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已经向核聚变发电厂下了一份购电订单。

对,你没看错,是核聚变

拿下这份新奇订单的,是一家名为 Helion 的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 2013 年,目前正致力于在 2028 年以前,建成全球首座核聚变发电厂

也就是说,与其说微软是在正经买电,不如说是在投资可控核聚变技术。

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

此次合作是 Helion 和整个可控核聚变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们对微软成为我们的首家客户感到非常自豪。这种伙伴关系推进了商业聚变能源入网的时间表。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Helion 最大的投资人,就是 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他也是 Helion 的董事会主席。

核聚变发电,微软和奥特曼再次联手了-编程之家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奥特曼已向 Helion 投资了 3.75 亿美元,这是他个人目前最大的一笔投资。

10 个月前,这位当前全球最受瞩目的 CEO,还曾在个人博客上,替 Helion 发过招聘广告。

核聚变发电,微软和奥特曼再次联手了-编程之家

奥特曼投资的核聚变初创公司

那么这家 OpenAI CEO 看好的可控核聚变初创公司,现在具体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资金方面,最近的一次公开消息是,Helion 在 2021 年底完成了一轮 22 亿美元的融资。该轮融资正是由奥特曼领投,投资方还包括 Meta 的联合创始人达斯廷・莫斯科维茨,彼得・泰尔的 Mithril Capital,和知名投资机构 Capricorn Investment Group。

技术方面,Helion 的技术路线比较独特。

核聚变发电,微软和奥特曼再次联手了-编程之家

目前,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常见的技术路线有两种:

一类是利用磁性约束来实现可控核聚变。大家经常听说的“托卡马克”,就属于这类技术。

另一类是惯性约束。一般来说,是通过激光点火的方式实现:用功率极大的激光束照射目标(靶丸),使丸中的燃料(氘和氚)形成等离子体。在极短时间内,这些等离子体粒子由于自身惯性作用还来不及向四周飞散,就被压缩到高温、高密度状态,从而发生核聚变反应。

去年 12 月,科学家首次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采用的就是激光点火方案。

Helion 选择的是磁性约束路线,但与托卡马克不同,他们的方案是脉冲非点火聚变系统

具体来说,Helion 正在开发一种约 12 米(40 英尺)长的等离子加速器,可以把氘和氦 3 加热到 1 亿摄氏度,使之形成等离子体。而后,使用脉冲磁场压缩等离子体直到发生聚变反应。

核聚变发电,微软和奥特曼再次联手了-编程之家

官方解释说,这样的方法可以使聚变装置变得更小,并使得根据需要调整输出功率成为可能。

Helion 自己还提到,氦 3 是一种难以获得的氦同位素。但它更为清洁、辛烷值更高,有助于系统保持小而高效。为了稳定地获得氦 3,Helion 已经获得一项专利,利用高效封闭燃料循环,在其等离子体加速器中,融合氘来生产氦 3。

2028 建成首座核聚变发电站

正如前文提到的,Helion 的目标是 2028 年之前建成首座核聚变发电站,并产生至少 50 兆瓦的电力(目前的核裂变核电站发电量能达到千兆瓦量级)。

计划发电量不大,但听上去仍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 Helion 创始人兼 CEO 大卫・柯特利(David Kirtley)对 The Verge 透露,和微软签署协议后,如果他们到时候搞不定,“会受到经济处罚”。

我们承诺能够构建一个系统,并将其销售给微软。

有意思的一点是,据说 Helion 的员工已经开始用 ChatGPT 来提高工作效率了。如果 5 年后 Helion 的计划真能实现,那某种意义上来说,ChatGPT 就能用上自己参与生产的电能了(手动狗头)。

核聚变发电,微软和奥特曼再次联手了-编程之家

那么,你觉得这事儿靠谱吗?

参考链接:

  • [1]https://techcrunch.com/2023/05/10/helion-microsoft-fusion-power/

  • [2]https://www.theverge.com/2023/5/10/23717332/microsoft-nuclear-fusion-power-plant-helion-purchase-agreement

  • [3]https://www.wsj.com/articles/tech-billionaires-bet-on-fusion-as-holy-grail-for-business-9a48a2ac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 (ID:QbitAI),作者:鱼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