冬谚: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当圆。廿三四,月暗暝。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28、二十四节气春分谚语

  春分节气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其中一个,那么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气他的谚语肯定是少不了的。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春分谚语,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1、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收成。

  2、良种更换一遍,每亩多收一担。

  3、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4、沙地发小苗,粘地发老苗;沙粘一混搅,从幼到老长得好。

  5、要想出好苗,棉籽粒粒挑。

  6、沙压碱,黄金板;沙压粘,变良田;粘压沙,好庄稼。

  7、春接海棠,夏接桂,秋接菊花,冬接梅。

  8、玉米种,种一辈,继续再种少长粒。

  9、良种良法要配套,配套才能产量高。

  10、良种壮苗长得快,速生丰产早成材。

  11、春分降雪春播寒。

  12、节令到春分,栽树要抓紧。

  13、围堰不平地,也是白费力。

  14、玉米种,种一辈,接着再种坏了事。

  15、种不正,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16、大粪长瓜鸡粪辣(椒),羊粪长得好棉花。

  17、买种省了钱,减产后悔晚。

  18、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19、追肥浇水跟松耪,三举配套麦苗壮。

  20、留好种子田,年年夺丰产。

  21、淤上半尺黄河泥,可打三年好粮食。

  22、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23、大寒前像骨头,立春后变烂肉。

  24、晒棉种,很重要:发芽势,明显好;发芽率,能提高。

  25、家里土,地里虎,土倒土,两石五。

  26、沙地里看苗,淤地里吃饭。

  27、碱地逮着苗,能和好地摽。

  28、油碱管出不管长,刚碱管长不管出。

  29、新土填得多,大长胡萝卜。

  30、骨灰上棉花,狗粪上菜瓜。

  31、猪丹毒,传染急,温高便秘食欲低。

  32、春分春分,昼夜平分。

  33、春分不上炕,谷雨插不上。

  34、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35、土杂肥,有力气,能增产,还养地。

  36、投饵施肥要当心,量少、次多最要紧;投饵定位搭食台,省饵省工鱼齐来。

  37、有苗七成收,无苗没盼头。

  38、春雪填满沟,小麦要减收。

  39、半年的锅头当年的炕,熏透的烟囱发苗壮。

  40、两头去,中间留,玉米苗子黑油油。

  41、大搞营养钵植棉,桃子多结又提前。

  42、羊患热痢体发烧,干渴便脓不停尿。

  43、母壮子肥,种好苗旺。

  44、二月下雪,小麦吃苦,早锄两遍,可以弥补。

  45、春分到清明,棉花干播种。

29、二十四节气惊蛰谚语

  导语:惊蛰,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欢迎借鉴!

  1、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2、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3、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4、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5、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6、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着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7、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8、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9、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10、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11、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12、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13、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14、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15、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16、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17、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18、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19、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20、六一,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21、七一,一雷九台来。

  22、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23、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24、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25、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26、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27、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28、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29、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30、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31、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32、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33、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34、乌云飞落海,棕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35、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36、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37、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38、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39、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40、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41、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42、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当圆。廿三四,月暗暝。

  43、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45、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46、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47、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48、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49、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50、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51、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52、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53、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30、二十四节气形成历史

TAG:节气

二十四节气形成历史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方面的伟大成就。每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

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推荐阅读: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形成历史: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推荐阅读:“二十四节气”综合性学习活动及答案)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附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推荐阅读: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与节气歌

31、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与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
  如:
  《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
  如:
  《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
  如:
  《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32、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

  芒种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节气,在我们国家也是一个深受大众重视的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芒种的谚语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芒种晴天,夏至有雨。(豫)

  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豫)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苏、皖、川、鄂、黔)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黔)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桂)

  芒种夏至,芒果落蒂。(桂)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桂)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皖)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芒种火烧鸡,夏至烂草鞋。(闽)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

  芒种忙忙栽,夏至谷怀胎。(南方)

  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浙)

  春争日,夏争时。

  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种豆不怕早,麦后有雨赶快搞。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芒种打雷是早年。

  芒种忙两头,忙收又忙种。

  芒种雨汛高峰期,护堤排涝要注意。

  芒种地里无青苗。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过了芒种不种稻,过了夏至不栽田。

  当太阳已移达黄经75度时,便进人“芒种”。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五月节,谓有芒的种谷可稼种矣。”

  意思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的时节。有人把芒种视为夏收夏种比较繁忙的季节。“芒种”

  成了“忙种”,似乎与原意不符。

  关于芒种的气象谚语有:

  芒种晒沙滩,大水十几番(湘)

  芒种不怕火烧天(赣)

  芒种笑哈哈,大水十八河(皖、陕)

  芒种笑哈哈,四十二天梅可成河(鄂)

  芒种晴,大水入盒;芒种雨,无水洗脚(湘)

  芒种雨少八月琳(桂、甘)

  芒种无雨旱六月(粤)

  芒种不下,犁耙高挂(苏)

  芒种无雨汛来早(冀)

  芒种无雨空种田(苏、浙、翰、湘等)

  芒种无云不好,雨好(浙)

  芒种有雨,芒种后日日雨(问)

  芒种和夏至节气天气关系特别密切,所以关于这两个节气的气象谚语很多,例如: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芒种皮脸火,夏至雨淋淋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芒种无大雨,夏至有山洪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芒种雨大,夏至要淋(贵)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

  芒种雨绵绵,夏至火烧天

  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

  芒种雨,夏至火烧埔(闽)

  芒种雨涟涟,夏至要旱田

  芒种芒头脱,夏至水推秧(粤)

  长江中下游的黄梅天多半是从芒种节气后期开始的。我国农民对芒种节气的雨水很关心,故流传下来的气象谚语较多。比如:

  芒种夏至是水节,若无雨是旱天(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

  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

  芒种芒种,水打田垅(湘)

  芒种下雨火烧溪(闽)

  雨打芒,臼打糠(赣)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带(苏、皖、川、鄂、贵)雨打芒种头,鱼虾目汁流料(湘)雨芒种头,河鱼泪流;雨芒种脚,鱼捉不着(赣、川、晋)芒种滴滴答,蓑衣墙上挂(皖)

  四月芒种雨,五月火烧埔;

  五月芒种雨,六月干土(闽)

  芒种闻雷,对农业生产好坏及未来天气均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反映在气象谚语中: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桂)

  芒种打雷是旱年(湘、豫)

  雷打芒种,稻子好种(桂)

  雷打芒种,谷子满仓送(桂)

  芒种闻雷好种田(湘)

  芒种一声雷,一晴九雨(湘)、

  芒种打雷年成好(湘)

  芒种打雷无灾麦(鲁)

  芒种闻雷美自然(陕)

  芒种一声雷,符里三日雨(苏)

  芒种无雷是丰年(苏)

  芒种闻雷是好年(黑)

  芒种鸣雷年成好,今年黄牛不吃草(湘)

  芒种节气看雾、虹的气象谚语还有:

  芒种节日雾,井水全喝完(鲁)

  芒种出虹雨水多(湘)

  芒种节气的风和气温与未来天气紧密相关的谚语:

  芒种南风起火,北风送芒种雷雨多(冀)

  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湘)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皖)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苏、冀)

  芒种夏至刮北风,旱死青苗根(陕)

  芒种北风多,六月大风多(桂)

  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湘)

  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湘)

  芒种赤烘烘,大水十八套(浙)

  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浙)

  芒种节气其他气象谚语还有:

  芒种前扁豆开花,主水(苏)

  雨洒芒种头,阴沟无水流(浙、鄂)

  芒种遇雨,年丰物美(苏、赣)

  芒种入霉,夏至交前(苏)

  芒种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在太行深山里挂云山脚下,有个十几户的村庄,西北角有两间茅草房,住着一家,母子二人过日子,儿子叫芒种,二十岁了还没有娶妻,母亲老得头发都白了。母亲纺车摇不动了,刷锅洗碗抱柴禾也不能干了,芒种一个人里里外外,又种田又做饭,又上山砍柴。有一次他母亲想吃鲜鱼,正是十冬腊月天气,芒种就将冰凌砸开,然后打捞鲜鱼让母亲吃。离芒种家不远的山神庙下住着聪明伶俐俊俏的荞麦姑娘,她的老家原在百里外后山,爹娘早年去世,由于她相貌十分出众,心灵手巧,几家财主都企图抢霸她为妻。荞麦姑娘寄住在姑母家里躲避灾难。她经常到池塘边洗衣担水,被芒种这种孝顺母亲的行为所感动,她就经常借故和芒种接触,随着时间的推移,竞和芒种产生了爱情,姑母看出了苗头,成全了这门亲事。婚后两口子恩恩爱爱,互尊互敬,男耕女织,二人孝敬母亲,生活虽然艰苦些,日子过得也挺美满。母亲也为有这如意的媳妇无比欢乐。这里山势高峻,土地瘠薄,日照短,每年不到三伏不落透雨,所以播种五谷就难以有好的收成。有一年大旱,秋后地净场光,家里只收了点蔬菜,这怎么能熬过漫长的隆冬岁月啊!芒种就决定把全家心爱的小马驹牵到集镇上去卖,好换些粮食过冬。妻子给芒种换上可体的新衣新鞋,打整一番,临走时又嘱咐,可千万早些还家。当芒种牵小马驹的缰绳时,小马驹摇摇铜铃,弹弹蹄脚,甩甩尾巴,瞪瞪眼睛,灰灰嘶叫,并且眼角滚出了泪珠。芒种知道马驹穷家难舍,但为了生活,有什么办法?他也掉了眼泪。

33、二十四节气立春的谚语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叫立春节气。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立春的谚语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谚语 例1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立春夭气晴,百物好收成。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立春晴,一春晴。

  立春下,一春下。

  立春阴,花倒春。

  立春晴,雨水多。

  立春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立春不晴,还要冷一月零。

  立春下雨是反春(指春后有冷雨)。立眷无雨是丰年。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打春冻人不冻水。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谚语 例2

  (1)立春落雨至清明。

  寓意:立春那一天如果下雨,预示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离意:立春开始响雷,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

  窝意:立春以后,潮汐的海流会加大。

  (4)春天后母面。

  窝意:入春以后,天气就像后母的脸色,阴晴冷暖无常。

  (5)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寓意:春天降雾说明天会放晴,而夏天降雾则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

  寓意: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寓意:初一如果下雨,初二就会放晴;初三如果下雨则可能会一直下到十五。

  寓意: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意为早春,如果要播种不要过早也不要过迟,要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寓意:如果立春这一天天气晴朗,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寓意:如果立春这一天天气晴朗,以后便会风调雨顺。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离意:立春是睛天,说明以后的天气风雨相宜,适合耕田。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寓意:如果立春这一天下雨,很容易断断续续下到清明。

  (14)雨琳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寓意:立春之日下雨,将持续很多天,影响种庄稼。

  (15)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寓意:立春以后,天气会逐渐援和起来。

  (1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离意:如果立春降霜,这一年的整个春天农作物都长不好。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寓意:立春开始打雷,惊蛰时会连续下雨。

  (1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寓意:如果在腊月里立春,雨水会来得早;如果是在正月里立春,雨水会来得晚一些。

  (19)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寓意:春天气温低则雨多,冬天气温低则雨少。

  (20)打春冻人不冻水。

  寓意:立春之后天气仍然很冷,但是温度都在0度以上,水已不结冰了。

  (21)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寓意:立春开始下雨,就该起早贪黑种田了。

  (22)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

  离意:立春了还在下雪,那么立春之后还会有大雨。

  (23)春寒雨庵咫,夏寒雨断流。

  寓意:立春天气寒冷,以后会雨水不断;立夏天气寒凉,以后的雨水就不多了。

  (24)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窝意:立春如果温度太高,冷空气一到就会使天气骤冷甚至会下雪。

  (25)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寓意:立春是一年的开端,要早早安排好地里的农活。

  (26)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

  寓意:立春刮北风,雨水会降得多;立春刮东风,天气会暖得快;立春刮西风,天气还会冷一段时间。

  (27)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寓意:立春后如果天气转暖快,人们会觉得很舒适,以至于感觉春天已经到来了,而此时常常会出现冷空气的入侵,气温还会下降。

  (28)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寓意:立春后如果天气转暖慢,人们会觉得些许不舒适,容易感到春天来得很慢,而此时却很少会出现冷空气入侵导致气温下降的现象。

34、2016二十四节气小雪谚语

  导语:小雪”时值阳历11月下半月,农历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小雪节气的谚语和民谣,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雪农谚:

  胡萝卜,是一宝,营养丰富产量高。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常吃萝卜常喝茶,不找医生把药拿。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萝卜挑上街,药铺不用开。

  三天不吃青,心里冒火星。

  小雪节到下大雪,大雪节到没了雪。

  瑞雪兆丰年。

  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小雪封地地不封,大雪封河河无冰。

  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

  小雪地能耕,大雪船帆撑。

  小雪不封地,不过三五日。

  小雪地不封,大雪还能耕。

  小雪封地地不封,老汉继续把地耕。

  地不冻,犁不停。

  早晚上了冻,中午还能耕。

  趁地未冻结,浇麦不能歇。

  浇后再划搂,保墒增温防裂口。

  麦无二旺,冬旺春不旺。

  冬旺不理想,春旺粮满仓。

  麦子若冬旺,耘磙一齐上。

  大雁来,拔棉柴。

  小雪不把棉柴拔,地冻镰砍就剩茬。

  十月里来小阳春,下场大雪麦盘根。

  小雪不起菜(白菜),就要受冻害。

  小雪不砍菜,必定有一害。

  葱怕雨淋蒜怕晒,大堆里头烂白菜。

  要想白菜不烂,经常翻垛倒换。

  鱼生火,肉生炎,白菜萝卜保平安。

  萝卜赛人参。

  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

  大地未冻结,栽树不能歇。

  小雪虽冷窝能开,家有树苗尽管栽。

  到了小雪节,果树快剪截。

  臭了屁股,香了嘴。

  扫帚响,粪堆长,增产卫生两相当。

  门前没有三大堆,要说增产是胡吹。

  门前不断土,囤里不断谷。

  荆条编成篓,增加两倍收。

  初冬积肥原料广,烂叶碎草挖坑塘。

  要相庄稼长,粪筐不离膀。

  拾猪粪,靠墙多;拾羊粪,上山坡;要拾狗粪柴禾窝。

  攒得脏,吃得香。

  要吃香的,就得攒脏的。

  要种好田,屎尿不嫌。

  编筐编篓,贵在收口。

  油坊、粉坊、豆腐坊,赚钱喂猪把地养。

  开个豆腐坊,养猪不用粮。

  推粉不赚钱,看看猪和田。

  榨油磨面,富了不见。

  小雪到来天渐寒,越冬鱼塘莫忘管。

  冬天攒下粪,粮食撑破囤。

  积肥堆成山,粮堆没有边。

  积肥全靠零工夫,早晚时间别耽误。

  一年庄稼两年种,闲时积肥忙时用。

  农家肥,养分全,施一季,壮一年。

  节气到冬天,畜棚栏圈要堵严。

  地未冻,快平整。

  时到小雪,打井修渠莫歇。

  种植养殖深加工,国家集体个人兴。

  副业生产冬天搞,莫把农闲错过了。

  农副业,千条路,盘算好,穷变富。

  条子编筐苇编席,好似存款加利息。

  莫道冬天闲,昼夜搞条编。

  河中打鱼有要领,技术熟练网不空。

  鱼势要看天势,天势不如水势。

  下河先定向,撒网先抓纲。

  春打黄昏,冬打五更。

  天热捕流水,天冷打深潭,刮风打风脚,下雪打流水,清水打夜晚,浑水打白天。

  鱼过千层网,网网都有鱼。

  小雪民谣:

  苇蒲绵槐搞条编,技术简单容易学。

  鱼塘藕塘看管好,江河打鱼分季节,

  春打黄昏冬五更,浑水白天清水夜,

  冷打深潭热流水,风天风脚鱼集结。

  大小冬棚精细管,现蕾开花把果结。

  冬季积肥要开展,地壮粮丰囤加茓。

  植树造林继续搞,果树抓紧来剪截。

  牛驴骡马喂养好,冬季不能把膘跌。

  节到小雪天降雪,农夫此刻不能歇。

  继续浇灌冬小麦,地未封牢能耕掘。

  大白菜要抓紧砍,菠菜小葱风障遮,

  农家副业要大搞,就地取材用不竭,

  油房粉房豆腐房,赚钱养猪庄稼邪(长),

35、二十四节气歌谣和谚语

  二十四节气(The 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二十四节气歌谣和谚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小满:麦类等夏热作物子粒逐渐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雨水:降雨开始。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小雪:开始降雪。大雪:降雪较大。

  二十四节气谚语

  春谚: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夏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秋谚:

  六一,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七一,一雷九台来。

  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冬谚: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当圆。廿三四,月暗暝。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36、二十四节气雨水谚语荟萃

  导语:2017年雨水节气是2月18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雨水节气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雨水节气的谚语:

  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麦润苗,桑润条。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春雨贵如油。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麦润苗,桑润条。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快把白茬浇。

  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雨水节气的相关诗歌:

  春夜喜雨

  杜甫 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初春小雨

  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二十四节气雨水诗选 雨水节气谚语

  二十四节气雨水诗选 雨水节气谚语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雨

  李商隐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37、二十四节气春分的谚语

  春分节气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其中一个,下面就由小编为你分享一下关于春分的谚语吧,欢迎阅读!

  1、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收成。

  2、良种更换一遍,每亩多收一担。

  3、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4、沙地发小苗,粘地发老苗;沙粘一混搅,从幼到老长得好。

  5、要想出好苗,棉籽粒粒挑。

  6、沙压碱,黄金板;沙压粘,变良田;粘压沙,好庄稼。

  7、春接海棠,夏接桂,秋接菊花,冬接梅。

  8、玉米种,种一辈,继续再种少长粒。

  9、良种良法要配套,配套才能产量高。

  10、良种壮苗长得快,速生丰产早成材。

  11、春分降雪春播寒。

  12、节令到春分,栽树要抓紧。

  13、围堰不平地,也是白费力。

  14、玉米种,种一辈,接着再种坏了事。

  15、种不正,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16、大粪长瓜鸡粪辣(椒),羊粪长得好棉花。

  17、买种省了钱,减产后悔晚。

  18、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19、追肥浇水跟松耪,三举配套麦苗壮。

  20、留好种子田,年年夺丰产。

  21、淤上半尺黄河泥,可打三年好粮食。

  22、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23、大寒前像骨头,立春后变烂肉。

  24、晒棉种,很重要:发芽势,明显好;发芽率,能提高。

  25、家里土,地里虎,土倒土,两石五。

  26、沙地里看苗,淤地里吃饭。

  27、碱地逮着苗,能和好地摽。

  28、油碱管出不管长,刚碱管长不管出。

  29、新土填得多,大长胡萝卜。

  30、骨灰上棉花,狗粪上菜瓜。

  31、猪丹毒,传染急,温高便秘食欲低。

  32、春分春分,昼夜平分。

  33、春分不上炕,谷雨插不上。

  34、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35、土杂肥,有力气,能增产,还养地。

  36、投饵施肥要当心,量少、次多最要紧;投饵定位搭食台,省饵省工鱼齐来。

  37、有苗七成收,无苗没盼头。

  38、春雪填满沟,小麦要减收。

  39、半年的锅头当年的炕,熏透的烟囱发苗壮。

  40、两头去,中间留,玉米苗子黑油油。

  41、大搞营养钵植棉,桃子多结又提前。

  42、羊患热痢体发烧,干渴便脓不停尿。

  43、母壮子肥,种好苗旺。

  44、二月下雪,小麦吃苦,早锄两遍,可以弥补。

  45、春分到清明,棉花干播种。

  46、九尽花不开,水果挤破街。

  47、统一供种是方向,省得买假上了当。

  48、羊圈瘟病易发生,圈干防雨病无踪。

  49、芽子萌发就喷药,花前八天再一炮。(指苹果和梨)。

  50、野土用火烧,上地发苗好。

  51、春分天暖花渐开,马驴牛羊要怀胎。

  52、要想粮棉丰,土地早平整。

  53、时到春分,畜禽打针。

  54、春分无雨划耕田。

  55、果树不接不甜。

  56、丰收之年,不收无苗之田。

  57、要想庄稼长得凶,一家一个沤粪坑。

  58、碱地压沙土,一亩顶二亩。

  59、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60、麦怕春旱,谷怕急雨。

  61、白地里看苗,黑地里吃饭。

  62、宁愿饿断肠,不能吃种粮。

  63、瓜地铺石沙,结得箩筐大。

  64、瘤胃臌气牛多见,饲喂草料防霉变。

  65、灌溉不整地,等于白费力。

  66、猪有蛔虫害不小,泻频眼白不添膘。

  67、白土掺黑土,一亩顶二亩。

  68、春分大风夏至雨。

  69、就地育苗就地栽,活得多来长得快。

  70、要想管好一池鱼,先要管好一池水。混养鱼种要分层,科学搭配产量增。

  71、碱地压沙土,保苗不用补。

  72、阴土换阳土,一亩顶二亩。

  73、玉米种,只一年,二年再用大减产。

  74、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75、点补虽然长够高,结得桃子小又少。

  76、麦怕二月雪。

  77、牲口栏里勤打扫,一年四季疾病少。

  78、好种没好法,结果也白搭。

  79、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80、猪瘟病毒传染快,眼赤无神爱昏呆。

  81、发现缺苗抓紧补,偏心施肥快点促。

  82、杂交种,用一年,二年再用大减产。

  83、三证。齐全,购种坦然。

  84、春分栽不妥,再栽难成活。

  85、春瓜易烂不当饭。

  86、九尽花不开,果子压塌街。

  87、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

  88、春分西风多阴雨。

  89、气味臭烘烘,一定是肺痈(指大牲畜)。

  90、纺好线,用好棉,好种壮苗长满田。

  91、花开九不尽,果价要跑人。

  92、缺苗虽补全,高低不一般。

  93、春分时节,果树嫁接。

  94、春分无雨到清明。

  95、春分有雨是丰年。

  96、底层罗非鲮鲫鲤,中下鳊青上鳙鲢。

  97、拆墙土,草木灰,多往棉花地里推。

  98、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99、角冷鼻无汗,赶快把药灌。

  100、浇水不整地,费水费工又碱地。

  101、想种沙地莫惜本。

  102、惊蛰春分万物生,鱼儿开口食量增,米糠麸皮豆麻饼,水旱嫩草勤供应。

  103、春分不冷清明冷。

  104、种子正不正,首先看三证……

  105、深水如高楼,层层有鱼游。

  106、张口上喘,十有九险。

  107、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108、麦到春分昼夜长。

  109、春分天暖花渐开,牲畜配种莫懈怠。

  110、地瓜要长好,必须育苗早。

  111、好种出好苗,好苗多结桃。

  112、小麦拔节,棉田耙耪不歇;小麦孕穗,棉种下地;小麦抽穗,棉种生脚钻锥;小麦开花,棉苗出土两夹;小麦灌浆,间苗定苗治虫带松耪。

  113、农业要增产,种子是关键。

  114、种地选好种,等于多两垄。

  115、春分分芍药,到老花不开;秋分分芍药,花儿开不败。

  116、粪稀粪干,猪体不安;毛眼闪光,猪体健康。

  117、小麦棉花常规种,去杂去劣还能用。

  118、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119、地不平带来五不平:温不平,水不平,肥不平,庄稼高矮不平,产量不平。

  120、碱地盖上沙,强似把粪加。

  121、有的喜深,有的喜浅,合理搭配青、草、鲢、鳙、鲤、鲫、鳊。

  122、大苗欺小苗,小苗少长桃。

  123、种棉不用问,多上草灰和羊粪。

  124、三证。齐全,购种大胆。

  125、疾病不早防,病到就慌张。

  126、春季雨丰不歉,冬有大雪多面。

  127、母鸡肚里有虫搅,毛松冠白产蛋少;两晚两片驱虫灵,产蛋可多二三成。

  128、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129、沙地好像筛子底,积不下肥,存不下水。

  130、兔瘟蔓延危害大,春秋两防不怕它。

  131、种子年年选,产量节节高。

  132、填平坑湾,先种黍穇。

  133、花开九不尽,果子没人问。

  134、春分前后,大麦豌豆。

  135、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136、土闲三年变粪,粪闲三年变土。

  137、春天老鼠饥,捕杀好时机。

  138、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139、二、八月,昼夜平。

  140、种地不选种,一年退二成。

  141、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142、大棒欺小棒,小棒成甜棒。

  143、要想沙出金,还得肥水跟。

  144、好种出好苗,早发早结桃。

  145、水宽鱼跃,水窄鱼跳。

  146、若要庄稼壮,一年一换炕。

38、关于二十四节气谚语欣赏

  1、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2、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3、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4、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5、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6、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着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7、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8、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9、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10、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11、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12、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13、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14、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15、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16、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17、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18、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19、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20、六一,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21、七一,一雷九台来。

  22、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23、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24、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25、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26、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27、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28、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29、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30、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31、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32、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33、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34、乌云飞落海,棕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35、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36、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37、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38、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39、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40、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41、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42、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当圆。廿三四,月暗暝。

  43、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45、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46、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47、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48、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49、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50、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51、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52、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53、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39、二十四节气秋的谚语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二十四节气秋的谚语,我们来看看。

  1、立了秋,把扇丢

  2、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3、七挖金,八挖银(秋耕重要性)。

  4、雷打秋,冬半收

  5、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苏)

  6、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7、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8、雷打秋,冬半收

  9、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苏)

  10、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11、三伏加一秋,你也不种我也不收。

  12、吃了重阳糕,夏衣打成包。

  13、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14、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15、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立秋时间在上午曰早立秋,在下午或晚上曰晚立秋)。

  16、立了秋,把扇丢

  17、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18、八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19、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20、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

  21、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22、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23、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24、八月冷,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25、白露砍高梁,寒露打完场。

  26、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霜儿见。

  27、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28、立秋三天,遍地红。

  29、九月九,无事不在河边走。(风大)

  30、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31、九月九,大夫抄着手。

  32、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33、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34、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35、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36、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37、立秋三天,遍地红。

  38、立秋十天遍地黄

  39、八月十五雁门开,小燕去,大雁来。

  40、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

  41、白露下雨,路干即雨。(不干路)

  42、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43、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44、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45、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46、朝立秋,冷飕飕

  47、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48、立了秋,挂锄钩。

  49、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50、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51、过了白露节,夜冷白天热。

  52、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53、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54、九月雷收口。

  55、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56、立了秋,扇子丢。

  57、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58、九月阴一冬温,九月晴一冬冰。

  59、立秋谚语大全

  60、雷打秋,冬半收。

  61、五黄六(读作lou)月去种田,一天一夜差一拳(“五黄六月”应该指立秋前)。

  62、立了秋,把扇丢 。

  63、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64、过了立秋节,夜寒白儿起热。

  65、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66、风风凉凉,晴到重阳。

  67、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68、家家吃萝卜,疾病哪会有!

  69、立了秋,挂锄钩。

  70、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71、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72、立秋十天遍地黄。

  73、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74、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75、秋后一伏热死人。

  76、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77、八月南风二日半,九月南风当日转。(雨)

  78、立了秋,把扇丢 。

  79、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40、二十四节气大雪谚语集锦

  导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大雪节气的谚语,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节气吧!

  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 | 二十四节气天气谚语

  1.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2.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3.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4.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5.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6.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7.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8.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

  9. 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甘)

  10. 大雪纷纷是丰年(川)

  11. 先下大片无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豫)

  12. 先下小雪有大片,先下大片后晴天(鲁)

  13. 沙雪打了底,大雪蓬蓬起(赣)

  14. 落雪是个名,融雪冻死人(赣)

  15. 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晋)

  16. 今冬大雪落得早,定主来年收成收(川)

  17. 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浙)

  18. 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粤)

  19.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苏)

  20. 冬雪是个宝,春雪是根草(苏、晋、粤、贵)

  21.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2. 男也懒,女也懒,下雨落雪翻白眼。

  23. 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24.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25.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26.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27. 腊雪是宝,春雪不好。

  28.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29.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30.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31.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32.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33.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34.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35. 霜重见晴天,雪多兆丰年。(山西太原)

  36. 冬有三白是丰年。(同上)

  37. 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浙江、湖南、河南扶沟)

  38.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江苏苏州)

  39. 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同上)

  40. 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河南开封)

  41.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江苏常熟)

  42. 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同上)

  43. 雪落有晴天。(湖南)

  44. 雪后易晴。(江苏常熟)

  45.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河北沧县)

  46. 腊月里三白雨树挂,庄户人家说大话。(内蒙古呼和治特)

  47. 夹雨夹雪无休无歇。(《田家五行》论雨)

  48. 雪打高山,霜打平地。(江苏无锡)

  49.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50.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51.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52.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53.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54.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55.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56.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

  57. 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甘)

  58. 大雪纷纷是丰年(川)

  59. 雪落高山,霜打洼地

  60. 先下大片无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豫)

  61. 先下小雪有大片,先下大片后晴天(鲁)

  62. 沙雪打了底,大雪蓬蓬起(赣)

  63. 落雪是个名,融雪冻死人(赣)

  64. 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晋)

  65. 今冬大雪落得早,定主来年收成收(川)

  66. 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浙)

41、二十四节气谚语及解释

  导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谚语正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气象,物象、 侯象等总结出来行之有效的经验。接下来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二十四节气谚语及解释。欢迎大家的借鉴!

  二十四节气谚语

  立春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雨水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

  惊蛰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春分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清明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谷雨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立夏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

  小满

  小满大满江河满。

  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芒种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夏至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夏至下雨十八河。

  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小暑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立秋

  六月六秋,早收晚丢。

  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迟冷。

  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

  处暑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白露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

  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

  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天晴必久旱。

  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秋分有雨来年丰。

  一场秋雨一场寒。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寒露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

  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

  霜降

  晚稻就怕霜来早。

  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层,蛰虫归屋去,准备过一冬。

  立冬

  立冬打雷要反春。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

  小雪

  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大雪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

  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

  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小寒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暖,立春雪。

  大寒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大寒不冻,冷到芒种。

  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二十四节气解释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42、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43、二十四节气冬至谚语大全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下面是义务恩米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冬至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精选冬至气象谚语:

  阴过冬至晴过年。(浙)

  冬至阴天,来年春旱。(鲁)

  晴冬至,年必雨。(鄂)

  冬至晴,春节阴。(辽)

  冬至晴,明年阴雨多。(桂)

  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皖)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湘、桂、云)

  冬至无雪刮大风,来年六月雨水多。(藏)

  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湘)

  冬至打霜来年旱(湘)。

  冬至有霜,腊雪有望。(浙)

  冬至有霜年有雪。(苏、鄂、川)

  冬至无雨一冬晴。(皖、鲁、川)

  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桂)

  冬至无雨过年雨,冬至下雨过年晴。(赣)

  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湘)

  冬至雨,小寒见霜冻。(湘、桂)

  一年雨水看冬至。(浙)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粤)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苏)

  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晋、鲁)

  冬至有雪,九九有雪。(陕)

  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湘)

  根据“冬至日”在月头、月中、月尾的位置,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

  冬至在月头,无被不用愁﹔冬至在月尾,大雪起纷飞。(贵)

  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桂)

  冬至在月中,无雪又无霜﹔冬至在月底,寒冷正二月。(苏)

  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桂)

  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没有火炉后悔。(甘)

44、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导语: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所独有的,它始于秦代,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歌,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45、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导语:中国有很多谚语,在古代人们没有天气预报的时候,常常就会通过二十四节气来判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很多的谚语,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小寒、大寒

  冬至

  冬至一见面,日子长一线

  小寒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暖,立春雪。

  大寒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大寒不冻,冷到芒种。

  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清明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谷雨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立夏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

  小满

  小满大满江河满。

  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芒种、夏至、小暑、立秋

  芒种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夏至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夏至下雨十八河。

  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小暑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

  立秋

  六月六秋,早收晚丢。

  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迟冷。

  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

  处暑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白露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

  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

  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天晴必久旱。

  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秋分有雨来年丰。

  一场秋雨一场寒。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寒露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

  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

  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霜降

  晚稻就怕霜来早。

  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层,蛰虫归屋去,准备过一冬。

  立冬

  立冬打雷要反春。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

  小雪

  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大雪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

  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

  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立春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雨水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

  惊蛰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春分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46、课外知识之二十四节气

现在马上就要到清明了,这里的“清明”可不是“清明节”的清明哦,因为它只是二十四节气中三月份的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都包括哪些,你们知道么?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学习!

课外知识之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 立春 雨水 二月 惊蛰 春分

三月 清明 谷雨 四月 立夏 小雨

五月 芒种 夏至 六月 小暑 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 秋分

九月 寒露 霜降 十月 立冬 小雪

十一月 大雪 冬至 十二月 小寒 大寒

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课外知识之二十四节气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47、小满的二十四节气谚语

  导语: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下面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关于小满节气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小满后,芒种前,麦田串上粮油棉。

  先种后浇较牢靠,先浇再种遭鼠咬。

  挖得深,盖得薄,结得棒子像牛角。

  播时拌种,幼苗喷药,防治技术要配套。

  串种技术严,苗足苗齐是关键。

  串种技术严,苗子难保全,株距难掌握,割麦不方便。

  串种时间要把关,低产麦田早,丰产麦田晚,一般麦收前十天。

  割前一日串,玉米也增产。

  麦前就把玉米套,麦后遇雨抗芽涝。

  麦后才把玉米耩,大雨来临就够呛。

  麦后才把玉米播,遇上暴雨就啰嗦。

  串得早,收得早,下茬小麦种得早。

  种得晚,收得晚,玉米小麦都减产。

  小满花,不归家。

  小满见新茧。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蚕老一个闪,麦熟一眨眼。

  蚕老不宜留,留下断丝头。

  牲口管理要认真,怀孕母畜最要紧。

  若要母畜把胎保,千万莫喂霉烂草。

  蜜蜂采粉把粉传,粮棉瓜果菜都增产。

  蜜蜂分有三类型,蜂王、雄蜂和工蜂。

  蜂王、雄蜂司生殖,工蜂昼夜忙做工。

  工蜂累,工蜂忙,采粉蜜,轮站岗,喂小蜂,造王浆。

  晴暖无风天,寻找粉蜜源。

  发现粉蜜源,回巢舞翩翩,群蜂得信息,蜂拥齐参战。

  蜂找蜜源,平地五千(米),升高一千,在此范围,奔波往返。

48、二十四节气冬至谚语集锦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因此冬至逐渐成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冬至习俗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冬至的谚语【1】

  1、冬在头,卖了被置头牛;冬在腰,冻死猫;冬在尾,冻死鬼。

  2、晴冬至,年必雨。

  3、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黑,指下雨)

  4、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5、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

  6、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

  7、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后悔没有火炉。

  8、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9、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10、冬至南风百日阴

  11、阴过冬至晴过年

  12、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13、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14、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

  15、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关于冬至的谚语【2】

  1、 阴过冬至晴过年。(浙)

  2、 冬至阴天,来年春旱。(鲁)

  3、 晴冬至,年必雨。(鄂)

  4、 冬至晴,春节阴。(辽)

  5、 冬至晴,明年阴雨多。(桂)

  6、 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皖)

  7、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8、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9、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10、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11、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12、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13、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14、 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15、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16、 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湘、桂、云)

  17、 冬至无雪刮大风,来年六月雨水多。(藏)

  18、 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湘)

  19、 冬至打霜来年旱(湘)。

  20、 冬至有霜,腊雪有望。(浙)

  21、 冬至有霜年有雪。(苏、鄂、川)

  22、 冬至无雨一冬晴。(皖、鲁、川)

  23、 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桂)

  24、 冬至无雨过年雨,冬至下雨过年晴。(赣)

  25、 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湘)

  26、 一年雨水看冬至。(浙)

  27、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粤)

  28、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苏)

  29、 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晋、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