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咏怀教案一等奖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山村咏怀教案一等奖-编程之家

1、小班诗歌学习活动公开课优秀教案《山村咏怀》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内容:《山村咏怀》

  活动目标:

  1.欣赏并学习古诗,发现古诗中十个数字的有序运用。

  2.通过观察和发现图片中数字和景物的关系,学习古诗。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古代农村景色的美。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反映古诗内容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古代农村景色的美。

  ★指导语:图片上有什么?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2.欣赏并学习古诗,发现古诗中十个数字的有序运用。

  (1)欣赏古诗。

  (2)引导幼儿发现古诗中十个数字的有序运用。

  ★指导语:诗中说了些什么?你认为这首古诗中很特别的是什么?

  (3)尝试朗诵古诗。

  3.了解有关古诗的典故和白描手法的运用。

  (1)倾听有关古诗的故事。

  (2)了解白描手法的特点。

  4.尝试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对句式的理解,仿编诗的内容。

  评析:

  诗人把十个数字按顺序写在四句诗中,描绘了古代农村的景色,用字不多,却渲染得很美,让幼儿学会感受咏景古诗一首。

  附诗歌: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2、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山村咏怀》教学设计

  目标:

  1、知道古诗内的数字,理解古诗大意。

  2、能够根据情景图示诵读古诗。

  3、感受故事的韵律,喜欢古诗这一表现形式。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重点:知道古诗内的数字,理解古诗大意。

  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数字是泛指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感知古诗中的数字。

  1、 教师诵读古诗,幼儿欣赏。

  2、小游戏:教师诵读古诗,幼儿根据内容快速找出“数字果实”。

  3、观看古诗结构图,感知古诗中数字的排列方式。

  二、理解古诗大意,解决活动重难点。

  1、通过动画理解古诗含义。

  2、图片引导幼儿理解理解古诗中的数字是泛指的意思。

  3、根据图示诵读古诗。

  三、延伸

  1、欣赏带有数字的古诗和带有数字的儿歌。

  2、鼓励幼儿收集带有数字的儿歌朗读并尝试创编。

3、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板书

咏怀古迹其三是通过描写昭君村,想到昭君歼于塞北不禁悲痛,以此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怀古迹其三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塑造的昭君形象。

2、掌握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

3、赏析怀古诗的基本步骤。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诗歌昭君的形象。

2、理解作者在诗中的情感。

3、赏析怀古诗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课时 :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她们分别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其中闭月指的是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指的是杨贵妃观花的故事,沉鱼指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而昭君出塞的故事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比如王安石的诗歌明妃曲,马致远的元杂剧汉宫秋。今天我们来学习被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2、解题

诗体:这是一组七言律诗。

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和诸葛亮。

主旨:借古迹来歌咏抒怀。

3、诵读诗歌,注意字音和节奏。

4、再读诗歌

就诗歌内容和注释概括昭君的一生。

王昭君出生于昭君村,天生丽质,后被选入汉宫,却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工,被画工丑化,不得汉元帝的召见。后来汉匈和亲,昭君远嫁匈奴,一直孤独终老,独留青冢向黄昏。

5、赏析诗歌

首联:点出古迹——昭君村。

(1)、学生读首联,说感受:气势非凡,先声夺人。

(2)、炼字(字面意+手法+句境意+情感)

“赴”:奔赴,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群山万壑的绵延不绝、雄奇生动和集结于荆门的惊天动地的气势。(3)首句和第二句协调吗?

常言说,钟灵毓秀,这样的灵山秀水必定孕育出优秀的人物。而王昭君命运不齐,时运不佳,流露出作者的怜惜之意。然而有人说,第一句写的太有气势,而第二句又是一位小女子。似乎不协调,真的不协调吗?大家思考这个问题,带到文末解决。

颔联颈联:概括昭君悲惨的一生。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内容。

昭君一离开汉宫就远嫁到北方的沙漠。最后,只留下了一座青冢,独自面对黄昏。曾经,汉元帝凭借画图来识别昭君的美丽,结果错过了昭君一生的幸福,让他在异域他乡孤独的生活了一辈子。现在每当夜月之时,人们仿佛听到环佩作响,原来那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

(2)、炼字。

“独”:实写青冢的孤零,虚写昭君远嫁漠北后生活内心的孤独。

“向”:与其说是青冢面向黄昏,不如说是昭君在异域他乡遥望故土,心系汉朝。

“空”:这个字大家下去自己赏析。

(3)、手法

这两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下的他乡。生与死的对比:活着的时候能够识别,却没有被识别出来,死去呢,不能回来,却回来了。这一一去一留一伤一死的对比,给我们写出了昭君命运的悲惨。

(4)、探讨昭君命运悲惨的根源。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王安石的《明妃曲》中写到: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可见,是皇帝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悲惨的命运。

尾联:点出主旨——怨恨

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琵琶:是胡地传入的一种乐器。经常弹奏胡地的塞外之音。后人同情王昭君,写了《昭君怨》等作品,于是在诗歌中,昭君和琵琶就密不可分了。

(2)、怨恨什么

一怨:春风面却不被识别——皇帝昏庸

二怨:去紫台连朔漠——远嫁匈奴,远离故土。

三怨:独留青冢,环佩空归——身葬漠北,归乡不得

(3)、探讨家国情怀

有人说,昭君去漠北做阏氏,相当于中原的皇后,地位尊贵。她为什么要怨恨呢?这里我们就得探讨一下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家国情怀。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管身处何地何时都心系故土。即使生不能返回故里,也愿死后能归葬故里。这是我们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熏陶的结果。这就是昭君怨恨的原因。再说,昭君还得忍受胡地的有悖于中原的风俗伦理的煎熬。但不能忍受,她也得忍受,一直到孤独终老。否则会使汉匈战乱不断。可见,昭君出赛不仅带去了中原文化,也带去了汉匈几十年的安宁。最重要的是为中国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这样一位坚强、心系故国的女子,难道算不上一位英雄人物吗?难道配不上那群山万壑吗?

6、探讨“咏怀”

诗人借古迹抒写了什么感情呢?

(1)、背景介绍

杜甫逗留长安十年,渴望得到皇帝重用而不得。曾经任过唐肃宗时的左拾遗,但又因上疏为房馆辩护,触怒唐肃宗而被贬。后来为躲避战乱又逃到成都,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草堂过上了几年相对稳定的日子。后来严武病逝,他又买舟回河南老家。最后,却病死在回老家的途中的孤舟上。

杜甫

才华横溢,怀才不遇——皇帝昏庸

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羁旅之愁

心系故土,有家难回——思乡之情

昭君

春风面,却不被识——皇帝昏庸

去紫台连朔漠——远嫁朔漠,远离故土

独留青冢,环佩空归——身葬朔漠,归乡不得

全诗借昭君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惆怅和漂泊无依之愁以及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7、总结怀古诗的赏析步骤

(1)、写了什么古人古事

(2)、抒发了什么情感

感慨盛衰无常

感慨国运衰微

抒发爱国之情

评价历史是非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建功立业的志向和抱负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骄奢淫逸

(3)、用了什么手法

借古讽今   怀古伤今对比    对仗   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  用典等

8、拓展阅读

下面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和亲功绩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瑜,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

9、课后作业

背诵默写诗歌

做配套练习册

上面就是咏怀古迹其三教案了,希望对你们的教学能够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多关注。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板书】相关推荐文章:

幼儿园大班堆雪人教案 堆雪人教案

登鹳雀楼教案 小学语文登鹳雀楼教案

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一等奖

有的人教学设计板书 有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

登高教案教学设计及板书一等奖 登高教案优秀教案

4、咏怀古迹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教案。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赴(fù)荆门明妃(fēi)朔(shuò)漠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⑦”环佩”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

  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

  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

  (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教案《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教案》。–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评点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满,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所以昭君的不幸,正是杜甫的不幸;昭君的怨,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管,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佩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八、布置作业

  就课文《杜甫诗三首》中的一首,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赏析文章。

5、《咏怀古迹》教案

教学目标1、 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 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 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教学难点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课 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诵读、联想释疑、品读鉴赏

教具器材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补 充

课前抽学生背诵《秋兴八首》,检查学习及复习情况。

一、 导入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看到标题我们应该猜得出来,《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昨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三、听示范朗诵,学生正音并认真品味诗歌情感。(幻灯链接)

明确诗歌风格:沉郁怨愤的感情。

四、学生齐读,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

明确: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五、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理解诗歌。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读出主人公了么?(王昭君)

2、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一个词。(怨恨)

3、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国母,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明确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佩空归月夜魂。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4、香溪水畔聪颖异常的那个女子,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明确:

群山万壑赴荆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6、佳句鉴赏 (这首诗歌当中,我认为有两句诗写得非常美,我自己很喜欢,不知道有没有同道中人?)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明确: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环佩空归月夜魂

明确: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7、《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六、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请我们轻轻地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想象长城外才盛开的那些清香,想象风沙呼啸的沙漠下,骑马壮的英雄,还有那,夕阳下的青冢,望向故乡。(播放蔡琴的《出塞曲》)

七、补充,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学以致用: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西 施 罗 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

1、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

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崔诗“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借景抒情、比喻)

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教学后记

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6、咏怀古迹其三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 写什么?(写景)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 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八、课外作业: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7、咏怀古迹其三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

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点拨之三】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点拨之四】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点拨之五】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点拨之六】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点拨之七】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八、课外作业: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8、咏怀古迹其三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教学难点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课内语文教学法

教具器材朗读带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漂泊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看到标题我们应该猜得出来,《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三、美读诗文(读):

1、欣赏课文录音。

2、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调与感情,读出韵味。

3、生利用文下注释自由轻声译读诗文,不懂得地方做标记。

4、学生齐读,(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

明确: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四、问——细读句子,体味情感。

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理解诗歌。(此处可由学生自由提问题,没有问到的师补充预设的问题。)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读出主人公了么?(王昭君)

2、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一个词。(怨恨)

3、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国母,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试)明确: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佩空归月夜魂。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4、香溪水畔聪颖异常的那个女子,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6、佳句鉴赏:学生自由鉴赏(这首诗歌当中,我认为有两句诗写得非常美,我自己很喜欢,不知道有没有同道中人?)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明确:“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环佩空归月夜魂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四、(再试)解决问题、共同探究诗歌主题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五、评——说出你学习诗歌的感受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请我们轻轻地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想象长城外才盛开的那些清香,想象风沙呼啸的沙漠下,骑马壮的英雄,还有那,夕阳下的青冢,望向故乡。(播放蔡琴的《出塞曲》)

作业(学以致用):

西施滩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西施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提示方向:

1、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

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崔诗“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借景抒情、比喻)

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9、《咏怀古迹》的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

  ②掌握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围绕中心分析细节材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王昭君的形象

  2.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析诗文:

  (出生地:昭君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1.释“壑”“赴”“荆门”“尚”“明妃”。

  “壑”:山谷,山沟。

  “赴”:奔向,投向。

  “荆门”:山名,位于湖北枝城市西北,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

  “尚”:还有。

  “明妃”:王昭君,西晋时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为明君、明妃。

  2.赏析“赴”字之妙。

  诗人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

  3.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大家认为如何?请依据下文并结合王昭君的生平,谈谈自己的看法。(放在赏析全诗后再解决)

  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

  (昭君一生的悲剧)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释“连”“向”“青冢”“紫台”

  “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2.比较杜诗对昭君一生悲剧的概括与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有什么不同?

  《恨赋》中的描写只侧重于明妃去时悲伤与相会无期、流落绝域的感慨。而杜甫的这两句诗,由“一去”(离别)到“独留”(死去),用时间的.跨度来展示昭君一生的悲剧命运;由“紫台”(汉朝)到“朔漠”(胡地),用空间的跨度来表明昭君远离祖国故乡的痛苦。“连”和“向”将时间空间加以连接,强化了悲剧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

  (再写不幸,兼写帝王昏庸)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1.释“省识”“春风面”“环珮”。

  “省识”:注释纷纭,有读作shěng,作“减”“少”解;也有读者xǐng,作“辨识”解。作无论哪种读法和解法,这句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春风面”通感手法,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2.这两句联写,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看法?

  正是因为元帝的昏庸,才造成了昭君魂魄空回的悲剧,表达了诗人对昭君悲剧命运的深深同情,也表达了对昏庸元帝的讽刺。

  3.诗人本人的命运与之有何相同之处?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千载遗怨)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释“作胡语”“论”

  “作胡语”: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有《昭君怨》一首、《王明君》一首,鲍照作《王昭君》二十九首,梁简文帝作《明君词》十三首,梁范静妇沈氏作《昭君叹》二首,均是后人同情怀念昭君的作品。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论”:诉说。

  二.总评诗文:

  1.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

  2.咏明妃诗多矣,沈归愚独推此诗为绝唱,一能包举其生平,二以苍凉激楚出之也。首句咏荆门之地势,用一“赴”字,沉着有力。

10、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教案《咏怀古迹》教案《登高》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3,背诵并积累名句。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二,教学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点读法

教学过程与步骤:

秋兴八首

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2,关于作品:《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历元年)、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

3,近体诗知识

(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4,诗歌鉴赏指要

(1.)基本要求:鉴赏诗的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基本要领:

①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②披词入情,激发感情。

③展开想象,探究意境。

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

④感受韵律,品味语言。

二,研读诗歌

全诗感情基调——孤独抑郁

整体感知

一、二联——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

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四联——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分析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

问:如何感受意境

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用豪迈、宏阔写出哀愁,既抓住景物特点,又融入自己情感,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问:丛菊两地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体现诗歌主旨,诗人此时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大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萧条,不觉得潸然泪下,联想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觉引发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忧国伤时。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

四,小结,这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课后反思:

咏怀古迹(其三)

一、整体感知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

诗歌的感情基调:沉郁,怨愤

首联:点出王昭君出生地,从侧面烘托昭君形象。

颔联:叙述昭君遭遇,正面赞扬昭君坚强性格。

颈联和尾联:指斥君王昏聩,侧面烘托昭君形象。

二、鉴赏要点

1.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王昭君

2.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怨恨

3.昭君怨恨什么?

诗眼:“怨恨”:“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空归月夜魂”)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汉元帝的昏庸糊涂的怨恨(“画图省识春风面”)

4.题为“借古咏怀”作者有怎样的怨恨?联系背景。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板书: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板书:群山万壑——坚强性格的象征——侧面烘托昭君形象

6.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三,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例子: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弄清史实——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2)体悟感情——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3)分析技巧:两首诗有何不同之处?

杜牧诗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设想做证据宣扬了百折不挠的精神,颇有积极意义;王安石的诗先分析项羽面临的形势,再针对杜诗的说法,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

小结: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四,课后反思:

《登高》教案

1、题解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灾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明确诗歌意象特点

风——急

天——高

猿——啸哀——孤独无依、漂泊痛苦

渚——清(意境凄凉)

沙——白

鸟——飞回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落木——无边,萧萧,下——生命之短暂(沉郁)

长江——不尽,滚滚,来——时间之永恒(高昂)

感受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情怀:豁达、坦荡、开阔的胸襟

3,问:诗三、四两联是抒情,有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万: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作客:客居他乡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

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

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苦:是极度;极度(痛恨两鬓染霜)

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三,诗歌鉴赏方法总结:

移情入境法: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四,方法实践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11、高二语文《咏怀古迹》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

  1.注音

  万壑(hegrave;)赴(fugrave;)荆门明妃(fēi)朔(shuograve;)漠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简析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昭君村,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

  “青冢”,指王昭君墓,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之恨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

  “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所以昭君的不幸,正是杜甫的不幸;昭君的怨,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12、咏怀八十二首教案一等奖

  【任务性预习】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分别提取2—3个关键词或短语,并说明关于作者你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等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文选》李善注引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于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能力提升】

  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是如何紧扣一个“独”,凸现一个“忧”?

  这首诗紧扣一个“独”字,选择如水月色、拂衣寒风、悲鸣孤鸿、盘旋宿鸟等形象,描绘出清冷而凄迷的夜景图,渲染出冷漠枯索的气氛。清冷的自然景色衬托孤独者的伤感和愤慨,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而诗人夜不能寐、起坐弹琴、徘徊忧思,直接表达了痛楚忧伤的孤独感,幽深而难以名状的愁绪。

  这首诗还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起坐弹鸣琴”、月光徜徉、清风吹拂衬托如磐黑夜的死寂、深重。茫茫夜色笼罩一切,象征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承受的重压,凸显诗人的忧伤和痛苦之沉重。

  2、结合阮籍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谈谈你对诗人“忧”的理解?

  阮籍所处政治现实极其残酷:司马氏与曹魏统治者夺权斗争激烈。他们大量杀戮异己分子,政治气氛极为恐怖;竭力提倡儒家礼法,道德虚伪现象严重。知识阶层的精神痛苦尤为尖锐、深刻。阮籍本人处境亦十分艰难:曹魏、司马氏两种势力都极力拉拢他。他对司马氏高压统治十分不满,不能公开反对,只能醉酒佯狂躲避矛盾。《夜中不能寐》表现了诗人在黑暗现实里的苦闷心情、看不到希望的忧思。

  【我的问题】

  阅读中,你有哪些疑惑?怎样的联想和感受?请写在下面,准备与老师同学讨论。

  提示:可从字词理解、内容把握、表现手法、情感主旨等方面提问,也欢迎提出其他问题。

  【我的研究专题】

  1、古代诗歌中的“愁绪”梳理

  结合“推荐作品”(阮籍的感时伤怀、陶渊明的时光易逝壮志难酬、李白的怀古伤今、李清照的离愁别恨)

  2、解读阮籍的人格悲剧:

  是时,司马氏与曹氏的权利争斗几乎贯穿这一时期的终始,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残酷斗争无疑将整个社会推入了黑暗的深渊,文人这一敏感的特定阶层在面临这一残酷的现实环境中,其建功立业的机会不但被剥夺,而且其政治信念和伦理理想也遭到彻底的摧毁。

  阮籍是人格颇为复杂且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心”与“迹”有异,“才”与“性”相离;行为上“慎”与“狂”兼具,“真”与“伪”同体;作品则外在风貌与潜蕴内质有别,以至相悖。全面而准确地把握阮籍的人格悲剧,也就成了客观公正评价阮籍的前提和关键。

  3、诠释阮籍独特的人格魅力

  阮籍是个不拘礼法但心地坦荡高洁之人,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外形放浪不羁如浪子而心地高洁坦荡如长天白云的人格魅力。

  4、品味阮籍的酒与泪

  阮籍以放诞纵酒为朝隐的同时,内心流着伤痛的血,他的爱与绝望,灵魂深处的苍凉与深沉,在那个花间飞血的时代是如此绚丽。于是自残式的狂饮每化作穷途之哭,“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阮籍的穷途之哭,哭出了士人千般痛苦和万般无奈,哭尽了历史的困惑和时代的悲凉!其痛苦在于,想归隐不能,想和光同尘不能,想尽孝不能,想保持内心淳正亦不能。他才高,比兴借喻,纵论古今;他气傲,不谄媚,不阿谀,危言危行。然而,魏晋的烽烟湮没了他的才、他的识。一车一人,独行苍茫大地,车上载着酒,泥路高低不平,车颠簸着,突然马停了,他睁开醉眼一看,路走到了尽头。前无去路,后无聊赖,泪水无端夺眶而出,接着声声抽泣,而后滔天号啕,歇斯底里,响彻荒郊野外,一时千禽尽哭,万木同悲。

  阮籍站起来了,不是凭借武功,不是依靠呐喊,很难想象,他的武器竟然是酒。酒,让阮籍在醉态中抗拒着这个时代的无序,也正是酒的乱性,梳理着阮籍内心深处的文化人格,那身影也因之挺立起来,最接近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人格的本真。 便终生逃于酒,恋于酒,酒成了他的生命水和忘情水,但酒果能忘情吗?只怕酒入愁肠,化成悲苦绝望的血和泪!王恭曾让王忱比较一下阮籍和司马相如,王忱说:“阮籍胸中郁积不平,须用酒去浇它。”因这一浇便冲淡了那济世的雄心,因这一醉便消释了那万古的愁怅。于是,在酒垆少妇的花裙下,他醉了;至爱母亲的丧礼上,他醉了;日暮途穷的绝壁上,他醉了;朝廷议事的大堂中,他醉了;刀光剑影的军营中,他醉了;蜿蜒流转的小河边,他醉了??醉眼看到的宇宙是瘦的,天地是小的,而杯中乾坤浩大,壶里日月悠长。他用酒浇灌了他的生命之花,那花香飘了千年,你看他:在明月下以明月入酒,醉里便把世情辨明了。在轻风中以轻风入酒,醉里便将王侯看轻了。在秋水边以秋水入酒,醉里便让愁思冰释了。在荒野里以荒野入酒,醉里便使壮志空荒了。

  5、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中国古代文人的活法。

  请收集并阅读相关诗文,看中国古代文人面对不幸与强权时所持的人生态度。

  从屈原投江殉国到陶渊明归隐田园,再到阮籍饮酒自封,我们看到是历史的悲哀,看到的是忠贞的苍白。无情的风雨,吞噬了多少栋梁之才,可恶的乱世,撕毁了多少忠良美梦!历史功过,谁来评说?

13、《咏怀古迹》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 写什么?(写景)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 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八、课外作业: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14、咏怀古迹其三教案一等奖教学设计一等奖(高一必修三)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怀古迹(其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意象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吟咏昭君同时寄托的深沉悲慨。

  教学方法:预习法:诵读法;揣摩法。

  教学准备:课件与视频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名人导入三峡风光,地杰人灵。荆楚之地,湖北秭归,不仅孕育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也生长着一位倾国倾城的姑娘,她就是王昭君。(板书课题)

  诗人回眸杜甫,字子美。亲历“安史之乱”,诗怀忧国忧民。人称“诗圣”,赞誉其“穷也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怀,褒扬他登峰造极的七律艺术。

  背景剪影因好友严武突然病逝,失去了生活依靠的杜甫离开了成都草堂,乘舟沿江直至夔州,绘山川之壮阔之美,抒忧国忧民之思。

  初读感知

  1.视频朗读。

  2.集体朗读(配乐)。

  3.自由朗读,思考:

  1)诗人从哪些方面追怀王昭君的故事?

  2)故事中你读出了王昭君哪些情感?

  3)诗人咏怀王昭君的用意有哪些?

  精读揣摩

  一、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钟灵毓秀之乡,山水奔腾之势,为昭君村的展现勾勒出阔远壮盛的背景,表现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的身世遭遇,突出其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联的特殊性。

  赴:极富动态和气势,表现了荆门山的雄奇美丽,引出昭君的不同凡响。

  二、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为了祖国民族的安宁和平,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大漠的征途,昭君用美丽的青春和生命维系着中原与匈奴几十年的友好往来。

  紫台:壮丽繁华的汉宫朔漠:荒寒萧索的.大漠

  青冢:青春容颜的埋葬黄昏:黯淡无边的凄凉

  艺术效果:色彩鲜明,两两对应。

  一“连”字诉说了昭君关山迢递的迷茫凄伤与生命荒寒的岁月悠长;

  一“独”字勾勒出昭君背影的孤独寂寞,寓形象于意象之中,两相衬托,旷古凄凉;

  一“向”字透露出永恒的怅恨,以渐进的动态感传达了玩味不已的神韵。

  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貌若天仙却不受宠幸,被遣匈奴仍怀念故国;生命已逝却魂归故乡,清冷幽寂只闻环珮作响。

  画工的颠倒妍媸,元帝的昏庸大意,造成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一个“空”字流传着昭君绵绵不尽的深沉遗恨。

  四、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琵琶声响,亘古悠长;挥泪泣血,幽怨情长。王嫱,不仅是一个深明大义舍小为大的和亲使者,而且是一名日夜思乡借曲抒怨的悲苦宫女。这才是血肉丰满真实可信的明妃,才是有性格有情结的中原姑娘。

  怨恨:诗眼。一怨元帝昏庸,二怨远赴他域,三怨终老番邦。

  千百年中世代累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和乡土最深厚的共同情感在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身上表现的尤是深沉悲凉。

  写作用意

  借古抒怀:诗人着眼昭君被统治者所远遣所抛弃的那种悲慨和寂寞孤独,借她想念故土夜月归魂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课堂小结“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表达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悲。

  板书设计

  昭君杜甫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异域终生空归环珮西南漂泊有家难归

15、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咏华山教案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⒉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中第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复习。

⒈认读词语。

⒉听配乐朗诵。

三、读讲课文,品味华山的高。

⒈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多媒体出示图一,指导看图,引导学生用“什么时候,谁去干什么?”句式说图意,课文是怎样写的?

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⑶了解叙事方法。

⑷练说:你能用“什么时间,谁跟谁去干什么”说句话吗?

⑸齐读第一自然段。

⒉精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自由读这两节课文。

⑵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多媒体出示图二,指导看图。

②设疑:爬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呢?

③指导朗读.

④此时,他们会发出怎样的惊叹?

相机出示句二、句三:啊!华山真高哇!竞读齐读

⑤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相机出示句四、句五。

a指名读句子。

b质疑问难。(多媒体出示图二,指导看图理解)

c设疑:从这两句话,你品味出华山的什么特点?

d齐读句子。

⑥谈话:相机出示句六。点拨:“情不自禁”

⑦学习古诗:

a指名读。

b小组学习:要求: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请找出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找一找,并用“”划出。(师巡视)

c指名读句子,点评。

d质疑问难:

e诗文分组对照对应朗读。

f指导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义。

g竞读古诗。(评价)

②延伸:这首诗好在哪?这孩子是谁?当时几岁?

⒊齐读第四自然段。相机进行思想教育

三、课中休息。

四、齐读全文。看板书、总结课文。

五、课中巩固

⒈竞背古诗。

⒉课外延伸:

⑴多媒体出示动画:欣赏华山的风光。

⑵收集有关华山的资料。

⒊指导书写生字:沿、顶、除

附板书:

22咏华山

白云低

红日近

高除了……都……

艰难地爬登

16、咏雪教案一等奖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的《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咏雪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教学内容]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咏雪》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大雪纷纷,谢太傅以此为题要求子侄辈作诗,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

  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

  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简介

  《世说新语》简介

  三.正文

  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品读《咏雪》

  1.题目解说:“咏雪”即歌咏白雪,歌咏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和线索,以“咏雪”为线索,表现了三个人的文学功底和才华,尤其突出表现了谢道韫的才华。

  2.重点字的读音(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多媒体显示:

  俄而 é 雪骤 zhòu

  差可拟chànǐ 无奕女 yì

  (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3. 读准节奏

  多媒体显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齐读并指导学生明确根据文意来读准节奏)

  4.重点文言词含义

  多媒体显示: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古泛指子侄辈,今指儿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比不上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5. 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6.重点语句的翻译

  多媒体显示:

  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请学生回答)

  7.梳理内容要点

  多媒体显示:

  时间:寒雪日

  地点:谢太傅家

  人物:谢太傅、儿女(胡儿、谢道韫等)

  事件:咏雪

  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 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8.学习心得

  学生讨论总结

  9.师引导总结主旨

  (1)文中“公大笑乐”有如下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10.主旨

  多媒体显示: 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17、咏华山教案教学设计

《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⒉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中第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复习。
⒈认读词语。
⒉听配乐朗诵。
三、读讲课文,品味华山的高。
⒈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多媒体出示图一,指导看图,引导学生用“什么时候,谁去干什么?”句式说图意,课文是怎样写的?
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⑶了解叙事方法。
⑷练说:你能用“什么时间, 谁跟谁去干什么”说句话吗?
⑸齐读第一自然段。
⒉精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自由读这两节课文。
⑵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多媒体出示图二,指导看图。
②设疑:爬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呢?
③指导朗读.
④此时,他们会发出怎样的惊叹?
相机出示句二、句三:啊!华山真高哇!竞读齐读
⑤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相机出示句四、句五。
a 指名读句子。
b 质疑问难。(多媒体出示图二,指导看图理解)
c 设疑:从这两句话,你品味出华山的什么特点?
d 齐读句子。
⑥谈话:相机出示句六。点拨:“情不自禁”
⑦学习古诗:
a 指名读。
b 小组学习:要求: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请找出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找一找,并用“”划出。( 师巡视)
c 指名读句子,点评。
d 质疑问难:
e 诗文分组对照对应朗读。
f 指导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义。
g 竞读古诗。(评价)
⑶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多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点评),表演读。
②延伸:这首诗好在哪?这孩子是谁?当时几岁?
⒊齐读第四自然段。相机进行思想教育
三、课中休息。
四、齐读全文。看板书、总结课文。
五、课中巩固
⒈竞背古诗。
⒉课外延伸:
⑴多媒体出示动画:欣赏华山的风光。
⑵收集有关华山的资料。
⒊指导书写生字:沿、顶、除

附板书:
22 咏华山
白云低
红日近
高 除了……都……
艰难地爬登

本文来源于yuwen.chazidian.com,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18、咏华山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咏华山(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华山的高。

  2.了解咏齐情不自禁称赞等词语的意思。正确、规范地书写华、岁、齐、。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预习作业设计

  读通课文,圈出生字词

  学程设计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1、生背诵学过的古诗

  2、听老师来背《咏华山》

  3、出示课题,齐读《咏华山》

  二、理解课题

  1、看图,说说对华山的初步印象

  2、读好句子啊!华山真高哇!

  3、知道课题中的咏就是歌咏、赞美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

  (1)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沿着山路艰难宋代寇准七岁与齐山腰间情不自禁吟诵称赞华山山顶

  (2)再读音准,指名领读,领读者要提醒音准。

  (3)出示词组进行检查。

  (4)理解部分词语,当学生一下子无法理解,可以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让学生多读几遍,再理解。

  2、读好古诗

  3、了解文包诗

  4、分自然段读课文

  5、出示:寇准,领读,分男女生读

  四、引导发现,指导写字

  1、学习山字头,记住岁

  2、观察比较华、齐、岁看看在田字格中的写法

  3、给字找朋友

  4、描红临帖

  版块一

  1、小朋友,我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谁愿意来背两首的?

  2、小朋友们能背这么多古诗,真是太了不起了,老师也忍不住想来吟诵一首,欢迎吗?(师背《咏华山》)

  3、你们想学这首诗吗?这首诗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出示课题)谁来读课题?

  板块二

  1、瞧,这就是华山。(出示图片)谁来说说你对华山的印象。

  2、是呀,课文中就有一句:(出示句子:)啊!华山真高哇!

  3.有个小孩也曾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由衷地赞美华山。这里的咏就是歌咏、赞美的意思。

  4.这个小孩是谁呢?他是怎么赞美华山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好吗?

  板块三

  1、首先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找到老师背的这首诗,把它多读几遍。来,打开书,翻到137页,开始吧。

  小结:当我们一下不知道词语的意思时,我们可以放到文中、句子中去理解,这就叫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2、小朋友读得真投入啊,谁能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我们一起来读!

  3、这首古诗是包含在课文中的.,这就叫文包诗。

  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自然段,而是和前面的一段话连在一起,属于一个自然段(出示整段课文)谁能把这个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

  4、这么难读的一个自然段你都能读的这么好,这是太了不起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5、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你读得真响亮,第三自然段谁来读?读的真流利啊,第四自然段呢?

  6、读得真认真,大家听仔细了吗,这首诗是谁写的?

  7、是啊,当时才7岁的寇准在登华山时,看到华山那么的高,情不自禁的吟了一首《咏华山》,受到了先生的夸奖。

  板块四

  1.出示生字:岁

  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学习新偏旁山字头,比较山字头和单独写的山。

  2.观察三个生字卡片上的字,华、齐、岁,有什么发现?同样是上下结构,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组词

  4.描红临帖

19、咏华山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板)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4课《咏华山》

  教材解读:

  《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才华。文包诗分文和诗两部分,编者旨在让学生借文悟诗,诗文联系,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学习古诗,理解诗意。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并提供了与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和作者情况。课文还配有情境图,再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已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

  3、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价值上指明航向。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读不写。认识2个偏旁。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词。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

  《山高水流》古筝磁带、图片、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本课共分2课时,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欣赏感悟;巧设关卡,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二课时配乐范读,进入情境;朗读交流,感悟课文;背诵表演,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五岳是指哪五座山,你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华山的美景。

  2、出示华山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华山美景,初步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

  3、畅所欲言,说说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4、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咏华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想通过谈话、图片、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

  二、巧设关卡,学习生字词。

  想去华山细细游览吗?你们还必须闯过三关:第一字音关,第二字形关,第三写字关。咱们比比看谁最先通过三关。

  1、字音关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自学生字。

  ⑶小组内过关,由小组长带领组员一一认读过关。

  ⑷集体朗读、正音。

  2、字形关

  ⑴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⑵同桌交流学习方法。

  ⑶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写字关

  ⑴交流怎样才能写好这7个生字。

  ⑵老师友情帮助,在田字方格中范写、指导。

  ⑶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先通过闯关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再闯关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咱们现在就走进课文,去领略华山的美景吧!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准,初步领略华山的雄伟。

  2、指名朗读课文,及时纠正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3、小结:今天许多小朋友靠着自己的聪明与努力来到了华山。

  (设计意图:我们知道课文不读熟不开讲。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读,做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四、朗读交流,感悟课文。

  1、师在《高山流水》的古筝乐曲中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我想把自己最拿手的本领献给大家,我最拿手的本领就是美美地朗读课文,请小朋友们来当小评委,好吗?

  2、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3、学着教师的样儿也美美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4、把你读懂的告诉给同桌的小朋友。教师边巡视,边与学生交流感受。

  5、全班交流。边说边读、贴、找,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预设一:我读懂了华山真高哇!

  ⑴你真聪明,这么重要的内容一下子就读懂了。

  ⑵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⑶华山到底有多高呢?猜猜。

  ⑷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华山,他有五座山峰,其中南峰最高,大约2000

  多米,相当于700多层的楼房高。

  ⑸谁来读好这一句,让我们感受到华山很高很高。

  ⑹指名读,师生点评。

  预设二:登上这么高的华山,看看周围的风景,一定很迷人。咱们跟随他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华山的风景吧!

  ⑴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⑵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像:你们看到了什么?

  ⑶师生共同创作美丽的华山风景图。

  教师先贴出华山主峰图,请学生贴出太阳、白云以及远远近近的山。边贴边讨论太阳、白云、远远近近的山应该贴在哪里最适当。教师引导学生边贴边读课文中相应的语句,以便来确定图所贴的位置。

  ⑷感情朗读这两句,读出华山的美与高。

  预设三:我读懂了是寇准写的这首诗。

  1、你从哪儿读懂的,读给大家听听。

  2、还有谁想读好这句话?有感情朗读。

  预设四:寇准写的这首诗,你们喜欢吗?

  1、出示古诗《咏华山》。

  2、指名朗读。

  3、发现秘密,理解诗意。

  小朋友们,这篇课文中藏着一个秘密呢?想发现它吗?读读这首诗,再读读这两句。(除了蓝天,)你发现了什么?

  4、同桌交流。

  5、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这两句话说的内容就是这首诗的意思。

  6、师生接对朗读,教师读描述的语言,学生接对古诗中的有关诗句。

  (设计意图:首先与学生拉近乎,这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简洁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既能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感染了学生,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同时,学生们也受到了美的熏陶。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感受到华山的高与美,也感受到寇准的聪明与才智。然后,让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的意思。

  这样的设计,看似散,实质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也不是旁观者,他是引领者,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在读中悟,贴中悟,并把所悟到的感受再通过朗读、交流表达出来。用发现秘密引领学生体会古诗的意思,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背诵表演,树立志向。

  1、寇准写的这首诗好吗?先生是怎样夸奖他的?练习背诵课文,准备表演。

  2、一生当先生,一生当小寇准,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

  3、评议演得怎么样?

  4、寇准写这首诗时多大呀?哟,比你们还小,想对他说点什么吗?

  5、教师小结:如果我们把平常所看到、想到的及时写下来,你也会成为出色的小作家的。

  (设计意图: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通过表演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寇准的聪明、有才华,激发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六、拓展延伸,走向课外。

  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我还带来了一件礼物送给大家。

  1、到抽屉里找一找。

  2、这是我喜欢的四首关于山的古诗,推荐给大家,挑一挑,选自己喜欢的读读。

  3、关于山的古诗还有许多,课后你们也可以去搜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使学生知道还可以从其他渠道学到古诗,语文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

  自我评点:

  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诗意更是难上加难,文包诗这种新的课型解决了这一难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引领学生理解文包诗的特点,是本课设计的重点。

  为突破这个重点,在设计中我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零距离的交流

  营造师生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在设计中,我利用语言、动作、神态,与学生尽情交流,有时甚至跟他们故意拉近乎。努力实现与学生零距离的交流。

  二、情境中的对话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努力创设各种情境,与学生在情境中对话。首先利用图片把学生带入华山的美景中。接着让学生跟着寇准登上华山,感受华山的高与美。最后又让学生在优美的图画、动听的乐曲声中朗读课文,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三、激情下的乐学

  为了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我通过有感染力的语言、优美的画面、欢乐的活动、精彩的表演,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位学生在激情下学习,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投入、专心。尤其是字词学习这个环节,让学生闯关、竞赛,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了提高学习的实效性,让学生分组过关,由组长把关。这样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踏实,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0、咏怀古迹教学反思

  整节课比较失败,时间把握不到位,还需要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古诗的教学,更多的是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而不是老师的展示。在这一节课中,我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一、课堂时间的掌握

  在这一节课中,我需要掌握到每一个点运用的时间,不要心急,也不要怕上不完,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一节课是失败的,整节课我就运用了30分钟,速度比较快,因为怕上不完的缘故,所以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导致剩余时间太多。

  二、学生的参与力不够

  学生没有参与其中,就是自己的教学,我应该清楚,“一堂好的课不在于老师上得多好,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所以这一节课,我是失败的,我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没有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就是自己带着他们走,这是不可取的,需要多给他们时间,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的在学习中成长。

  三、语言表达的失误

  在王昭君和杜甫的相似点上,我表达成了他们之间的对比,这是不对的,他们之间没有对比,更多的是一种同病相怜,在这一点上,我表达失误。以后还需要改进和加强。

  四、内容安排上的问题

  这堂教学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抓住一点会比较好,应该着重在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方面,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所以在鉴赏方面多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回答,或者书写会更好,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鉴赏诗歌的能力,又可以规范他们的答题思路。

  所以,这一次的教学是失败的,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改进,因该以学生的学为主。

21、咏怀古迹教学反思

  每一次读杜甫的诗,既是一种美的享受,又有一种被感动的感觉。特别是杜甫晚年的诗,充满了漂泊之苦、家国之思。以前,在读杜甫的《咏怀古迹》之时,就觉得这首诗非常美。现在做了老师,教完这一首诗后。我的感觉又不一样了。以前只是停留在字面理解上,现在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在教学之时,我是逐句进行引导分析的。第一句,群山沿河赴荆门,写出来一种磅礴的气势。教学之时,我问学生,王昭君是一个女子,而次句写的是如此的气势磅礴,好像与王昭君女子的身份不相吻合。如果王昭君是一个男子,是一个大英雄,那么,格调就相吻合了。我也不急于解释,而是让学生讨论。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在这种情况下,我做了讲析,昭君出塞,给汉朝和匈奴带来了四十年的和平。在杜甫的心中,王昭君就是一个英雄,而且是一个大英雄。所以这句诗的格调与王昭君的身份绝对吻合。所以,这一句诗足以看出杜甫对王昭君的崇拜之情。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紫台”是皇宫,“朔漠”是塞外大漠,“紫台”是汉元帝居住的地方,“朔漠”是王昭君所去的地方。“紫台”是歌舞升平的地方,“朔漠”是苦寒之地。教学中,我问学生:为什么把“紫台”与“朔漠”放在同一句来写?学生经过思考之后,有学生回答出来,是为了对比。我接着追问,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有何目的,学生们经过思考之后,有学生回答:是为了把汉元帝与王昭君进行对比。我接着追问:把汉元帝与王昭君进行对比又有何目的,学生中有人回答到:是为了说明汉元帝是把自己的平安幸福建立在王昭君痛苦的基础上。表达了对汉元帝的讽刺之情,对王昭君的同情之情。我对这位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对这一段的`问题的设置和提问我比较满意。

  独留轻重向黄昏,我问学生,“独”字传达出怎样的信息,有学生回答,独字写出了昭君的孤独。我对于学生的回答表示了肯定。我接着问:“青冢”传达出了怎样的信息,学生经过思考你,依然回答不上来,此时,我做了讲析,青冢就是埋葬王昭君的坟墓,王昭君生前孤独,有家有国不能回,死后,埋入孤坟青冢之中,依然孤独。此情此景,让我们这些有感情的人对我那个昭君岂能不心生同情。次句依然表达出诗人对昭君的同情之情。

  画图省识春风面,次句是对汉元帝在选妃之时只看图画,不看真人的荒唐做法进行讽刺。讲析起来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接受。环佩空归月下魂,在分析这一句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在一个明月之夜,王昭君的孤魂回到故乡秭归,来看望她的故乡,她的亲人。我让学生谈一谈此时此刻王昭君的感受,并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同学说得非常动情。我感觉,效果的确不错。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在讲析这两句诗,我提问学生,其中的“怨恨”仅仅是王昭君的怨恨吗?如果不是,那么还包括谁的怨恨,经过大家的讨论,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怨恨”二字不只是王昭君的怨恨,还包括作者自己的怨恨,还包括王昭君同情者的怨恨。他们怨恨以汉元帝为代表的那些当权者的有眼无珠。使才貌双全的王昭君沦落胡尘。

  最后,我对全诗作了总结。我们常说“郎才女貌”,王昭君的怀貌遇和杜甫的怀才不遇实质是一样的。杜甫实际上是通过写昭君的不幸遭遇来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杜甫写这一首诗时同情昭君,后人在看这首诗时不仅同情昭君,同时也同情杜甫。

  通过这首诗的教学,我深有感触,语文老师在教学之时绝对不可象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一样一言堂,无论如何要启发和引导学生。一定要让学生的心动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形成深刻印象,才能够全身心投入,才能够感兴趣,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咏怀解释及造句

  咏怀拼音

  【注音】: yong huai

  咏怀解释

  【意思】:用诗来吟咏抒发心中的感想。抒写个人怀抱的诗作,多以此为标题。

  咏怀造句

  1、第二章论述《咏怀诗》的内在情感线索与文人化的关系。

  2、而咏怀诗与咏史诗虽有交叉,却异大于同,是两种不同的诗歌类型。

  3、论文正文共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了《咏怀诗》的版本、诗题、组诗、写作时间、四言与五言的关系等基础性问题;

  4、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咏怀诗》具有重要的地位。

  5、其五言《咏怀诗》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创作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6、王维的诗作类型包含山水田园诗、禅诗、咏怀诗、边塞诗、应制诗、赠答诗、送别诗、悲悼诗和杂诗。

  7、但我要说的,是全世界忠实的粉丝团成就了我,让我有机会体验JackBauer的生活冒险,为此我咏怀感激。

  8、建安诗人确立了咏史诗以史咏怀的传统,使其抒情性得以凸现;

  9、魏晋士人的游览作品中有很多游仙内容的描写,实为咏怀,表达了士人超越现实、摆脱苦闷的渴望。

  10、这也是82首《咏怀诗》所诠释出的他的人生。

  11、阮籍《咏怀诗》是魏晋诗歌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12、第二类是咏怀诗;

  13、他的诗以咏物、咏怀诗为主,描述了其隐居生活环境,表达了他淡泊独善的追求;

  14、在《咏怀诗》中,阮籍常常通过很多路意象和远游举动的描写来表达其无望的情绪。

23、咏怀古迹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所以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进而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总体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在课堂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但在引导方面稍显不足。我认为学生以前学过此类诗歌,理解起来应该难度不大,因此备课时忽略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比如诗歌中非正常语序的诗句,没能及时点拨到位,使得学生理解起来不那么轻松。

  2、课堂提问与点拨学生回答方面有明显欠缺。提问缺乏艺术性,有点简单直接,导致学生回答的质量也不高。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是有些同学的回答质量不高,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是帮助学生能力提升的好时机,或者追问,或者引导他查找自己回答的漏洞,进而完善答案。显然在这方面我所做的不到位,拘泥于课堂预设,对学生引导不足,以至于同一个问题,接连几个学生的回答都只打擦边球,甚至是答非所问。

  3、课堂语言不精练,有些拖泥带水。有的同学回答的已经比较精彩、到位了,这时候不需要再重复,但我总怕有学生不明白,还要反复说上一两遍,使得课堂容量不大,有时候还会让学生有一种依赖心理,不认真听同学的回答,单等着老师再作总结。

  4、课堂应变能力有待提高。高一(1)班一向课堂上比较积极活跃,且常常发言会带给我一些惊喜,所以我对他们的期望值有些高,忽略了诗歌理解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当这节课上出现有些同学的回答不尽如人意时,我就缺乏耐心了,表现有些急躁。

  从一节课中看出我平常上课时遗留下来的缺点,这再次提醒我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4、咏怀古迹教学反思

  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首先用古代对联:“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引出王昭君,导入新课。

  然后介绍《咏怀古迹》五首,内容所涉及的五个人物,表明作者借古人古迹抒发自己的情怀。

  接着朗诵诗歌,重点点拨六个词语:尚有村、一去、省、空、春风面、环佩,让学生结合注释感知全诗,思考点明主旨的词语是什么。

  接着赏析全诗:

  首联:点明昭君村的位置,群山奔赴、三峡壮丽———-钟灵毓秀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远嫁大漠、葬身异域——悲凉萧瑟

  颈联:揭示昭君悲剧的根源,埋没宫中、葬身塞外——怀才不遇

  尾联:写王昭君的怨恨,昭君虽死、其怨难平—点明主旨

  最后把杜甫和王昭君的命运进行对照:

  昭君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佩空归——千载之怨

  诗人才华横溢入朝见妒不分忠奸无辜遭贬漂泊西南有家难归——-深沉怨恨

  教师总结:诗人借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对比鲜明借古讽今。而且我应当先了学生需要什么,知道什么,能够接受什么。根据学生来准备适当难度的教学方案,而非想当然地脱离实际地闭门造车,这是我在教学上存在的误区。另外,在上完一节课后,我应当多与学生交流,听听他们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从而做出改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更快。

25、咏怀古迹教学反思

  一、上课背景

  1.《咏怀古迹》(其三)是典型的咏史诗。我查阅了初中教材,仅仅《潼关怀古》这一咏史诗歌选编人教材。仔细比较,《潼关怀古》和《咏怀古迹》(其三)的阅读方法还是有差异的。所以,真正对于咏史诗的认识了解,是从本节课开始。

  2.高一学生学习诗歌的历史悠久,但真正独立地阅读诗歌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初中的诗歌较浅易,以老师解析为主。中考考的是课内诗歌,学生自主阅读赏析诗歌的意识较薄弱,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

  3.诗歌语言的跳跃性等特征,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加之学习必修三时学生刚进入唐诗的学习,他们对诗歌阅读的方法、诗歌的常识掌握了解不多,诸多原因,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困惑。

  二、我的设计前提

  考虑到《咏怀古迹》(其三)理解难度不大,诗歌蕴含的情感也并不高深,所以,我在课堂尝试着让学生自主阅读,把握诗人的情感。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调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我设计的依据是:

  ①此前,我们学过《过秦论》,我曾给学生说过“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虽然对象是“国”而不是个体的“人”,但其道理是想通的。我们还曾做过“用典”的练习,王寂的《日暮倚杖水边》,其中“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是诗人借屈原、白居易自况,表达对自我品性高洁却不幸被贬逐黜放的命运的愤愤愤不平。

  ②课前,学生已经学过《秋兴八首》(其一)、《登高》等诗歌,我对诗歌的阅读方法做了讲解。如诗歌“五读”法,即要注意读标题、读作者、读情词、读意象、读注释。我还情调诗歌是浓缩的艺术,要细品,还要借助于想象,进入诗境。

  ③录像课前一晚,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困难,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注释梳理诗意。

  三、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还需要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由表达自我思想的能力。

  我所教的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学生大多来自郊区或农村,自信不足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他们大多在回答问题时,常常用“词”而不是“句”。有些学生内心有想法,可是不敢表达。

  2.对学生的认识不足

  虽然老师传授了相关知识,可是,它是否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本节课,我对学生估计不足,他们对于如何去赏析诗歌还很茫然,在学习诗歌的初级阶段,还需要老师的帮扶。

  4.老师操之过急

  课堂教学中,虽然有预设,但是,这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达成的。我对学生的评估过高,带来了学生思维的困惑。

  四、我感觉满意的地方

  这是一堂真实的课。从最初了解诗意到最后悟读入情,学生在思维和活动方面,呈现出“进步”的趋势。我没有刻意追求课堂外在的“流畅”“美”,把注意力放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上。

26、六年级咏雪教案一等奖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 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对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问。

  3、 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

  4、 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两个人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文中的谢太傅为什么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谢道韫因何得名“咏絮之才”。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补充相关人物的资料。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搜集咏雪名句,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图片及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创设情境。

  1、课件依次出示: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图片,师作如下介绍。

  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当朝宰相,世称谢太傅、谢公。他自幼聪慧敏悟,气字非凡,甚至连被誉为“王与马,共天下”的著名丞相王导都知道他,以致于当时的学童连他的读书音韵都竞相仿效,蔚成时尚。在同权臣桓温的周旋与斗争中,谢安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与气度,成了稳定大局的顶梁柱,群臣的主心骨。公元371年,桓温废除了皇帝司马奕,另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3年二月,当桓温闻讯简文帝并没有如他指望的那样,禅位给他,气急败坏;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回兵京师,向谢安,王坦之问罪,并欲趁机扫平京城,改朝换代。眼见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新帝司马曜也不得不下诏让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当时,文武百官纷纷跪拜在道路两旁,甚至连抬头看一眼威风凛凛从眼前经过的桓温的勇气都没有,这里面也包括那些有地位有名望的朝廷重臣。与谢安同来的王坦之早已是惊慌失色,汗流浃背,紧张地连手版都拿倒了。在这惶恐的一群人中,只有两个人不改自然容颜,一个是来者不善的桓温,一个是镇定安闲的谢安。在习习拂面的寒风中,谢安走上台阶,在席上就坐。他并不看桓温布置在四周,围得像铁桶似的卫兵,而是先作了一首咏浩浩洪流的《洛生咏》,然后才平静从容地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就会命守卫之士在四方防御邻国的入侵。明公入朝,会见诸位大臣,哪用得着在墙壁后布置人马呢?”老道的桓温没料到昔日在自己府中做司马的谢安在这种关头依旧不改其旷达风度和自若本色,一下子被他镇住了,于是赶忙赔笑说:“正因为不得已才这样做呀!”嚣张气焰被打下去后,他连忙传令撤走兵士,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又摆酒设馔,与谢安两人“欢笑移日”,在这欢笑声中,朝廷总算度过了一场虚惊。

  谢道韫,东晋时有名的才女,东晋的谢氏家族是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谢道韫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才俊麋集的豪门中。她是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女,淝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谢玄的姐姐。谢道韫在闺阁少女时就卓尔不凡,才识过人。一个冬日的午后,谢安与家人们聚在一起讨论文义大略。不久,雪下大了,谢安兴致勃勃地问:“大雪纷纷何所拟?”侄儿谢朗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在叔父谢安十分赞许,于是后世就把能诗善文的女子称为“咏絮之才”。后来,谢道韫就嫁给了东晋时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王凝之以善“草隶”闻名,又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虽然没有他父亲和弟弟的名气大,但也绝非庸才。唐朝诗人有句诗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谢”指的就是谢道韫的娘家,“王”指的就是王羲之家。

  2、说说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古文就是“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师板书课题。

  4、生齐读课题,说说还在那里见到过“咏”字,学生联系过去学过的《咏鹅》、《咏柳》,想一想“咏”是什么意思?

  二、尝试自读,读通文章。

  1、学生自由地朗读文章,并标记下难读的地方。

  2、全班交流,说说哪些句子不太好读?师相机指导,请学生互相纠正,全班练读。

  学生朗读预设

  易错的字音:雪骤(zhòu) 何所似(sì)

  差(chà)可拟(nǐ) 即(jí)

  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即/公大兄/无奕女。

  3、指名读全文,齐读全文。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回忆以往学习古文,是怎么理解文意的?(读中理解,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

  2、运用以上的方法,自己默读文章,试着想一想文章讲的是什么意思?在读不懂的句子后面划“?”

  3、小组合作交流,重点交流自己不懂句子。

  4、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之后,全班交流:还有哪些问题或疑惑?

  预设:俄而雪骤。

  师引导:你还听过哪些带“骤”的词语,比如:骤雨,骤降,大胆猜想雪骤可能是什么意思?借助注释,知道“俄而”是什么意思?那么“俄而雪骤”连起来怎么解释呢?

  即公大兄无奕女。

  师引导:智力的“公”指谁?(谢安) 无奕女又指谁?为什么叫谢道韫为无奕女?

  5、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文章的主要内容。

  6、 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古文的主要内容。

  四、突破难点,感受智慧。

  1、课件出示兄子和兄女的话。展开辩论,说说你更欣赏谁的比喻,为什么?

  2、读文章,想一想谢太傅更欣赏谁的回答,从文中找出根据。(谢道韫回答之后,谢太傅大笑;文章最后介绍谢道韫的身份,这都说明谢太傅更加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

  五、大胆想象,运用表达。

  1、通过平时的观察,你觉得雪还像什么?

  2、小组合作,试着用文中的句式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差可拟。

  未若____________因风起。

  3、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咏雪名句。

  4、师用课件出示古诗中的咏雪名句,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 李白《行路难》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宋 陆游《夜大雪歌》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宋 杨万里《观雪》

  5、分角色朗读,想象当时的情境。

  6、自由背诵,生齐背。

  六、充实人物,全面解读。

  1、学了这篇古文,谢道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师补充资料。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著名的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后贼兵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 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

  3、说说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对谢道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七、课外拓展,广泛阅读。

  推荐阅读《世说新语》,结识更多聪颖机智的朋友。

  板书设计:

  咏雪 咏:歌颂、赞美。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胆识过人 咏絮之才

27、《咏怀古迹》教学反思

  下面这篇《咏怀古迹》教学反思(其三)是我之前在上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所作,今天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一、上课背景

  1.《咏怀古迹》(其三)是典型的咏史诗。我查阅了初中教材,仅仅《潼关怀古》这一咏史诗歌选编人教材。仔细比较,《潼关怀古》和《咏怀古迹》(其三)的阅读方法还是有差异的。所以,真正对于咏史诗的认识了解,是从本节课开始。

  2.高一学生学习诗歌的历史悠久,但真正独立地阅读诗歌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初中的诗歌较浅易,以老师解析为主。中考考的是课内诗歌,学生自主阅读赏析诗歌的意识较薄弱,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

  3.诗歌语言的跳跃性等特征,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加之学习必修三时学生刚进入唐诗的学习,他们对诗歌阅读的方法、诗歌的常识掌握了解不多,诸多原因,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困惑。

  二、我的设计前提

  考虑到《咏怀古迹》(其三)理解难度不大,诗歌蕴含的情感也并不高深,所以,我在课堂尝试着让学生自主阅读,把握诗人的情感。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调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我设计的依据是:

  ①此前,我们学过《过秦论》,我曾给学生说过“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虽然对象是“国”而不是个体的“人”,但其道理是想通的。我们还曾做过“用典”的练习,王寂的《日暮倚杖水边》,其中“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是诗人借屈原、白居易自况,表达对自我品性高洁却不幸被贬逐黜放的命运的愤愤愤不平。

  ②课前,学生已经学过《秋兴八首》(其一)、《登高》等诗歌,我对诗歌的阅读方法做了讲解。如诗歌“五读”法,即要注意读标题、读作者、读情词、读意象、读注释。我还情调诗歌是浓缩的艺术,要细品,还要借助于想象,进入诗境。

  ③录像课前一晚,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困难,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注释梳理诗意。

  三、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还需要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由表达自我思想的能力。

  我所教的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学生大多来自郊区或农村,自信不足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他们大多在回答问题时,常常用“词”而不是“句”。有些学生内心有想法,可是不敢表达。

  2.对学生的认识不足

  虽然老师传授了相关知识,可是,它是否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本节课,我对学生估计不足,他们对于如何去赏析诗歌还很茫然,在学习诗歌的初级阶段,还需要老师的帮扶。

  4.老师操之过急

  课堂教学中,虽然有预设,但是,这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达成的。我对学生的评估过高,带来了学生思维的困惑。

  四、我感觉满意的地方

  这是一堂真实的课。从最初了解诗意到最后悟读入情,学生在思维和活动方面,呈现出“进步”的趋势。我没有刻意追求课堂外在的“流畅”“美”,把注意力放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上。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咏怀古迹》教学反思(其三)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请到语文网。

28、课文《山村》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材分析:

  《山村》是一首有趣的数字诗,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古诗。它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学习“─、│”两个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十”。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

  2、用听读识字及猜字的方法认字7个。

  3、认识、会写笔画横、竖,知道字的笔顺:先横后竖、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互帮互学的品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书、本、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投影片)(投影片同书上插图)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美?(生:图上的花美。远处的山美。山上的小亭子很美。山下的很多小房子很漂亮。……)

  2、大家说的真好!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名叫邵雍的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山村”。(板书课题:山村)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遍这首诗。(范读)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请举手的学生模仿着跟着读)下面全班一起读一遍,不会的小朋友认真听别人是怎样读的。

  2、通过你的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字,到投影前指着字带大家读。

  3、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都读的好,就互相奖励一个小星星。

  4、谁觉得自己读的好,想读给大家听?(指名2—3人读)谁来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生:我觉得他们读的挺有诗意的。我觉得他们读的声音很宏亮。……)

  谁会背这首古诗?(自己背,同桌互相背。请一个同学背。)你怎么背的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吗?(生:我按照十个数字的顺序背。)

  5、在大家背诗的时候,淘气的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卡)二六七八九十花(学生抢着读)

  6、(做照镜子的游戏)老师说生字,小朋友们举生字卡片,互相看看对不对。(鼓励学生)

  三、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表:一二三十)这四个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要想写好这几个字,先要学习两个笔画:“─、│”。谁知道这两个笔画怎样写?(生:“─”从左边向右边写。“│”从上往下写。)(课件演示笔画写的过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学生练习写)

  反馈,把学生写的拿到投影上,评一评谁写的好,说说怎么好?(生:写的工整。干净。……)

  再写一个,同桌互相看看,写的好奖励一个小星星。

  2、出示:“二”。同桌互相说说“二”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写第一个短一点的`横,再写第二个长一点的横,先上后下)(课件演示写的过程)

  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第一横在上半格的中间,第二横在下半格的中间)老师范写,学生练习写。评议。

  3、出示:“十”。同桌互相说说“十”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横后竖)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横写在横中线,竖写在竖中线上)

  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四、小结,学生谈感受。

  (生:老师,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想伴随着音乐读一遍。)全班配乐朗读。

  附:板书设计

  山

  村

  ─

  │

  一

  二

  三

  十

  [评析:这是一堂古诗课。这首诗中包含了“一”至“十”10个数字。认识汉字,写汉字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正确书写笔画、学习笔顺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以图引入,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试着读,全班读,同桌读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地认字,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字,背会了课文。紧接着用游戏的方式巩固识字。横、竖两笔画是最基本的笔画,是写字的基础。教学时,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写,自己评议。既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老师又进行合理适当的指导。整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自悟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29、《小山村》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3、感受小山村的美丽。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前提诊测:

  (1)读生字说词语

  坡结满苹楼鸭图

  (2)拼读认读字:梨

  二、导入过程:这位小作者的家住在小山村,他邀请同学们去他的家乡参观,你们想不想去呀?好!那我们就一起去小山村吧!

  大屏幕打出课题:21、小山村(齐读课题)

  老师:小山村的景色什么样?那里到底有多美呢?看课文吧!(打开课文)

  三、学习新课:

  1、初步感知:

  (1)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再读:轻轻地读课文,要读通顺。看看作者打算向我们介绍小山村哪些地方的景色?(小组里读一读、讨论)

  板书:山坡上、山脚下、村边、村前。

  2、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段,问: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我们跟随作者去山坡上看风景,请你找到这段读读,山坡上有什么?(大屏幕:山坡上)

  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怎样读让别人感觉出它们的颜色?(练习后,指名读)注意轻声上、的的读法。

  (3)离开山坡,我们又来到山脚下,那里有什么?请你找到读读。(大屏幕:山脚下)

  指导朗读:表达出一排排新的语气。课文接着写哪?村边有什么?(大屏幕:村边,学校)指导朗读。

  完整地朗读第3自然段。

  (4)我们又和小作者来到村前,请你找到这段读读,告诉老师知道了什么?(指名读,其他同学想象。)

  大屏幕:小河、小鸭自读:看谁读得美(指名展示)

  (5)通过我们对小山村的山坡上、山脚下、村前的参观,你们觉得小山村怎样?那么我们就一起夸夸小山村吧!(齐读第5自然段)

  4.老师:(1)假如你家住在小山村,你的`心这种心情读课文吧!

  (2)请5名同学接段配音朗读。

  (3)集体朗读

  5、我们要离开小山村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6、小作者给我们准备了他家乡的特产要送给我们,但他有个要求,为了让同学们记住小山村,希望同学们把这课背下来,现在大家自由练习背诵吧!

  (1)请几名同学背诵课文。

  (2)请一个小组的同学看图背诵课文

  (奖励苹果和梨)

  四、练习

  (1)连一连,读一读

  红红的

  梨

  黄黄的

  苹果

  清清的

  小鸭

  白白的

  河水

  (2)把句子补充完整

  山坡上()。

  五、课后延伸:画一画你心中的小山村。

30、《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教案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一》

一、说教材

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一》中的一篇文章,归属于“与自然晤谈”这一专题。本文涉及到“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 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体现了新课标的“阅读与鉴赏”的理念,教材的设置注重加强学生对自然美、人文美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性灵,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

2.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文章一至三节,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哀史;中间部分,作者由眼前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末节,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在笔法上,全文构思的结构方式是相似的: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侧重探究、侧重审美,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能多元而个性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篇散文语言清新明澈,涉笔的景象繁富,包含的生命体验深刻,学习本文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教学的关注点是: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个性,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所以一方面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整体感悟文章,训练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对文章内趣的审美能力。依据这样的思考,参照新课标三维目标要求,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课前预习)

(2)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联系语境对文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课堂体悟)

(3)让学生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课外延伸)

(二)教学重难点。

(1)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三、说教法、学法

作为一篇散文,反复诵读是增加积累、加深体悟、进入作者感情世界的一条捷径。为此,本文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粗读—精读—研读”的品读鉴赏法,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学法上,可采取“总——分——总”交替推进的教学步骤实施教学,采用自主设疑、合作研讨、共同探究方式进行。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语

(设计该导语的目的是触及人与自然的话题,将学生带入情境。)

(老师引导)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冯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二)了解作者,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

(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他们对作者的了解。然后老师以资料投影展示方式再作整合补充,以便学生对作者有一个相对完整清晰的认识。)

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汉园诗人李广田也曾说:冯至先生的散文,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三)文本研习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基于人文内涵和语文学习工具性方面的适用特征,确定本文主要学习方式为文本研习。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一些细腻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与文学素养。学习时,应在文本解读中突出对文章蕴味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能对文本中“心会之处”进行质疑探究的审美能力。二者应该有机地结合在文本研习的整个过程。考虑到选文在教材体系中的编选归类,教师应该紧扣人文内涵,在教学方式上力求有所创新,尽量避免落入传统解读的窠臼。

1.粗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读”:(目的是培养语感,让学生熟悉内容,为后面的质疑探究打基础)

(老师引导)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请同学们打开书,放声朗读这篇文章。

(2)“疑”:(提出问题:展示在投影幕上,让学生带着问题熟悉课文)

(老师引导)本文侧重于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解读的着眼点应放在结合以下几个问题思考,进而理清文章思路,为探究文本的精髓作铺垫。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的同时,就能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作者猜想山村隐藏兴哀史的依据是什么?

二、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

三、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

(3)“谈”:学生就读后所感交流、质疑

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先由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再由老师根据文本的写作旨趣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板书备用。

2、精读局部,鉴赏品味

(这是该课教学的重心,采用教师示范鉴赏与个性鉴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让学生反复诵读他们认为需要探究的文章内容。

(2)教师示范鉴赏第5节

(关键点:描绘眼前小溪——想像曾养育昔日的人们——感悟人类声息相通。)

(3)启发学生思考:以下各节由眼前景生发了怎样的联想?感悟是什么?各抒己见,教师随机点拨评价,达到师生互动目的。

(明确:由小草感悟到生命的宁静之美;由彩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由有加利树感悟到生命的渺小;由野狗的嗥叫感悟到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由鹿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

(4)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探究:作者描述或抒怀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在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会大自然在丰富人的生命体验时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起珍爱自然的情感,真正达到怡情悦性。)

(5)怎样理解文末一段?

(明确:是文章的点晴之笔,概括了对自然的总体感悟。①自然滋养人类,②生命跨越时空,声息相通。)

3、研读文章,升华认识

(在精读的基础上探寻文题的深刻寓意。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进行交流,教师注重相关内容的联系,巧妙点拨。引领时要注意问题的分解及问题设计的梯度。)

(1)怎么理解文末“风雨如晦的时刻”这一句话的内涵?

明确: “风雨如晦的时刻”即作者写作的年代:1942年,也是一个浩劫的年代。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2)作者引用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中的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有何巧妙之处?一棵小小的鼠曲草、一些彩菌各承载了作者哪些丰富的联想?能够跨越历史时空的,除了看得见的自然事物,还有哪些是看不见的?

(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作者在这个山林所体验到的,让他们思考作者所思考到的,比如关于生存的意义的话题:生死、病苦、兴亡,等等。)

4.引导学生仔细琢磨,悉心领会冯至散文的特色

(作为现代著名诗人的冯至,他的散文清新明澈,有诗一般的语言,并包含着深刻的生命体验,虽然是一篇现代文,也应该引导学生仔细琢磨,悉心领会。)

投影展示: 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这样评价冯至:“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广度和深度,冯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

老师: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你认为精彩的语言,然后组织研讨交流。

(引领学生研讨时,突出“明净、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这一特点)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小结

(老师引导)作者曾说过:“人不能为了无谓的喧嚣,而忘却生命的根蒂,要在寂寞中,在对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人生的意义。” 我们学习完本文,要理解文章寄予的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2、作业 [表达与交流]

组织一次亲近、体验大自然的活动,在活动中领悟自然之美,并表述这些感受。

31、咏怀古迹其三的教学反思

  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整理关于咏怀古迹其三的教学反思,以供参考。

  一、上课背景

  1.《咏怀古迹》(其三)是典型的咏史诗。我查阅了初中教材,仅仅《潼关怀古》这一咏史诗歌选编人教材。仔细比较,《潼关怀古》和《咏怀古迹》(其三)的阅读方法还是有差异的。所以,真正对于咏史诗的认识了解,是从本节课开始。

  2.高一学生学习诗歌的历史悠久,但真正独立地阅读诗歌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初中的诗歌较浅易,以老师解析为主。中考考的是课内诗歌,学生自主阅读赏析诗歌的意识较薄弱,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

  3.诗歌语言的跳跃性等特征,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加之学习必修三时学生刚进入唐诗的学习,他们对诗歌阅读的方法、诗歌的常识掌握了解不多,诸多原因,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困惑。

  二、我的设计前提

  考虑到《咏怀古迹》(其三)理解难度不大,诗歌蕴含的情感也并不高深,所以,我在课堂尝试着让学生自主阅读,把握诗人的情感。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调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我设计的依据是:

  ①此前,我们学过《过秦论》,我曾给学生说过“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虽然对象是“国”而不是个体的“人”,但其道理是想通的。我们还曾做过“用典”的练习,王寂的《日暮倚杖水边》,其中“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是诗人借屈原、白居易自况,表达对自我品性高洁却不幸被贬逐黜放的命运的愤愤愤不平。

  ②课前,学生已经学过《秋兴八首》(其一)、《登高》等诗歌,我对诗歌的阅读方法做了讲解。如诗歌“五读”法,即要注意读标题、读作者、读情词、读意象、读注释。我还情调诗歌是浓缩的艺术,要细品,还要借助于想象,进入诗境。

  ③录像课前一晚,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困难,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注释梳理诗意。

  三、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还需要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由表达自我思想的能力。

  我所教的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学生大多来自郊区或农村,自信不足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他们大多在回答问题时,常常用“词”而不是“句”。有些学生内心有想法,可是不敢表达。

  2.对学生的认识不足

  虽然老师传授了相关知识,可是,它是否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本节课,我对学生估计不足,他们对于如何去赏析诗歌还很茫然,在学习诗歌的初级阶段,还需要老师的帮扶。

  4.老师操之过急

  课堂教学中,虽然有预设,但是,这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达成的。我对学生的评估过高,带来了学生思维的困惑。

  四、我感觉满意的地方

  这是一堂真实的课。从最初了解诗意到最后悟读入情,学生在思维和活动方面,呈现出“进步”的趋势。我没有刻意追求课堂外在的“流畅”“美”,把注意力放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上。

32、小学语文第一册《山村小学》教案

教学内容:

九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山村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字。学习新笔画:横折、竖弯的写法。学习“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山区的小学生虽然身在山区,但是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伟大的祖国。

教学重难点:

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字。学习新笔画:横折、竖弯的写法。学习“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言激趣

1、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过或者参加过升国旗吗?你们想看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是怎样升国旗的吗?请看录像。或者由教师或学生叙述当时的情景。

2、为了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你看,我们山村小学的同学们也升起了国旗。(引言导入,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学习课文

1、请学生给自己已经认识的字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小组交流,把自己认识的字告诉伙伴。(增强自信心)

2、请学生用“O”圈出自己还不认识的字,并去向自己的朋友求教。

3、听教师范读儿歌的录音,正音。

4、教师领读儿歌,学生跟读。

5、学生试读。

6、分小组读。

7、同桌互读。

8、抽学生读。

9、自由读

10、齐读。(只要学生能看着书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学过的词语能连读,遇到句号停一停,读音清楚、声音响亮就可以了。)

三、朗读背诵,讨论解疑

你知道我国的的国旗、国歌和首都吗?

(小组讨论后班级交流)

四、探究学习,养成习惯。

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1、请学生用“”画出生字。

2、学生自己试读。

3、小组学习,把自己会读的告诉伙伴,把自己不会读的向别人请教。

4、师教读,正音。

注意三拼音“国”、“教”和“校”后鼻音“星”、“升”。

5、小老师教读。

6、猜字。

7、用生字卡片开火车。

8、扩词扩句。

三、自主积累词语

1、学生自己试读。

2、小组学习,把自己会读的告诉伙伴,把自己不会读的向别人请教。

3、师教读,正音。

4、用生字卡片开火车。

5、扩句。

四、指导书写

1、学习新笔画“横折、竖弯的写法。

2、书空练习。

3、学习“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讨论怎样才能记住?

五、总结升华

33、《咏怀古迹》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咏怀古迹》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

  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怨恨。)

  四、赏析诗歌

  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

  明显不是。

  写景。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点拨之三: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点拨之四: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点拨之五: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点拨之六: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点拨之七: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

  (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美女赌江山

  西施、王昭君柔柔弱弱的一群,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历史却在她们面前变得凄婉哀怨。尽管,她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风尘。

  一、朝为浣纱女,晚成吴宫妃。从她看到范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西施命运的悲剧。贫贱与高贵的转变,完成在瞬间。这瞬间带来的,却是伤痛的永恒;她钟情于范蠡,却不得不弃他而伴夫差;她被夫差感动,却不得不做着背叛他的事。

  在勾践与夫差的较量中,勾践赢了,赌是西施;夫差输了,赌是江山。勾践很聪明,一个美女换来一座江山。可他又多么残忍,为了他的野心,西施付出了美貌和青春,付出了爱情与爱人!而她,只是勾践手中的一颗棋子!

  有人说吸食回国后被视为红颜祸水沉湖而死,有人说她与范蠡泛舟远离。我宁愿接受后者,因为我不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卧薪尝胆的勾践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更重要的,我不想西施本是悲剧的人生以更悲惨的故事结局。

  二、汉宫内,汉帝御笔一点。王昭君被这漫不经心的一点,历史却因此打了个回旋。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交往与撕杀,竟然都由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来承担!

  倾国倾城,汉帝盛怒之下,杀死毛延寿。她在汉帝懊悔与不舍的目光中,一步一步走出汉宫,走向那茫茫的大漠,走向不可知的人生

  她用自己的美貌与青春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百十年后,当她的族人被汉朝的骑兵赶往更恶劣的北方,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统治者的缓兵之计,她,只不过是一块挡箭牌。她若泉下有知,会不会流泪,会不会伤痛?只是,她已经成为那方青冢,她的情感,已经迷离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三、西施、王昭君等皆为美女,因为美,她们才成为政客手中的工具:拿她们的美貌赌江山,拿她们的青春赌明天,使她们成为一代王朝的随葬品。在后人对她们或褒或贬的评价中,有谁,真正理解她们的苦痛;有谁,真正同情她们所作出的牺牲;有谁,真正关注她们的命运。她们的裙裾,飘扬在硝烟与战火中,使那段历史变得凝重。我用一颗虔诚的心和一支笨拙的笔,来怀念这些在历史的书页中留下深深一痕的女性!

  四、课外作业

  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34、咏雪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咏雪

一、导入:

大家读过《乌衣巷》这首诗吗?唐代诗人刘禹锡站立秦淮河边,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由此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其中提到谢家,你们知道谢家出了哪些明星人物吗?东晋政治家谢安,淝水之战的主帅谢玄,谢玄之孙——山水诗人谢灵运,谢灵运之侄,被李白看重的“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谢朓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人才济济的明星家庭中发生的小故事——《咏雪》。

(《咏雪》选自——?)

二、预习检测

1、关于《世说新语》

(1)《世说新语》知多少?请介绍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

(2)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美学家李泽厚将魏晋时期的特征概括为“魏晋风度”,那这些风流“名士”们会有怎样的风度呢?

2、请同学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3、读得对不对呢?请根据范读进行自我检测。

4、齐读课文。

三、疏通课文

1、给大家5分钟时间独立翻译课文,重点弄清划横线的词语解释。

2、翻译过程中有问题的同学向组内同学寻求帮助。

3、疏通文意检测,小组间比一比,请出小组代言人,一人一词解释,看哪个组的正确率高。

4、再请两个组比一比,看哪个组的代言人翻译的句子更好。(其他组的同学当评委)

5、全班一起口头翻译课文。注意用词准确,句意完整。(自我纠正与老师纠正兼用)

四、初背课文

请大家根据译文尝试背一背课文吧。

五、感知课文

现在要考考大家,通过翻译课文,看看你们到底弄懂了这个故事没有。请用原文字词齐声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六、比较赏析

1、在讲论文义的时候,因风雪骤起,谢太傅临时起意考察孩子们的学艺,胡儿和无奕也是灵机一动,随口而出,事前并无准备。那么你们认为,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到底哪一个更好呢?

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文章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回到文中来,文末为什么要详细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呢?(由此可见编者的态度是倾向于谢道韫的比喻的。)

3、宋代诗人蒲寿宬(音同“成”)曾赞扬“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可见其钟爱之深。那么这个比喻究竟妙在何处?

柳絮因风起:飞扬之态(盐过细而无形了)、轻盈之雅(盐虽轻却太俗)、文学之韵(诗文中常见柳树之姿,折柳之情,却无从寻到赞美盐的词句)。简简单单几个字就从形、神、韵三个层面展现了雪的美态。

七、拓展延伸

而此时的谢道韫还是垂髫总角之年,却又如此灵性。曹雪芹在《红楼梦》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中就曾用“咏絮才”来称赞两位佳丽的才情出众。

老师也读到一篇有趣的人物传记散文,想要与大家分享。《谢道韫:她身后,众神喧哗》。读后感:女人走出闺房,与男子侃侃而辩;义正词严,敌将手下全身而退;素颜素服,坦然待客,赢得异性敬服……谢道韫一反封建社会女性保守刻板的印象,展现出洒脱不群的个性风采。这也是《世说新语》令今天的读者耳目一新之所在。它主要记载了汉末年到东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和风气 。

八、意在言外

你从《咏雪》这个故事中感受谢家哪些特点?

九、课外作业

1、认真背诵课文并默写一次;

2、认真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3、读一读《世说新语》的小故事,了解那个鲜活的时代和鲜活的人。

35、《咏怀古迹》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

  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怨恨。)

  四、赏析诗歌

  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

  明显不是。

  写景。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点拨之三: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点拨之四: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点拨之五: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点拨之六: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点拨之七: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

  (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美女赌江山

  西施、王昭君柔柔弱弱的一群,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历史却在她们面前变得凄婉哀怨。尽管,她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风尘。

  一、朝为浣纱女,晚成吴宫妃。从她看到范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西施命运的悲剧。贫贱与高贵的转变,完成在瞬间。这瞬间带来的,却是伤痛的永恒;她钟情于范蠡,却不得不弃他而伴夫差;她被夫差感动,却不得不做着背叛他的事。

  在勾践与夫差的较量中,勾践赢了,赌是西施;夫差输了,赌是江山。勾践很聪明,一个美女换来一座江山。可他又多么残忍,为了他的野心,西施付出了美貌和青春,付出了爱情与爱人!而她,只是勾践手中的一颗棋子!

  有人说吸食回国后被视为红颜祸水沉湖而死,有人说她与范蠡泛舟远离。我宁愿接受后者,因为我不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卧薪尝胆的勾践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更重要的,我不想西施本是悲剧的人生以更悲惨的故事结局。

  二、汉宫内,汉帝御笔一点。王昭君被这漫不经心的一点,历史却因此打了个回旋。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交往与撕杀,竟然都由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来承担!

  倾国倾城,汉帝盛怒之下,杀死毛延寿。她在汉帝懊悔与不舍的目光中,一步一步走出汉宫,走向那茫茫的大漠,走向不可知的人生

  她用自己的美貌与青春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百十年后,当她的族人被汉朝的骑兵赶往更恶劣的北方,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统治者的缓兵之计,她,只不过是一块挡箭牌。她若泉下有知,会不会流泪,会不会伤痛?只是,她已经成为那方青冢,她的情感,已经迷离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三、西施、王昭君等皆为美女,因为美,她们才成为政客手中的工具:拿她们的美貌赌江山,拿她们的青春赌明天,使她们成为一代王朝的随葬品。在后人对她们或褒或贬的评价中,有谁,真正理解她们的苦痛;有谁,真正同情她们所作出的牺牲;有谁,真正关注她们的命运。她们的裙裾,飘扬在硝烟与战火中,使那段历史变得凝重。我用一颗虔诚的心和一支笨拙的笔,来怀念这些在历史的书页中留下深深一痕的女性!

  四、课外作业

  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36、《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

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怨恨。)

四、赏析诗歌

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

明显不是。

写景。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点拨之三: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点拨之四: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点拨之五: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点拨之六:“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点拨之七: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

(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美女赌江山

西施、王昭君……柔柔弱弱的一群,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历史却在她们面前变得凄婉哀怨。尽管,她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风尘。

一、朝为浣纱女,晚成吴宫妃。从她看到范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西施命运的悲剧。贫贱与高贵的转变,完成在瞬间。这瞬间带来的,却是伤痛的永恒;她钟情于范蠡,却不得不弃他而伴夫差;她被夫差感动,却不得不做着背叛他的事。

在勾践与夫差的较量中,勾践赢了,赌注是西施;夫差输了,赌注是江山。勾践很聪明,一个美女换来一座江山。可他又多么残忍,为了他的野心,西施付出了美貌和青春,付出了爱情与爱人!而她,只是勾践手中的一颗棋子!

有人说吸食回国后被视为红颜祸水沉湖而死,有人说她与范蠡泛舟远离。我宁愿接受后者,因为我不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卧薪尝胆”的勾践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更重要的,我不想西施本是悲剧的人生以更悲惨的故事结局。

二、汉宫内,汉帝御笔一点。王昭君被这漫不经心的一点,历史却因此打了个回旋。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交往与撕杀,竟然都由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来承担!

倾国倾城,汉帝盛怒之下,杀死毛延寿。她在汉帝懊悔与不舍的目光中,一步一步走出汉宫,走向那茫茫的大漠,走向不可知的人生……

她用自己的美貌与青春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百十年后,当她的族人被汉朝的骑兵赶往更恶劣的北方,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统治者的缓兵之计,她,只不过是一块挡箭牌。她若泉下有知,会不会流泪,会不会伤痛?只是,她已经成为那方青冢,她的情感,已经迷离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三、西施、王昭君等皆为美女,因为美,她们才成为政客手中的工具:拿她们的美貌赌江山,拿她们的青春赌明天,使她们成为一代王朝的随葬品。在后人对她们或褒或贬的评价中,有谁,真正理解她们的苦痛;有谁,真正同情她们所作出的牺牲;有谁,真正关注她们的命运。她们的裙裾,飘扬在硝烟与战火中,使那段历史变得凝重。我用一颗虔诚的心和一支笨拙的笔,来怀念这些在历史的书页中留下深深一痕的女性!

四、课外作业

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37、《咏怀古迹》教学设计(其三)

下面小编分享的是《咏怀古迹》教案设计(其三),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一起来欣赏下吧。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

1.注音

万壑(hè) 赴(fù)荆门 明妃(fēi)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简析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昭君村,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

“青冢”,指王昭君墓,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之恨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

“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 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咏怀古迹》教案设计(其三)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请到。

38、《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 写什么?(写景)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 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八、课外作业: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39、《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

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怨恨。)

四、赏析诗歌

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

明显不是。

写景。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点拨之三: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点拨之四: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点拨之五: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点拨之六:“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点拨之七: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

(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美女赌江山

西施、王昭君……柔柔弱弱的一群,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历史却在她们面前变得凄婉哀怨。尽管,她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风尘。

一朝为浣纱女,晚成吴宫妃。从她看到范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西施命运的悲剧。贫贱与高贵的转变,完成在瞬间。这瞬间带来的,却是伤痛的永恒;她钟情于范蠡,却不得不弃他而伴夫差;她被夫差感动,却不得不做着背叛他的事。

在勾践与夫差的较量中,勾践赢了,赌注是西施;夫差输了,赌注是江山。勾践很聪明,一个美女换来一座江山。可他又多么残忍,为了他的野心,西施付出了美貌和青春,付出了爱情与爱人!而她,只是勾践手中的一颗棋子!

有人说吸食回国后被视为红颜祸水沉湖而死,有人说她与范蠡泛舟远离。我宁愿接受后者,因为我不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卧薪尝胆”的勾践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更重要的,我不想西施本是悲剧的人生以更悲惨的故事结局。

二汉宫内,汉帝御笔一点。王昭君被这漫不经心的一点,历史却因此打了个回旋。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交往与撕杀,竟然都由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来承担!

倾国倾城,汉帝盛怒之下,杀死毛延寿。她在汉帝懊悔与不舍的目光中,一步一步走出汉宫,走向那茫茫的大漠,走向不可知的人生……

她用自己的美貌与青春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百十年后,当她的族人被汉朝的骑兵赶往更恶劣的北方,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统治者的缓兵之计,她,只不过是一块挡箭牌。她若泉下有知,会不会流泪,会不会伤痛?只是,她已经成为那方青冢,她的情感,已经迷离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三西施、王昭君等皆为美女,因为美,她们才成为政客手中的工具:拿她们的美貌赌江山,拿她们的青春赌明天,使她们成为一代王朝的随葬品。在后人对她们或褒或贬的评价中,有谁,真正理解她们的苦痛;有谁,真正同情她们所作出的牺牲;有谁,真正关注她们的命运。她们的裙裾,飘扬在硝烟与战火中,使那段历史变得凝重。我用一颗虔诚的心和一支笨拙的笔,来怀念这些在历史的书页中留下深深一痕的女性!

八、课外作业

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40、《咏怀古迹》教学设计(其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咏怀古迹》教学设计(其三),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 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 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 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 教学难点 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课内语文教学法

教具器材 朗读带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漂泊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看到标题我们应该猜得出来,《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三、美读诗文(读):

1、欣赏课文录音。

2、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调与感情,读出韵味。

3、生利用文下注释自由轻声译读诗文,不懂得地方做标记。

4、学生齐读,(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

明确: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四、问——细读句子,体味情感。

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理解诗歌。(此处可由学生自由提问题,没有问到的师补充预设的问题。)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读出主人公了么?(王昭君)

2、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一个词。(怨恨)

3、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国母,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试)明确: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佩空归月夜魂。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4、香溪水畔聪颖异常的那个女子,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6、佳句鉴赏 :学生自由鉴赏 (这首诗歌当中,我认为有两句诗写得非常美,我自己很喜欢,不知道有没有同道中人?)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明确:“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环佩空归月夜魂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四、(再试)解决问题、共同探究诗歌主题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五、评——说出你学习诗歌的感受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请我们轻轻地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想象长城外才盛开的那些清香,想象风沙呼啸的沙漠下,骑马壮的英雄,还有那,夕阳下的青冢,望向故乡。(播放蔡琴的《出塞曲》)

作业(学以致用):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西 施 罗 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提示方向:

1、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

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崔诗“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借景抒情、比喻)

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咏怀古迹》教学设计(其三)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请到。

41、《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 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 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 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 教学难点 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课内语文教学法

  教具器材 朗读带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漂泊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看到标题我们应该猜得出来,《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三、美读诗文(读):

  1、欣赏课文录音。

  2、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调与感情,读出韵味。

  3、生利用文下注释自由轻声译读诗文,不懂得地方做标记。

  4、学生齐读,(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

  明确: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四、问——细读句子,体味情感。

  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理解诗歌。(此处可由学生自由提问题,没有问到的师补充预设的问题。)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读出主人公了么?(王昭君)

  2、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一个词。(怨恨)

  3、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国母,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试)明确: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佩空归月夜魂。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4、香溪水畔聪颖异常的那个女子,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6、佳句鉴赏 :学生自由鉴赏 (这首诗歌当中,我认为有两句诗写得非常美,我自己很喜欢,不知道有没有同道中人?)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明确:“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环佩空归月夜魂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四、(再试)解决问题、共同探究诗歌主题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五、评——说出你学习诗歌的感受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请我们轻轻地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想象长城外才盛开的那些清香,想象风沙呼啸的沙漠下,骑马壮的英雄,还有那,夕阳下的青冢,望向故乡。(播放蔡琴的《出塞曲》)

  作业(学以致用):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西 施 罗 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提示方向:

  1、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平,立意较浅。

  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崔诗“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借景抒情、比喻)

  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42、《咏怀古迹》说课稿(其三)

今天小编分享的是《咏怀古迹》说课稿(其三),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分享下吧。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我将从说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咏怀古迹》其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景,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

能力目标:赏析诗歌,体会作者情感

情感目标:把握诗人借古伤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感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批注的方法。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的踏上征途,走进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之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经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要想八百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三)字词正音

(四)诗歌分析

(五)体会作者与王昭君情感共鸣

(六)艺术技巧

(七)布置作业

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标

1. 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

2. 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 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的踏上征途,走进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之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经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八百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字词正音

1.注音

万壑(hè) 赴(fù)荆门 明妃(fēi)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四、诗歌分析

五、体会作者与王昭君情感共鸣

本首诗题为《咏怀古迹》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

杜甫,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具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华州司功。

王昭君

也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远嫁异乡,流离不得归,身死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不相似,显然作者是在怀古伤己。

昭君 杜甫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 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 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 环佩空归 漂泊西南 有家难归

因此,杜甫借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漂沦的悲苦情怀。

六,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整

七、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预习杜甫诗《登高》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咏怀古迹》说课稿(其三)的全部内容,更多语文资料请到。

43、《山村》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背诵课文。

2.在课文中随文识字,渗透拼音的认识。

3.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随文识字。

2.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你会背哪些诗,给大家展示一下。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会背这么多诗了,真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小诗好吗?

板书:山村

2.谁认识,读一读。

三、新授

1.打开书翻到P12页,请你读一读小诗,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

2.有的同学已经都能流畅地读下来,谁愿意展示一下?(请一生读)其他同学要想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解决,你该怎么做?(让学生总结,通过认真听别人读来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听读识字)

3.谁来说说,通过听别人读,你认识了哪些字?(学生可以自由地说说自己认识的字,无论是不是生字表中的,如果说到了二、六、七、八、九、十、花这几个字,就随手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及时引导学生自评,既达到了巩固的目的,又使学生树立起责任的意识。)自己读;老师读;一起读(这时课件中这些生字变成红色的)

4.这首诗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老师很想画一画。(准备一张宣纸,随手点缀画出诗中描绘的景象,边画边说)描绘诗中的大意。

5.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引导生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6.现在字宝宝要跳出来了,看你还认识它吗?(出示:二、六、七、八、九、十、花等字。)先一生带读拼音,再抢读。

7.这些字宝宝看见你能读出它的名字,特别高兴。它们又回到课文中去了,快互相指读课文,看你能准确读出它们吗?再互相背一背,看谁最棒。(生试着背)(会的齐背。)

四、写字

咱们的字宝宝还想让你把它请到田字格里去呢!

1.出示带田字格的一、二、三、十,让学生观察。

2.这些字有哪些笔画?(横、竖)

伸出你的手指来写一写,

师说:从左到右,横。从上到下,竖。

请你拿出铅笔,在生字本上准备。先出示在田字格中写好的字。

3.看看老师怎样写的,(师范写,生认真看)

谁来评一评老师写得怎样。(学生自己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包括觉得哪里好,哪里不好。)你们看把“一”的家放在哪里比较好。

4.请你们自己写一写,写完了同桌的朋友互相看一看、评一评。

谁愿意让大家看一看你写的字。(在实物投影展示)

(师生间平等的交流,学生间相互的赏识,为交流情感、分享收获、体验成功提供了空间。)

5.小“一”在对你说:“你把我写得真漂亮,谢谢你们”呢!

6.小“二”跑过来了。快看。(师在田格里书写)

你来写一写。师指导,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的作业。(在实物投影上看)如“二”写在横虚线上边。

(学生评)

小二说:“你把我写在上边,太挤了,下边不是还有地方吗?

7.用同样的方式写“三”“十”

8.哪个认真的孩子发现了我们在写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引导孩子注意到书写顺序:先上后下,先横后竖。

9.现在利用我们会写的字去干活了。

请你打开书第14页,数一数,填一填。(同桌对一对)

图中有:

条船两只猫

个水桶条小鱼。

五、小结

孩子们你们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啊?

(孩子们可以各抒己见,学会一首诗、会写了几个字等都可以)

(评价的适时适度,使学生享受到了收获的快乐。)

六、作业

你可以把我们今天学的诗配上画,并试着在上边写写你会写的数字,好吗?

教案点评:

《山村》是一首古诗,意思非常浅显,而且不求领会意境。可以通过听读识字、随文识字来认读生字。重点应放在诗中认字和指导书写上。考虑到这一课是学生正式学写生字、动笔写的开始,所以不要着急,应为学生的开笔打好坚实的基础。应带领学生去感悟写字的笔顺、用笔的感觉。由于前边已经带领学生认识了田字格及一些基本笔画,为写做好了铺垫。所以这节课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写字不要多,而要精,尽量不安排回家的写字作业,保留充分的时间在课上指导。在这一课,拼音只想安排做渗透性的学习。

44、《山村》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八个字,认识并书写,“横”,掌握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会写汉字“一”。

2.巩固常用量词和数词的搭配。

3.背诵《小山村》。

4.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渗透识字。

5.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一起把昨天学的《数字歌》作为见面礼,送给客人们,好吗?(生齐背《数字歌》)

2.多么动听的歌谣呀,你们看,连丁丁、冬冬都不由自主的吸引来了。我们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3.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大家庭里来了很多的客人,冬冬: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刚才背的歌谣真好听,今天,我和丁丁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古诗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好吗?这首古诗的名字叫《山村》。(师板书课题)谁记住了诗的题目?

二、

熟读,背诵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邵雍,杨老师很喜欢这首诗,想读给大家听,可以吗?(师范读,生指课文听)

2.老师读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忍不住也小声的跟着读起来,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要求:自己小声的用手指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悄悄的请教同学或老师。

3.同桌互相练习指读,小组比赛指读。

4.师分男女生比赛读,请后面的客人当裁判。

5.出示远景图。小朋友们,我们再前行二三里就到了诗中描写的小山村,让我们踏着诗歌到小山村里去看一看吧。(生看图朗诵)

6.你看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画笔把小山村的美景图画完。(生补充图)

7.和着优美的音乐,一副美丽的山村图即将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在这美丽的画卷中,一起美美的背诵这首诗。(生背诵、多种形式抽背)

三、

识字、写字

1.小朋友们背的真好,连我们的字娃娃都坐不住了,你们看,他们跳到了黑板上,你还认识他们吗?(抽生当小老师教读)

2.巩固识字。(老师指读、开火车读、游戏:摘苹果)

认读词语“二三里”、“四五家”、“六七座”、“十枝花”

3.游戏:找家

生字娃娃玩累了,,他们该排队回家了,可是他们忘了自己的位置,哎呀,这可怎么办?你么谁来帮帮他们呢?(师出示空生字的诗歌)

齐读检查。

4.写字。

认识新笔画“横”,书空并掌握笔顺规则:从左到右。

生观察田字格的范写,师指导书写。

生自己连写“一”

45、《山村》教案

教材分析:

《山村》是一首有趣的数字诗,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古诗。它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学习“─、│”两个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十”。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

2、用听读识字及猜字的方法认字7个。

3、认识、会写笔画横、竖,知道字的笔顺:先横后竖、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互帮互学的品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书、本、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投影片)(投影片同书上插图)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美?(生:图上的花美。远处的山美。山上的小亭子很美。山下的很多小房子很漂亮。……)

2、大家说的真好!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名叫邵雍的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山村”。(板书课题:山村)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遍这首诗。(范读)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请举手的学生模仿着跟着读)下面全班一起读一遍,不会的小朋友认真听别人是怎样读的。

2、通过你的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字,到投影前指着字带大家读。

3、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都读的好,就互相奖励一个小星星。

4、谁觉得自己读的好,想读给大家听?(指名2—3人读)谁来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生:我觉得他们读的挺有诗意的。我觉得他们读的声音很宏亮。……)

谁会背这首古诗?(自己背,同桌互相背。请一个同学背。)你怎么背的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吗?(生:我按照十个数字的顺序背。)

5、在大家背诗的时候,淘气的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卡)二六七八九十花(学生抢着读)

6、(做照镜子的游戏)老师说生字,小朋友们举生字卡片,互相看看对不对。(鼓励学生)

三、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表:一二三十)这四个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要想写好这几个字,先要学习两个笔画:“─、│”。谁知道这两个笔画怎样写?(生:“─”从左边向右边写。“│”从上往下写。)(课件演示笔画写的过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学生练习写)

反馈,把学生写的拿到投影上,评一评谁写的好,说说怎么好?(生:写的工整。干净。……)

再写一个,同桌互相看看,写的好奖励一个小星星。

2、出示:“二”。同桌互相说说“二”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写第一个短一点的横,再写第二个长一点的横,先上后下)(课件演示写的过程)

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第一横在上半格的中间,第二横在下半格的中间)老师范写,学生练习写。评议。

3、出示:“十”。同桌互相说说“十”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横后竖)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横写在横中线,竖写在竖中线上)

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四、小结,学生谈感受。

(生:老师,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想伴随着音乐读一遍。)全班配乐朗读。

附:板书设计

[评析:这是一堂古诗课。这首诗中包含了“一”至“十”10个数字。认识汉字,写汉字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正确书写笔画、学习笔顺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以图引入,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试着读,全班读,同桌读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地认字,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字,背会了课文。紧接着用游戏的方式巩固识字。横、竖两笔画是最基本的笔画,是写字的基础。教学时,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写,自己评议。既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老师又进行合理适当的指导。整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自悟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